大班上學期美術教案《我的小拖鞋》(精選2篇)
大班上學期美術教案《我的小拖鞋》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結構以及設計原則,培養實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紙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培養學生對應用美術的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結構以及設計原則。
難點:掌握制作紙拖鞋的方法和要求,并制作一雙紙拖鞋。
教學準備:
教具:各色彩紙、卡紙、瓦楞紙、雙面膠、剪刀、課件。
學具:各色彩紙、卡紙、瓦楞紙、雙面膠、剪刀、水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讀小人國鞋店老板的來信。(課件展示)
師:同學們,我想你們都聽說過小人國吧,今天我收到了小人國里一個鞋店老板的電子郵件,這封郵件是寫給咱們一(4)班的同學們的,你們想不想知道他說了什么呢?現在我就給大家讀一讀:
一(4)班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小人國里的一個鞋店老板,在我們小人國里有一個脾氣古怪的王子小腳丫。他只愛穿拖鞋,其它鞋一律不穿。而且,他特別愛美,每天都要換新款?墒蔷驮谧蛱,小腳丫突發奇想,要穿紙做的拖鞋。紙拖鞋?廠家根本就不生產呀!哪里有貨?明天就要給王子送過去,這下怎么辦?我聽說一(4)班的同學特別聰明,我想你們幫我做一批紙拖鞋,好嗎?
師:同學們,你們愿意來幫助他嗎?好,這堂課就請大家來當一位小設計師,幫助鞋店老板設計制作一雙拖鞋。
(板書:紙拖鞋)
二.講授新課
1.觀察認知:
。1)老師收到信以后,就找了一些生活中的拖鞋圖片,現在就跟著李老師一起來看一看,請同學想一想:這些拖鞋有什么特點,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課件展示)
生:拖鞋是由鞋底和鞋幫組成。
(2)小小設計家們,思考一下,我們制作紙拖鞋的步驟有哪些呢?
生回答。
教師小結:第一步:設計出一只拖鞋的鞋底和鞋幫。第二步:進行裝飾鞋底和鞋幫。(課件展示)
2.提問啟發:
師:一雙鞋有兩只,怎么樣設計的一樣大呢?看看誰最聰明,來說一說。(把紙對折,畫一只再剪,就是兩只拖鞋了。)
那么鞋底的外形是什么樣,怎么樣畫?(可以把腳踩到紙上,沿著腳來畫。)
同學們,真聰明。我們怎樣把鞋底和鞋幫變一變,使它更美觀呢?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這樣變這么多的形啊。
該第二步了,誰還記得,以前講的裝飾的方法有什么?
生:點,線,面。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對。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用點,線,面裝飾出來的拖鞋吧,邊看邊想,你要用哪種方法來裝飾,想畫一些什么圖案。(出示課件:分別有點,線,面裝飾成的拖鞋。)
3.誰想好了,大膽的說一說,你想把拖鞋設計成什么樣的?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創意都很好,下面我們就開始設計制作紙拖鞋吧。比一比,看誰做的紙拖鞋最棒!
三、學生制作:
1、作業要求:
①款式新穎,樣式獨特。
、谘b飾的色彩、圖案美觀。
、凼止ぞ,制作完整。
2、巡視輔導:并及時表揚做的認真,有創意的同學。
四、展評
1.以小小紙拖鞋展示進行作業講評。
師:假如你是那個小人國的王子,就會先哪個紙拖鞋呢?為什么?說一說你的理由。
學生開始評價。
師評:拖鞋造型,裝飾等方面進行評價。
2、小結:同學們,太棒了!相信小人國里的王子一定會喜歡你們做的紙拖鞋的。
五、拓展
回去后,想一想:我們還可以用紙來設計哪些生活用品。動腦,想一想,做一做,如果有什么好的創意,就把你的想法和作品拿到這里,讓大家一起來學一學。比一比,誰是咱們班的智多星。
宣布下課。(把紙屑帶走,保持教室整潔。)
大班上學期美術教案《我的小拖鞋》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點線形,顏色等裝飾斜面粘貼制作一雙小鞋。
2.體驗制作成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小拖鞋)(小拖鞋)
2.彩筆剪刀,膠水PPt、教師制作拖鞋!
活動過程:
引出課題,引導幼兒欣賞拖鞋的圖片,激發幼兒設計涼拖鞋的愿望。
。1)猜謎語,引出課題。兩洞一樣大,左右很對稱,雙腳伸進正好.很舒服。
。2)出示拖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在回答問題的過程路中增強對小拖鞋,感性認識。教師拖鞋是由哪幾部分組的?引導幼兒了解拖鞋由鞋面和鞋底組成。
二、探究方法
請幼兒觀察后思考:制作拖鞋應做什么?
教師小結制作方法:先設計拖鞋圖片,再粘貼。
教師出示自制拖鞋,教師提出制作要求。
三、設計圖案
請幼兒自由想象。教師:你準備設計一雙什么樣式、花紋的小拖鞋呢?啟發幼兒互相說說自己的設計的想法。
引導幼兒拿出操作卡,嘗試制作制作小拖鞋。
四、動手制作
教師邊演示邊指導幼兒按照制作方法動手操作:取下操作紙中的鞋底,取下兩個長方形的鞋面,在上面畫出自己的裝飾圖案,將鞋面的兩個短邊抹上膠水,粘到鞋底上。
幼兒制作,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遇到困難時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
五、在活動區開展小拖鞋展覽會,讓幼兒互相欣賞,引導幼兒學會欣賞。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并能大膽的進行創作,幼兒的制作欲被激發。我也有考慮不足的地方,在準備操作材料時,沒有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半成品給能力弱的幼兒。在活動中也應多鼓勵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