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通用15篇)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帶著問題安靜地觀察圖片,感知圖片的內容,大膽地提出自己對圖片的疑問。
2、能安靜積極地傾聽同伴的發言,愿意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故事的講述。
3、知道圖書是我們的好朋友,看書時能愛護圖書,并養成一定的閱讀習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本小圖書,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閱讀圖書,初步理解圖書的內容。
師請幼兒自由閱讀圖書,并鼓勵幼兒講自己對書中不理解的,有問題的記在心里,并在看完書后提出自己的問題。
師組織幼兒一起來提出自己的疑惑,并請集體來回答各自的問題。
二:幼兒分組講述故事內容
1、師請幼兒再次翻閱圖書,并嘗試將故事的內容講出來。先講好的幼兒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同伴聽。鼓勵幼兒在小組內講述自己的故事,或者和同伴一起來講述故事。
2、每組請一代表上來講述故事。師給予充分的肯定。
三:嘗試將圖片的前后顛倒,重新組織故事
1、師鼓勵幼兒把圖片的前后順序重新顛倒一下,嘗試講述新的故事。
2、提醒幼兒不管后面的圖片怎么顛倒,但書的封面永遠是在第一頁。
3、每組派代表上來講述自己新編的故事。
四:延伸活動:
把小圖書放在閱讀角,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再去編編故事。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角色前后兩種不同的表現。
2、使幼兒初步學習分析作品,歸納主題,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訓練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自制操作卡片“會長魚的樹”(幻燈、連環畫)。
知識準備:有關魚的飼養知識。
活動過程與方法
1、出示咪瞇的木偶,介紹角色,引起幼兒的興趣。
。1)由一名幼兒戴小貓頭飾出場:我是小貓咪咪,我最愛吃魚了,可是自己釣魚太辛苦了,怎么辦呢?(小貓伸個懶腰,躲在一旁休息)
。2)師:咦!小貓不釣魚卻在睡覺,那它要吃魚怎么辦呢?聽完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2、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
。1)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調講述一遍故事,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故事名字叫什么?咪咪是只怎樣的小貓?它希望什么樣?咪咪被誰捉弄了?它為什么要捉弄咪咪呢?咪咪實現它的愿望了嗎?它是怎樣實現的?
。2)教師邊放幻燈片或翻連環畫冊,邊講故事。講完故事后,引導幼兒分析、理解故事內容。請幼兒討論:以前的瞇咪是怎樣的?所以它有什么愿望?后來咪咪是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的?
。3)幫助幼兒歸納主題,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實現愿望。
咪咪愛吃魚,因為懶所以希望樹上長出魚來,后來咪咪知道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3、發揮幼兒的想象與創造,拓展其思維范圍。
。1)幫助咪咪想出另外的方法。讓樹上長出魚來。
(2)啟發幼兒想象創造,鼓勵幼兒相互之間有不同的想法。
師:世界上很多物品都是人們動腦筋發明出來,人們不想自己走路就發明了火車、汽車;不想自己挑水就發明了自來水,你能發明什么,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呢?
4、請幼兒創編童話故事。
各領域滲透
音樂:教唱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鼓勵幼兒創編歌詞。
美術:讓幼兒畫出自己的設計、想象,將故事繪制成連環畫。
生活中滲透:讓幼兒養成勤勞的好習慣。
環境中滲透:張貼出幼兒的設計圖案,鼓勵幼兒的創造,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
家庭中滲透:要求家長讓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請家長傾聽孩子創編的童話故事。
活動反思
選材貼合幼兒的實際:本班幼兒對于故事只關注故事的情節很忽視故事內涵,以及在生活中幼兒較忽視何為困難,通過這個活動使孩子對于故事內在的一些東西有了思考,從活動中孩子表現出對于困難的理解以及講出自己的一些克服困難的故事等,讓我感受到幼兒的轉變。因此,在這個時間段選擇這樣一個故事開展活動對于孩子的成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兒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2、會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的仿編兒歌
3、理解兒歌優美的意境,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教師在活動前多引導幼兒欣賞有關的文學作品。
物質準備:
1、下雨錄音、律動《小青蛙》
2、提供荷花頭飾、掛圖、荷葉傘等
活動過程:
一、 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1、播放律動《小青蛙》,教師扮荷花姐姐,幼兒扮演小青蛙進場。
2、播放打雷下雨的錄音
3、錄音停
二、學習兒歌
1、分析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剛才天氣是怎樣的?(下雨了)
雨點落下的聲音是怎樣的?(嘩嘩)
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荷葉)
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荷花姐姐)
得到幫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樣?(很高興很開心)
2、欣賞兒歌,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師:根據剛才的情景,老師畫了幅很美的畫。小朋友們想不想看看?(引導幼兒從上到下看圖、意圖)
老師還給這幅畫取了個名字叫“借傘”,你們知道是誰的傘借給你誰嗎?(荷花姐姐的綠傘借給了小青蛙)
還編了一首非常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聽?
。1)教師朗誦詩歌。
(2)教師教幼兒朗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3)提問:
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聲好像在對荷花姐姐說什么? (謝謝荷花姐姐)
小雨點的“滴答滴答”好聽的伴奏聲是送給誰的?(荷花姐姐)
為什么要送給荷花姐姐?(因為荷花姐姐把傘借給了小青蛙,她幫助了小青蛙)
(4)老師跟孩子進行上下句對歌的形式來練習朗誦兒歌。
。5)分組朗誦,啟發幼兒用動作表演。
師:有哪些小朋友愿意用優美的動作來表演這首兒歌?
。6)集體表演
三、仿編兒歌
1、提問:下雨時荷花姐姐還會把綠傘借給誰?(小鴨子,小蜜蜂等)
2、出示動物圖片及背景,引導幼兒仿編,鼓勵幼兒與同伴討論交流。
3、分享仿編內容。
結束語:小朋友們都說得特別好,現在請小朋友回到教室,我們一起把想到的小動物畫上去吧!
附:兒歌《借傘》
下雨啦,下雨啦!嘩——嘩
荷花姐姐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青蛙樂得張開嘴巴唱歌,呱——呱-
小雨點敲著綠傘伴奏:滴答,滴答-----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學會用恰當的句式描述故事內容。
2.感受小小熊和爺爺之間濃濃的親情,學會表達自己對家人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課件、繪本等
一、閱讀封面,啟發情感。
1.(出示封面)師:孩子們,看!誰來了?(小熊、爺爺)對了(聽錄音)哦,原來這是小小熊的好爺爺,什么樣的爺爺才是好爺爺呢?(一起玩、買好吃的)好爺爺會為寶寶們做什么呢?
2.總結:原來好爺爺就是無私地付出、關心、陪伴我們一起成長的爺爺。小小熊的爺爺是一個怎樣的好爺爺呢?答案就藏在這本書里《長大做個好爺爺》,等一下請小朋友一頁一頁的翻,一幅一幅仔細的看,看看好爺爺和小小熊一起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二、理解故事,感受親情。
。ㄒ唬┯變洪喿x第一部分
1.幼兒自主閱讀、教師指導。
2.幼兒理解講述。
師:看好了嗎?好爺爺和小小熊一起做了什么事呢?
。ㄕ堄變夯卮,說到哪里點到哪張圖)
“迎接”
(1)師:爺爺是怎樣迎接小小熊的?他為什么拄著拐杖呢?那么老的爺爺為什么還要來門口迎接小小熊?
。2)師:爺爺已經很老了,走路都要拄著拐杖?墒敲看危瑺敔敹紩叩介T口迎接小小熊,爺爺好愛好愛他的孫子呀!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幸福的對話吧!
。3)聽幸福的對話
師:你聽到了什么?聽了他們的對話,你有什么感覺?那我們學一學熊爺爺和小小熊辛福的對話吧,請你們扮演小小熊,老師扮演熊爺爺。
師:我最可愛的小小熊,你好嗎?幼:我很好,那我可愛的爺爺你好嗎?師:我很好,就像好爺爺那么好,我已經老了,這樣已經好的不能再好了。
。4)小結:爺爺的愛真是甜甜的!
“點心”
。1)師:看看爺爺都為小小熊準備了什么?(幼兒說)這些啊都是小小熊最愛吃的,如果你是小小熊,看到這么多喜歡吃的,你會怎么樣?(很開心)好爺爺為什么要給小小熊做這么好吃的呢?是啊,看著小小熊開心的樣子,爺爺覺得再辛苦也值得!
(2)小結:爺爺的愛真是滿滿的。
“講故事”
(1)師:好爺爺和小小熊在干什么呢?你們有沒有躺在爺爺的懷抱里過呢?來!誰想躺在我的懷里感受一下?(請1~2個幼兒來躺在老師的懷里,并說一說是什么感覺)
請幼兒找旁邊的小朋友,男孩子當熊爺爺,女孩子當小小熊,感受一下躺在爺爺的懷抱里有什么感覺,教師播放背景音樂。
。2)小結:爺爺的愛真是暖暖的。
“樹屋1”
(1)師:(爬樹)小小熊是怎樣爬上樹的?你們爬過爺爺的背嗎?來,我請個小朋友試試。ㄕ堃粋小朋友背身上走一圈)哎喲,真的好累的,爺爺真不容易,走路都拄著拐杖,為什么要背著小小熊上去呢?
(2)小結:爺爺的愛真是無私的愛!
“樹屋2”
。1)師:爬上樹屋后爺爺是怎樣做的?為什么爺爺的手要緊緊地摟住小小熊的身體?
。2)小結:爺爺的愛真是細心的愛!
師:樹屋是好爺爺和小小熊最幸福的地方,在這里他們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樹屋3”
(1)師:當陽光燦爛的時候,好爺爺和小小熊就躺在樹屋上曬著太陽;當秋葉飄落的時候,好爺爺怕小小熊著涼,用自己的身子緊緊的護住它。誰也能用“當……的時候”說說好爺爺和小小熊還會發生什么事情?(當小雨滴滴的時候……當白雪飄飄的時候……)
師:哇,我們的小朋友都說的太好啦,接下來每人都來用“當……的時候”來說一說好爺爺和小小熊還會發生什么事。
。2)幼兒自由討論講述
。3)師:好爺爺和小小熊在樹屋上做了這么多有趣的事!他們一起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但是,接下來一個星期五……
。ǘ┙處熤v述第二部分
1.出示圖,爺爺說不能出去玩。
師:小小熊沒有到爺爺的家里,他和媽媽來到了醫院,爺爺怎么了?小小熊來到爺爺的床邊,抓著爺爺的手,他會對爺爺說什么呢?(請孩子們說說)你們說的都很好,小小熊說:爺爺給我講個故事吧。爺爺說:我太累了,要不你給我講個故事吧。
師:孩子們,你們覺得小小熊會給爺爺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小小熊講了一個關于好爺爺和小小熊的故事,講爺爺每個星期五都會拄著拐杖迎接小小熊,會給小小熊做好多好吃的,會陪小小熊到樹屋上玩……故事講完了,小小熊問爺爺你喜歡這個故事嗎?可是爺爺沒有回答,媽媽告訴她爺爺睡的很沉很沉,小小熊問:那爺爺什么時候醒過來呢?媽媽告訴她,爺爺再也不會醒了。
2.師:爺爺怎么了?爺爺離開了,小小熊的心里是怎么樣的呢?它為什么會這么傷心呢?(他想起了……想起了……想起了……)爺爺離開了小小熊,(小小熊再也不能和爺爺一起做什么了?)當好爺爺離開小小熊的時候,小小熊是那么難過、傷心。可是小朋友們看看,爺爺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好爺爺的旁邊都是什么?(愛心)是誰的愛呢?(小小熊)
師:因為他帶著和小小熊的美好的回憶,心里裝著對小小熊無限的愛安詳的離開了,好爺爺和小小熊有哪些美好的回憶呢? (再現情節)
3.教師小結:爺爺把他無私的愛給了小小熊,把自己的愛給了爺爺。爺爺帶著小小熊的愛安詳的離開了這個世界,所以他很幸福。這就是爺爺和小小熊的故事,讓我們再次傾聽這個感人的故事吧!
三、完整傾聽,升華情感。
1.師:孩子們,最后,你聽到小小熊說什么了?為什么小小熊長大要做一個好爺爺?
2.師:是呀,爺爺的愛感動了小小熊,也感動了我們每一個小朋友。我們也有自己的好爺爺和好奶奶,也有愛我們的爸爸媽媽,他們做了哪些愛我們的事情呢?我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真是一為好爺爺好奶奶好爸爸好媽媽啊,我們要做哪些事情來回報他們的愛呢?
3.教師總結:你們真是有愛的寶寶啊,就讓我們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把我們的愛獻給大家吧。ǚ鸥卸鞯男模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借助故事中情節的發生發展,掌握故事的情感線索。
2、意識到其實做自己是最好的,最幸福的,最快樂的。
3、大膽積極地參與討論活動,體驗做別人的感覺。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二、活動準備:
1、插圖
2、投影儀一臺。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如果你有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本領,你想變成什么?老師帶來一個好玩、有趣的故事叫《想當太陽的小狗》,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內容
。ǘ⒔處熡斜砬榈刂v述故事
(1)故事里的小狗想當什么?(太陽)太陽答應了嗎?(答應了)
(2)小狗當了太陽后,為什么他又變成了烏云?
(3)后來小狗還變成了什么?為什么?
。4)最后小狗怎么又變回了自己了?為什么?
。ㄈ┻M一步感知小狗(格林尼)的形象。再次提問:故事中的格林尼為什么想當太陽?格林尼一共經歷了那些變化?最后他決定變成什么?格林尼認為當什么最好?
教師小結:故事中的格林尼是一只愛幻想的小狗,他想做太陽,做了太陽又想做烏云、風、小土堆、水牛、繩子,什么事物最強大他都想做,可最后還是變回了小狗。
。ㄋ模┙Y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一談,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狗格林尼,你想變成什么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的經驗,通過交流豐富孩子們的知識和經驗。
。ㄎ澹┭由旎顒樱涸谌粘I钪泄膭钣變褐v述《想當太陽的小狗》的故事。
四、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發展幼兒對語音的敏感性,感受中國語言詞匯的豐富性。
2、 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若干張紙,有各種圖案的卡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詞語開花
教師說出一個詞語,請幼兒說出許多個與教師的詞語有相同字的詞語,并感受這些詞語中,都含有一個相同的字,這個字我們叫它“幸運字”。
二、尋找幸運字
1、 幼兒從黑板上的許多畫有圖案的卡片中尋找出含有教師制定的幸運字的卡片。
2、 幼兒分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合作、商討,從老師提供的四張卡片中尋找出幸運字,并請其他組的幼兒猜一猜自己組的幸運字。
三、游戲:找朋友
幼兒每人一張卡片,尋找持有與自己擁有相同幸運字的卡片小朋友做朋友,朋友可以是二人、三人或更多人。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2.嘗試仿編詩歌,體驗創作的樂趣。
3.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一、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期幼兒已有初步了解夢和我們的關系。
2.物質準備:與詩歌有關的課件、音樂、 圖譜、 仿編的圖片
二、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激發興趣。
1.幼兒聽音樂跟隨老師做相應的動作。
2.談話:我剛才做了個夢,我夢見了……,那你們做個過夢嗎?夢見了什么?( 幼兒討論 )
(二)欣賞動畫,理解詩歌內容。
導入語:你們剛才都說了自己的夢,你夢見了……,他夢見了……,那小露珠會不會做夢呢?它的夢會是怎樣的呢?
1.播放課件,幼兒欣賞。
提問:①你剛才看到了什么?它們在做什么?
、谒鼈冊谀睦锼X?
、鬯鼈兊膲粲质窃鯓拥哪?
小結:對,動畫片里說了露珠、 星星 、小鳥和寶寶,它們的夢真美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露珠的夢。
2.啟發式提問
夢境一:露珠
提問:①露珠在哪里睡覺?它的夢是怎樣的?
②為什么露珠的夢是圓圓的?
、勐吨槌嗽诤扇~上睡覺還可以在那里睡覺呢?
、苈吨榈膲舫耸菆A圓的,還可以是什么樣子的.?
夢境二:星星
提問:①誰在天空中睡覺?它的夢是怎樣的?
、跒槭裁葱切堑膲羰橇亮恋模
、坌切浅嗽谔炜罩兴X還可以在那里睡覺呢?
、苄切堑膲舫耸橇亮恋模可以是什么樣子的?
夢境三:小鳥
提問:①小鳥在那里睡覺?它的夢是怎樣的?
②為什么小鳥的夢是甜甜的?
③小鳥除了在樹上睡覺還可以在那里睡覺呢?
、苄▲B的夢除了是甜甜的,還可以是什么樣子的?
夢境四:寶寶
提問:①寶寶在那里睡覺?它的夢是怎樣的?
、跒槭裁磳殞毜膲羰窍阆愕模
③寶寶除了在小床上睡覺還可以在那里睡覺呢?
、軐殞毜膲舫耸翘鹛鸬,還可以是什么樣子的?
師小結:
(三)觀看圖譜,朗誦詩歌。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吧我們剛才看到的說一說。
1.出示圖譜,師幼共同朗誦。
2.個別朗誦
3.分析詩歌結構:引導幼兒找出詩歌的相似之處。
。ㄋ模┩卣瓜胂,仿編詩歌。
導入語:師:除了露珠、星星、小鳥和寶寶以外,還有誰會做夢。它們的夢又是怎樣的?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用在睡覺,夢是句式進行仿編。
2.幼兒自己發揮想象仿編。
。ㄎ澹┗顒友由
師:剛才小朋友都說得真好,現在,請我們把剛才所說的畫下來。講給別的小朋友聽。
幼兒繪畫,教師巡回與幼兒交流。
附: 《夏夜的夢》
露珠在荷葉上睡覺,露珠的夢是圓圓的。
小鳥在樹上睡覺, 小鳥的夢是香香的。
星星在天空中睡覺,星星的夢是亮亮的。
寶寶在小床上睡覺,寶寶的夢是甜甜的。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懂得借助工具能使麥子變成面粉,并知道許多食品都是由面粉制作而成的。
2、學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麥子變成食品的過程。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小石磨一臺,面粉一袋。
2、布置一個食品品嘗會,有餅干、饅頭、面包等面粉制成的食物,供幼兒品嘗。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小螞蟻想讓麥子變成什么?
――為什么媽媽說要讓它們先變成白白的、細細的?白白的細細的是什么呢?
――怎樣才能讓麥子變成面粉呢?
――小螞蟻們想了什么辦法讓石磨飛快地轉起來了?
――借助風車和石磨,麥子可以變成面粉,面粉可以變出許許多多好吃的東西。
二、理解麥子變成食品的過程。
――啟發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麥子變食品的過程。
――你知道還有哪些東西也是面粉做的嗎?
三、面粉食品品嘗會。
――引導幼兒品嘗一些面粉食品,并自由說說這些食品的顏色、形狀、味道。
――說說這些食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活動建議
1、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請幼兒觀看石磨磨麥子的過程,如沒有麥子可用糯米替代。讓幼兒親眼看到從顆粒狀到細末狀的變化過程。
2、在區角活動中可投放石磨、糯米、小米等材料,讓幼兒學習操作。
附故事:花瓣兒風車
一群小螞蟻,扛著許多黃澄澄的麥子,嗨呦嗨呦往家走。螞蟻爸爸、螞蟻媽媽抬著一只裝滿麥子的大籮筐,他們開心地說:“麥子,麥子,神奇的麥子就要變成……”
麥子會變成什么?小螞蟻們又蹦又跳地嚷著:“要變成軟軟的!”“不,要變成脆脆的! ”“我說會變成香香的!”“我想讓它變成甜甜的!”螞蟻媽媽微笑著說:“等一等,你們說得都對,可是,先要讓麥子變成白白的、細細的……”
螞蟻爸爸搬來了一臺小小的磨盤!肮韭÷。韭÷!”磨盤轉起來啦!“咕隆隆,咕隆隆!”螞蟻爸爸推不動啦,螞蟻媽媽接著推,小螞蟻們都爭著來幫忙,他們的力氣太小啦,哼哧哼哧拼命推,磨就是不動!小螞蟻們急得直冒汗!
螞蟻爺爺說:“麻雀家有架老古董,它會吱吱嘎嘎地轉,麥子就會變成好多好多的面粉,可有趣啦!”一只小螞蟻說:“我知道,那是風車!”其他小螞蟻都叫起來:“快,我們快去找風車!”小螞蟻們全出門兒找風車去了。
可是,到哪兒去找風車呢?小螞蟻們看見了一朵美麗的花,花瓣兒好像風車上的風葉。小螞蟻們把花兒扛回了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風車”安在磨盤上。風兒呼呼地吹來了,花瓣兒風車轉起來了,磨盤也轉起來了!風小的時候,螞蟻們就鼓足了腮幫,一起用力吹氣,花瓣兒風車越轉越快,磨盤也越轉越快!肮韭÷,咕隆隆!”好多好多雪白的面粉磨出來了!
白白的面粉變成了白白的大饃饃,脆脆的餅干,還有又香又甜的面包……小螞蟻們吃得真香啊,點心里還有一股花兒的甜味兒呢!
活動反思
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能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并以語言、體態、表情等積極肯定每個幼兒獨特的表現和創造;顒舆整合了語言教育、情感教育和社會性教育的目標:如提供給幼兒自由寬松的交往環境,鼓勵幼兒大膽地自由表現等。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繪本故事,體驗故事的趣味性,激發閱讀繪本的興趣。
2.能根據畫面人物和情節大膽講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測到的內容。
3.在生活中知道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放棄。
活動準備:
1.繪本幻燈片。
2.圖片、字卡。
活動過程:
一、以“魔法”引出話題。
1.師:孩子們,你們有沒有看過《巴拉巴拉小魔仙》?他們手里都有一個?(魔法棒)他們都有魔法,對不對?那什么叫魔法呀?什么樣的人才是屬于有魔法的人?
2.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本有趣的繪本,名字叫?對,很明顯它就是那只魔法小豬,騎在它身上的是個女孩子,她叫蘿蘿,這只魔法小豬會什么魔法呢?它和女孩蘿蘿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教師用幻燈呈現繪本封面。
二、分段閱讀繪本,理解故事情節。
1.師:如果你是蘿蘿,一覺醒來看到一只小豬在窗前,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教師用幻燈呈現第2-3頁。
2.師:我們來看看蘿蘿會有什么反應。
教師用幻燈呈現第4-7頁
師:小姑娘有沒有像你們那么驚訝?她怎么說怎么做的?
他們會去哪,碰到些誰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3.教師幻燈呈現第8-11頁,并講述。
4.教師幻燈呈現第12-13頁。(觀察畫面)
師:又碰到了誰?猜猜看小狗看到了小豬會說什么?它的夢想又會是什么?(鼓勵幼兒結合前面小兔、小貓的說話方式來進行想象和表達)
5.教師幻燈呈現第14頁。(觀察畫面)
這時,小豬怎么了?
教師小結:是呀,小豬太累了,已經累到趴下來完全走不動了,這時......
6.教師幻燈呈現第15-19頁,教師講述。
7.師:到這兒,魔法小豬和蘿蘿遇到了哪些小動物,她們的夢想分別是什么?
幼兒邊說,教師邊在黑板上貼圖片和字卡。
小兔(圖片)漂亮(字)
小貓(圖片)富有(字)
小狗(圖片)演奏家(字)
驢(圖片)名人(字)
8.師:那直到現在,魔法小豬幫他們實現愿望了嗎?你能看出來它是一只魔法小豬嗎?
9.教師幻燈呈現第20-21頁。
師:人們看到他們為什么都哈哈大笑?他們在笑什么?猜猜看人們又會說些什么?
10.教師幻燈呈現第22-29頁,并講述。
師:人們跟隨小豬們進入到大劇院后發生了什么事?
11.教師幻燈呈現第30頁。
師:這時我們發現小動物們和蘿蘿的夢想都實現了嗎?
師:誰幫他們實現的?怎么實現的?
12.你覺得這只小豬真的有魔法嗎?
三、說夢想。
1.師:孩子們,和魔法豬說說你的夢想吧,你的夢想是什么呢?
2.師小結:我們都有自己的夢想,不管魔法豬是否真的有魔法,是否真的能幫我們實現夢想,但只要你有一顆堅定的心,就像蘿蘿他們,朝著你的夢想一直走下去,老師相信,你的夢想終會實現的!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學習知識的重要性。
2.能認真傾聽他人的講述、并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與想法,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3.能積極思考,大膽想象,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事先讓幼兒了解一些造成環境污染的行為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小兔畫面)小朋友,你們知道它是誰嗎?(小兔子)它的名字叫小小。它呀有一個很大的本領,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仔細地聽一聽。
二、欣賞故事開始部分。
1.幼兒觀看多媒體。
2.提問:它有什么本領?
3.理解預知未來:現在就知道以后要發生什么事情。
4.教師小節:你想想看,小兔會預知到未來什么事情呢?
5.幼兒想象并講述。
6.教師小結:你們想的都很好,故事里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
二、欣賞多媒體(小兔掘井)。
1.幼兒欣賞故事。
2.提問:小小預知了什么事情呢?(河水發黑發臭)它預知小河水要發黑發臭,它做了什么呢?
。1) 小貓看見小兔在挖井它是怎么說的?(奇怪的聲音)
(2) 小豬呢?
。3) 小兔怎么說的?
3.小動物都不相信小小,過了一個月河水果然發黑發臭了。
(1) 河水怎么會變黑變臭的呢?
。2) 怎樣使河水不變臟呢?
4.你們的辦法真多,小小能預知到河水發黑發臭,還預知到什么事情呢?我們接著仔細聽。
三、幼兒欣賞多媒體(小兔搬家)
1.欣賞多媒體。
2.提問:
。1)小小還預知了什么事情呢?
(2)小小是怎么做的呢?
。3)小貓看見小兔在搬家它是怎么說的?小豬呢?小兔怎么說的?
(4)小小是怎么知道洪水會爆發的?
。5)那么樹木被砍伐還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什么影響?(氣候變熱、土地沙漠化)7 你們真聰明,能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小小知識學的多,能夠預知未來,小動物們都愿意和小小在一起了,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
三 、賞故事結尾。
1.幼兒欣賞第三段故事的前半段。
2.提問:
。1)大家都叫小小什么?虎大王它怎么了?
(2)小小有沒有被虎大王殺掉呢?它想了什么辦法呢?幼兒互相討論。(有或沒有,幼兒講述自己的理由。如果你是小小,你有沒有辦法不讓虎大王殺掉呢?)
3.幼兒大膽想象并講述。
4.幼兒欣賞故事后半段,學習虎大王與小小的對話。
小小到底有沒有被虎大王殺掉呢?我們再來聽聽故事。
5.提問:
。1)小小有沒有被虎大王殺掉?
。2) 虎大王是怎樣問小小的?
(3) 小小是怎樣回答的?
。4) 當虎大王知道自己的死期,這時候虎大王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5) 開始虎大王很生氣,他說話的聲音是怎樣的?(生氣、很響)后來虎大王知道自己的死期了心里怎樣?(害怕)說話的聲音又變成什么樣了呢?誰來學學虎大王生氣時說的話?誰來學學虎大王害怕時說的話?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1
設計意圖:
家鄉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美麗的濱江城市,正因為它日新月異的發展和美不勝收的旅游景點景色,讓幼兒感受到家鄉美和產生愛家鄉的情感,本次活動,孩子在對家鄉了解的基礎上,用優美句子描述家鄉的景色,也讓孩子在夸家鄉的活動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的美景和名勝,嘗試用幾句話夸家鄉的美景和名勝。
2.嘗試創編兒歌內容,用完整的句子表達出來。
3.感受家鄉的美,產生愛家鄉的情感。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 PPT(家鄉美景的圖片等)、圓舞板一塊。
2.幼兒事先熟悉和游玩過若干的景點。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活動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的家鄉在哪里嗎?
2.出示PPT(及白馬標志),
3.你喜歡嗎?為什么?
4.小結:對了,我們的家鄉,是一個濱江城市,歷史悠久,景色優美。我們作為一個xx人感到特別驕傲。今天我們就向我們的老師和朋友一起來夸一夸我們的家鄉。
二、了解家鄉的景點,用一句話來形容其特點
你知道有哪些美麗的地方嗎?請你用一句話介紹一下。(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PPT:四眼井、岳王廟、步行街、牧城公園、孤山等等)
岳王廟:是為了紀念岳飛而建造的,岳飛忠心報國,為了趕走金兵而努力抗戰。
孤山:是唯一的一座山,每年三月三,我們xx人都會去爬孤山,燒香祈福。俗話說“三月三,上孤山”
四眼井:四口井在一起。
牧城公園:新建的一座公園,是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座公園,它臨江而建,不但可以欣賞到公園的美景,還可以到長江邊看輪船、捉蟛蜞。
步行街:是個商業街,可以逛街、購物、吃飯,是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三、學習兒歌
我們的家鄉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有四眼井、岳王廟、步行街、牧城公園、孤山等等,老師把小朋友說的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夸家鄉》。
1.教師配合響板有節奏地朗誦兒歌《夸家鄉》。提問:老師在朗誦兒歌的時候與往常有什么不同?感覺怎么樣?
2.學習兒歌的韻律。(夸、夸、夸家鄉,我的家鄉在…)
3.有節奏的學念兒歌。說說你喜歡兒歌中的哪一句?
4.幼兒結合響板朗誦兒歌。
四、創編兒歌
美景實在太多,五天呀實在是逛不夠,怎么辦呢?我們還可以帶客人去哪里玩,把它編入兒歌。(魁星閣、鐘樓廣場、馬洲公園、上海城、江陰大橋、江心洲、西來植物園等)
延伸活動:
繪畫《我的家鄉》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我們的家鄉為主線,首先由幼兒介紹美景,教師再由此引出兒歌。由于幼兒在活動前就游玩過一些景點,對景點比較了解,還搜集了有關一些圖片、照片,布置了愛家鄉的主題墻,為活動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且在學習兒歌時,教師使用了快板配合朗誦,朗朗上口的兒歌極大地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幼兒在說說、拍拍的過程中,學會兒歌,了解,使活動推向了。
附:兒歌《夸家鄉》
夸,夸,夸家鄉,
我們的家鄉在,
美景名勝數不清,
讓我帶您去逛一逛!
星期一,我們去逛步行街,
星期二,我們去逛岳王廟,
星期三,我們去逛孤山,
星期四,我們去逛四眼井,
星期五,我們去逛牧城公園。
美景數不清,
數不清!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學習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及相應的動作。
2、運用做動作和念兒歌相結合的方式,讓幼兒體會運動的快樂。
3、了解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對身體健康的作用。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貼磁式兒歌圖譜,唐老鴨演員。
2、健身操音樂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們猜他是誰?”(教師故作神秘狀)
唐:“嘎嘎嘎,小朋友們好。
師“呦,是唐老鴨啊。唐老鴨,很久沒見,你怎么長的這么胖啊?瞧瞧你這個大肚子。
唐:“嘿嘿,自從我住進迪斯尼,每天吃很多食物,又不運動,結果越來越胖,肚子也越來越大。(顯示出很不好意思的樣子)
師:“唐老鴨,這樣可不好,肥胖有很多壞處呢?你不相信就問問小朋友們,誰快來告訴唐老鴨肥胖有哪些壞處?”(幼兒講述變胖了以后的各種不利之處,也可詢問幾個肥胖型幼兒,讓他們談談切身體會。)
師小結:小朋友說的真不錯,唐老鴨,肥胖還會導致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而且還影響外型美觀呢!
唐:“我原來身材多好啊,嗚~~~,可現在……我可怎么辦啊?
師:“別著急,別著急,小朋友可以幫你想辦法!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開動腦筋幫助唐老鴨減肥吧?墒怯惺裁崔k法可以減肥呢?”(幼兒講述各種減肥的方法,教師注意要引導幼兒認識到要運用正確的方法減肥)。
二、做健身操,認識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并能用動作表演,用語言表述。
師:“剛才小朋友的提議不錯,老師覺得跳健身操是又方便又簡單的方法,現在我們就和唐老鴨一起來跳健身操,不過老師有一個要求,跳完以后,你要告訴大家你剛才用了身體的哪個部位,做了什么動作。”
跳完健身操提問:我們剛才做的健身操運用了身體上很多的部位,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部位的名稱是什么嗎?它可以做什么動作?要求幼兒說出身體部位的名稱并用動作表演一下,教師可幫助幼兒用兒歌中的語言說一遍。(如果幼兒能說出兒歌內容之外的動作,教師也應予以肯定)
每當幼兒說出的部位的名稱,教師則在黑板上貼上該部位的圖片。沒有說到的,教師一一進行補充,并學習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及相應的動作。
三、完整欣賞兒歌。
師:兒歌圖譜制作好了,小朋友現在我們就和唐老鴨一起來看著圖譜聽老師朗誦這首健身兒歌。
四、 師生一起邊做動作邊念兒歌二次。
1、我們老一邊做動作一邊朗誦兒歌好嗎?教師帶領幼兒一起來看著圖譜念兒歌并表演。
2、唐老鴨:“這首圖譜兒歌太棒了,我還想和小朋友一起再來跳一次,你們愿意嗎?”
師:“老師有個建議,我們聽著音樂來表演這首兒歌,好嗎?”(根據幼兒掌握情況可再增加一遍)
五、了解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對身體健康的作用。
提問:我們剛才跳了健身操,你有什么感覺?
師小結:“對,出了很多的汗,這些汗水能把我們身體里的毒素清除干凈呢。所以,不光是胖的人需要運動,瘦的人也要多運動,這樣才能讓體格更健壯,當然,運動也不能過量,運動過后要及時的喝水,多吃蔬菜,合理飲食,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師:“小朋友你們猜,唐老鴨今天和我們一起跳了健身操,還學會了健身兒歌,你們說如果它堅持運動,減肥會成功嗎?那我們一起鼓勵鼓勵它,說:你會成功的!
唐:“謝謝小朋友們,我要趕緊回到迪斯尼告訴它的其它肥胖朋友們,只有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才能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不過我還想和你們跳最后一次健身操。”
師;“好,那我們就邀請客人老師跟小朋友還有唐老鴨一起跳健身操!
[附] 兒歌:大家來運動
頸部轉一轉,肩膀聳一聳;
手肘抬一抬,手臂來伸展;
手腕搖一搖,腰部扭一扭;
臀部撅一撅,膝蓋彎一彎;
小腿踢一踢,腳踝轉一轉;
腳趾動一動,來個大跳躍。
大家來運動,身體更健康!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3
班語言活動 小蘑菇有朋友啦
教師:陳思
活動目的:1、學習故事《小蘑菇有朋友啦》,理解故事含義,懂得團結小朋友。
2、豐富詞匯:孤零零、高興、傷心、朋友
活動重難點:理解故事含義,懂得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掛圖、頭飾(蝴蝶、蜜蜂、螞蟻、花、蘑菇)、詞卡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拍手歌》組織幼兒坐好。
師生相互問好!
二、導入
1、教師以KITTY貓身份出示,為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好聽的故事!癏ELLO,小朋友們好,我是誰呀?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好禮物——好聽的故事,想聽嗎?”
三、新授
1、教師操作課件,幼兒聽故事一遍。“那今天我們來聽聽這是個什么樣的故事呢,但是在聽故事之前我有要求,要求小朋友們聽的時候認真的聽,并且告訴我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都有誰?”幼兒聽完故事后回答。
2、出示掛圖及卡片,邊出示邊講故事。
“天氣棒極了,森林里可熱鬧了……可是有一只蘑菇卻(孤零零)的站在那里,這時爬來了一只小螞蟻……”
提問:A.蘑菇看到小螞蟻,小蜜蜂,小蝴蝶都對他們說了些什么?那他們同意了嗎?小螞蟻怎么說的?小蜜蜂和蝴蝶又怎么說?
B.過一會下雨了,蜜蜂和蝴蝶找花避雨,花同意了嗎?花為什么不同意?
C.小蘑菇是怎么對蜜蜂和蝴蝶說的?那螞蟻呢?
3、引出詞匯
“噓!蘑菇寶寶有小秘密要告訴小朋友,想不想聽?可是這些秘密都藏在這幾個問題里,小朋友有沒有信心揭開這些秘密?”當幼兒回答對問題里的詞匯后就出示詞卡教幼兒理解,讀。
提問:A.小朋友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沒有家人會覺得怎樣?那小蘑菇呢?小朋友在什么時候覺得孤零零?(引出孤零零)
B.小朋友你家里有沒有養小動物?那如果家里的小動物生病了你會怎樣?(傷心)
C.當你受到老師表揚的時候你會覺得心里怎樣?(高興)你有什么高興的事情給我們一起分享?
D.你告訴我你的好朋友是誰?(朋友)
4、小結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學習小蘑菇。
5、課中操
6、情景表演
“今天小朋友們玩得可開心了,我也來變個魔術送給小朋友們一些禮物,看我魔術變變變!哇,這么漂亮的禮物小朋友們快戴上!
幼兒戴頭飾根據故事內容表演這個故事。
四、游戲:找朋友結束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的由來;
2.了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3.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的經驗,學習兒歌;
活動準備:
電子白板、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種美味的食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什么?【幻燈片飛入一張粽子圖片】教師:對!這美味的食品就是粽子。
二、活動過程
1.介紹粽子的不同口味
教師:你們都認識這是粽子,那肯定都吃過粽子的,能告訴老師你最喜歡吃什么口味的粽子嗎?請幼兒回答。幼兒回答完成后,教師進行總結:有的人喜歡吃甜甜的粽子,糯米里裹著蜜棗、豆沙、葡萄干,還有的人和老師一樣喜歡吃香香的肉粽子,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這些粽子里有沒有你們想要吃的呢?【幻燈片旋轉插入,聚光燈功能逐一呈現圖上四張小圖】(為幼兒展示剝開的各種口味的粽子,加強幼兒對粽子內部的細節感受)請幼兒回答。
2.介紹粽子的不同形狀
教師:粽子的口味是各種各樣,粽子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我們再來一起來找一找,你吃過的粽子是什么形狀的呢?【百葉窗插入一張圖片,聚光逐一呈現四張小圖片】為幼兒介紹粽子包裹的不同形狀。
3.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的由來
粽子的口味和形狀都不一樣,那么小朋友們知不知道我們都在一年中的什么節日來吃粽子呢?來一起看個短片了解一下吧!【PPT鏈接插入DVD視頻《屈原的故事》】觀看完畢后,教師進行總結。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一個節日,看完了短片,那老師要來考考你們,粽子一開始是裝在什么里面的?幼兒回答。教師:在短片里,我們聽到端午節里還要干什么呢?幼兒回答。在幼兒回答的過程中,當有幼兒回答出在門上掛艾草菖蒲,【幻燈片點擊出一張大門的圖片,老師就請這位幼兒在電子白板上操作,點擊鼠標在大門上掛上艾草菖蒲】,當有幼兒回答出在脖子上掛香囊時【幻燈片飛入一張女幼兒圖片,請這位幼兒在電子白板上操作,點擊鼠標,為圖片上幼兒掛上香囊】,當有幼兒回答出在額頭上畫“王”字時,【幻燈片插入一張男孩圖片,請這位幼兒在電子白板上進行操作,點擊鼠標為小男孩畫上“王”字】
4.了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看得非常仔細,小眼睛亮亮的,聽得非常的認真,耳朵靈靈的,讓我們再一起來看看端午節的習俗吧!【PPT鏈接插入DVD視頻《端午習俗》,豐富幼兒知識面,強化幼兒記憶】
5.學習兒歌《端午習俗》
端午節里可以吃到好吃的粽子,端午節里還可以劃龍舟、掛香囊,端午節里還有好聽的兒歌呢。來吧,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學一學,跟著念一念!綪PT鏈接插入DVD視頻兒歌《端午習俗》】幼兒跟學。
三、結束活動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說詩歌。
2、學習詞匯:香甜、清涼、欣慰。
3、結合“三八”節進行愛媽媽教育,引導幼兒體會媽媽的愛,增進親子情感。
活動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朗誦詩歌。
活動難點:理解“媽媽的心可真大”,體會詩歌中所表現的濃濃的母愛。
活動準備:課件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小朋友,你知道嗎?有這么一個人,她有這么一顆心,這顆心很大很大,大到能裝下一個孩子,裝下這個孩子所有的快樂、傷心。等有一天,這個孩子長大了,這顆心,還是能把孩子裝下。猜猜看,誰會有這樣一顆心?(媽媽)媽媽的心為什么可以裝下這么多呢?
二、教師示范朗誦詩歌第一遍。
提問:
1、你還記得詩歌的名字嗎?
2、媽媽的心大嗎?詩歌里怎么說的?媽媽的心里滿滿的裝的都是誰呢?
三、結合課件,教師朗誦詩歌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
1、當我餓的時候,媽媽怎么做的?出示蛋糕圖片
2、當我熱的時候,媽媽做了些什么?
3、當我冷的時候呢?
4、生病的時候呢?
5、當我長大了懂事的時候呢?
6、媽媽為孩子的成長操了那么多的心,所以詩歌里說“媽媽的心可真大不然怎能把我全裝下”
教師小結:這就是我們的媽媽,總能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她的心里邊,時時刻刻的關心著孩子,愛著孩子,所以我們說媽媽的心可真大。
學習朗誦詩歌:
讓我們來學習朗誦這首好聽的詩歌,送給自己的媽媽吧!
討論:
1.這首詩歌要怎樣朗誦才好聽呢?
2、看課件跟誦一遍。
3、幼兒跟課件嘗試自己朗誦一遍。
五、話題擴展:我的好媽媽。
1、孩子們你們都是媽媽心中最珍貴的寶貝,媽媽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著我們,但她們卻不會掛在嘴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自己的好媽媽吧!
2、媽媽這樣關心愛護孩子,那孩子應該怎么樣愛自己的媽媽呢?
3、師生共同小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煩媽媽。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聽媽媽的話不讓媽媽生氣,做最讓媽媽驕傲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