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三年級語文的優質教案(通用3篇)
滬教版三年級語文的優質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感受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激發學生對神奇的科技世界的興趣及探索的欲望。
3、提高對文章的略讀能力。
教學準備
1、上網查找有關機器人的資料,了解機器人在哪些領域起了哪些作用。
2、準備一個電動智能小狗玩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激趣
1、出示智能小狗玩具,指名上臺玩一玩。(通過玩耍,感受智能小狗的聰明靈活,激發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師引導:機器狗是多么有趣、多么聰明啊!機器人是怎樣的,會有多么能干呢?你想知道嗎?那就請自己讀一讀24課果園機器人(師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理解大意
1、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你能用比較簡短的幾句話來說嗎?先說給你的同桌聽聽。(然后再指名說,注意引導學生把內容說清楚完整。)
2、課文中的機器人是怎樣的呢?哪些地方有趣?找到有關的句子勾出來,再反復地讀幾遍。
3、和小組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讀課文,想想你在課文中讀到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四、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機器人的本領也將會越來越大,作用也越來越多,你們都上網查找了相關的資料,咱們來交流交流,更多地了解神奇的科技世界。
五、聽著大家收集來的資料,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情不自禁地瞪大了眼睛,不停地發出由衷的贊嘆,你們大家到底是在贊嘆什么?誰來說一說。
(師總結:機器人的能干令人贊嘆,日新月異的高科技令人贊嘆,勤勞智慧勇于創造的人類更令人稱贊!)
六、作業:(小練筆)讓我們展開想象,想一想自己將來想發明什么樣的機器人,它有哪些本領,先說給爸爸媽媽聽,再寫下來。
滬教版三年級語文的優質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融、燕”等7個生字;會寫“鴛、鴦”等12個生字。
2、聯系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合等方法了解“蘆芽、河豚、陰”等詞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并默寫《絕句》。感受詩中蘊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學重點:
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默寫《絕句》。
教學難點:
能用聯系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合等方法了解古詩大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找有關春天的詩句。
一、揭題導入,明確任務
1、導語導入:我們唐代有兩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美稱的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為“詩圣”的杜甫。杜甫的詩在唐代詩作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絕句。板書課題
2、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學習《絕句》這首古詩。
3、補充絕句知識。
絕句是詩歌的一種體裁,按照每句字數,可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
【設計意圖:導語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絕句是詩歌體裁。】
二、初讀古詩,感受節奏
1、出示初讀要求:
(1)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讀檢查。課件出示“遲日”“泥融”“鴛鴦”等詞語,并正音。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4、齊讀古詩,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
三、了解詩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詩中有畫,結合課本插圖自讀古詩,看看詩中畫了什么?并展開想象。詩中有日、江山、春風、花草、泥、燕子、沙、鴛鴦。
用自己的話描述出詩中的畫。師相機總結古詩的意思。
2、詩中不僅有美好的春色,還有氣味呢?詩中寫到:遲日江山,春風花草。
3、美麗的春色吸引了許多小動物們。自學三、四句: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4、詩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為什么飛來飛去?詩句中一對鴛鴦在做什么?為什么睡得這么香甜?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讀詩想象、看課本插圖并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詩的大意,感受詩中所寫的春天的美景。從而產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四、當堂小結,鼓勵背誦
引導學生根據詩意背誦并能當堂默寫。
滬教版三年級語文的優質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以生為本”“以讀為本”把閱讀教學活動視為寬松愉悅的“讀書交流會”,為學生提供充裕的課堂主動學習的時間,“自主”而不“自流”,有“模式”但不“模式化”。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注重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主體閱讀實踐中進行自讀、自疑、自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閱讀和質疑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巧設懸念,激發興趣
1、板書“060”
2、質疑:看到這個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問?
3、(在算式下方打一個問號)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媽媽的賬單》這篇課文里。只要同學們把課文讀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設計意圖:利用特殊算式設下懸念,充分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讓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
二、循導自學,整體感受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平時你是怎么學習這類課文的?
2、結合學生的發言梳理引導(讀一讀、想一想、畫一畫、議一議)。
3、自主學習
4、交流閱讀收獲
(設計意圖:葉圣陶先生指出:“略讀指導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在學生自學前,梳理出富有彈性的學習方法,減少學生學習的隨意性與盲目性,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又可提高學習效率。)
三、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1、交流問題
2、帶著問題小組合作學習
四、引導解讀,品味真情
1、(出示小彼得的賬單)讀了小彼得的賬單,你讀懂了什么?
(結合了解彼得開賬單的原因、目的,理解詞語“如愿以償”并指導朗讀)
2、品讀媽媽的賬單,體會情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讀賬單,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結合自己的媽媽,想象一下十年來媽媽是怎樣照顧小彼得的。
(3)計算媽媽十年來的報酬,體會母愛無價與無私。
3、圖文結合,了解小彼得的轉變,體會母愛的偉大。
(1)從小彼得的神態、動作與表情中體會他的“羞愧萬分”。
(2)指導朗讀。
4、領會“060”的含義
(引導學生多角色、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將無聲語言轉化為有聲的語言,讓學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體驗語言文字中所蘊含著思想感情,將媽媽的賬單蘊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進,層層提升。)
五、表達感受,抒發情感
作業超市
我想對小彼得說:
我想對彼得的媽媽說:
我想對自己說:
我想對自己的媽媽說:
(鼓勵學生寫出自己心里想說的話,使學生的現時感受和以往的積累相互作用,從而引導學生從感悟課文所講的道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總結深化,拓展延升
1、媽媽的賬單讓小彼得變懂事了,也讓同學們變得更懂事了,讓我們在心中永遠鉻記這份愛的賬單。
2、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朗誦《媽媽的愛》這首詩,再次感受媽媽對我們的那份關愛吧。
總結:我們在媽媽的愛里天天長大,媽媽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愛,我們也應該學會表達對媽媽的愛,我想不僅是在節日里為她送上一份小禮物,為她朗誦一首小詩,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幫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
(在拓展性閱讀中,學生的語言積累量不斷地增加,理解力不斷地增強。這樣,語言和情感就能在廣闊的精神空間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