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大風車》優秀教案(通用7篇)
美術《大風車》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在同伴繪畫的基礎上大膽地想象,為同伴的作品的作品天畫。
2、感受同伴的不同思維方式和表現形式,體驗交換作品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風車、油畫棒、示范畫、畫紙、實物、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和老師去做游戲嗎?幼兒:想。
教師:那就跟老師一起去吧!師幼一起走進活動室。
教師:老師到超市買了許多東西,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幼兒:想。
教師:出示實物蘋果問:你們看,這是什么?幼兒:蘋果。
教師:你們看到蘋果會聯想到什么圖形?
幼兒:圓形。教師依次出示三角板、手巾、手帕、果凍……
讓幼兒回答。
教師:小朋友你們回答的很好、真棒。老師畫兩幅畫想送給你們,但是還沒有畫完,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畫的是什么?
幼兒:想。
教師:出示范例畫(橢圓形),你們看老師只是畫了橢圓形,猜一猜看,老師想畫什么?幼兒猜。教師畫出未完成的畫。
出示范例畫(梯形),讓幼兒猜,并畫出自己想畫的畫。教師再畫出未完成的畫。
出示范例畫(菱形)讓幼兒添畫,教師畫自己未完成的畫。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在老師的作品上添畫,有不有趣?我們也可以在同伴的作品上添畫。同一個圖形,兩個人或三個人畫,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樣的繪畫的游戲神奇嗎?你們想不想玩?
幼兒:想。
教師:出示風車,你們看這是什么?幼兒:大風車。
教師:風一吹,風車就會轉起來,還會發出快樂的呼呼聲。我們今天就玩《快樂的大風車》的游戲。
游戲規則:聽音樂,小朋友圍著桌子拍手逆時針轉,音樂一停小朋友就座畫畫。音樂響起,小朋友站起來拍手轉。音樂一停,小朋友轉到同伴的位子坐下,為同伴添畫,游戲依次類推……
教師:游戲結束,小朋友展示作品。讓小朋友講自己的創作想法。
教師:小朋友,你們表現的很棒,老師獎勵你們。沒人發一個小標志。今天,我們玩了什么游戲?
幼兒:《快樂的大風車》。
教師:那我們也像快樂的大風車一樣快樂的`轉起來吧!音樂,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快樂的跳起來……
四、教學活動結束。
美術《大風車》優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造性活動。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薄安灰阉囆g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本活動通過探索折紙步驟——折小風車——體驗風車變式的有機過程,既進行了必要的技能培養,又通過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學習獲取了良好情感體驗。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自由拆解折紙作品探索學習風車折法,培養幼兒仔細觀察、大膽表現的能力。
2、通過折紙作品的變式操作激發幼兒對折紙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正方形紙若干、風車作品若干,A4紙、膠棒若干。
2、區域活動投放折紙燈籠、折紙風琴的成品、半成品以及材料(熟練掌握四角對中心折和撐開的技能)。
3、大風車片頭曲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玩風車,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手里的風車可以怎么玩呢?教師播放大風車片頭曲音樂,幼兒跟著音樂按照自己的想法玩自己的大風車。(熟悉的富于童趣的音樂可以觸發幼兒活躍思維活動)
二、探索大風車的折法,形成步驟圖
1、自主探索。
師:這么好玩的風車,是怎么折成的呢?小朋友自己試一下,一步一步拆開,然后一步一步折好,看能不能折成好玩的風車?
幼兒獨立拆解,教師巡回指導。教師及時給予引導、鼓勵。
2、共同探索。
教師出示范例風車作品,同幼兒一起分步拆開并呈現每一步形狀,形成拆解步驟圖。
3、整體示范。
翻轉拆解步驟圖,形成折紙步驟圖。通過提問讓幼兒明確每一步的詳細要求。
(評析:這一環節為幼兒創設了自主探索的操作氛圍,鼓勵幼兒主動探索克服困難,由自主探索——共同探索——示范強化,讓每位幼兒充分體驗主動學習的快樂。)
三、按步驟圖折風車
1、按步驟圖示熟悉風車折法。
鼓勵幼兒按記憶結合步驟圖獨立折疊,完成風車作品。教師巡回觀察幼兒作業情況,及時給以指導。
2、學習小風車折法。
師:小朋友都學會了折風車,折得又整齊又漂亮!
老師還折了一個小風車,它是風車的小寶貝。寶貝風車是由正方形紙四角對中心折,然后按照風車折法折成。請小朋友也給自己的風車折個小寶貝吧。
。ㄔu析:這一環節有助于幼兒養成看圖示折紙的習慣,通過寶貝風車有變化的強化操作,提高了幼兒的精細動作能力,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四、探索風車的變式
風車向背面對邊折、對角折形成風車的幾個變式,如:帆船、雙船、鯊魚嘴等等。鼓勵幼兒創造出自己獨特的變式作品。
(評析:這一環節充分利用了折紙作品本身所蘊含的教育意味,通過作品的多種變化,從不同的角度觸動原有固化的折紙意象習慣,持續激發幼兒思維想象與操作嘗試。)
五、裝飾作品
幼兒選出最喜愛的作品,用涂色、繪畫、添畫等多種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裝飾。
。ㄔu析:這一環節幼兒通過裝飾折紙作品,使作品本身美化、個性化,使自己對折紙活動獲得更加豐滿完整經驗。)
活動延伸
1、交流游戲。幼兒欣賞觀摩同伴的作品,體驗折紙活動帶來的樂趣。
2、區域活動。投放以風車為基礎折法上的變式風車、大麗花、紙盒、月亮船等幾種作品步驟圖,方便幼兒繼續探索學習。
。ㄔu析:交流活動的目的是達到“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的教育要求。延伸的區域活動呈現了幾種有難度的作品,目的是充分利用區域活動低結構性的特點,給幼兒提供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自主發展空間。)
活動反思
本教學活動強調幼兒主體的探索,以折紙作品本身有意味的形式吸引幼兒探究學習,形成了伙伴之間互相激發的群體氛圍,豐富了個體的良好情感體驗。
個體對折紙的興趣、敏感程度以及技能等方面的差異會影響到幼兒的活動參與度,教師應當特別做好相應幼兒的經驗準備并在活動中給以有針對性的指導。
美術《大風車》優秀教案 篇3
課型:唱歌綜合課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大風車》。
2、做“大風車”游戲,復習整個單元歌曲與樂曲。
3、歌表演《少年英雄小哪扎》。并根據音樂即興創作表演動畫片中的片段。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大風車》。
2、鼓勵學生隨著音樂旋轉“大風車”。
3、欣賞《少年英雄小哪扎》。并根據音樂即興創作表演動畫片中的片段。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大風車》。
教學難點:
根據音樂即興表演自己心目中小哪吒的形象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
教學準備:
錄音機、相應的錄音帶、電子琴、課件。
教學過程:
1、播放歌曲《大風車》,開始《動畫城》歌曲的學唱。
2、啟發學生講述風車的形狀。
3、引導學生四人一組搭建一個風車。
4、所有風車圍城一個圓圈,既可以四人一組的旋轉,也可沿著大圓圈旋轉。
5、邊唱歌曲,邊旋轉大風車。
6、教師播放本單元或以前學過的歌曲或樂曲,請學生隨著音樂旋轉大風車。
7、播放錄音,請學生仔細聆聽,并談談歌曲的情緒以及自己的感受。
8、觀看動畫片《小哪吒》,結合動畫片聽音樂,更進一步的感受歌曲所描繪的形象,并請學生跟著音樂哼唱,記住主旋律。
9、請學生分組或個人根據音樂即興表演自己心目中小哪吒的形象。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可進行評比,看那一組或哪一個人表演的更為逼真,更符合歌曲中的形象。
課后反思:
《大風車》是孩子們比較熟悉、喜歡的歌曲。在教學難度不大的前提下,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情感的調動上,這種設計有一定的科學性。為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教師做了的設計:
其一,課堂自始至終沉浸在生活中、情景中、活動中;其二,在游戲中學習節奏,在無痕中化解教學難點;其三,活動性、交互性強。
多數同學已經學會本單元歌曲,學生非常喜歡這些熟悉的歌曲并愿意參與大風車游戲,學生很愿意并喜歡即興創作表演。
美術《大風車》優秀教案 篇4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大風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站在課程實施的角度談本課的三個基礎。
1)扎根音樂本位
本課教學能緊緊圍繞目標,以《大風車》這首兒童音樂作品為學習載體,開展了節奏、歌唱、表演三大環節的教與學的活動。教學中教師能抓住教材的難重點,開展生動有效的,體現音樂性的教學活動。比如在附點節奏部分,能抓住作品中三個不同的附點節奏,開展循序漸進的學習。節奏一:4/4 0 0 0 | - |對這條節奏讓學生復習休止符,掌握與鞏固八分休止的停頓。節奏二:4/4 | . - |教師做了以下一個對比,使從簡單的 過渡到了 的節奏性,學生了解了該節奏的變化過程,掌握節奏二。
| . - | (附點)
| . - |
節奏三:4/4 | |是對以上節奏教學的測評鞏固,檢驗了學生掌握程度,這樣的教學能緊緊抓住知識點,使學生輕松地掌握節奏知識。 在第二部分的歌唱教學中,重難點是歌詞記憶和音準。教師將學唱進行分段,用動作帶歌詞,分形式齊唱和領唱,使練習鞏固的過程不是那么枯燥,每一遍練習都對歌唱提出要求,使學生的聲音不斷調整的最佳狀態。如5.3 2- |這句老師提醒學生把氣頂上去,唱好5這個音。56 53 2- | 12 61 2-|這一句老師用劃旋律線的方式一條高,一條低使學生掌握旋律走向。在歌曲的最后一小節歌唱中有一個小小難點。教師用擊掌的方式輔助了學生掌握音準和節奏,使學生不易混淆。在最后表演拓展環節中,教師結合其身勢、歌詞、舞蹈進一步豐富作品表現,對本課學習內容鞏固與提升,立體呈現學習內容。整堂課都突出了音樂本位,是一堂樂基扎實,內容豐滿的音樂課。
2)滲透學科德育
盧梭的《大教學論》中提到,不具有德育目的的教學不能稱為教育。在課前,教師用一個視頻“幫助盲人爺爺聽春天的聲音”來導出學習主題“大風車”
,并創設出了一個學習情境:學唱好《大風車》一歌,參加大風車欄目組去社區慰問老人的演出。于是這又是一堂充滿德育思想的音樂課。課前的討論和課上的實踐,都使孩子們深深意識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使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得到高尚道德情懷的熏陶感染,提高了整堂課的立意。
3)再現生本教育
現在最熱的教育關鍵詞是“生本”,那么生本的音樂課又應該是怎樣的。通常我們認為生本的最大特點是小組合作,也常用是否有小組合作、學生自學作為評價課堂生本的標尺。在《大風車》一課中體現的生本關鍵是“分層發展”。每個孩子的音樂素養迥異,課堂上怎樣發展好每一個孩子,是生本的核心。課前組織有音樂特長的孩子進行鋼琴、聲樂表演,展示她們的風采。沒有展示的孩子培養她們的聆聽和欣賞習慣,激勵其學習音樂的興趣。課中,有孩子領唱、舞蹈表演,并且注重發揮這些小老師的輻射帶動作用,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討論、嘗試中。課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不成功的表演,那些是相對薄弱的孩子,生本允許失敗,在或成功或失敗中感受與體驗,讓孩子意識到差距。成功或失敗的音樂體驗能給他們多一分鼓勵和機會,讓他們對學習多一點認真和思考。課后,這些孩子還能有新的發展。小組長會帶領其他孩子將學習內容排練好,參加社區表演。教育不能為了教而編個謊言請孩子入甕,上完課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個美麗的謊言,那是負教育。將音樂學習的情境延伸到學校生活情境中,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用真實情境來替代教學情境的虛擬,使學習從虛至實,讓孩子品嘗到音樂學習的意義,用音樂的美好帶給自己和他人快樂。
二、站在兒童的角度談教學中的兩大特點
1)情境創設貫徹始終。有效教學因該是根據學生的心理開展教學,滿足于學生的需求而構建不同的學習活動。二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缺乏持續的注意力,所以教師更需要不動啟動學習任務,使學生保持住良好的注意力和具備學習動機。所以課以一個完整的情境有效地關注并滿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也不斷驅使引導著孩子走向更深更難的學習活動中。
2)音樂游戲直觀有趣。抽象的音樂概念如何變得生動有趣,讓二年級學生所理解。教師需要從兒童思維角度去設計與探索教學的新形式。于是課中孩子們表演節奏譜的游戲讓每一個聽課老師印象深刻。孩子們通過扮演小音符,高大的孩子是四分音符唱一拍,矮小的孩子是八分音符唱半拍,伸手握拳代表小附點等等。孩子在游戲中不斷變化著左右位置,節奏意識也不斷增強,節奏越大越準,更關鍵的是小小的游戲讓孩子無需過多的語言變理解了附點節奏時值的變化。課后有老師共同探討該游戲科學性的問題。筆者認真,游戲教學首先是尊重小學生的本性,也僅適合對一些較簡易的知識以游戲形式具化,如果能相對將一些高深知識也通過一些游戲活動變得通俗易懂雅俗共賞,這也該是值得提倡的一種教育形式。
三、站在教學無完美的角度談待改進的兩個細節
1)背唱為什么就那么難。從一堂40分鐘課的目標來談,最根本的教學成效應該是大多數的學生能背唱歌曲。作為一堂展示課因該給予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個別孩子不能背唱,盡可能全部達到要求。而本課教學對該難點也作了設計,策略之一是用動作輔助帶動歌詞記憶,策略二是重點記憶第二段,音樂第一段由學生領唱。筆者發現,孩子做動唱的時候歌詞是記住了,可是聲音受到了影響。而請學生不做動作專注聲音時,歌詞卻背不出了。所以動作的目的是記憶歌詞,在動作設計時一定要精簡,甚至只是幾個關鍵詞上設計簡易的動作輔助記憶,這樣孩子專注歌唱時不會被動作所牽絆,動作是歌詞的腳手架,歌唱才是根本,多形式的背唱鞏固練習才是關鍵,不能主次顛倒,影響了教學的最根本的。
2)表演為什么就放不開。課的最后孩子要面向所有老師,以演員的角色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可這一次感覺并不理想沒有前面幾次面對黑板表演來的好,很多孩子緊張的唱不出了,通俗的話是表演時放不開,不能大膽自信。要改變這一情況,老師的作用不可忽視,為什么孩子一開始沒有唱好是因為老師在臺前放音樂,樂曲前奏較短,開始歌唱時老師沒有到位指揮。解決這一問題可以用音樂播放定時或是請個小小音響師放音樂即可,老師大可不必忙的上竄下跑的,越關鍵的時候越要不慌不亂,引導好學生的狀態。還有表演的空間也是一個客觀問題。教室空間小,聽課老師就坐在孩子后面,轉過去表演時就是面對著聽課老師,而且是零距離。這樣的距離使孩子產生緊張,不敢唱,忘記唱也是正常。所以如何組織表演時的位置需要老師做調整,使表演的學生和聽課的老師保持在一個合適的距離中。
一堂課好課凝聚著很多好的教學理念,也體現著執教老師對教材和課程的獨到解讀。同樣,一堂課有亮點的同時也有著一些細節的不足。回顧、總結、思考,使教學不斷改進,不斷完善,不斷突破。希望一堂好課不僅能給學生帶來發展,也帶給執教老師和聽課老師對教育的再一次深度思考。
美術《大風車》優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用輕巧、純真的聲音整齊的演唱出《大風車》天真、歡快的情緒。
2、能以舞蹈、樂器以及多種演唱方式參與歌曲《大風車》的表演。
教學重點
分組用舞蹈、樂器以及多種演唱方式參與歌曲《大風車》的表演。
教學過程:
一、律動
播放歌曲《大風車》伴奏音樂,老師帶領學生跟音樂律動。
〔設計意圖:用律動調動學生興趣,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展開教學!
二、導入:
教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跳舞的音樂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知道是什么歌曲嗎?對了,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大風車》!這首歌曲還是一個很有名的少兒節目的主題歌呢,知道是哪個少兒節目嗎?是的,和歌曲的名稱一樣,也叫“大風車”!哪個小朋友能告訴老師,“大風車”節目都有哪些欄目?小朋友你們喜不喜歡“大風車”電視節目啊?那么我們今天就把大風車節目搬進教室,老師來當主持人,大家在音樂教室里共同渡過一個大風車節目好嗎?
〔設計意圖: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參與“大風車”節目進行本課教學,在游戲中完成本課的新課教學,改變以往的枯燥形式。〕
三、學習歌曲《大風車》
1、導入。(在黑板左邊布置一扇用黑卡紙做的雙開門,并在門的上方寫好“芝麻開門”,門的里面寫好“大風車”三個字)
教師手持紙做的話筒:“同學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大風車“節目現場,我是主持人閔老師!首先讓我們進入第一個欄目:芝麻開門。這個節目是一個謎語,而謎底就在門里面。是猜一首歌名,只有歌名猜出來并且把這首歌曲也演唱好了才能進行后面的環節。我想大家一定希望這首歌能簡單一些好順利過關吧!好的,長話短說,首先請一位同學上來大聲朗讀一下謎面,大家趕快來猜一猜吧!”(猜謎語)
2、新授歌曲(顯示歌譜)
、俳處煴硌莩。
教師:《大風車》這首歌曲大家可是太熟悉了!今天老師也想一展歌喉,為大家演唱一遍你們歡迎嗎?聽完之后請小朋友告訴我,老師是按怎樣的演唱順序來演唱歌曲的。(學生回答)
②簡單介紹前奏、反復跳躍記號。
教師:大家來看一下歌譜,歌曲的`開頭有一句歌譜沒有歌詞,這是歌曲的什么?(學生回答:前奏)是的,要前奏出現之后我們才能唱下面的歌詞。這首歌的前奏和歌曲連接的非常緊密,所以一會演唱的時候,小朋友要仔細聽好。我們再看一下歌曲的最后,在歌譜的上畫著一個像房子一樣的方框,里面寫著1、2,我們就叫他1房子和2房子吧!后面還有一個大家所熟悉的——“反復記號”,這兩種記號一起出現我們就叫它反復跳躍記號。
③學生按照歌曲的演唱順序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軐W生用lu模唱歌曲。(歌曲最后的“嘿”不用哼唱,還是唱成“嘿”)
、輰W生邊聽錄音中小朋友的范唱邊輕輕跟唱,聽之前讓學生注意歌曲的節奏和情緒。
⑥教師指導學生學唱歌曲。
、咧赋鰧W生演唱的不足之處并糾正,使歌曲演唱更動聽。
四、動畫城。
1、欣賞動畫片主題歌《藍皮鼠與大臉貓》,欣賞之前提醒學生注意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教師:《大風車》這首歌曲你們演唱得真動聽!我們順利通過第一個欄目,下面請來到節目的第二個欄目!這里有著機靈的藍皮鼠,可愛的大臉貓,還有帶領大家翻山越嶺去冒險的印第安小隊長,第二個欄目就是(老師一邊打開黑板上的“門”一邊帶著學生說)——“動畫城”。ㄍ瑯釉诤诎逯虚g用卡紙做一扇漂亮的雙開門,里面寫著:動畫城)今天動畫城欄目給大家帶來的第一首動畫片歌曲就是《藍皮鼠與大臉貓》,欣賞完后請告訴老師,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欣賞歌曲《跟著隊長走》,并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教室里有節奏的圍圈走動。
五、課后小結
教師:同學們,愉快的音樂課時間要結束了,讓我們下節課再見!
美術《大風車》優秀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一)節奏游戲。(二)唱:大風車。(三)律動:風車轉
教學目標:
(一)通過節奏游戲,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學會歌曲節奏的重難點節奏,并能把節奏與生活中的聲音聯系起來。有利于對歌曲更好正確的掌握。
(二)用高興歡快的心情演唱《大風車》。
(三)根據音樂新課標---綜合性知識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本節課進行英語與中文歌詞相結合演唱的嘗試。
(四)緊密結合歌曲內容,邊唱邊進行風車轉的律動。
教學重難點:
(一)兩段歌詞不同結尾的掌握。
(二)切分節奏、八分休止符的掌握。
(三)用輕巧純真的聲音唱出歌曲的天真、歡快的感情。
教學準備:
。ㄒ唬洞箫L車》多媒體課件
(二)錄音磁帶:《開火車》、《大風車》(歌曲、伴奏)
(三)打擊樂器(沙球、串鈴)
。ㄋ模洞箫L車》電視節目片頭動畫錄象帶
教材分析:
(一)《大風車》這首歌是中央電視臺少兒節目《大風車》的主題歌,由著名詞作家喬羽作詞。歌詞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并且有動感。旋律為五聲性音調,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情緒歡快熱烈,頗有召喚性。
(二)全歌四個樂句節奏各有不同,但卻通暢流利,渾然一體,這是因為樂句之間在音調上的聯系十分密切。
。ㄈ┙處煘楦枨ㄕ{要適當,過高會喊叫,過低唱不出情緒,在唱好歌詞的基礎上再來學譜。學完歌譜后再按樂譜的要求唱出層次。情緒的變化、分析歌譜的同時也要分析歌詞,讓學生充分體會歌曲的內涵及其豐富的表現力,從而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情緒。
五、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
師: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到一個地方去看一看、玩一玩,要到什么地方呢?我暫時保密。好,現在讓我們坐上音樂火車出發吧。蓜樱骸堕_火車》)
(設計說明:1、通過一開始教師就給學生設置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2、音樂律動的展示,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音樂氛圍中,學習熱情高漲,并能以這種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本課的學習中。)
。ǘ┕澴嘤螒
師:今天我們一塊兒出去玩兒,一定特別的高興,讓我們做個游戲好不好?我們現在坐在火車上,就做和火車有關的游戲。
師:老師這兒有四列不同顏色的火車,每一列火車都裝滿了節奏。(出示課件,展示四列不同顏色的火車節奏):
紅色火車:4/4 ×0 ×0 ×0 | ×0 ×0 ×0 |
轟 隆 隆 轟隆 轟 隆 隆 轟隆
黃色火車:4/4 × × × × × × |× × × × × × |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綠色火車:4/4 × · × × - | × · × × - |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藍色火車:4/4 × - - 0 | × - - 0 |
嗚 嚓! 嗚 嚓!
(設計說明:這四條節奏分別是《大風車》中的重難點節奏,每出示一條節奏,都請一名學生讀節奏,再請全班用“轟隆隆”的字來讀。采用火車的聲音來讀節奏,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化解了本課歌曲的難點。)
師:同學們,你們如果細心觀察生活,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音樂。火車在啟動、開的過程當中、減速、*站時所表達出來的節奏是不一樣的。下面請同學們討論一下,看看這四列火車節奏那一列是火車啟動;那一列是火車正在開;那一列是火車減速;那一列是火車*站。(學生討論,結果為):
紅色火車:4/4 ×0 ×0 ×0 | ×0 ×0 ×0 |
轟 隆 隆 轟隆 轟 隆 隆 轟隆 (火車啟動)
黃色火車:4/4 × × × × × × |× × × × × × |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轟 隆 隆(火車正在開)
綠色火車:4/4 × · × × -| × · × × - |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火車減速)
藍色火車:4/4 × - - 0 | × - - 0 |
嗚 嚓! 嗚 嚓! (火車*站)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演繹一段火車從啟動到*站的整個過程,好嗎?
師:火車火車正在開,嗚!…火車啟動了(學生讀“火車啟動”節奏);火車正在開(學生讀“火車正在開”節奏);火車減速了(學生讀火車啟動節奏);火車*站了(學生讀火車*站節奏)。
。ㄓ螒驎r,老師和學生邊拍節拍邊讀)
(設計說明:游戲是學生們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通過讓學生采用游戲的方式打節奏,寓教于樂,既化解了本課的知識難點,也為本課的歌曲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導入新課
師:哈哈,隨著火車*站“嗚”的一聲響,我們的目的地也到了。現在老師就把小秘密告訴大家。我們到首都北京啦!老師首先想帶大家參觀的是“中國中央電視臺” (出示課件:中國中央電視臺實物圖片)。同學們請看——
師:咦?現在正在播放什么節目?(播放錄像:《大風車》片頭動畫)
師:這是什么節目,同學們一起說。(《大風車》)
師:這個節目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同學們經?。說說看,《大風車》里都有哪些節目。浚▽W生回答)
師:你們有沒有想過在好看節目的背后,有許多制作節目的叔叔阿姨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今天我們來到這里,老師建議送一份禮物給他們,好嗎?送什么禮物好呢?大家來出出主意。
。ㄔO計說明:一點一滴中,盡可能的發揚民主,體現學生的參與意識)
(五)學唱歌曲《大風車》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大風車》這首歌,把我們美妙的歌聲獻給他們好不好?(出示課件:歌譜)
1、老師范唱歌譜。
2、聽磁帶范唱,請學生邊聽邊體會歌曲情緒。(歡快地)
學生可以說出與“歡快”相近的詞(高興地、愉快地、興高采烈地、愉悅地…)
師:讓我們用歡快的心情演唱一遍《大風車》。
3、處理歌曲。
師:4/4的強弱規律是“強、弱、次強、弱”,請大家再唱一遍,把每一小節的第一拍強拍唱出來。
4、旋律線歌譜。
師:每一首歌曲都由許多的音符組成,音符高高低低排列,形成了一條上下起伏的旋律線。(出示課件:帶有旋律線的歌譜)。旋律線向上升時,唱得漸強;旋律線向下降時,唱得漸弱。(老師范唱兩句,請同學跟伴奏按旋律線完整的唱一遍。)
5、為歌曲配伴奏。
師:同學們,我們現在為這首歌曲加點伴奏,好嗎?老師想用沙球和串鈴來伴奏。先看大屏幕上的兩列節奏火車(出示課件):
紅色火車: 4/4 ×0 ×0 ×0 | ×0 ×0 ×0 |
綠色火車: 4/4 × · × × - | × · × × - |
(把學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第一條節奏徒手模仿沙球,一部分用第二條節奏徒手模仿串鈴。然后從兩部分學生里各請四位同學演奏沙球和串鈴。最后進行合奏。)
師:下面請一部分同學和老師唱《大風車》,其它同學為我們伴奏。
。⒙蓜樱骸讹L車轉》
師:我們今天唱起來了,小手也拍起來了,老師還要請大家跳起來呢!(請12位小朋友到前臺來排列成風車狀,作跑跳步,使風車轉起來。其他的同學為他們伴唱。老師引導學生唱的節奏要準確,跳的隊形不能亂,動作盡量不錯。)
(設計說明:這一環節,通過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緊扣新教材理念,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表現自己,使其音樂素質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課堂氣氛活躍,效果良好。)
。ㄆ撸、加入英文,唱《大風車》
師:在這節音樂課里呀,還有一個同學們意想不到的新內容,就是我們在這節音樂課上學一點英語,好不好?今天我們唱的歌是《大風車》,我們就學“大風車”三個字。
師:“大”——“Big”,“風車”——“Windmill”,同學們跟老師一起讀。
(按節奏讀一讀,再加入歌曲里唱一唱。原先歌詞“大風車吱呀吱悠悠地轉”轉唱為“Big Windmill吱呀吱悠悠地轉”。)
完整地唱一遍。
(八)布置作業:
師:今天同學們和老師一塊兒在我們的音樂旅程中又唱又跳又玩,高不高興?課后有時間,老師再和大家一起制作風車,好嗎?
師:今天我們的旅程就結束了,讓我們再用英文說“Bye-bye!”
鼓勵、暗示對孩子情感的調動
-----《大風車》課后反思
“老師,我,我,我來,我想參加表演”!袄蠋煟蠋,我想給大家唱《大風車》的歌”“老師,老師,我想……”。課堂上同學們爭先恐后的爭相舉手,要求參與歌曲《大風車》的各種表現形式。只見李洋,一個長得胖胖的男同學,正在努力地用英語來唱著他喜歡的《大風車》歌曲。雖然他的聲音不是很美,但是他唱得非常認真,非常投入。下面的學生也都給予他熱烈的掌聲。一個又一個的學生走上講臺,盡情地表現著自己。這個情景使我感慨萬千,我知道這其中自己的鼓勵、暗示起了多大的作用。
班級上總有一部分學生,他們害怕自己表現不好,怕被別人譏笑,而在參與活動中不是很積極。我就在教學及各類活動中都用積極的暗示去鼓勵學生,正如被人們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 二個牛頓”的斯賓塞所說:“我認為孩子從幼兒到少年這個時期,暗示就是像點燃他們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無目的的漫游變成有理想的追求。孩子們從這些暗示中,隱約可見未來的曙光!痹谄綍r的教學中,我常常告訴學生:“我們有信心”“我們會成功”“你們是最棒的”……在老師積極的鼓勵、暗示下,孩子們有了自信心,發揮出了巨大的創造力?梢姽膭顚⒆觽兊淖孕判挠卸嗝吹闹匾。
孩子們出色的表現讓我想起<<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到:要淡化教育活動中那種赤裸祼的知識傳遞過程,代之以師生雙方主動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動,并視這種活動本身為教育目的之一。特別是情感交互懷極強的音樂課,教師精彩的課堂設計,平等交流的平臺的搭建,再加上鼓勵、暗示性的神態、肢體、語言的運用,對調動孩子的情感,激發他們趣,在快樂學習中達到“三維”目標的整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寄語:《大風車》是孩子們比較熟悉、喜歡的歌曲。在教學難度不大的前提下,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情感的調動上,這種設計有一定的科學性。為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教師做了精心的設計:
其一,課堂自始至終沉浸在生活中、情景中、活動中;
其二,在游戲中學習節奏,在無痕中化解教學難點;
其三,活動性、交互性強;
等級: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均“優秀”
美術《大風車》優秀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鞏固《紅太陽照山河》的旋律;
2、通過欣賞歌曲《大風車》,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教學內容:
1、復習歌曲《紅太陽照山河》的旋律;
2、認識風車,了解風車的外形;
3、聽賞、跟唱歌曲《大風車》;
4、風車游戲。
教學難點:
1、對風車相關知識的認知;
2、對歌曲《大風車》歌曲歡快情緒的感受;
3、通過做風車游戲,理解風力大小和風車轉速的關系。
解決難點的方法:
1、教師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圖片、實物等)引導學生了解風車的相關知識;
2、通過對歌曲的反復聆聽、教師簡單教唱、跟唱、歌詞理解等形式讓學生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3、讓每個學生參與到風車游戲當中來,切身感受風力和轉速的關系。
學生分析:
六年級共6名,相對于其他班級而言,學生普遍對音樂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差,A類學生1名,B類學生3名,C類學生2名。
A類學生:趙毅
B類學生:王雨涵、張繼文、王夢妙
C類學生:張秋雨、郭振豪
教學過程:
一、課堂常規
1、教師彈鋼琴曲《春江花月夜》的片段,穩定學生情緒;
2、音樂師生問好;
3、聲音訓練:動物叫;《歡樂頌》
二、復習歌曲《紅太陽照山河》,教師鋼琴伴奏,學生打開課本演唱歌曲。演唱完教師糾錯,提出要求再次演唱歌曲。
三、利用實物風車導入新課《大風車》。
欣賞不同的風車,讓學生描述風車的外形。(顏色,形狀等)
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多漂亮的風車,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好嗎?
四、欣賞
1、初聽歌曲《大風車》,老師播放視頻。
2、看著大屏幕跟鋼琴試唱歌曲《大風車》。
3、老師帶情緒范唱歌曲《大風車》,學生帶問題聆聽。
誰能說一說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歡快的,還是悲傷的?
歌曲的速度是慢的還是稍快的?
3、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帶情緒演唱歌曲《大風車》。
4、歌曲中重點部分的引導及糾正、教唱。大風車三個字是八分音符,后面是個八分休止符,一定要唱出來才能表現出歌曲的歡快情趣;明天的好朋友的友字是四拍,一定要拖夠;最后一句的好朋友的友字是四分音符,后面緊接著是個空拍,一定要表現出來,給人一種全曲的結束感。
5、跟鋼琴或視頻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大風車》。
五、風車游戲
引導:1、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在沒有風的情況下,風車會轉嗎?
2、那么風力大的時候風車轉的快還是慢呢?相反風力小的時候風車就會轉的慢一些。
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來做個風車游戲好不好?
游戲規則:大家圍成一個圈兒,每個人都是風車的風葉,當老師喊起大風了,你們就圍著圈跑起來,當聽到老師喊風變小了,你們就圍著圈走,很簡單,大家聽明白了嗎?
老師放《大風車》的音樂,開始游戲。
六、課堂結束,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