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7篇)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主動探究,團結合作,提高欣賞閱讀及口語交際能力,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還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錄音播放《小燕子》,全體同學跟著哼唱。
(二)圖文結合,體會小燕子的外形特點。
1、自由說說對小燕子的了解。
2、從文中找出具體描寫小燕子外形特點的句子。
3、全班學生齊讀。
4、對比讀,體會形容詞的作用。(突出了燕子的特點)
。1)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2)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語調輕快,流露喜歡之情)
。ㄈ⿲W習燕子的飛行,體會動態美,欣賞作者的遣詞造句。
1、師導入:眾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飛行,為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機勃勃。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認真地體會。
2、教師提供導學提綱,學生自由讀文,反復吟詠體會。
(1)文中具體寫了燕子的幾種飛行姿勢?
。2)文中有什么詞將它們聯系在一起?這說明了什么?
。3)用"·"標出燕子飛行時的動作詞語,想作者用得好嗎?
。4)讀文想象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用畫出你認為優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
3、逐題反饋,欣賞佳句。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并熟讀成誦。
(四)學習燕子的停歇部分,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會中心。
1、教師一邊板畫一邊說:燕子在春光中飛來飛去,累了就落在電線上休息。
2、自由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要求:
(1)批出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或句子。交流好在哪?
(2)畫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逐題反饋。
用得好的詞語或句子:
"落"寫出了小燕子的輕盈、迅速。
"痕"使得細線更具美感,遠望去就像什么從天上飛過留下的痕跡。
"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良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比喻手法的運用,使得句子更加的生動形象,作者把燕子比作符,把電線比作五線譜,更具體地寫出了遠看燕子、電線的特點。
含義深刻的句子。
"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了一支正等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天的贊歌"是指贊頌萬物復蘇、大地呈現一片生機勃過的歌曲。這句話以想象點明全文中心,即借描繪小燕子,贊美像征生機、活力的春天,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
。ㄎ澹┛偨Y全文,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1、總結文章的內容。
2、學了這篇課文后,你在寫作上有何啟發和收獲。
。ㄒ髮W生各抒己見)
3、教師歸納總結。
。1)點面結合。
(2)動靜結合。
。3)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及動詞運用準確。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長句子,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基本方法,體會祖國的語言美;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4、通過對課文中優美詞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愛,春光的美麗,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悅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5、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究、競爭和團隊精神。
二、重點難點
初步掌握正確理解長句子的基本方法,通過學習課文的語言,感受燕子的'可愛、春光的明麗和祖國語言的豐美。
三、課前準備(第二課時)
五線譜、《春天奏鳴曲》第五樂章、歌曲《小燕子》、課件制作
四、課前活動
名稱:(課件1呈現)心有靈犀一點通
要求:請學生在紙片上寫一個詞,老師任意抽點幾個學號的同學,如能組成一個句子,則說明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也就不愧是四年的同窗學友了。
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組成句子的基本形式是這樣三種:“誰是什么。誰干什么。誰怎么樣!睘檎n堂教學的“簡縮課文”環節作些鋪墊。
注意:若學生未能拼出“是”字句,教師視情況可自己或請聽課老師參與活動。
原則:趣味性、語文性、針對性
五、教學過程
1、讀一讀
《燕子》這篇課文,同學們已經很熟悉呈現學習材料了,聽說同學們挺喜歡的。我們班誰最能讀以讀為本書?誰最怕讀書?請兩人合作把課文讀給大整體感知家聽聽可以嗎?(注意正音如:桿、偶爾)激勵與合作
2、數一數
現在我們來做一道很簡單的題目,請問:《燕子》這篇課文有幾句話?請同學們快速落實單元數一數。(對,《燕子》這篇課文雖然將近訓練重點400字,但只有10句話,可見長句子是比較多的。課前活動時,我們已了解了句子組成的三種基本形式是“誰是什么。誰干什么。誰怎么樣!币虼,我們可以用縮句的方法來理解這些句子。)
3、縮一縮
先看第一句可縮成“羽毛、翅膀、與課前活動呼應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第二句,第三句呢?
……
4、評一評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銀幕上簡縮后的文章,學會鑒賞然后請大家評一評,兩篇文章各有什么優點?
(原文生動具體,短文簡潔明了)
5、辯一辯
辯論分組。
我提議,咱們來一個辯論賽,怎么樣?當創設競爭性的然,我們的辯論賽在自由的前提下,得有一定主體性的語文的組織和要求:學習環境
。1)確定正方原文支持者
反方簡縮的文章
。2)確定正反方第一辯手、第二辯手和第注意全體參與三辯手,其它同學為自由辯手,在自由辯論時注重語文能力陳述。(聽說讀寫)
(3)評委:所有來聽課的老師。(歡迎)培養
(4)為了使你在辯論賽中取勝,現在我想傳授一點秘訣給你,可得聽好了:
聽(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是尊重他人的表現;而且,在辯論時,只有聽懂了對方的觀點,才能更好地駁斥對方)
說(口齒清楚、普通話準、聲音響亮是說話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如此,才可以讓別以情感為內人聽明白你的觀點)核,以語言
讀(充分陳述了你的理由后,選一兩個為中心,以句子讀一讀,來打動評委)讀寫為兩翼
寫(同一方同學可用傳紙條的方式給辯手,不過,字要寫得又快又好)
。5)至于主持人,我就毛遂自薦了。
。6)學生辯論,教師點評引導。
6、點一點
辯論賽暫告一個段落。本次辯論賽雙方人數雖然懸殊,但在辯論方面可謂勢均力敵、導師就是“導”旗鼓相當,難分勝負。不過有一點是可以下結論的:那就是同學們讀書讀得棒,說話說得妙,還敢于競爭,又很會與人合作,這,對我們的一生都是有用的。
7、唱一唱
我提議,在即將下課之際,我們用歌聲來結課如何體現贊一贊小燕子,并且把這首歌獻給每一位熱愛整體性?愉悅春天的朋友。性和含蓄性?=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讀文,理解詞語“趕集”的含義。
2、知道描寫春天的不同作家不同的寫作角度。
3、有感情朗讀全文,體會作者借助小燕子贊頌美好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有關春天的古詩、名句。
1、出示春天美景的圖片。
師:在這萬物復蘇,陽光明媚的春天里,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贊頌春天的詩句。
2、配樂讀詩句和朱自清《春》節選。
這種寫法是多么奇特。
二、朗讀、記誦描寫春天的語段。
1、出示語段,學生自由讀。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段文字,也是描寫春天的,自己輕聲讀一讀。
出示:陽春三月,下了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2、通過教師范讀,指導朗讀長句。
師范讀:“陽春三月,下了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边@句話是長句,讀的時候要注意有換氣的地方。
學生個別讀,交流讀。
3、借助圖片,記誦語段。
男女生分別讀這段話。
師:文章要多讀,多讀就能把美好的語言印在腦海里。來,讓我們試著背一背。
出示春天的圖畫,師借助圖畫上的景物引導學生背誦這一段話。
4、通過理解詞語“趕集”,再次記誦。
師:作者說紅的花,綠的草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引讀時凸顯“趕集”一詞)集就是集會,包括廟會、燈會、集市等。(隨機出示相關的圖片)
看看圖片,聯系文章內容,想到了什么,同桌交流。
師再次引讀描寫春天熱鬧場景的這段文字。
三、梳理作家不同的寫作角度,引出作者和課題。
1、出示詩句,引出課題。
師:春天是具有生命力的,古往今來,有很多作家用優美的語言來描寫春天,有的作者抓住了春天的風來描寫,賀知章的《詠柳》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庇械淖プ×舜禾斓幕ǘ鋪砻鑼,朱熹的《春日》中,“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边有的抓住春天的江水來描寫,像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倍覈F代散文家鄭振鐸(出示相片)卻抓住了燕子(板書:燕子)來描寫春天。他覺得(出示文字:“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趕來了,加入這百花爭艷的盛會,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學生讀。)
板書:添趣。
2、引背描寫春天的語段。
師:這是怎樣的百花爭艷的盛會呢?引背“陽春三月~春天!
四、學習作者對燕子的描寫。
1、朗讀1、3、4小節,理清脈絡。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燕子》一文中的第二小節,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其余三小節,品味一下燕子是怎樣為春天增添生趣的?請三位同學分別朗讀這3節,請你邊聽邊想,作者鄭振鐸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燕子的?
分別請三名學生讀一讀。
師歸納:從外形、飛行時和飛倦了三個方面來描寫。
板書:外形飛行飛倦
2、學習描寫外形的小節。
(1)學生自讀投影上的第一小節,說說燕子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書:活潑可愛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朗讀時要有輕快的感覺。
生邊讀師邊在黑板上畫燕子
指板畫引背描寫外形的句子。
3、學習描寫燕子飛行的小節。
師:如此活潑可愛的小燕子飛入了春天這美麗的畫卷中,自然令春天變得更加生機勃勃、趣味盎然。那么,小燕子究竟是怎樣為春天增添生趣的呢?
出示兩幅圖
(1)請學生找到相對應的'句子(圖片下出示句子)
。2)讀讀句子,結合有關的詞句來說說燕子是如何為春天添趣的,說說自己的感受。小組合作。
(教師隨機點評:飛得快,為春天增添生機;像個小畫家,靈活而調皮。)
(3)體會到了之后,讀好這些有趣的情景。多種形式讀。
燕子在飛行時,也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
4、學習描寫燕子飛倦了的小節。
師:燕子在飛行時添趣,在他不動的時候,飛倦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呢?
。1)添畫、想象。
隨學生的回答,師在燕子之間畫上細線。
你看,這像什么?學生展開想象。
讀句子: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
。2)師引讀這一小節。
師:電線像曲譜,小燕子像跳躍的音符。為我們帶來了樂趣。也為春天增添了生趣
(3)談感受,展開想象。
談談你的感受,請你聯想一下,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一段有關春天的音樂,我仿佛聽到了
師:飛倦的燕子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在作者的眼中,燕子真是伶俐可愛。
板書:伶俐可愛
難怪作者如此喜愛燕子,在他眼中,燕子像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板書:春天的使者
三、總結:
1、全文朗讀。
讀好文章,體會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
2、遷移寫作。
師:在作者的眼中,燕子是最可愛的,所以他通過外形、飛行時、飛倦了三方面來描寫燕子,贊頌春天。你對什么最感興趣?也可以仔細觀察,學著這篇文章的樣子來寫一寫春天。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教師念兒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靈巧,拖著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飛,剪柳條,柳條搖。一幅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
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燕子》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請打開書,誰來讀讀。
二、初讀課文體會
1、明確自學要求。
。1)讀準注拼音的生字,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2)理解詞語的意思。
4、開火車一人一句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三、學習第一段
這篇文章寫的確實很美。下面仔細讀第一節,說說你腦子里浮現出來的燕子是什么樣的。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3、師:這自然段是一句長句子,我們怎樣讀懂一句長句子呢?大家先來看“單元學習提示”
4、讀懂長句子的步驟怎樣?先……再……,用線劃出。
5、下面我們就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來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再讀這一段。
6、問:這句話寫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樣的?
7、句子中用“烏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歸納學習這句長句子的方法。
9、指導感情朗讀這一段,歸納段意。
四、進行“畫圖、說話”訓練,深入體會。
1、我們能不能把鄭振鐸寫的燕子畫下來?我請一個同學讀第一段,咱們一起畫,怎么樣?不過讀的時候,要慢一點。
2、同桌的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畫的燕子。
3、誰愿意到前邊來把老師畫的燕子向介紹一下?
4、你說得比我畫得好!大家注意沒有,作者怎么沒寫眼睛、嘴,是疏忽了嗎?
三年級學過一篇課文——《翠鳥》,那一課沒寫翠鳥的尾巴,記得嗎?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
5、這告訴我們,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寫。
6、再朗讀第一小節,試背。
五、布置作業 。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齊背第一段。
2、說說第一段的段意。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ㄑ嘧语w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節第一句。
。ò鍟盒、掠過、唧)
3、師: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斜”字不但寫出了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掠過”這個詞字典里怎么解釋的?
4、你從中看出了什么?讀讀這個詞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
5、我們從“唧”這個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還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飛得“輕快”?
7、大家把第三節朗讀一遍,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優美。(學生練讀)
8、師:“那小圓暈就一圈圈地蕩漾開去”要讀得慢一點,要有個想象的余地,誰再把這句讀一讀?
師:“小圓暈”是什么?想過嗎?(教師板畫)
師:作者為什么不說“小圓圈”而說“小圓暈”“暈”是什么意思?想過嗎?
師:“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云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你們見過日暈或者月暈嗎?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暈、月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也是美的!咱們再讀讀這一句,領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了第三節,我們知道燕子飛得很輕快,姿態很優美。我們接著讀第四節,看看寫的是什么,誰讀懂了誰說。
2、指名說。(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的樣子)
3、讀懂了,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讀讀、劃劃。
4、“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這”指的是什么?看看書上的插圖。
5、老師這里有一段五線譜,也就是曲譜,請想象一下,并對照一下插圖,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的燕子連同電線,像不像五線譜?
師:這是一個多么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驚人的想象力!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么樣的正等著我們去演奏的曲譜?(這一定是贊美春天,贊美小燕子的曲譜)
6、學生齊唱《小燕子》
7、同學們唱得美,從歌詞中,我們進一步領略了燕子的美。這一節還有兩個詞用得特別傳神,不知有人注意沒有,請讀讀第二句。
8、這里的“痕”字用得好,為什么不用“條”?(因為電線遠,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藍天里只留下一絲痕跡)
9、大家細細讀讀這一節,再自己細細體會。
四、朗讀三、四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指名讀1、3、4自然段。
2、說說這三自然段各寫什么。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寫的是什么?(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
2、我們先來學習第二句,齊讀。
(1)這句句子是句長句子,用學習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學?
。2)說得很對,那么“黃綠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讀句子)
。3)師畫簡圖,“黃綠眉眼”指的就是柳芽,大家還要進一步考慮:作者為什么把柳芽比作“黃綠眉眼”,為什么不就說嫩芽?
。鴺渌艘欢,發的芽就像睜開的眼睛)
3、學習第三句句子。
。1)我們再來看看第三句寫什么?指名同學讀句子。
。2)要求學生用理解長句子的方法來理解。
。3)指名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長句子的。
師:什么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形成的?其它詞語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趕集”?
師:去買的,還有賣的,都叫趕集——請說說趕集的情況,再想想趕集和春天的草、葉、花生長和開放有什么相似之處。
師: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萬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5)齊讀第三句。
4、學習第四句。
這么熱鬧、美麗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請大家朗讀第四句。
。1)誰能簡單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師: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
三、總結,朗讀全文。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與教學目標的確定
《燕子》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課,課文寫的是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這些從南方飛來的小燕子,有的在湖面上飛行,有的在遠處的電線上歇息,燕子給早春的景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的更加美麗,作者描繪了如詩如畫的春天景色,贊美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課文共分四個自然段,以燕子為線索,按燕子的外形特點,燕子在春天從南方飛來,燕子飛行和停歇的順序記敘的。
結構清晰,語言優美明快是這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依據課文的這些特點。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體會作者由近及遠的觀察的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創設生活情境,以讀為主線,培養學生在讀中所思、在讀中感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在朗讀中體會小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生機勃勃,激發學生對充滿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熱愛之情。
重難點分析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小燕子的可愛;難點是學習作者由近及遠的觀察方法。
學情分析與教學、學法的選擇
(一)、學情分析
我執教的三年級學生生活在空氣清新,美麗遼闊的鄉村大自然中,他們眼中的春天比課文中描寫的春天更加美麗,他們眼中的小燕子比作者描寫的小燕子更加生動。但他們是一群不善于表達的質樸的農村孩子,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我采取以下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
(二)、教法、學法的選擇
教學中,我采用互動導學的教學方式,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活動,營造師生平等對話的良好氛圍。
教學中,我圍繞四點指導學生學習:
1、聯系生活
“語文的學習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在執教《燕子》一課中,我積極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課前讓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小燕子,觀察春天到來的景象,讓學生對春天有切身的感受,從生活中體驗春天的特點。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的整合。
2、讀書入境
朗讀是一種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充分的讀。本課教學,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合作探究
新課標倡導要培養學生個人意識與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在重點詞句的理解中,我將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組織教學。
4、多元評價
在學習中,我嘗試讓學生自評與互評,師評與生評相結合,充分利用評價的激勵與導向的雙重功能。
學前準備
依據我校現有的教學條件,課前,我布置同學們在課間、上學或放學的路上觀察小燕子,尋找春天。北方的春天來的比較晚,我自制了一幅教學掛圖,精心準備了輕松優美的音樂。
教學流程
。ㄒ唬、激情導入
聲情并茂的情境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起學生好奇心,更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于是,上課伊始,我激情導入,創設以下教學情境:
“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和老師一樣最喜歡畫畫了,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在同學們好奇疑惑的目光中,我出示自制教學掛圖,可以想象,同學們看到這幅美麗的畫面,心情是多么的歡快!它能引起同學們許多美好的回憶,把學生引入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接著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和這幅畫一樣的美,請同學們快快把書翻開,我們繼續學習第一課燕子。”板書課題。
。ǘ⒕x探究
“首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體會課文美在哪里?讀的時候,要有感情!開始吧!”用極具親和力的語言,提出讀課文的要求。自由讀文后,請同學們談感受,老師給予表揚,接著引入范讀。“同學們,剛才,老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你們讀的很流利,老師也想把這象詩一樣的課文讀一段,同學們注意聽,老師讀得怎么樣?”播放音樂,范讀第三自然段。請同學們評一評,議一議,建立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然后,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并找出不理解的詞句,同學們在組內將這些詞句進行分類、整理,并在組內合作學習后匯報,個別疑難我給予點播。
(三)、賞讀體味
精讀探究課文之后,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插圖及掛圖,賞讀課文,讀后請同學們說一說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多數同學能說出課文先寫小燕子的外貌,小燕子飛行特點,遠處的小燕子是什么樣的,但不會歸納,我及時給予點播,告訴同學們,這種觀察方法叫由近及遠的觀察方法。
。ㄋ模、活讀延伸
同學們在賞讀體味課文的寫作方法之后,建議同學們讀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再一次談一談自己內心的感受,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最后,我將本課作總結。“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同學們自由發言。“這節課,我們再一次隨作者感受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進一步了解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希望同學們成為學習的有心人,學習作者由近及遠的觀察方法。”從而將知識延伸到課外,實現課堂與生活的整合。
教學預測反思
《燕子》這篇課文是學初的第一篇課文,拿到馨香撲鼻的教材,讀著這像詩一樣的課文,我深深的被作者的描寫所感染,為此,我精心設計了以上教環節,結合生活,讓學生在讀中所思,在讀中所悟,讀出一片新天地。我想,一定能很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教育是一門永遠有遺憾的藝術。在本課教學過后,我深深體會到,學生感受生活與掌握知識的撞擊,個別同學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學生詞不夠豐富,不會運用適當的詞語表達,再精彩的設計也難以擦出學生創新的火花,只能感受到課堂愉快的氣氛,卻不能真正融入其中,成為旁觀者。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這是教育的宗旨,也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探索解決的問題。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6
《燕子》一課中,作家鄭振鐸將燕子寫得十分傳神。這篇文章描繪了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這些從南方飛回的燕子,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天點綴得更加美麗。作者借贊美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表達了對光彩奪目的春天到來的歡欣熱愛之情。
教學中,我從燕子入手,按由近及遠的觀察順序來學習課文,體會作者的觀察方法,第一段從近處看燕子:烏黑的羽毛、輕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合成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第二三段由遠處看到的燕子各種飛行姿勢。最后從遠處看到像音符般的燕子。
學生對燕子并不陌生,但是像作者這樣從多個角度去觀察燕子,描述燕子,學生是做不到的,因此在本課的學習中,我有意識地滲透習作的教學。我帶領學生按順序學習完課文后,適時地引導學生根據本課的描述方法,來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小動物。剛開始,大部分學生都用很簡短的語言來描述動物的外形,的缺點是說的不全面,語言也不夠準確。我出示燕子圖片,讓學生觀察,然后對照課文第一段的資料,看一看作者是怎樣觀察燕子,描繪燕子的。再出示一只小狗讓學生觀察后用語言描述,這樣一來,學生對小狗的描述就生動了許多。
教學中我還指導學生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聯系起來觀察,想象燕子給春天帶來了什么?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喜愛燕子是正因燕子是春天的代表,為春色增添了勃勃生機。同時我指出描述小動物也要結合平時的生活,不僅僅要形象地寫出小動物的外形特征,還要描述關于它的具體事例,從生活中來感受小動物帶來的樂趣。
課后我布置小練筆:模仿《燕子》寫一寫熟悉的小動物。有了課堂上口語練習的基礎,學生仿寫的十分成功。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理解文中的長句,并初步掌握閱讀長句的基本方法。能使用“添加”、“偶爾”造句。
2、學習本課的11個新單詞;理解“帥、吹、伸、炫、綻放、閃閃”這幾個字。
3、能夠帶著感情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段。
4、通過對文中美好詞語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和春天的美,體會春天帶給人們的快樂心情和蓬勃力量。
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在單元提示中使用讀長句的方法,并能正確理解長句的意思。引導感情朗讀課文。理解復雜結構的句子。
課前預習:
1、熟練地閱讀課文。
2、詞:帥,吹,伸,巧。
第一課時
課程目標:
1、第一遍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旨。
2、學習本課生詞,并能熟練閱讀課文。能使用“添加”、“偶爾”造句。
3、學習單元提示,初步掌握閱讀長句的方法,并運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第一,導入和暴露話題。
1、老師朗誦兒歌《春天多美》:小燕子,好靈巧,拖著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剪柳條,搖柳條。剪了一張圖,春天的景色太美了。
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的燕子從南方飛來。你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燕子》。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請打開書,誰來讀?
二,初讀課文的體會
1、明確自學要求。
。1)準確讀出拼音中的生詞,在由生詞組成的生詞下面劃線,用手指在桌子上仔細寫幾遍你認為難寫的單詞。
(2)自由閱讀課文,注意重讀錯句,直至通讀完畢。
2、學生自學,老師巡回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展示生詞,按名稱朗讀,并在課堂上朗讀。
。2)理解單詞的意思。
4、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第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篇文章真的很美。仔細閱讀第一段,說出你心目中的燕子是什么樣子的。
1、學生可以自由閱讀。
2、說出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話。
3、老師:這個自然段是長句。怎樣才能讀懂一個長句子?我們先來看“單元學習小技巧”。
4、讀長句有哪些步驟?第一……然后……,用線畫。
5、接下來,我們將使用“單元學習技巧”中的方法學習課文的第一個自然段落,然后閱讀這一段。
6、問:這句話說的是燕子的哪一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和尾巴是什么樣的?
7、在句子中使用“黑、順、帥、剪刀樣”有什么作用?
8、總結學習這個長句的方法。
9、引導感情大聲朗讀這一段,總結段落意思。
第四,進行“畫與說”訓練,深入了解。
1、能不能畫出鄭振鐸寫的《燕子》?讓我的一個同學讀第一段,我們一起畫,怎么樣?但是,慢慢讀。
2、同桌的同學互相介紹自己的燕子。
3、誰愿意到前面來介紹他們的燕子?
4、你注意到了嗎?作者為什么不寫眼睛和嘴巴?是疏忽嗎?
5、這就告訴我們,在描寫風景的時候,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來寫。
6、大聲朗讀第一個自然段落。
第五、引導使用“加”、“偶”造句。
1、理解詞義——談“加”、“偶爾”的同義詞。
2、用名字造句。評論。
3、練習寫作造句。
第六,布置作業。
練習冊問題1、2、3、4和6。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自然段落2、3、4,運用“單元提示”中的方法閱讀長句;背誦第四段。
2、帶著情感閱讀全文的指南。
教學過程:
首先,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幾個詞。他們在寫什么?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給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氣。
2、我們先學第二句,一起讀。
。1)這個句子很長。使用學習技巧中的方法。怎么學?
。2)說得很對,那么“黃綠色眉眼”是什么意思呢?(再讀一遍“黃綠眉眼”這句話,指的是柳芽)
。3)為什么作者把柳芽比作“黃綠色的眉眼”?為什么不直接說嫩芽?
。艘欢,蓓蕾似睜眼)
3、學習第三句。
。1)讓我們看看第三句寫的是什么?按名字讀句子。
。2)要求學生理解長句。
。3)說出你同學的名字,告訴他們你是如何理解這個長句的。
老師:是什么造就了耀眼的春天?是如何形成的?其他單詞的作用是什么?
。4)什么是“公平”?
老師:你買的東西,和你賣的東西,都叫集市——請給我們講講集市,然后想一想集市和春天草、樹葉、花生的生長開放有什么相似之處。
師:古人云:“紅杏枝頭春喧鬧!贝禾,百花齊放,真的給人一種熱鬧的感覺。
(5)一起讀第三句。
4、學習第四句。
在這樣一個活潑美好的春天,我們離不開燕子。請大聲朗讀第四句。
。1)誰能簡單說出這句話的意思。
(2)“添加”是什么意思?“活潑”是什么意思?
。3)老師:學生,畫家畫不出春燕,詩人寫不出春燕,歌手唱不出春燕。可以說,沒有了燕子,春天就失去了一半的美麗。讓我們帶著贊美讀完這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再讀一遍第三段。從這一段你知道什么?
(燕子飛,燕子飛得又快又輕)
2、你看到了哪些陳述?再讀一遍第三段的第一句。
(板書:斜、撇、抽)
3、師:一個“斜”字寫出了燕子飛翔的特點,給人以輕快的感覺,也寫出了燕子飛翔的優美姿態。“略讀”這個詞在字典里是怎么解釋的?
4、你從中看到了什么?讀單詞所在的句子,感受它。
5、從“好吃”這個詞我們還能看出什么?
6、你還能在哪里看到燕子“輕快地”飛翔?
7、讓我們大聲朗讀第三段,看誰讀出來讓人覺得燕子輕快地飛起來,姿勢很美。(學生練習閱讀)
8、老師:“小暈圈圈圈蕩漾開去。”慢慢讀,留有想象的空間。誰來再讀一遍這句話?
老師:什么是“小光環”?你想過嗎?
師:為什么作者不說“小圓”而說“小圓暈”和“暈”是什么意思?你想過嗎?
老師:“暈”是陽光或月光透過云層反射出來的彩色圓圈。你見過日暈或月暈嗎?多美的七彩光圈。≡谧髡哐劾,燕子的水引起的波浪就像日暈和月暈。不僅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個小圓圈也美!讓我們再讀一遍這句話,欣賞它的美。
第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完第三段,我們知道燕子飛起來輕快,姿態優美。讓我們讀第四段,看看寫了什么,誰讀了,誰說了。
2、說出它的名字。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自然的情趣。
2、學習作者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3、自學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體會燕子的形象、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情,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小燕子及春天的景色。
教學難點:
體會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在文中的運用。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從《燕子》這個題目可知道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寫什么?誰知道關于燕子的知識,大膽地給同學們說一說。
二、以讀為主,讀中探究
1、自主讀書
要求:(1)要把課文讀通讀順,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解決。(2)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
2、匯報交流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情況。
如:你讀懂了哪些內容?讀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2)提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再讀釋疑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三、自主性練習設計(以下三題任做兩題)
1、根據課文的描寫,發揮自己的想象,畫出燕子及春天的樣子。
2、默讀課文,說說課文是從那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3、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讀給大家聽,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第二課時
一、品讀美文,欣賞美景。
1、讀文作畫,感知語言
聽課文作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還原的過程,即由文字符號還原成圖畫的過程。通過這一還原過程,可以引導學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課文的意境,從而比較深入地感知課文的語言。
2、評畫學文,品味語言
評畫的實質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咬文嚼字",從而品味其規范的語言,領悟語言形式是怎樣被用來貼切地表情達意的。
3、賞畫誦文,積累語言
借助圖畫這一中介幫助學生背誦課文,從而積累規范的語言。
4、運用語言,說寫"光彩奪目的春天"。
讓學生先說再寫自己見過或想象中的春天美景。
二、結束語:
課文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課文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里飛來了,接著從燕子飛行的美,又寫到它停息的美。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更有生機,而燕子因為有了春天的襯托,又顯得更矯健。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贊美了活潑可愛的燕子,也贊美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板書設計:
張貼學生的畫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9
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的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3、學會本科生字、新詞,運用圖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學難點 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具學具 自制幻燈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默讀“導讀”部分,了解本組教材的內容和要求。
二、指導學生看圖
1、微機出示“燕子”圖讓學生說說燕子的形狀
2、微機出示插圖看圖敘述圖意
①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春天的景色
、谟^察近處空中的燕子
、塾^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燕子
四、檢查預習:
1、默讀課文,說說燕子是什么樣子的,燕子飛行時有什么特點。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五、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
投影:1、燕子的外形特點 2、燕子的性情特點
(2)、討論解答
。3)練習背誦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圖說說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樹有什么特點
理解“聚攏”、“像趕集似的”、體會寫法
想想“光彩奪目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理解“生機”和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感情朗讀想象畫面
練習背誦
3、圖文對照理解3-4自然段
微機出示畫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觀察飛行中的燕子
指明讀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
看圖說說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理解第4自然段
觀察落在電線上的燕子讀讀第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課文“五線譜”、“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指明讀比喻句,體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③、練習背誦
六、作業 :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討論交流:
課文從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分別寫了燕子的什么特點?
二、指導、檢查背誦
1、自讀課文,完成“思考練習”第3題(出示幻燈片)
2、指導學生按自然段背誦
3、檢查背誦(小組互查—教師抽查)
三、指導識記生字、詞
1、出示生字(幻燈片)抽查讀音
2、說說記字方法重點指導“俊”、“攏”、“奏”的寫法
3、練習書寫“思考練習”第4題的詞語
四、作業
1、熟練背誦課文
2、預習“海上日出”
板書設計 :
羽毛
外形 翅膀
尾巴
贊 熱
燕子 飛回 增添生機 美 愛
春 大
姿態優美 天 自
飛行 速度快 然
心情高興
停歇 電線—曲譜
燕子—音符
教學札記: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比較盲目,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有重點、有目的的觀察圖畫,并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0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小燕子進步了》是西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生動的童話故事,講的是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到菜園里去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小燕子片面觀察,收獲較小。在媽媽一次次鼓勵下,一連去了三次,終于細致觀察到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全文共有八段,以小燕子與燕子媽媽的對話為主線,語言簡潔明了,生動有趣,并配了圖畫,學生易讀易懂。
2、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的思維方式以直觀、形象為主,注意力持久性差,朗讀時可能會出現唱讀現象,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學習已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掌握了一些自主、合作學習的方法,但還都處于初級階段,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滲透和強化。
3、教學目標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篇課文的特點,結合新課標理念,我將該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能運用自己喜歡有效的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能力目標:積累詞語,自主選擇詞語造句。分角色朗讀課文,能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情感目標:從小燕子進步了引發學生學會仔細觀察。
4、教學重難點
由于一年級學生還處于運用并鞏固漢語拼音的主要教學階段,是進一步學習普通話的重要時期,因而識字教學教學是本課的重點之一。另一個重點是通過朗讀理解燕子媽媽為什么滿意地笑了。
難點是啟發學生善于觀察周圍的一切事物,并愿意把自己觀察到的與人交流。
二、教學準備
課件,頭飾,生字卡片;學生課前觀察冬瓜、茄子。
三、教法與學法
情境導入法。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采用情境導入法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趣味游戲法。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我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需求,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識字游戲活動,愛護其好奇心、求知欲。
以讀代講法。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以讀代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
直觀教學法。通過使用實物、課件,讓學生直觀、形象的進行觀察、比較。
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為此,與教法想適應,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采用:1、競賽、游戲法;2、自學、合作、探究法;3、讀、思、議、評、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四、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談話激趣、創設情境
作為一年級學生,他們喜歡幻想,常常會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圍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對擬人化的童話情境情有獨鐘。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我根據課文內容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孩子們,昨天晚上,燕子媽媽給我打來了一個電話,它告訴我說,它們家的小燕子可聰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媽媽要當著大伙兒的面考考小燕子,請我們到它家做客,好親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現,你們想去嗎?
那我們就乘坐聰明號特快列車出發吧!
屋檐下,燕子媽媽正在迎接我們呢。它說它要開始考小燕子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樣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使學生在輕松、愉快、有趣的情境中進入本課的學習。
。ǘ⒊踝x課文、學習生字
識字能力是學生終身學習的一種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當學生自讀課文后,我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動手畫一畫生字新詞、再讀一讀、記一記,讓學生在讀書中自學本課生字詞,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的重點,通過學生自學生字,采用小組合作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檢測,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會幫助別人,學會合作。再全班進行交流,并讓他們談談自己是怎么記住的?讓學生在交流中豐富學生的識字記字經驗。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特點:記得快,忘得也快,遵循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比賽,愛玩游戲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開火車讀、賽讀、摘茄子等識字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游戲的樂趣中鞏固生字。低年級學生要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為寫話打下基礎,我用課件出示本課的新詞,讓學生讀后自主選擇詞語說話,讓學生在讀說中積累詞語,提高學生運用表達語言的能力。
。ㄈ、以讀代講、理解感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學生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課文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學生自讀、互讀、老師范讀、個別讀、齊讀等多次練習后,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暢所欲言,說說讀文后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共同探討。再組織學生全班進行交流,老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并隨機板書。接著老師出示實物,讓學生挑戰小燕子:再去仔細觀察,冬瓜和茄子還有哪里不一樣?引導學生像小燕子那樣仔細觀察茄子和冬瓜的不同,啟發學生學會仔細觀察事物。通過以上的朗讀、交流,結合課題及板書讓學生說說:燕子媽媽為什么滿意的笑了?這時學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本課的重點就迎刃而解了。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小評論員評論,比比誰讀的語氣最像小燕子和燕子媽媽,充分從情感上熏陶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此后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分組進行即興演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此時他們的情感會向深層發展,學生會用恰當的語言和行為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實踐運用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資源。我用課件展示雞、鴨、鵝三種學生熟知的動物,讓學生分組觀察探討交流它們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在這一環節中,整合了課內外和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的拓展學習,把課堂教學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課堂走進了生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潛力,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學會仔細觀察。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是精華的體現,好的板書更應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我的板書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體現了課文的思路,采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并茂,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歐、洲”等11個生字,會寫“歐、洲、瑞”等14個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的情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風險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第一板塊:復習詞語,把握大意
1、分步出示下列三組詞語(指名讀、齊讀)。注意字正腔圓、聲音洪亮,想想每一組詞語與什么有關。
。1)氣溫驟降 風雪不止 滿天飛舞 皚皚白雪
。2)長途跋涉 疲勞 饑寒交迫 瀕臨死亡
(3)冒著春寒 頂著大雪 踏著山路 四處尋找
2、這三組詞語分別與天氣、燕子和人們的活動有關,這些詞語你有不理解的嗎?不理解的或理解不準確的,等一會兒我們送到課文中聯系上下文理解。你能在每一組中選一個或者兩個詞語說說這篇課文的大意嗎?
3、孩子們,你認為怎樣才能讀好這些詞語?如果要理解好、讀好這些句子,我們應該將它們送到課文中去,相信你會有新的感受。
第二板塊:理解詞語、朗讀課文
。ㄒ唬⿲W習第一組詞語,感受天氣寒冷
1、我們先來看看第一組詞語,你用什么辦法理解這樣幾個詞“皚皚”、“驟”?誠如同學所說,可以運用查字典、問老師等辦法。然而,理解這些詞語還可以將它們送到句子當中,請同學們勾出描寫天氣寒冷的句子。
2、老師根據同學們勾畫出來的句子排列成了一首小詩(燈片出示下列句子),讀著這首小詩,你仿佛聽見了什么?看見了什么?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滿天飛舞的皚皚白雪,覆蓋著山間巖縫。
3、角色移位,體驗朗讀。
。1)如果你是一位來此地賞雪的人,你會怎么說?那就請你將此刻的感受送進去讀。
。2)如果你是此時此地的一只燕子,你會怎么說?我們讀書不僅讀出心里的想法,就是大家剛才談的想法,而且還要讀出態度。所謂讀出態度就是你面對寒冷的天氣是贊美呢,還是喜歡?請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態度吧。ㄔ谥笇W生讀說的過程中,要理解“驟”、“皚皚”的含義。)
。ǘ⿲W習第二組詞語,感悟燕子可憐
1、小結過渡:是呀!燕子是一種候鳥,哪兒溫暖它就飛向哪兒,可它們萬萬沒有想到,在長途跋涉經過歐洲瑞士時,卻遇到突然到來的“倒春寒”,請同學們默默地勾出第二組詞語所在的句子,想一想哪一個詞語打動了你?
2、依據學生勾畫的句子,排列成這首詩的第二節(燈片出示下列句子),你想說什么?你怎么讀這些句子?它們長途跋涉,非常疲勞,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3、想一想哪一個詞語最能表現燕子遇到的麻煩?圍繞“饑寒交迫”,理解“饑”指什么?“寒”指什么?你能想像凍僵的小燕子是怎樣的模樣嗎?請寫一兩句。
4、你有過又冷又餓的經歷嗎?孩子們,如果你就是這些饑寒交迫的燕子(將詩句中“它”換成“我”),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ㄈ⿲W習第三組詞語,體會人類愛鳥護鳥
1、這是一群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的燕子,它們的遭遇讓我們想起它們曾經是如此的可愛(燈片出示)。
2、誦讀,指名讀。
3、讀著這些句子,你會情不自禁的想干什么?是呀,我們忘不了,歐洲的居民忘不了,小貝蒂更忘不了,請同學們勾出居民們和小貝蒂四處尋找燕子的'句子,根據學生交流(燈片出示下列句子,將“紛紛”、“冒”“頂”、“踏”等字下加圓點)。
4、讀著這些文字,你體會到了什么?貝蒂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
5、如果你就是貝蒂,找到了其中的一只燕子,你會對它說什么?是呀!風雪無情,人有情。。ò鍟赫媲椋┏司用駛兒托∝惖伲有誰在救助燕子?(燈片出示)
第三板塊: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1、燕子會說什么呢?讓我們先看看人類為它們做了什么?出示燈片中詩句,配樂誦讀。同學們你會為這首詩加上什么題目?
2、如果你是燕子,讓我們來這樣讀詩(將“它”改成“我”,“我忘不了”改成“善良的人們忘不了”,將“燕子”改成“我”,“居民們”改成“他們”,“燕子”改成“我們”,將“仿佛”改成“是”)。同學們你會為這首詩加上什么題目?
3、這是一幅多么動人的人愛鳥、鳥謝人的場景。。ò鍟喝藧埒B、鳥謝人)
4、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讀讀這三組詞語,相信你們會有新的感受。
5、是呀!這《燕子專列》坐著的哪里僅僅只是人與燕子?這分明是人愛鳥,鳥謝人的人間真情!這段真情會讓寒冷的天氣也變得溫情,這段真情會讓曾經饑寒交迫的燕子回憶起來感動、甜蜜。
6、作業(自由選擇其一):利用提供的三組詞講故事;朗讀詩句;背誦課文2-4節中的兩節。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2
目標:
1、感受音樂的四三拍子節奏與曲段的結構進行連貫與跳躍。
2、用小燕子飛、捉蟲等動作表現對音樂的感受。
3、表達喜愛、愛護小燕子的情感。
準備:
燕子飛與燕子吃蟲的圖片。
過程:
一、在《小鳥飛》音樂聲中,做鳥飛動作進教室。
二、復習歌曲《柳樹姑娘》
齊唱:邊用雙手做動作表示青蛙、蛤蟆角色邊歌唱:看指揮輪流演唱。
三、聽音樂《小燕子》。
1、邊唱歌曲邊觀察圖片,并討論:歌曲里唱了什么?音樂是幾拍子的?歌曲的什么地方是一樣的?
2、邊聽歌曲邊即興動作。歌曲什么地方表現小燕子在飛來飛去,什么地方小燕子在捉害蟲。(用動作表現歌曲的結構)
3、教師組織幼兒相互觀摩交流飛和捉蟲的動作,以借鑒、積累動作經驗。
4、邊聽音樂邊完整做動作。表現音樂的連貫優美與跳躍斷頓。
5、表現喜愛小燕子的心情。
四、邊做小燕子邊飛出教室。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3
說課內容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板塊動物拾取中《燕子》一課,下面就從以下五方面進行說明。一教材分析,二教學目標分析,三重點難點確定,四設計理念,五教學流程。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現代著名作 家鄭振鐸先生的一篇散文佳作。課文第一部分寫了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第二部分寫燕子在春光爛漫時從南方趕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第三部分寫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以及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時的情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及燕子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分析
1、《新課標》在第三學段中指出“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課文中詞句的含義,并能抓住重點詞句,學習作者細致的觀察方法,體會作者如何準確地運用語言”。
2、本課的教學對象五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因此我將采用有效教學看、聽、講、想、做,動靜結合七要素相互轉換進行教學。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和文本特點、學生特征,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努力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抓住重點詞句領悟作者細致觀察,體會作者準確運用生動的語言。
情感目標:通過理解課文,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重難點的確立
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我確定這節課的重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和小燕子的活潑可愛。難點是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四、設計理念
1.情境創設: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本課教學中我將播放歌曲《小燕子》導入新課,帶給學生美妙的聽覺感受,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隨著音樂輕哼、跟唱,他們身心愉悅,這便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2.自主品悟: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閱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時間讓學生自讀體會,如教學第二自然段,自由讀一讀,春天帶給你什么感受?再細細讀一讀,你從哪感受到春天的美等寬松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地在讀中品味。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語文課堂應是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是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作為引導者的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參與投入。
五、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出示課題,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小燕子外形,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潑可愛。還有哪些地方也體現小燕子的可愛呢?引入新課。
第二環節:細讀品味,質疑探究
學生可能會抓住燕子飛行和停歇時的樣子,感受到小燕子很可愛。通過指導學生看(圖片)、聽(小燕子發出的聲音)、想(飛翔的情景)抓住“掠過、唧的一聲、橫掠過” 等詞語感悟燕子飛翔時輕快靈活。最后指導朗讀,這樣通過要素間的相互轉換既突出了重點——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又突破了難點——抓住重點詞句細致的描寫。
在感受燕子停歇時的特點,我將采用對比的方式,把五線譜和停歇的燕子進行對比,進而直觀的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比喻的生動,想象的豐富。
學生可能會抓住小燕子為春光增添生趣感受到小燕子的可愛。這一部分重點通過多種方式的讀,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本段文句優美,是學生學習遣詞造句的好材料,如“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一句,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回憶農村趕集或節日商場的盛況: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一派熱鬧景象,學生很自然感悟到這里作者是運用擬人手法突出春天花開草長,萬木齊發的勃勃生機。
第三環節: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創新能力,針對本節課的實際,利用文本優美的語言形式,安排學生寫一寫小燕子(可以寫小動物的外形),畫一畫小燕子,讀一讀背一背課文。切實讓學生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的勃勃生機。
以上為我本課的粗淺看法一定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懇請領導批評指正。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燕子》(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
說教學方法、說教學手段、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散文。這個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分
別是:《走,我們去植樹》、《燕子》、《沙漠中的綠洲》、《江南春》、《春日偶成》,是一組典型的“春景”美文。順應新課程對第二學段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本單元集合現代詩、古詩、記敘文、散文多種體裁的作品,讓學生體會不同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其中《燕子》為一篇經久不衰的優美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語文教學的規律以及“教材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
學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ㄒ唬┲R目標
1.重點理解文章中“灑落”“聚攏”“掠過”“小圓暈”等詞語。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3.能夠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ǘ┠芰δ繕
1.學會抓住特點觀察描寫事物的能力。
2.初步學會默讀,養成良好地默讀習慣。
。ㄈ┣楦心繕
形成熱愛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意識,感受小燕子活潑可愛以及春光明媚的溫馨。 《燕子》一文短小精悍,語言清新,不多的言辭卻如詩如歌,學《燕子》其實就是引導學生與美文為友。為此共安排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重點掃除閱讀障礙,讀準讀通,整體感知文本“美”。第二課時也就是本課時,指導學生精讀全文,在品味語言的“精美”時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的教學指導。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了解燕子的外形特點,讓學生學會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學習作者用優美的詞語進行描繪的方法。
第一小節描寫的是燕子的外形,表達了作者想關于燕子活潑機靈的強烈愿望,是體現全文情感基調的重點段落,更是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的關鍵段落。
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中兩個重點句子,“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 理解這句話是新課標中要求學生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的體現。所以我會通過直觀的動畫、有針對性的問答以及反復誦讀使學生體會燕子對于春天的作用。
另一個難點句是:“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哇。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春天的歌!蔽覍ㄟ^小組合作探究、圖片展示、生動形象的講授來使學生體會“痕”這個字的意蘊,創設美的情境使學生在情感上與作者獲得共鳴,從而理解整個句子意思,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
三、說教學法
1.直觀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直觀的東西來輔助教學。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學生易懂的具體形象。
2.賞讀教學法:,運用自主感知朗讀法、抓關鍵詞品瀆法、對比品評法、設置情境悟讀法等進行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如:通過品讀賞析描寫小燕子
的語句,學習對小燕子抓住特點、按順序的描寫方法。
3.小組合作學習法:新課標倡導探究,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每個小組根據學習卡的要求研讀文章段落,在小組合作中體會文章情感,在合作中發現文章的寫作特點。通過分析討論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精神和學習探究問題的方法。
4.情境教學法:我通過創設情境,加深體驗,學生受到情感熏陶,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學情分析
只有了解讀者的閱讀現狀,才能充分發揮文本的魅力。經過了兩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積累了一些識字的經驗,初步具有獨立的識字能力。學習重點逐漸向閱讀過渡。一些閱讀方法掌握,如:朗讀、默讀;借助圖畫、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學生已有一定基礎。
隨著年齡的提升,學生對事物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能夠通過事物的變化感知春天的勃勃生機。但由于孩子們生活在城市里,對于燕子這種候鳥的了解大多來源于書本、電視等媒介,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卻是一個難題;趯W情的分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發展需要,結合課文內容,我預設了以上教學目標。
五、說設計特色
詞語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語文老師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帶領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語),和學生一起“在漢語中出生入死”(王堯 語),運用多種方法,走進詞語的“四度空間”:觸摸詞語的溫度,點染詞語的亮度,開掘詞語的深度,提升詞語的效度,讓詞語成為學生言語表現的鮮活元素。
本課的設計特色為:緊扣語文教學特質,抓住語言,立足詞匯,注重詞語的意蘊形象教學,讓一個個詞語連同它們的畫面感、溫度、情感深入到學生的精神生活里,從而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領略到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光的美好。
六、說教學手段
我準備用多媒體、板書、動畫、簡筆畫等手段輔助教學,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 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下面我主要講講這堂課的教學過程及指導思想。
七、說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感受春景美(10分鐘)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上課伊始,我讓同學們觀看一小段與文章內容描寫相似的flash動畫。充分利用多媒體再現課文所描繪的場景,促教學的形象性。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于直觀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2、提出問題,尋覓春景美
我提問:“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燕子》這篇文章,你們喜歡燕子嗎?”“我們現在這個季節有燕子嗎?燕子在什么季節才會來呢?”接著導入“對啊,燕子只有在春天才會來到我們的身邊,請同學們翻開課本,默讀文章第二小節,找出春天有哪些景物,它們各有什么特點?請你在文章中標注出來!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要求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的第二學段初步學會默讀,通過我的問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默讀,訓練閱讀能力。
3、咬文嚼字,賞析文段
在學生回答過程中我進行提煉板書(板書:雨、風、柳絲、草、芽、花、)
結合板書的詞語,我將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
例如,我會問雨有什么特點呢?春風是什么樣的啊?和冬天的風有什么不同呢?同學們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形容嗎?
(讓學生聯系自己的體會說,教師要適時鼓勵。)你能讀出微風
輕輕地吹拂著臉龐的感覺嗎?
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中體會課文的神韻。接下來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品讀賞析。
“這么美的花,這么美的樹,這么美的柳絲,它們是怎么來到春天的呢?”結合課文語境以及板書,學生理解“聚攏”這個詞語,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描寫的爛漫無比的春天。
在同學們沉浸在美麗的春景中時,我詢問學生:“你們喜歡春天?是啊,我們班的同學都被這美的景色吸引去了,南方的小燕子也按捺不住了呢!鄙R讀: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四年級學生因為閱讀經驗的限制在理解這句話的時候會出現問題,這一小節主要描寫的是美麗的春景,卻在最后一句寫了小燕子,著實表現了在作者眼中燕子的到來使春天更有生趣了。新課標中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是四年級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需要重點訓練的方面。我通過直觀的動畫、有針對性的問答、入情入境的范讀使學生體會燕子對于春天的作用。學生沉浸在我創設的情境中自然學的輕松。
(二)賞讀感悟,發現燕子美(10分鐘)
1、抓特點,賞讀燕子外形美。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完第二小節之后,我提問:文章中哪一個小節寫了從南方趕來的小燕子?寫了燕子哪些方面?各自有什么特點?這樣一只小燕子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引導學生細讀描寫燕子外形的句子。在讀中“品”,在“品”中讀。在“品”中培養孩子的語感,熏陶孩子的情感。學生自由讀后在第一課時學習的基礎上很快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歸納出燕子活潑可愛的特點之后,我問學生:有誰可以把燕子這種活潑可愛的感覺讀出來?誰愿意來試一試?并且提示:其他同學認真聽,你認為那個地方可以讀的更可愛的?學生讀的不到位的地方,我來范讀。
在學生朗讀興致較高的時候,我提出要求:老師給你們一分鐘時間,看誰能將這么可愛的小燕子記在腦子里。
燕子這篇課文是精讀課文,要求學生全文背誦,在課堂中我讓學生反復誦讀文章,讓學生短時記憶文章,減輕學生課余負擔,訓練學生背誦文章能力。
請學生起來背誦的同時,根據學生背誦內容在黑板上畫出燕子的簡筆畫。
2、明晰寫作順序。
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我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明確作者是運用從整體到部分的寫作順序。最后我指著簡筆畫,讓學生分步描述燕子的外形特征。集體背誦了第一小節。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閱讀課側重于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語言文字,既要正確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又要正確地理解課文的表達形式。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作者抓住燕子特點描寫出了活潑可愛的燕子,通過簡筆畫的形式,學生較為直觀的明白從整體到部分的寫作順序。
。ㄈ┳灾魈骄匡w行美、停歇美(16分鐘)
接著是探究體悟,整體感知課文。三四兩個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燕子飛行時的特點以及燕子停歇時的情景,運用動靜結合、從遠到近的描寫方法表現了活潑機靈的燕子。在前兩個自然段學習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小組合作,運用賞讀法,每個小組在三四兩個自然段任選一個,根據我提供的學習單上的問題對所選小節進行自主探究體悟,思考問題,品味語言。最后請小組長匯報學習情況。
學習第三小節的要求是:
、傺嘧语w行時美在哪兒?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②你們認為這一節是按照什么順序寫景的?
③從燕子“唧唧”的叫聲中你想象一下它們可能在說什么?
這組問題的設置旨在指導學生運用分析一二兩節的方法,信息加工心理學中將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其中“ 程序性知識”,在語文學習中就是學習習語文的諸多方法和運用策略的知識, 如閱讀散文的方法、抓關鍵字詞分析的方法。同時發揮學生想象,鼓勵學生與文本對話,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習第四小節的要求是:
、倌銈冇X得這一節哪些詞句寫得特別美,為什么?
、谧髡叽蛄四男┍确,把什么比做什么?
③燕子會譜出一支怎樣的歌?
通過讓學生在閱讀中主動發現,這也是學生與文本互動的過程,在互動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學生的情感逐步升華。四年級下冊作為第二學段到第三學段的過渡關鍵時期,要注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鍛煉學生自學能力。
在交流過程中,我利用學生的探究發現緊扣文本主題,從文本出發,從文字入手,用換詞法、情景設置法、圖片感受法等不同的方法自主理解詞語,適時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詞,交流討論,感受詞語意蘊,不斷深化對文本主題的認識。
例如:在微風中,在陽光下,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
(1)關鍵詞:斜著 掠過
(2)換詞理解,將詞語放到句中聯系上下文理解。
(3)對比品評:“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又快又輕的感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斜”字不但寫出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 掠”表現了燕子飛行速度十分快,飛行技術高超,突出燕子為春天增添的情趣。
(5)再讀第三小節,在語境中感受燕子的動態美。
。ㄋ模┳詈笫巧A情感,贊美春天(4分鐘)
我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說一說春天吸引你的地方。從課內到課外,從閱讀到表達,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春天的美好,形成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意識,進行情感教育。
八、板書設計
我這個板書最大的特點是簡潔明了,能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重點突出。
外形美:羽毛 翅膀 尾巴
燕子 春景美 : 雨、風、柳絲、草、芽、花 增添生機
飛行: 快
動靜結合
停歇:五線譜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5
《燕子》一課是本學期語文課教學的開篇課文,同學們經歷了近一個月的假期休息、玩耍,剛回到學習狀態中,對學習方法、學習過程肯定存在著陌生感,還沒回過神來。為了順利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非常注重新課的導入:
1.讓學生從生活中了解燕子的特性引入。從平時觀察到的燕子的特點,了解燕子飛回北方的使命標志春天到來;
2.讓學生描述春天的美景;
3.用一個非常美麗動人的故事導入;
4.從圖入手。
先把這些美的物、事賦予學生,讓他們在美的境界中去接觸課文、學習課文,這時,同學們的心境就會不同,就自然地把情融入文中。從他們朗讀時入情入境的聲音、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們不是單純地在學習文中的語言文字,他們是在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著美好的春天,美好的生活,根本體現不出是在學習本學期的開篇課文,甚至效果比以往還好。
我認為這樣的設計并不光想到讓學生快速進入課文學習,也是讓學生更快融入到文中,更好地與文中的人、事、物進行的一種心靈上的碰撞,情感上產生共鳴,更好達到學習語文、提高他們的素養的目的。這也是我在把握生與師、生與文本對話的尺碼的體現。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6
一、教材說明
這篇精讀課文是看圖學文。圖上畫的是春天的景色,全圖呈綠色基調,有遠山、湖水、稻田,桃花盛開,柔柳輕揚,各種顏色的花競相開放。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它們有的正在湖上飛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飛到了柳枝間,還有的停在遠處電線上歇息,它們給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
課文以優美的語言,講述了燕子的特點和充滿生機的春天的美麗。課文以燕子為記敘的線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里來、燕子的飛行和停歇的順序來理解。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通過看圖和閱讀課文,讓學生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動情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生動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生機勃勃。
二、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俊俏、吹拂、趕集、聚攏、光彩奪目、增添、掠過、稻田、偶爾、蕩漾、五線譜、音符。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看圖,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生動描寫事物的方法。
三、教學建議
1.本課畫面生動優美,教學時要從看圖入手,使學生感受畫面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指導看圖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注意觀察順序。對遠山、湖面、稻田等可以按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對燕子可以按由近及遠的順序觀察。②注意抓住景物的特點。如通過觀察燕子的顏色、翅膀、尾巴,抓住燕子的外形特點。③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聯系起來觀察,并展開想象,體會燕子給春天帶來了什么樣的情趣。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還應再將圖文對照,如燕子落在電線上,“多么像五線譜啊”,就可以通過圖文對照加深理解。
2.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以及春天的生機勃勃。怎樣引導呢?
首先,要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想,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動情況。如教學第三自然段就可以抓住“斜著身子”,讓學生感受燕子的飛行姿勢,以及它飛行時靈活、自由自在的身影;抓住“掠過”,體會燕子飛行速度之快;抓住“唧唧叫著”,感受燕子飛行時的歡快心情;抓住“有的……有的……”,了解眾多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飛行。把以上幾方面聯系起來,學生就能感受到,這些自由飛翔的美麗的小燕子,為這湖光春色增添了動勢和情趣,使這早春美景生氣勃勃,令人神往。教學中,教師還要重視培養學生憑借語言文字進行再造想象的能力。例如課文中所描寫的草、葉、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幾痕細線”“像五線譜”“燕子成了音符”等,都要能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畫面,仿佛見到了這樣的景象。
其次,要借助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感受課文所描述的情境。有條件的可制成多媒體課件,比如展示青草、綠葉、鮮花、柔柳怎樣“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又是如何為春光增添生機的,最好能播放表現重點詞語的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地領悟到:“這個姿勢就是橫掠”,“這就是由幾痕細線和停歇的燕子組成的五線譜”……如不具備上述條件,教師可動手畫一些簡筆畫,或者讓學生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想象畫一畫。
第三,這篇短文所描繪的景色是優美的,繪景的語言同樣是優美的。因此,教師應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和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要使學生聲情并茂地讀好課文,主要方法是引導學生多讀,并在讀的過程中想象課文所描述的情景,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中。如果學生自己難以進入這種境界,教師要給以必要的指導,或是用富于感染力的語言描繪課文中展現的情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或是用輕松優美的音樂渲染情境,激發起學生心中的美感;或是通過教師入情入境的范讀,把學生帶入課文的美景中去。
當學生已經體會到課文表達的感情,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朗讀技巧而不能充分表達出來時,教師可抓住一些重點詞句,做一些必要的指點。比如,指導朗讀描寫春天景色的一段,要定準輕松歡快的基調,語速要根據內容的變化時緩時急。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語調要舒緩、輕柔,體現柳絲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語速加快,頗有“趕集”“聚攏”之感)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要讀出欣喜之情,讀“光彩奪目”時速度應放慢,語調加重,感情要飽滿)
3.本課要求背誦。指導背誦應注意兩點:一是要引導學生先把課文讀熟,在學生基本讀熟的基礎上再提出背誦的要求,達到“熟讀成誦”;二是指點一下背誦的方法。背誦本課,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里來的→燕子的飛行和停歇”來抓住課文的脈絡。在此基礎上,還要熟記每段中事物的先后順序。如第1自然段中由羽毛及翅膀及尾巴,直至“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第2自然段由細雨及微風,由柔柳及青草、綠葉、鮮花,直至小燕子的加入。
在學生能夠背誦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再互相交流。
4.本課“思考·練習”的第2題可以作為整體感知課文的手段,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完成。
第3題可以通過啟發想象讓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但不必講得過深、過細。學生可以自由地從課文中找出一些寫得好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
“思考·練習”中的選做題的目的是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并給學生提供一個小練筆的機會,可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做,并把他們所做的向大家展示,但不必要求每個學生都做。
5.本課的生字較多,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分析字的音、形、義。
如學習“攏”“唧”時,可聯系學過的“擾”“即”等字,在比較中加深對生字形體的記憶。
“俊”“攏”的右半部的筆順、筆畫要提醒學生注意,不要寫錯。
“俊俏”“分*”“聚攏”“演奏”等詞語要通過查字詞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果學生沒有接觸過五線譜,可讓學生看看五線譜,知道“五線譜”和“音符”是什么樣子的。
【解詞造句】
[俊俏] 俏:樣子好看?∏尉褪呛每吹囊馑。例:她長得很俊俏。
[蒙蒙] 形容雨點很細小。例:天空中飄著蒙蒙的細雨。[吹拂] 拂:撣。吹拂指微風輕輕地吹。
[舒展] 課文中指柳葉自由自在地生長。
[柔柳] 柔軟的柳樹枝條。
[眉眼] 眉毛和眼睛。文中的“眉眼”用來比喻黃綠的柳葉像柳樹的眉眼似的。例:小姑娘身材苗條,眉眼清秀。
[趕集] 到集市上買賣貨物。文中指春天到了,花草都長了起來。
[伶俐] 聰明靈活。例:小猴子伶俐可愛,不斷地向游人做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生趣] 原指生活的趣味。本文指生氣勃勃的趣味。例:這座小鎮盡管很古老,但它充滿了生趣。
[掠過] 又輕又快地擦過。
[光彩奪目] 奪目:鮮艷耀眼。顏色和光澤鮮艷耀眼。例:盤子里放著許多光彩奪目的雨花石。
[偶爾] 有時候。
[波光粼粼] 粼粼:形容水很明凈。波光粼粼:形容湖水的微波由于明凈而閃著光。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漂浮著幾只小船。
[曲譜] 文中指五線譜。
[幾痕] 痕:痕跡。課文里幾痕是說幾根電線看去很細,好像是幾條細細的痕跡。
[百花爭艷] 艷:色彩、光澤鮮明好看。百花爭艷:形容各種花競相開放,爭著比美。例:在花紅柳綠、百花爭艷的春天,我又一次回到我美麗可愛的故鄉。
【近義詞】
俊俏(俊秀、俏麗)偶爾(偶然)
伶俐(靈敏、靈活)曲譜(樂譜)
【反義詞】
俊俏(丑陋)偶爾(經常)伶俐(笨拙)
【詞義辨析】
[漂亮俊俏]
這兩個詞都是形容詞,都含有“好看”的意思。主要區別是:
“漂亮”著重指外表好看,可形容具體事物,形容人(多指年輕人)時不限男女!翱∏巍敝恢溉说南嗝埠每,多用于女子。此外,“漂亮”可重疊成“漂漂亮亮”,“俊俏”則不能。
[色彩光彩]
這兩個詞都含有“顏色”的意思,都可用來表示事物的名稱,主要區別是:
“色彩”指“顏色或顏料”(如文中“色彩鮮艷”指顏色),還可比喻人的某種思想傾向或事物的某種情調(如“感情色彩”等)!肮獠省敝浮邦伾凸鉂伞保Ec“照人、奪目、耀眼”等搭配;還可表示“光榮”的意思(如“不光彩的事”)。
[偶爾偶然]
這兩個詞都可表示“不經!、“碰巧”的意思。主要區別是:
“偶爾”指某一動作、行為發生的次數少,或某種狀況、現象是少見的,著重在動作、現象產生的次數少,不經常!芭既弧敝笍氖吕砩现v,不一定會發生的行為發生了,或指這種行為雖有可能發生,但發生的時間則不確定,著重在行為的產生不是必然的。“偶然”可以受“很”、“非!钡瘸潭雀痹~修飾,充當定語時常與“現象”、“原因”、“因素”、“事件”、“事情”、“情況”等名詞搭配。“偶然”可以構成“偶然性”,“偶爾”不能。
【難句講解】
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
“微風”、“吹拂”是說春風輕輕地、緩緩地吹著,寫出了春風的輕柔!扒f條”寫出了柔柳的枝條不是一條兩條,而是千萬條,寫出了柔柳枝條的多!笆嬲埂、“柔”寫出了柔柳的姿態。“黃綠”寫出了柔柳枝條的色彩和鮮嫩!懊佳邸笔前讶崃茸魅艘灿忻加醒,好像人剛剛睡醒,才舒展開眉眼。
【佳句賞析】
1.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這句話以擬人化的手法,說“草”、“葉”、“花”等,“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構成了一幅繁花似錦、萬木爭榮、春意盎然的景色。在這生機勃勃的春天,燕子也從南方“趕來了”,更加富有感情色彩,給春天增添了活力。
2.嫩藍的天空,幾痕細線連于電桿之間,線上停著幾個小黑點,那就是燕子。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樂譜!
這里作者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由“幾痕細線”聯想到音樂中的五線譜,把“幾個黑點”想象成音符。只要燕子歡飛起來,就會奏出美妙的“樂曲”,從而使燕子落線停歇的情境構成了一個奇妙的比喻。這一比喻使我們聯想到春天正是一部巨大的充滿生氣的樂章,燕子給春天大合唱譜寫了動人的旋律,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
【內容提要】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圖畫和課文都是以燕子從南方飛來為主要內容,表現它們怎樣在天空中、湖面上飛翔,怎樣在電線上停歇,給春天帶來了許多生趣。
【章法結構】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節):從燕子外形特點描寫,寫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
第二段(第2節):寫燕子從南方飛來,為春天增添了生趣。
第三段(第3節):寫燕子飛行時輕快和靈活的情景。
第四段(第4節):寫燕子停歇時輕盈、靈巧的樣子。
【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描繪了活潑可愛的燕子,贊美了生機勃勃的春天,反映了作者歡樂愉快的心情。
【寫作特點】
一、本文描寫具體生動,作者通過仔細的觀察,抓住事物的特征作了細致的描述,給讀者以生動、形象的感覺。
二、文章語言優美,層次分明,表現了作者遣詞造句、安排篇章結構的功力。
學習要點提示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體會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生機勃勃。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知識擴展
鄭振鐸(1898—1958),現代作家、文學史家。“五四”運動時,在北京參加學生運動,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長等職。1958年出國訪問阿富汗、阿拉伯聯合國,中途因飛機失事逝世。《燕子》一課節選自《海燕》。
《燕子》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7
【教材分析】
《燕子》選自現代作家、文學史學家鄭振鐸寫的散文詩《海燕》。課文以燕子從南方飛來為主要內容,捕捉到燕子的各種姿態和特點,描繪了它的外形、飛行和停歇時的特點,全文不到四百字,語言凝練,生動。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趕集似的聚攏來”的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激發學生對充滿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熱愛的感情;二是學習作者細致觀察、豐富的想像及一些表達方法。
【課后習題】
第一題:引導學生讀文、背文。要在課堂教學中完成,背不下來的可以留作家庭作業。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多讀,再背誦下來。指導背誦要指點背誦方法。背誦本課,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飛行和停歇的課文脈絡來背誦,記住每段話中描寫的先后順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潑可愛的燕子的順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細雨、微風、柳絲、草、花到燕子的順序背誦。
第二題是討論題,課文寫了燕子的哪些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重點通過第一、第三自然段的學習展開討論。討論時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燕子,以及自己對燕子的了解來說,要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最后大家總結出燕子小巧靈活,活潑可愛的特點就可以了。
第三題要在課堂學習中進行,讓學生根據例子的提示,明確什么樣的詞語稱作好詞,自己再尋找一些用得好的詞語。想一想為什么用得好,然后和同學討論交流。葉圣陶:“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的確是這樣。比如,第三自然段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一個“斜”字不但寫出了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大詩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文中這樣的精彩描寫比比皆是,本課描寫生動形像,用詞準確,語言優美。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詞句來體會。比如“湊成”,有身形靈巧、搭配和諧的意思;“像趕集似的聚攏來”,“聚攏”可以通過讓學生了解意思,再體會這里用擬人的寫法,寫出了生動活潑的春景;“橫掠”可以通過畫面演示,了解這種姿勢,體會作者用詞的豐富、準確。“掠”輕輕擦過的意思,指燕子身輕,速度快,一瞬間而過!岸嗝聪裎寰譜啊”如果學生沒有接觸過五線譜,可以讓學生看看五線譜,知道五線譜和音符是什么樣子,再體會課文為什么要用五線譜來打比方。
選做題是積累語言的練習,如果教學時間允許,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鼓勵學生在課外再摘抄一些,還可以讓學生把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詞語抄下來。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22個詞語(見詞語表)。
、 培養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語言,想像語言情境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 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
⑵ 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導入新課:
、 同學們,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與春天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總是早早地向人們報告春天的訊息,知道它是誰嗎?
對,它就是燕子。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圖片。
。ò鍟骸1、燕子”,并提示學生寫“燕”的一短橫不能丟)
、 你們了解小燕子嗎?
。▽W生說說已有知識)
2、教師范讀課文。
(播放優美的曲子,教師聲情并茂地誦讀課文)
二、自學生字新詞
根據生字表、詞語表自學生字新詞。
學習建議:
1、畫出課文中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
2、問一問:在自學中,遇到讀不準的字音,不理解的字詞等問題。
3、想一想:哪些生字和自己學過的字是同音字,形近字?應怎樣區分?
4、寫一寫:哪些生字,詞語不容易寫對,寫好,自由練習。
5、讀一讀:請同學們自己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讀生字組詞(出示卡片),注意讀準字音。
2、選擇正確的讀音。
3、組詞:
。 ) 俏( ) 攏( ) 拂( ) 倦( )
峻( ) 悄( ) 籠( ) 佛( ) 卷( )
駿( ) 稍( ) 壟( ) 沸( ) 圈( )
符( ) 譜( ) 沾( ) 添( ) 奏( )
附( ) 普( ) 粘( ) 填( ) 湊( )
4、說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聚攏──(聚集) 掠過──(拂過)
反義詞:偶爾──(經常) 增添──(減少)
5、解決學生自學中的疑難。
四、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后說說每一自然段都寫了什么。
2、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的燕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指名讀課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五、質疑、梳理問題
第二課時
一、觀察插圖,引入新課
從單元整體的角度考慮,不僅要了解燕子的特點,更要深入到本單元的主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觀察插圖:這是一幅鄉村的村景圖,你們仔細觀察,找找看,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
提示:1、觀察插圖要按一定順序。
。◤纳系较隆南碌缴稀淖蟮接摇挠业阶、由遠到近、由近到遠)
2、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你看到的小燕子嗎?小燕子在圖中起什么作用?
學生充分討論之后,再讓學生把這幾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引導學生把自己從圖中感知到的內容和從自然界中觀察到的景色聯系起來描述,使學生在腦海中對春天美景和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成比較完整的印象。
二 研讀語言,理解內容
1、在認真觀察圖畫的基礎上,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思考:課文是怎樣描寫這幅美麗的春景圖呢?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發言,可以直接讀課文的語句;可以用自己的話描述。
3、你覺得課文中的小燕子是怎樣的小燕子?
板書:
。 )的小燕子
(學生發言:美麗的 可愛 活潑機靈 充滿生機的 有趣的……)
4、默讀課文:
⑴ 思考:
從哪些語句的描寫中看出這是一只(美麗的 可愛 活潑機靈 充滿生機的有趣的……)小燕子?用“____”畫出來。
、 想一想:
怎樣朗讀才能使人感到小燕子是這樣的(美麗的 可愛 活潑機靈 充滿生機的 有趣的……)?
5、同桌交流。
6、練習朗讀:
、 第一自然段:
學生讀后,老師可以這樣指導:
聽教師讀,你們發現老師讀的與原文有哪些不同?并讓學生在課文中標出不同之處: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一個(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學生發言:去掉了描寫的詞語。
初步體會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教師點撥:添加上這些詞語,有什么不一樣呢?請你對比著讀一讀。
學生讀書后發言:“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這些詞用得好,因為它們寫出了燕子外形的美麗。
教師引導1:這些詞語放在在句子中怎樣朗讀呢?請同學們自己嘗試練習。
。ㄟ@些詞語的確很優美,朗讀的時候語調要柔和一些,聲音要輕一些)
教師引導2:解決同學質疑中的問題。為什么說“湊”成了活潑機靈小燕子?
。ㄆ肺丁皽悺保
① 選講:
湊:A、聚合:~錢!珨怠!。拼~。緊~。
B、接近:~近。往前~。
C、碰,趕,趁:~巧(碰巧)。
課文中的“湊”是幾個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
、 這句話中指什么聚合在一起呢?
③ 為什么用“湊”?
學生發言: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們合起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
深入體會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指導朗讀: 一個“湊”字,就使這句話對小燕子的描寫顯得非常形象生動,朗讀時應怎樣讀呢?
⑵ 第二自然段:
、 過渡:
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在春天里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最能體現春天特色的景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把這些景物畫下來。
、 歸納: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雨 風 柳 草 葉 花)
、 自由讀書,邊讀邊想像課文語言描述了一幅怎樣的圖畫呢?
、 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看插圖便展開想像。
⑤ 師生問讀:
教師提問什么樣的雨、什么樣的風、什么樣的柔柳、什么樣的花和草等。學生很快就能明白課文寫出了這些景物的色彩、姿態、數量,非常生動形象。
、 追問:
小草兒,綠葉兒,各種美麗的花兒,都一起趕到春天里來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比喻句呢?出示后齊讀比喻句。
(把它們比作像“趕集”一樣聚攏來。這樣寫突出了春天樹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滿了生機)
教師:想想趕集與春天的草、芽、花生長和開放有什么相似之處。
學生:趕集的人很多,很熱鬧,春天的花、草到處都是,很多,也顯得很熱鬧。
教師: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百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趕集的人是一起到集市的嗎?
學生:趕集的人有先有后,春天的草也不是同時長出來的,花也不是一起開的。
教師:我們就要這樣讀書,要和生活聯系起來,和自己的經驗、經歷聯系起來。
教師:假如你們就是這些小燕子,看到這樣的`美景,都“趕來做什么”?
學生:趕來加入這百花爭艷的盛會。
教師:這百花爭艷的盛會,小燕子也趕來參加了,真是為春天增添了生趣。
、 引導:
課文中有一個小泡泡:我能想像出“趕集似的聚攏來”的景象。同學們,你們想到了嗎?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初春,你會看到怎樣地景色?哪些景物是報春的使者?
再看看插圖,想一想怎樣朗讀才能使聽眾眼前浮現出光彩奪目的春天?
、 練習朗讀第二自然段。
、 第三自然段
、 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思考:
課文中具體寫了燕子飛行的幾種姿勢?
用“____”畫出描寫燕子飛行時的動作,說一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 引導:
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
學生:燕子斜者身子從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
(師板書:斜、掠過、唧)
教師講解: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③ 引導:
大家再讀一讀第三段,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優美。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 第四自然段
① 過渡:
可愛的燕子飛累了,落在電線上休息,那是一番怎樣的景象?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出示語句:
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② 朗讀,追問:
“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啊!”“這”指的是什么?看看書上的插圖。
老師這里有一段五線譜,也就是曲譜,請想像一下,并對照一下插圖,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的燕子連同電線,像不像五線譜?
引導:
這是一個多么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驚人的想像力!
走近看,這些小燕子什么樣?
。ɑ刈x第一自然段)
離遠看,這些小燕子什么樣?這燕子像小黑點,正像曲譜上那一個一個音符。
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幅畫。
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么樣的正等著我們去演奏的曲譜?
。ㄟ@一定是贊美春天,贊美小燕子的曲譜)
、 朗讀第四自然段。
三 總結課文,想像畫面
1、這篇課文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里飛來,從燕子飛行的美,動態美;寫到燕子停歇的美,靜態美。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才更美麗,也更有生趣,使人們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充滿活力。
2、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再來讀一讀課文。
(選擇段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