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神奇的動物》線描畫含反思(精選5篇)
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神奇的動物》線描畫含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 能用自然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在農場里》。
2、 讓幼兒在學唱歌曲的同時,能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并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3、 在了解動物的習性的基礎上,為熟悉的歌曲創編語言節奏。
4、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并能積極的參與表現音樂。
2、能從動物的叫聲中體會音樂的節奏。
活動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頭飾若干、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給幼兒每人發一個小鴨子頭飾)
1、 師:小鴨子們,(幼兒答應)今天我們要去參觀一個農場。大家坐好啦,準備開車咯!(發生練習)
2、 師:小鴨子們我們到站咯,我們一起去看看農場里都住著誰?(播放音樂《母鴨帶小鴨》教師帶著幼兒一起做律動)
提問:這個農場里都住著什么小動物?(幼兒說說)
我們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引導幼兒回答)
3、 師:學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選擇幾名幼兒示范)
4、 (播放《在農場里》)
師:你聽出來了嗎?小動物們唱歌歡迎我們呢。
二、學唱歌曲《在農場里》
1、播放歌曲,并請幼兒回答有哪些小動物歡迎我們。
2、小動物的聲音真好聽,讓我們一起學學(接龍)老師唱前半句,學生唱后半句。
3、小朋友真棒小動物的歌曲一下子就學會了,下面我們邊唱邊邊做動作,老好好觀察那位小朋友最出色我們請他上來表演。
(再次播放歌曲)請優秀的幼兒上來表演示范。
三、創編語言節奏
1、再次播放歌曲,幼兒自由談論農場里還有什么小動物沒空來唱歌歡迎我們。
2、他們是誰呢?如果他們來了,他們會怎樣唱呢?(幼兒自由描述)
3、還有那些小動物要來歡迎我們?我們也來把他創編到節奏里面去。
4、幼兒跟著音樂創編歌曲。
四、歌表演
師:這首歌曲我們今天已經很熟悉了吧,下面請你們用形象的肢體語言和表情來完成歌曲的演唱。
(評選出表演最優秀的來表演給大家看)
五、小結
今天我們參觀了農場,動物們唱了一首歌歡迎我們。我們學會了嗎?學會了我們就一起來表演一次。
本節課主要是讓幼兒體會到演唱的歡快,在教學中幼兒配合的很積極,整體效果不錯,可細聽下來幼兒在音高的把握上還不夠,主要是演唱方法不對,課堂中我忽略了這一點,為了趕進度而忽略了細節部分,這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另外,我將創編環節放在之后感覺也不是很好,應該放在學唱歌之前,這樣會更利于幼兒創編演唱歌曲,唱準歌曲。
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神奇的動物》線描畫含反思 篇2
活動意圖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和動物互相依存,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保護動物是一個全社會都應該參與的問題。環保,應該從娃娃抓起,從自我做起。基于此,我設計并組織了本次教育活動。旨在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動物的情感。為了深入淺出地闡釋道理,化抽象為形象,我圍繞“保護動物朋友”這一主題,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步驟:開火車去旅游,認識動物,激發興趣;觀察照片,發現問題,引起幼兒的同情心;觀賞課件,了解真相,明白道理;討論制定保護動物的方法,從身邊的事做起,并自覺去實踐。教學中,教師始終創造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去思考、去學習、去實踐,從而體現了《綱要》中所規定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的思想。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人與動物的生態關系,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動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2、了解一些動物受到傷害的原因,探討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境的方法。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受傷的照片。
2、動物受傷原因介紹的課件。
3、環境布置:森林、草原、海洋。
4、小動物頭飾、小樹苗、小草、標牌、透明膠等。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動物受到傷害的原因。探討保護動物的方法。
難點:通過看照片能自已總結出動物求救的原因。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老師帶領小朋友開著“小火車”去旅游,導入活動。師:小朋友,今天呀咱們要開著小火車去旅游。你們準備好了嗎?火車要出發了。嗚————(放課件音樂《火車開了》)。師帶領小朋友開著小火車經過草原。師:小朋友,我們來到那里了?幼:大草原。師:咦?你是誰呀?扮演“梅花鹿”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紹:“我是梅花鹿,我的家在大草原上,這兒還有很多動物朋友呢!”師:是嗎?草原上除了有梅花鹿,還有那些動物朋友?幼:羚羊、牛、馬、兔子……師:有這么多動物朋友呀!它們在一起唱歌 跳舞,做游戲,真高興呀!我們請梅花鹿坐上旅游車好不好?火車繼續出發,嗚——
2、師帶領小朋友開著小火車來到森林。師:現在,我們到哪兒了?幼:大森林。扮演“老虎”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紹:“小朋友好?我是大老虎,我住在大森林里,在這兒還有很多動物朋友呢!”是:森林里除了有老虎,還有那些動物朋友呢?幼:獅子、豹、棕熊、野豬……師:我們請老虎坐上旅游車好不好?
3、師帶領小朋友開著小火車來到大海邊。師:現在,我們又到哪兒了?幼:大海。扮演“海豚”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紹:“小朋友好?我是海豚,我住在大海里,在這兒還有很多動物朋友呢!”師:是嗎?大海里還有哪些動物呢?幼:鯊魚、鯨魚、海星、海龜、海馬、海豹……師:大海里的動物們可真多,我們一時半會也說不完,時間不多了,我們該回家了,請小海豚到我們家去做客吧!
4、師帶領小朋友開著小火車回到座位上。師:剛才,我們旅游了這么多的地方,見到了可愛的動物朋友,你們高興嗎?你們喜歡動物朋友嗎?你喜歡哪種動物?
二、基本部分
引導幼兒討論:動物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好處?師:可是,動物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好處?小結:動物給我們帶來快樂。有的動物可以幫助人類勞動,像牛和馬。有的動物是有益動物,可以保護莊稼,消滅害蟲。像啄木鳥、貓頭鷹、壁虎等。有些人類飼養的動物可以提供給我們肉、蛋、奶,供給我們人類食用。
總之,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和動物互相依存,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誰也離不開誰。
活動延伸
繼續做各種環保標牌,以自已的實際行動保護動物朋友,保護自然環境。
活動反思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作為年齡幼小的孩子來說,所有可以產生效果的教育活動,都源自于興趣,而動物是小朋友最感興趣、最喜歡的。因此,在選題上我選擇了以動物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從培養孩子的愛心、同情心出發,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動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從本次活動來看,幼兒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好可憐啊!”是達到了這個目的。
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帶領小朋友開著火車在三個場景中游覽、參觀,用孩子最喜歡的這種游戲方式,幫助孩子回憶認識各種動物。孩子情結高漲,反應熱烈,愉快地體驗出了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這種生態關系。如何讓小朋友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動物受到傷害的原因?
如何讓深奧的道理變得直觀、淺顯,一看就明白呢?為此,我搜集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動物受傷的圖片,幼兒人手一份,通過觀察交流、講述、以及教師有針對性的提問,讓小朋友自己去發現、去理解、去體會,真正體現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的思想。
如何去保護動物這是一個必須落實到行動中的問題,只有讓孩子做過了,他才能記憶深刻,只有讓孩子樂于去做,自覺去做,并堅持去做,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設計和孩子共同去探討保護動物的方法,并且從孩子所能做的活動入手,去種樹、種草、捐零花錢、做標牌,因為形式多樣,而且都是孩子所能身體力行容易操作的,所以,小朋友特別感興趣,自己選擇、自由分組,忙碌而又有序地進行著。
當然,在這次教育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像個別語言不夠簡煉,有的環節進行得不夠深入。這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不斷學習、豐富知識,認真領會新《綱要》的精神,多鉆研、多實踐、做一名幼兒喜歡、家長滿意的優秀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神奇的動物》線描畫含反思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了解各種動物過冬的方式。
2.學習用不同的表征方式表達自己的探索經驗。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飼養一些動物、如烏龜、兔子、鳥、魚等。
2.準備紙、筆讓幼兒記錄自己的探索結果。
活動過程:
1、以音樂活動引題:小朋友們,冬天到了,天氣真冷啊,讓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暖和暖和身體吧!我們可以通過做運動等方式抵御寒冷,那么動物朋友是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天呢?
2、出示課件,讓幼兒自主學習,滿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問:里面介紹了哪些動物?幼兒回答后點出課件。提問: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幼兒根據課件內容回答并對其相應的過冬方式進行歸類。 如螞蟻和蜜蜂一樣是通過儲存糧食躲藏在洞里過冬的。
3、幼兒再次通過課件加深對動物過冬方式的理解后,出示操作卡讓幼兒說出其對應過冬方式的動物。
4、游戲互動:我也來當小動物
①學一學:教師出示操作卡,幼兒自主創編動作來表現其過冬的方式。
②幼兒手持動物圖片,找到動物過冬方式相似的伙伴后,送他們到過冬的地方。
5、活動延伸
①益智游戲《拼圖》:幼兒自由結伴拼出動物圖片后,送其到相應的過冬地方。
②在圖書角投放動物過冬的圖書,供幼兒查閱,提高幼兒教育的閱讀能力。
活動反思:
讓幼兒在獲得經驗的基礎上,利用直觀、生動形象的圖片以故事的形式以及啟發性提問,通過游戲等情景讓幼兒主動探究,從而形象直觀地了解和喜歡探索動物過冬的方式。
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神奇的動物》線描畫含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能在9格正方形圖上為小動物找到相應的家。
2、通過觀察發現一組物體或圖形排列上的變化規律,能根據已有的條件分析判斷出某一空位置上應是何種物體或圖形。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九格正方形圖一幅(動物公寓),磁性小動物若干、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分組操作材料若干份(大于幼兒人數)
活動過程:
一、幫大象找家--激發興趣
1、森林里新造了一幢動物公寓,小動物們要搬新家了都特別高興,我們也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公寓,看看有幾層樓?每層有幾間?數一數一共有幾個房間?
2、大象第一個住了進來,看看,它住在第幾層第幾間?
3、大象還想去其他的房間去看看,你能幫它找到這幾個房間嗎?(幼兒根據要求進行操作)
二、參觀動物公寓--發現規律
1、動物公寓的房子真漂亮,還裝上了彩色的窗簾呢?"仔細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紅、藍、綠三種顏色有規律排的)
2、這個房間還沒有裝上窗簾,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里應該裝什么顏色的窗簾,為什么?
三、送小動物回家--鞏固復習
1、大象、孔雀、烏龜看到這么漂亮的房子也和朋友們一起趕來住進了新房子,剩下的房間里應該住誰?請我們小朋友幫他送回家。
2、討論:為什么這里要住孔雀?你發現了什么秘密?小動物們是怎樣住的?
3、分組操作
(1)設置難易程度不一的操作材料,請幼兒自由選擇送小動物回家。
A、只有1個動物沒找到家
B、有2-5個動物沒找到家
C、有6個以上動物沒找到家
(2)展示交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對幼兒來說總體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參與性也比較高。但是不足的是平時幼兒接觸這樣的操作機會比較少,在實際操作起來遇到了較多的困難。
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神奇的動物》線描畫含反思 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了解各種動物過冬的方式。
2、學習用不同的表征方式表達自己的探索經驗。
3、對科學探索感興趣,體驗積極探索帶來成功的心情。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二、重點與難點
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活動了解各種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
說明動物過冬的方式作為一種知識對幼兒的發展無足輕重。重要的是幼兒怎樣獲得這些知識。因此,本活動的重點應該放在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兒獲取知識的能力上。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飼養一些動物、如烏龜、兔子、鳥、魚等。
2、準備紙、筆讓幼兒記錄自己的探索結果。
四、設計思路
大班下期的幼兒既有探索的興趣,也有一定的探究潛能。如果教師能注重為幼兒創設探索的氛圍和機會,就能使幼兒逐步"學會學習"。所以活動設計可以從設問開始,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探索,并隨時把探索的成果用不同的表征方式展示出來(文字或繪畫)。然后組織幼兒交流探索的經驗和方法。通過相互交流擴大幼兒的知識面,豐富幼兒獲得知識的方式。在此基礎上啟發幼兒相互提問,激發幼兒繼續探索的興趣。
五、活動流程
討論--探索--表達--交流--提問
1、通過討論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1)討論:冬天來了有什么感受?人怎么渡過寒冷的冬天?
(2)提問:動物怎么過冬?說明回答這個問題必然會涉及具體的動物,如狗怎么過冬?魚怎么過冬?凡是沒有得出正確答案的幼兒或答案不一致的,教師可將想應的圖片貼在教室里,讓幼兒自己去尋找答案。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有關的書籍和圖片。
2、通過探索活動是幼兒自主的,即由幼兒自己決定什么時候探索,用什么方式探索。
3、通過表達
活動提高幼兒的表征能力
說明探索要持續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啟發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探索成果,如用圖畫或語言(由教師或家長記錄幼兒口述的內容)。然后讓幼兒將答案貼在相應動物的周圍。
4、通過交流活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和獲取知識的方式。
說明交流活動以講述為主,讓幼兒介紹自己的探索成果和探索經過。
5、通過相互提問引起幼兒繼續探索的興趣。
活動反思:
1.知識準備要豐富
上課之前,我收集了大量的有關各種動物過冬的資料,不但了解了一些常見動物的過冬方式——冬眠、遷徙、躲藏、換毛。而且對其它動物的過冬方式也深入地了解。(讓卵過冬、躲在安全的地方過冬)。知識準備充分就不會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科學性的錯誤。如:孩子在探索過程中知道了燕子是遷徙過冬的,他們就提出了疑問:“麻雀也是遷徙過冬的嗎?”由于事先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對于幼兒提出的問題就可以準確無誤地告訴他們:“對于提出的問題,你們有不同看法嗎?”“麻雀是加厚羽毛過冬的……”。
2.教學思路要清晰
在設計活動時,首先讓幼兒從已有經驗中總結出人們在冬天是如何過冬的?并通過標志圖幫助幼兒進行梳理。其次由人們過冬方式引入到動物是如何過冬的話題?讓幼兒討論探索,通過說一說——我的小動物是過冬的,貼一貼——將動物圖片貼在相應的標志圖下,議一議——討論探索后,對于不確切的答案貼在問號標志圖下。第三,分段觀看《動物怎樣過冬》視頻,共同驗證探索結果。最后,通過游戲“冬爺爺來了”,幫助幼兒更好地鞏固掌握各種小動物的過冬方法。
3.對幼兒認知水平要初步了解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了解到本班幼兒對動物過冬的知識知多少,所以孩子們的探索欲望非常強烈,他們說出了自己所了解的小動物過冬的方式,而對于幼兒不了解的我采用了先讓幼兒討論再介紹不同動物過冬方式,最后探討我的動物是過冬方式并進行選擇。在了解幼兒認知水平的基礎上設計活動,教學效果很有實效性。
4.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科學活動重點在于幼兒的探索過程,可以提供一些故事錄音、圖片、書籍等豐富的相關知識材料,在開始時我設置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能讓幼兒自己探索獲得知識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自然地習得知識,接下來的討論過程會激烈,相關經驗也會更加豐富,同時也增強了幼兒講述時的自信心。
一堂科學活動需要關注到方方面面,甚至一些細小的問題也非常關鍵。在教學活動的開始部分,幼兒對于人們的過冬方式已經有所了解,我只要幫助幼兒進行對已有知識的梳理即可,無須花費太多時間,以至于在幼兒探討部分的時間過于緊湊。在播放直觀、生動形象的《動物怎樣過冬》視頻時,由于聲音處理不夠清楚,導致幼兒在觀賞時聽不清,若將視頻中的聲音關閉,由教師隨視頻的播放進行講述。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形象直觀地了解和探索動物過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