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隱私安全教育教案(精選2篇)
幼兒隱私安全教育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本月開展多元智能創意課程《變變變,長大了》主題活動時,有一個分題活動是“身體的秘密”,孩子們一看到書中男女小朋友入廁的情景,立即炸開了鍋。同時,他們對兩性問題表現出的早熟傾向引起了我們的關注:有的孩子在課后扭住我提了很多他關于成人生活的困惑;還有的男孩子竟忍不住好奇,偷偷跑進女廁所想一窺究竟……(略)
于是,我們決定對孩子們現階段最為關注的話題作出正面的、積極的回應,同時對學前教育階段如何開展啟蒙“性教育”進行探索,生成了本次活動“身體的秘密”。
活動目標:
1、科學、正確地面對性話題,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了解基本的防衛方法。
3、引導幼兒積極地思維,自由地表達。
活動準備:
1、幼兒的準備:活動前的調查記錄,對兩性的區別有了初步的認識;
2、教師的準備:
搜集大量的性教育資料(今日說法、《畫說性》等),以應對課堂上孩子們的突發提問;
角色分工、互助協調;
布置有關兩性知識的活動區角(包括人物、動物),提供較為豐富安全的可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講解什么是“性”。
1、請小朋友以性別分為男女兩組,兩名老師明確分工。
幼兒闡述自己對不同性別的看法,即“男女有什么區別”。
2、提問引發思考:什么是“性”?
小結:“性”是和我們的身體密切相關的,不關是從頭發的長短就能判斷性別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身體的某些部位,是代表著性別差異的。是那些部位呢?就是我們穿衣服遮起來的部位。
二、明確身體的隱私部位,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
1、請幼兒觀看《蠟筆小新》,對小新隨便脫褲子的行為進行討論。
2、出示洋娃娃,請幼兒指出什么部位是要保護的,不能隨便給別人看的?(用“游泳”講解)
小結:我們身體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隨便給別人看的,我們要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因為那是我們的隱私,隨便暴露自己的隱私是不禮貌的行為。
3、游戲“找朋友”,體驗與朋友的親密接觸,討論哪些接觸是友好、善意的,哪些是不友善的接觸?
小結:除了媽媽,我們的隱私部位別人不能碰;如果有人叫你單獨一人去沒人的角落或屋子,千萬不要去……
三、案例分析,幼兒分組開展“參與式討論”,老師做好引導和記錄。
1、案例講述,幼兒開展討論。
2、分組“參與式討論”,提出自我防衛的策略。
(打電話給父母、報警、向可信任的成人求助、大聲呼叫求救……)
四、活動延伸
1、自主選擇活動區,豐富有關身體的知識。
2、了解幼兒關注的熱點,捕捉有價值的教育素材,繼續生成、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
幼兒隱私也應保護隨筆
說到“隱私”,人們總覺得僅是成人的事,而與孩子,特別是幼兒并不搭界。但加拿大人卻認為,幼兒其實也有他們的隱私,而且成人社會理應作出尊重和保護——
▲某些“丟人的毛病”。幼兒往往對諸如尿床之類的“毛病”十分敏感,因為他們覺得這些缺陷會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丟人”。故不論是家長,還是幼兒園教師,都不應在小伙伴們面前提及,更不宜挖苦、打擊。
▲某些心理疾患。對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經罹患過的諸如孤獨癥、抑郁癥、多動癥等與心理有關的疾患,幼兒往往更為敏感。如果大人們經常掛在口上,自然不利于疾病的康復。而且即便疾病已痊愈,當著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樣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曾經的過失。一些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曾經的過失”,也會使得某些孩子長期耿耿于懷,從而只要有人提起,他們便會有“被揭傷疤”之痛。這些“曾經的過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戲自己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鍋,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時候愛哭等等。
▲被體罰的經歷。被打、被罵、被罰站等體罰往往是孩子“沒齒難忘”的痛苦經歷,因為不僅可能皮肉受了苦,心靈也可能受到創傷。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體罰,但在旁人面前頻頻提及其過去的“受辱史”,仍然會使他們陷入極度尷尬之中難以自拔。
▲身體缺陷。如平足、色盲、矮小、過胖、過瘦、眼小、臉丑等生理或身體上的缺陷,盡管有的是“明擺”著的.,但如果大人時不時提及也會使孩子失意。而且即便說的是很久之前的,如出生時瘦得皮包骨或樣子難看,也會讓孩子不快。
▲獨處的小天地。幼兒們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獨處的小天地,并將其視為自家的“私人領地”。如果家長經常未經孩子的同意在其“領地”里“檢查”一番,在孩子看來也是對自己“隱私”的公然侵犯。
▲保存的“私房錢”。幼兒盡管并不愛錢,也并不懂得理財,但如果家長經常去對孩子保存的“私房錢”做“結算”,甚至占為己有,孩子會感到自己的隱私并未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護。
值得警惕的是,以開玩笑、惡作劇或強迫命令等方式來揭孩子的“隱私”可能會讓他們心理上感覺到受了更大的傷害,盡管對大人而言有時完全出于無意,而且還可能從來沒有認識到這些“小事”竟然也會是孩子的“隱私”。如,以嘲笑的口吻說一個三歲的小男孩擁有了一個“女朋友”可能會讓他羞愧難當。同樣,強迫讓孩子在別人面前解開褲子展示屁股上以前因頑皮而落下的一個傷疤也會使他無地自容。
加拿大人普遍認為,尊重和保護幼兒的“隱私”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尊重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要知道,自尊心是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自尊受到傷害,他們就更可能產生心理障礙,如自卑感和對抗心理等。故父母和教師都必須時刻注意尊重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在生活中,大人在孩子目前的一言一語都須經過大腦“過濾”,切莫在信口開河之中無意間就“揭”了孩子的“隱私”,并由此而使得孩子自尊大失,進而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幼兒隱私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本節課教學,目的希望學生知道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以后能更加愛惜自己的身體。
活動準備
在黑板上畫兩幅圖,一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
活動過程
1、談話:
(1)說說你們的好朋友有誰?(引入同學們沒有注意 的好朋友——自己的身體。)
(2)談談自己的身體各部分,覺得什么地方比較特 殊?(引入隱私部位的概念。)
(3)指著黑板上的圖畫,說說哪些地方是隱私部位?
2、講解:我們身體有很多部分組成,但是有些地方不僅不能讓能讓別人碰也不能讓別人看,同時也是不能去碰別人看別人的地方。夏天同學們游泳時穿泳衣會遮住的地方,那里就是我們的隱私部位。
3、為什么不能讓別人碰自己的隱私部位?
講解:隱私部位同我們身體其他各地方部位一樣,例如我們的鼻子,嘴巴,手與這些部位同等重要,都是我們身體的一 部分,但這些地方需要我們更加用心的呵護和照顧,這樣我們才能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4、強調:提醒各位同學們,我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一方面這些地方是我們很重要的身體器官,另一方面,不要碰觸對方的隱私部位,即使鬧著玩也不可以,這樣尊重彼此,才能更好的玩耍。而且,內褲遮蓋的地方每天清洗,更要每天更換內褲,保持衛生。
5、講解:我們身體會表達出一些感情,比如鼓掌,握手。善意的接觸傳達的是自然禮貌,讓我們感覺到友好的接觸。但是對我們身體的其他碰觸讓我們感受到不舒服,我們都是有權利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