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進校園主題班會教案(精選3篇)
法治進校園主題班會教案 篇1
一、目的:
1、使廣大學生了解法制內容。
2、使每一位同學遠離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3、聯系實際,談體會,自省自律,弘揚正氣,作品學兼優的好青少年.
二、過程:
講述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前兆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話說:風是雨的頭。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漸變過程。此間必然會出現諸多前兆與信號。小錯不斷,大錯必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些青少年違法犯罪就是由于他們長期養成了不良行為,放任自己而又沒有及時有利的得到矯正而發展形成的。根據常見的違法犯罪征候、跡象,根據外部表象的差異其前兆分成3種。
1、言語:經常罵人、好說謊話、緘口不言、臟話不斷。
2、舉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兒郎當、蠻橫無理、頂撞師長、愛打群架、
3、學業:曠課逃學、貪玩,不按時完成作業,成績突降、考試作弊、課堂搗亂、課上睡覺。
三、歸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6種不良行為:
(1)曠課、也不歸宿;
(2)從小貪小便宜;
(3)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4)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5)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6)它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對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時教育、其不良行為得不到有力的盡快的矯正,那不良行為的進一步發展就會導致違法犯罪,前兆就變成違法犯罪事實。
例1、北京曾處理過一個8人搶劫、流氓團伙,平均年齡不足12歲,他們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作案15起。這8個人也都是從小很小就不良習氣纏身,行為不端,劣跡斑斑,又得不到及時矯正,最終也走向犯罪。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從預防未成年人不良行為開始
1、預防不良行為要從小抓起,從現在做起。
良好習慣,良好行為的養成要經過一個長期的培養訓練。預防不良行為必須從小抓起;
2、預防不良行為要從具體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時不抓,就演變成大錯。教育無小事;從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習慣,使不良行為得到及時的制止和矯治,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抓好兩“小”,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關鍵環節。
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小學生行為的準則,應努力做到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要做到: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真誠友愛,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嚴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法治進校園主題班會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基本法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守法觀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使他們懂得遵紀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會場布置】
1、用幻燈片打出標題。
2、將教室座位布置成矩形,讓學生面對面地交流,有利于學生盡情地發表自己的感想。
【教學形式】
學生主持,由具體案例鋪開,讓學生參與討論,發言,相互交流感想和學習體會。
【教學手段】
小組討論,個別發言,教師總結。
【教學流程】
一、案例引出:
主持人宣讀案例:
事情發生在某小區的住宅樓,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樓的樓道窗前嬉戲,甲失手將乙推出窗外,重重地從高達20米的四樓摔了下來。當時乙的臉色鐵青,血從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來,乙被市醫院急救車救走。
二、學生討論:
(用幻燈片打出問題1:甲失手打傷乙,算不算違法?)
學生:我認為甲是不小心把乙碰下去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能算是違法;
學生:不對,如果說甲不違法的話,那乙的受傷豈不是沒有人負責了嗎?
學生:我也認為不應該因為不是故意的,就不違法,那這樣的話,打傷了人,只要說不是故意的,不都可以逃脫法律了嗎?
學生:我覺得雖說甲不是故意推乙下去的,但他的行為已經造成了對乙的嚴重傷害,所以他是違法行為。
學生: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法律問題,從法律的角度而言,傷害了他人的合法的人身權利,并且達到了法律所規定的程度,就會構成違法,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意。
老師:有沒有構成一定的社會危害程度是確定是否違法犯罪的重要依據。比如兩人開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沒什么傷害,不是違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壞了,達到傷殘的程度,那他就是違法了,就必須承擔法律責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從樓上摔下嚴重受傷,顯然違法了。
主持人:乙經醫院的全力搶救,雖然脫離了危險,但仍被醫療鑒定部門確定為重傷,我再請問同學們:(用幻燈片打出問題2:甲違反了什么法?)
學生:他犯了傷害罪。
學生:他的行為造成了乙的嚴重受傷,所以他侵犯了乙的人身權利。
老師:同學們說得很對。其實在法律上,違法行為還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兩種類型,他們的區分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嚴重違法行為對人或社會造成的危害比一般違法行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對乙的嚴重傷害,他的行為已構成了嚴重違法,也就是俗稱的犯罪。甲違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
主持人:接著幻燈片打出第3個問題:你認為案例中的甲應得到怎么的法律懲罰?
學生根據自己對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見,有說罰款的,有說判刑的。
老師:同學們,你們可知道,確定一個人有沒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應該受到怎樣的制裁,不是憑感情用事,也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確的條文作為依據。
根據《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主持人:幻燈片打出第4個問題:從這個案例中,你能夠獲得哪些啟示?
學生:我學到了很多法律知識,知道違法和犯罪的區別。
學生:我知道一個人做錯了事,即使是無意的,只要對別人造成了傷害,就是違法的,所以我以后要處事要慎重,不能做出傷害別人的事,因為傷害了別人,其實也是傷害了自己。
學生:我覺得我們以后不能再與同學隨意玩笑,尤其是在樓梯、陽臺、馬路邊、河邊等一些危險的地方,因為一不注意,就會有意外發生,我們不能讓這個意外毀了我們的一生。
四、教師小結:
同學們說得非常的好!是的,我們都是活潑好動的少年,愛玩是我們的天性,但我們在玩笑時,千萬要注意安全,不要因為一時的沖動傷害了別人,也不能因為一時大意讓別人傷害到自己,這樣的后果是既觸犯了法律,又造成了雙方一輩子的痛苦。那將是多么慘痛的事啊!希望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注意與同學和睦相處,玩笑時注意分寸,課間注意文明休息,別讓那沖動的一瞬間成為悲劇的開始。另外,我們要多學法,時刻用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課后反思與小結】
由學生于年齡小,好玩好鬧,比較沖動,自我約束能力差,所以常會在彼此的玩笑中發生意外傷害。我班開學初期就曾發生過因為一件開玩笑的小事,引起學生打架,造成了不良影響。針對這一情況,為防患于未然,我設計了這么一個關于學生意外傷害的法制教育活動,旨在通過教育幫助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識,培養他們對法律規范的內在信仰從而做到自覺用法規范自己的行為,以遏制違法行為,不要讓這一行為對學生造成傷害。今后,我還要教學生如何應對處理別人的違法、犯罪行為,以避免和減輕不必要的傷害;教育學生怎樣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達到預防和維護青少年自身權益的雙重目的。當然這樣的效果并不是用一堂晨會課就能達到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要經常開展類似的法制教育,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使法制教育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主題更有針對性,以保證學生在法律的陽光下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法治進校園主題班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的相關法律。
2、激發同學們學法、懂法、用法的意識。
3、培養學生樹立法制觀念,增強適應依法治國所必需的法律意識,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二、主題:法律伴我行。
1、對象特征:本班是高中學生,對相關的法律知識有所了解,通過學生相互交流進一步掌握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
2、提出這一主題的原因: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還存在許多違反法律的事情,對與我們生活相關的法律了解得不夠深。
三、活動準備:
1、在學生中安排兩名這次主題班會的主持人。
2、由4名學生準備好發言稿。
3、全班學生收集生活中的違法事件或依法保護自己的事。
四、場景設計:
大黑板上寫好“法律伴我行”的大字,并配以圖畫。
五、活動過程:
(一)開幕詞:
1、近年來,我們青銅峽一中十分重視開展法制教育,把培養學生的目標定在了“先學做人,后求成才”的坐標上,每學期各班都組織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道路交通法》等法律、法規教育活動。還通過營造法制校園、安全校園、文明校園等活動,使學生能夠懂法、守法、護法,樹立正確的法制觀。這學期,學校又開展“法律伴我行”的學習法律知識的活動,要求各班召開“法律伴我行”的主題班會。今天,由王興華、余忠月兩名同學主持這次“法律伴我行”的主題班會。下面歡迎這兩名同學來主持。
2、學生主持這次“法律伴我行”的主題班會。
(二)與我們生活、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
1、學生思考回答與我們生活、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
2、主持人歸納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
(三)我們生活、學習中有哪些違法行為?
1、學生講述自己遇到的違法行為。
2、學生分析這些行為違反了哪些法律法規?
3、主持人歸納總結。
(四)我們如何用所學的法律知識來保護自己?
1、學生發言講述自己的理解或曾經用所學的法律知識來保護自己的事例。
2、其他學生對其行為進行評價
3、由王安楠、趙紀元、秦春橋、陳慧林4名學生發言。
4、主持人歸納總結。
(五)班主任發言
這次“法律伴我行”的主題班會在王倩、韓鈺兩名同學主持下,全班同學共同參與,開得非常成功。同學們以“聽、看、說、演”等方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法律知識,增強了法律意識,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希望通過這次主題班會,能夠更好地激發同學們學法、懂法、用法的意識。培養同學們樹立法制觀念,增強適應依法治國所必需的法律意識,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為將來建設祖國,促進社會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