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13篇)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1、能夠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據(jù)感情的需要用抒情的、連貫的聲音或熱情激動的聲音進行演唱,表現(xiàn)歌曲的感情。
2、歌曲《同一首歌》由陳哲、胡迎節(jié)作詞,孟衛(wèi)東作曲,創(chuàng)作于1990年。中央電視臺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向全國推出,受到熱烈歡迎。歌曲為E大調(diào),4/4拍。歌曲結(jié)構為兩段體(帶再現(xiàn)的二部曲式)。
3.通過演唱歌曲,充分感受和體驗歌曲的情感內(nèi)涵。增強學生間的友誼與合作意識,感受合唱的效果。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現(xiàn)在一般都十三、四歲了,心理都趨向成熟,他們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豐富,對抽象事物思考也會加強,但在想象力上或許有所減弱,換句話講,他們的表達方式與中低段有明顯區(qū)別,他們更希望在小范圍內(nèi)討論。所以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應該在語言方面有所改變,可以一種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對話提問,而且語言中要不時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能夠感受和表現(xiàn)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喜愛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國、歌頌友誼的歌曲。
2、能夠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據(jù)感情需要同抒情的、連貫的聲音或熱情激動的聲音進行演唱,表現(xiàn)歌曲的感情,并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歌曲的演唱形式,嘗試用二聲部演唱歌曲。
3、學習有關合唱知識,知道合唱的聲部及各聲部位置。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用抒情的、連貫的聲音和熱情激動的聲音進行演唱,表現(xiàn)歌曲的感情,并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歌曲的演唱形式。
2、歌曲二聲部的和諧、統(tǒng)一。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能區(qū)別《龜兔賽跑》音樂的不同音樂形象。
2、激發(fā)聽音樂的興趣和培養(yǎng)安靜得聽音樂的習慣
★活動準備:
《龜兔賽跑》圖、音樂磁帶、提前幼兒聽過《龜兔賽跑》的樂曲
★活動過程:
1、在《走路》歌曲的伴奏下,幼兒分別作兔跳、小鴨 烏龜?shù)葎游锶雸觥?/p>
2、發(fā)聲練習:《小兔和烏龜》根據(jù)老師問唱速度的快慢,用相應的速度唱出來。
3、復習歌曲《兩只老虎》(兩聲部輪唱要和諧)
4、欣賞音樂
(1)、完整地欣賞第一遍音樂(初步感知樂曲的不同情緒)
(2)、完整欣賞第二遍(提問:這首曲子有幾段請幼兒說一說每段有什么不同)
(3)、老師告訴幼兒樂曲的名稱并請幼兒欣賞第三遍(樂曲中都有哪些小動物出現(xiàn)了為什么)
(4)、分段欣賞用圖片來幫助幼兒感受(出示圖片幼兒討論)
·欣賞第一段音樂:這段音樂里有那個小動物出現(xiàn)了?
·欣賞第二段音樂:這段音樂聽上去你們有什么感覺?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這段中又有哪個小動物出現(xiàn)了?
·聽最后一段音樂:這段音樂聽上去你們的感覺是什么?你們猜猜小動物們在做什么?(歡慶勝利)
5、聽《走路》音樂幼兒退場。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1.發(fā)聲練習
2.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
教學目標:
1.感受發(fā)聲練習所表現(xiàn)的情緒和意境,并用歡快而富有彈性聲音來演唱
2.通過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來激發(fā)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運用聲音、表情、肢體語言等來演繹發(fā)聲練習所表現(xiàn)的情緒與意境。
2.以歌詞內(nèi)容為主開展愛生活、愛勞動的情感教育
教具準備:
磁帶、錄音機、琴、動物卡片等。
教學過程:
1、跟著音樂《小貓怎樣睡覺》律動進課堂。
2、導入:
師:睡覺的小貓是很可愛,但是你喜歡老是在睡覺的小貓嗎?〈生〉為什么?〈生〉師:對,勤勞的小貓誰都喜歡,你看它肩挑著什么向我們走來了?
3、發(fā)聲練習
①師:小貓?zhí)糁烎~桿是怎樣走來的?
②師:看見那么多的魚,你會怎樣表現(xiàn)?
③師:看看哪只小貓釣的魚最多了?
④請學生單獨或合作來表演。
4、欣賞歌曲
師:小貓釣了那么多魚也該休息一下了,來聽聽音樂吧!
①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1次。
師:它們當中誰是不勤勞的?〈生〉
如果是你,你最想做它們當中哪種小動物呢?為什么?〈生〉
③將相應的小動物標志分給學生。
④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2次。
⑤提問學生,各種小動物是怎么勞動的?并用動作表演。
師:小動物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來勞動吧?
⑥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3次。
師:看,那么多勤勞的小動物,你最喜歡向誰學習?為什么?〈生〉
師:在生活中,你認為自己是個勤勞的人嗎?哪方面體現(xiàn)出來?
5、播放《勞動最光榮》第4次,律動出教室。
課堂小結(jié):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鈴鐺》;
2、 能大膽地上臺表演律動《摘果子》;
3、 欣賞丹麥民歌《豐收之歌》,并能用輕快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
1、 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鈴鐺》;
2、 欣賞丹麥民歌《豐收之歌》
教學難點:
1、 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2、 律動《摘果子》
教學用具:
磁帶、錄音機、課件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1、 聽音樂進教室
2、 師生問好
二、基礎訓練
節(jié)奏訓練
2/4 x | x x | x x x x | x x |
x | x x | x x x x | x —||
要求:拍準十六分音符
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拍準八分音符,掌握節(jié)奏
2/4 x x x x |x x x | x x | x —||
三、新課教學
師: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瞧,果園里傳來一首歡樂的歌,咱們?nèi)ヂ犅牥桑?/p>
1、 師范唱;
2、 帶學生朗讀歌詞;
3、 帶唱歌曲;
4、 全班齊唱。
四、參與表現(xiàn)
師:下面啊,我們來一個摘果子比賽。
1、 教唱《摘果子》;
2、 律動《摘果子》。
五、總結(jié)下課
1、師:美麗的秋天,豐收的果園,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
2、師生再見,聽音樂出教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1、 聽音樂進教室
2、 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一首《金鈴鐺》,那是描寫什么景色呢?對了,是秋天大豐收的景色。今天啊,我們再來聽一首《豐收之歌》。
三、新課教學
1、初聽全曲
a、聽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b、它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場景?
2、再聽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 2/4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
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1 — ||
b、說說它是幾拍子的歌曲
c、簡單介紹歌曲
《豐收之歌》是一首丹麥民歌,它描寫秋天田野上的莊稼都已收割,果園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勞的人們獲得了豐收,同時,也不忘記幫助別人,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豐收后,到處都是歡歌笑語的熱烈歡騰的場面。
四、參與表現(xiàn)
師:豐收的時候是一個熱鬧喜慶的時候,為了慶祝豐收的節(jié)日,農(nóng)村里的勞動人民喜歡敲鑼打鼓來慶祝,我們就用打擊樂器來慶祝吧!
1、教學生用鈴鼓、沙錘和碰鈴,用輕快的節(jié)奏給樂曲伴奏;
2、請同學上來用樂器伴奏。
五、總結(jié)下課
師生再見,聽音樂出教室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從聆聽《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盡可能展開想像、聯(lián)想,能邊聽音樂邊用動作來表示樂曲的變化
2、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進行打擊樂伴奏的編創(chuàng)活動,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頌。
3、學會十六分音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歌
二,欣賞《春到沂河》
1、以山東民歌《沂蒙山好風光》為欣賞《春到沂河》的導入
(1)欣賞女聲獨唱《沂蒙山好風光》。
(2)隨教師的琴聲視譜哼唱《沂蒙山好風光》曲調(diào)
2、聆聽《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聽兩遍)。師問:
(1)這段曲調(diào)熟悉嗎?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這段曲調(diào)給你們的情緒以什么感受??
3、介紹柳琴的形狀與音色特征。
4、看著書上的圖形譜,完整地聽全曲,比較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速度變化。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紹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導學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東民歌為素材改編的樂曲。
6、再次完整地聆聽全曲。從樂曲的名稱(標題)及三部分的速度變化,即興用動作來表達對樂曲的感受與理解。
三、學習《嘀哩嘀哩》
1、導入:誰能模仿小黃鸝鳥的鳴叫聲?如果你不會的話,請聽聽歌曲中的小黃鸝鳥叫
2、聽歌曲范唱(錄音或教師示范)
3、請你模仿歌曲中的黃鸝鳥叫聲
4、講解十六分音符的時值。
A、在歌曲黃鸝鳥的叫聲中模仿其節(jié)奏,從模仿實踐中感受的長短B、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在復習四分、八分音符時值的基礎上,通過比較,讓學生理解。
5、再聽歌曲范唱,要求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
6、學習曲調(diào):分兩部分學唱?
(1)前16小節(jié)的學唱曲:聽出這16小節(jié)中的相同樂句是哪一句?先學唱這8小節(jié),然后在學唱其他8小節(jié)
(2)后16小節(jié)從聽辨相同節(jié)奏地樂句切入,學唱好8小節(jié),然后再學唱最后8小節(jié)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學唱歌詞,唱好全曲
8、讓學生自己為歌曲第二部分選用合適的打擊樂器編創(chuàng)伴奏,要體現(xiàn)
學生的自主性,尊重他們的創(chuàng)作,在嘗試實踐的基礎上,選擇最好的方案。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從聆聽《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樂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盡可能展開想像、聯(lián)想,即興創(chuàng)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
2.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舉行音樂會》,并進行打擊樂伴奏的編創(chuàng)活動,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頌
3.聽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并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
教材分析:
1.柳琴獨奏《春到沂河》
樂曲采用了濃郁的山東風味的.旋律,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東民歌《沂蒙山好風光》為素材,加以提煉和發(fā)展而成的。
2.小提琴協(xié)奏曲套曲《春》
這首樂曲系18世紀意大利作曲家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樂章。作曲家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擬淙淙泉聲、啾啾鳥鳴等音響使聽者聯(lián)想起春天。維瓦爾第的這首樂曲是描寫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
3.歌曲《嘀哩嘀哩》
這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曲調(diào)歡快活潑,它以天真的語氣歌唱美麗的春天,抒發(fā)心中無限歡樂的感情。歌曲為4/4拍,大調(diào)式,采用帶再現(xiàn)的兩段體結(jié)構。每樂段由四個樂句構成,結(jié)構規(guī)整。
4.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
這是一首曲調(diào)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跳動的節(jié)奏,流暢的旋律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的春色圖景。富有形象的象聲詞奏響了一曲優(yōu)美動聽的“春天交響曲”。歌曲為2/4拍,一段體結(jié)構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欣賞《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
教學目標:
1.從聆聽《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盡可能展開想像、聯(lián)想,能邊聽音樂邊用動作來表示樂曲的變化
2.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進行打擊樂伴奏的編創(chuàng)活動,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頌。
3.學會十六分音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歌
二,欣賞《春到沂河》
1.以山東民歌《沂蒙山好風光》為欣賞《春到沂河》的導入
(1)欣賞女聲獨唱《沂蒙山好風光》。
(2)隨教師的琴聲視譜哼唱《沂蒙山好風光》曲調(diào)
2.聆聽《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聽兩遍)。師問:
(1)這段曲調(diào)熟悉嗎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這段曲調(diào)給你們的情緒以什么感受
3.介紹柳琴的形狀與音色特征。
4.看著書上的圖形譜,完整地聽全曲,比較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速度變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紹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導學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東民歌為素材改編的樂曲。
6.再次完整地聆聽全曲。從樂曲的名稱(標題)及三部分的速度變化,即興用動作來表達對樂曲的感受與理解。
三、學習《嘀哩嘀哩》
1.導入:誰能模仿小黃鸝鳥的鳴叫聲如果你不會的話,請聽聽歌曲中的小黃鸝鳥叫
2.聽歌曲范唱(錄音或教師示范)
3.請你模仿歌曲中的黃鸝鳥叫聲
4.講解十六分音符的時值。
A、在歌曲黃鸝鳥的叫聲中模仿其節(jié)奏,從模仿實踐中感受的長短B、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在復習四分、八分音符時值的基礎上,通過比較,讓學生理解。
5.再聽歌曲范唱,要求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
6.學習曲調(diào):分兩部分學唱,
(1)前16小節(jié)的學唱曲:聽出這16小節(jié)中的相同樂句是哪一句先學唱這8小節(jié),然后在學唱其他8小節(jié)
(2)后16小節(jié)從聽辨相同節(jié)奏地樂句切入,學唱好8小節(jié),然后再學唱最后8小節(jié)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學唱歌詞,唱好全曲
8.讓學生自己為歌曲第二部分選用合適的打擊樂器編創(chuàng)伴奏,要體現(xiàn)
學生的自主性,尊重他們的創(chuàng)作,在嘗試實踐的基礎上,選擇最好的方案。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了解歌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及貝多芬對人類音樂的偉大貢獻。在學習中聯(lián)系創(chuàng)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了解歌曲表達的中心思想——只有當人們都成為兄弟時,人類才能得到幸福
教學重點:
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了解貝多芬的生平,學習他與社會與疾病與命運抗爭到底的偉大人格,并且運用樂器編小合唱。
教學難點:
跨小節(jié)的切分節(jié)奏,要唱足時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新課
1、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見一位音樂圣人: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
教師彈奏《獻給愛麗斯》片段,請學生說出是誰的作品。
2、提問:
①你還聽過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為什么被稱為“樂圣”?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愛戴和擁護?
3、現(xiàn)在老師就帶大家走進美妙的音樂殿堂,去了解一下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多芬。
二、走進音樂圣人——貝多芬
1、通過聽故事談談你對貝多芬的認識。
2、結(jié)合課件簡介“樂圣”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1770-1827) 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父親是一個宮廷男高音歌手。貝多芬自幼便已顯露出他的音樂天才,父親急于把他培養(yǎng)成為一個象莫扎特那樣的神童,從小就逼著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八歲時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并嘗試作曲,但是,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亂和沒有系統(tǒng)的)
三、走進名曲——《歡樂頌》
1、欣賞《歡樂頌》
①結(jié)合課件通過欣賞《歡樂頌》的演出盛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
②提問:聽完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學唱《歡樂頌》
①提問:你想用什么方法學習這首歌?
②試用學生提出的方法學唱,解決難點。
③全體齊唱,相互評價指出不足之處,并提出修改意見。
④教師指揮,全班有感情地齊唱。
四、拓展、延伸、運用
1、教師出示沙錘、串鈴、雙響桶、碰鐘、三角鐵,學生齊答這些樂器的名稱,并找個別同學示范演奏方法。
2、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將《歡樂頌》這首歌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運用這些樂器自編合唱。
3、分組上臺表演,相互評價。
4、教師總結(jié)引導學生合唱要“動”起來,要有創(chuàng)新,應在隊型和變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結(jié)
1、用一句話說出你了解的貝多芬。
2、我們從他身上學到了哪些精神?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通過演唱和欣賞活動,能夠感受和表現(xiàn)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喜愛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國、歌頌友誼的歌曲。
二、聆聽欣賞曲《我的祖國》和《大中國》,能夠背唱歌曲的音樂主題;辨別并說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與表現(xiàn)歌曲情感的關系;能夠辨別這兩首歌曲明顯不同的風格。
三、能夠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據(jù)感情需要同抒情的、連貫的聲音或熱情激動的聲音進行演唱,表現(xiàn)歌曲的感情,并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歌曲的演唱形式,嘗試用二聲部演唱此曲。
四、學習秧歌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為歌曲《大中國》編配秧歌舞的動作。
五、學習有關合唱知識,知道合唱的聲部及各聲部位置。
教學重、難點:
1、繼續(xù)能用和諧、統(tǒng)一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二聲部歌曲。
2、自己設計秧歌動作。
3、學習合唱的聲部及其位置。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觀看在《同一首歌》錄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跟著錄象中的音樂,輕聲哼唱《同一首歌》,營造歌曲深情、真摯的意境。
二、寓教于樂:
1、跟音樂,輕聲演唱歌曲。
2、老師隨機指導。
3、學習二聲部旋律及其演唱。
4、練習兩個聲部配合。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聽聽、唱唱《同一首歌》,討論歌曲分成幾段。用色筆在樂譜上標出。哪些地方要唱得親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熱情激動?試著自己設計演唱形式。
2、表演。
四、完美結(jié)課學生唱著《同唱一首歌》下課。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課前練唱《同一首歌》。
二、寓教于樂:
教師播放歌曲,學生聆聽
《我的祖國》、《大中國》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隨錄音唱歌詞。
3、引導學生對比《我的祖國》兩個樂段的情緒。
4、隨音樂模仿指揮。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學生分組表演《我的祖國》、《大中國》。
四、完美結(jié)課:
課后合作找資料,了解中國秧歌的舞蹈特點,并自己學習幾個動作。
第三課時
一、激情導入:
讓學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資料進行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寓教于樂:
老師先跟著音樂,即興表演一段秧歌舞。然后學生進行分組舞蹈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進行合作排練。
2、全班跟著音樂進行秧歌表演。
3、分組進行展示、評價。
四、完美結(jié)課。學生邊表演邊走出教室。
第四課時
一、激情導入:
跟著音樂表演秧歌舞
二、寓教于樂:
學習音樂知識
1、結(jié)合《我的祖國》和《大中國》兩首歌曲學習合唱音樂知識。
2、懂得二聲部的位置。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讓學生自由討論自己平時知道的有些有關合唱的音樂知識。
四、完美結(jié)課:
教師小結(jié)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用雄壯有力的聲音演唱進行曲。
2、指導用不同的延長來表現(xiàn)不同的意境。
3、在使用椅子表演時,注意不用力踩踏椅子、不碰倒椅子,力爭能整齊一直地唱歌和做動作。
活動準備:
明確海軍的特征與海軍所承擔的任務,對海軍有熱愛與崇拜的感情。
活動過程:
1、學唱新歌。
教師范唱,幼兒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2、有表情的演唱。
(1)啟發(fā)幼兒唱出進行曲的感覺。
教師:"我們用什么樣的聲音能唱出小海軍勇敢、神氣的樣子。
(2)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提示語:小海軍的炮艇悄悄地穿過敵人的封鎖線,這時我們怎么唱呢?(斷頓,中弱音量)
(3)教師創(chuàng)設一系列情境。啟發(fā)幼兒用三種不同的方法演唱。
提示語:小海軍勇敢地起航出發(fā),悄悄的穿過封鎖線,作后打了大勝戰(zhàn),啟發(fā)小朋友想象是三副什么樣的畫面。你能用三種不同的歌聲唱嗎?用斷頓,中弱的音量演唱,以表現(xiàn)小海軍的勇敢。
3、歌表演。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是“一曲多用”的形式在中班上期的初次嘗試,因此我們選擇幼兒們熟悉、喜歡的歌曲《小海軍》作為活動的載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罘。在活動中我們運用聽聽、看看、說說、身體節(jié)奏、體態(tài)表現(xiàn)等方法逐步引導幼兒感受、體驗并表達原曲與變速曲之間的不同感覺。同時,通過教師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營造相應的氛圍,不斷推進幼兒的感受和體驗。總的來說,這次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教學策略得當。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下一步進行解決:(1)在幼兒聽完第一遍變速曲后就請他們說出原曲與變速曲之間不同的原因還早了些,放在身體節(jié)奏之后幼兒可能會更容易理解。(2)幼兒在運用體態(tài)表現(xiàn)自己對音樂的感受、體驗的美感還不夠,在下階段的活動中應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與音樂之間的聯(lián)系。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10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聆聽《口哨與小狗》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表演《拉勾勾》
第一課時案例
教學目標:
1、學習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學會用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
2、聆聽《口哨與小狗》,感受輕松活潑的曲風和逼真可愛的形象;
3、營造輕松活潑的音樂活動現(xiàn)場,為小朋友的表現(xiàn)與欣賞提供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內(nèi)容: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聆聽與表現(xiàn)《口哨與小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歌曲、樂曲的感受與表現(xiàn)調(diào)動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能動起來聽,動起來唱,全身心地感受音樂,感受音樂在我們生活中。
教學過程:
一、 律動進教室
隨著《你的名字叫什么》的伴奏音樂律動進教室。(引導小朋友和著音樂節(jié)拍做自己想要做的動作。熟悉新歌旋律,為歌曲的表演作準備。)
二、 學習與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1、 新課導入
師:今天老師和大家坐在一起非常開心,老師很想知道小朋友的名字叫什么,能告訴我嗎?
師: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我叫Ⅹ Ⅹ(ⅩⅩ Ⅹ)(提問,學生回答,在他們回答時老師擊拍節(jié)奏Ⅹ Ⅹ或ⅩⅩ Ⅹ進行引導)
2、 初步感受
師:現(xiàn)在我要唱著歌來提問,你能用歌聲來回答我嗎?(提問,回答數(shù)遍,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旋律哼唱)錄音范唱,完整感受歌曲。學生聽音樂作簡單律動:在回答自己名字時擊拍相應節(jié)奏型。
3、 師生表演唱。
三、 聆聽與表現(xiàn)《口哨與小狗》
1、 完整的聆聽音樂,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音樂中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引導小朋友和你說、和他說、和大家說)
2、 復聽,感受音樂形象,并為小狗的叫聲涂上顏色,也可以在插圖上畫上自己想到的東西,與大家分享。
3、 分角色表演(設計簡單的形體律動)
(1) 師:男孩與小狗在愉快的散步,這時有一個小朋友笑瞇瞇地走過來問好:你的名字叫什么(唱歌曲)(老師扮演另一個小朋友和男孩與小狗表演,其他小朋友分別摻進這個集體,最后變成了“大家與小狗”愉快的散步游玩。)
(2) 師:老師要在這幅畫上添上一只翅膀受傷的小鳥……
生:小狗會把它吃掉的……
師:所以我們就要保護小鳥,治好它的傷,也要幫助小狗和小鳥成為好朋友,就象我們大家一樣快樂的在一起玩耍。
(分別請幾個小朋友扮演小鳥的角色,教師加以引導,其他同學扮演路邊各種東西,想怎么演就怎么演)
四、 尾聲
師:男孩與小狗散步時會有很多奇遇,請每個小組的小朋友去設想一下,并把你們的音樂小故事排演出來,有機會和其他小組來一個比拼好嗎?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帶著自己的好朋友到教室外去玩一玩!(和著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旋律跑跳出教室,課件引導歌詞:你是我的好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們跳跳跳,我們唱唱唱,我們玩得多愉快!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11
一、做好榜樣,先入為主
在家里,父母是學生的第一老師;在學校,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對于新接任的班級,我會在上課前5分鐘到教室門口等待學生收拾用品、整隊,做好到音樂教室上課的準備。這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重視,促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老師的調(diào)控。
部分過程回放:
師:“同學們,老師現(xiàn)在帶你們?nèi)ド弦魳氛n好嗎?”(一陣歡呼!)
“誰最快安靜下來,老師表揚他(她)!”(很快安靜)
“到音樂教室后,先按教室的座位坐,聽明白的舉手”
“看誰像老師一樣走得穩(wěn)(老師也帶著音樂課本),排隊表現(xiàn)好的同學,上完課后將得到漂亮的紅印花”。
“下面,請路隊長整隊、帶隊,”••••••
二、游戲結(jié)合,利用音樂調(diào)控課堂
排好了路隊,分組走進了音樂教室,給了他們指定的位置,學生有序做好。此時,我直接讓學生先感受音樂課的常規(guī)要求,目的也是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了解音樂課堂的常規(guī)要求,從第一節(jié)課就認識:好的課堂秩序,才能保證教學的有序進展。
部分過程回放:
師:“聰明的同學已經(jīng)把身體坐正了。我最喜歡跟坐姿端正的同學交朋友”(馬上很多同坐正,老師邊走過去和同學握手)
“老師真開心!沒想到這么快就能交到坐姿端正的朋友。”
“下面,請同學們來敲一敲老師的音樂寶盒,用手敲三下,聽到音樂后,請你哼唱出來,能唱出唱名的同學更棒。”(事先準備的精美塑料盒,學生敲完,我就在琴上彈一小段音樂)”
“這就是柯老師在音樂課上讓大家坐端正的音樂,我們再唱一遍,記住它,等會要考考你們的記憶力和反應能力。”
“不但坐正有音樂,老師的音樂寶盒里還有音樂呢!”••••••
三、露一手,互相了解
作為音樂教師,都有自己的特長,在第一節(jié)音樂課上,為學生展示你自己的風采,學生無不仰慕,也有助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被你吸引。課堂上,我利用音樂盒的游戲,讓學生敲出“中國好聲音”。
部分過程回放:
“同學們,最近是否看‘中國好聲音’的節(jié)目,想聽聽現(xiàn)場的好聲音嗎?老師給同學們唱一首。”
師演唱••••••
“其實,好聲音就在我們身邊,下面老師想聽聽我們班的好聲音,誰是我們班最勇敢者,把你的歌聲帶給大家。”(請生唱一唱)
“通過,剛才的演唱,老師和同學們,有了一點的了解,大家還想對老師有更多的了解嗎?”
“那接下來老師跟打家做一個自我介紹。”(PPT隆重介紹自己,包括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曾經(jīng)獲獎的情況等)
四、與學生共同探討“音樂在人們生活中的意義”
對于五年級的同學而言,讓其認識“音樂在人們生活中的意義”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列舉了幾個問題,與同學們進行探討:
如:(1)你在經(jīng)常哪些場合中聽到音樂?
(2)你喜歡聽音樂嗎?經(jīng)常聽哪些類型的音樂?
(3)你覺得人們在什么情形下會聽音樂?
(4)生活中,哪些場合會播放音樂?上如果沒有音樂,會怎樣?
(5)你會去劇院聽音樂會嗎?
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認識音樂在人們生活中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我馬上對學生加以教育,生活中人們離不開音樂,音樂使人們快樂,當你上完語、數(shù)、英,來到音樂課學唱歌、聽賞音樂,其實是一件多么有調(diào)劑學習心情的事,如果每天都讓大家學習語、數(shù)、英,你會怎樣?那么,請同學們在以后的音樂課中互相尊重,互相學習,開心度過每一個40分鐘。
五、講明相關要求及獎勵
在引導學生探討“音樂在人們生活中的意義”之后,我以ttp的展示,向?qū)W生提出具體的、全面的上課要求,讓學生讀一讀,記一記。講明要求及規(guī)定,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以便在日后的課堂中更好的管理課堂。最后,也讓學生有所盼頭,與學生分享了我的獎勵辦法,這有助于學生對上音樂課產(chǎn)生期待感。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在新學期能夠以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投入到學習中去,并用高昂的興趣參與學習。
2、熟悉新學期音樂課的要求,并能夠有意識的遵守,以良好的學習習慣規(guī)范自己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
教學重點: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相問好,拉近彼此的距離。
二.師生共同演繹節(jié)目,學生表演,老師表演,增進彼此感情,與孩子打成一片。
三.講述新學期音樂課要求:
1、按時按順序進入教室,不遲到,不早退。
2、進入教室不得高聲喧嘩打鬧,保持安靜狀態(tài)。
3、認真保持教室衛(wèi)生,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
4、課堂上發(fā)言積極有序,有禮有節(jié),爭做文明小學生。
5、做到愛護公共物品,輕拿輕放,損壞照價賠償。
6、上課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以積極的態(tài)度認真學習。
四、習慣養(yǎng)成訓練,聽音樂做出相關要求:
1、起立、坐下
2、安靜
3、師生問好
4、請坐好
5、同桌面對
五、分組選撥,并對小組長提出要求
1、四人一小組
2、講述課堂要求,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真實客觀,學會欣賞別人;正當優(yōu)秀小組,小組團結(jié)合作,富有創(chuàng)新;組長根據(jù)組員的表現(xiàn),從紀律、學習習慣、上課表現(xiàn)上進行評價計分,獲得3分就可獲得一張綠卡。
小結(jié):
希望第一節(jié)課能讓師生互相留下印象,更好的進行今后的音樂教學,把音樂課上的更加的有聲有色。
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13
音樂課的開學第一課怎么上,音樂老師們都想好了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于2019小學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到您!
2019小學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教學內(nèi)容
1、 強化課堂常規(guī),明確平時成績的內(nèi)容及記錄方法。
2、 復習音階、各種節(jié)奏、音符。
3、 學習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部分樂譜。
教學目標
1、細化平時成績內(nèi)容,公布各類之星于后面黑板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能區(qū)別八分音符與附點八分音符,唱準附點八分音符的時值。
3、基本會唱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樂段樂譜。
教學難點
附點八分音符時值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安排好學生座位。
2、師生問好。
二、強化課堂常規(guī)
1、說明本學期音樂書的使用方法。
每組選一個小組長負責音樂書的發(fā)放與收起,并由一個課代表總負責。
2、明確本學期音樂平時成績的內(nèi)容及記錄方法,及后面黑板光榮榜的使用。
三、復習樂理知識
1、復習各種節(jié)奏及音符
(1)用有節(jié)奏的一問一答的形式復習各種時值的節(jié)奏 (要求劃拍齊答)
出示各種節(jié)奏: - - - -
師:這 是 幾分節(jié)奏 念 幾 拍?
生:這 是 四分節(jié)奏 念 一 拍。
……
(2)出示各種音符、休止符,指名個別學生回答。
0 0 5 5 5 . 5 .
難點在附點音符的名稱及時值。
2、復習音階
(1)出示音樂臺階,請生說說在從中知道了什么?
A、在這個音樂臺階中,有三個音區(qū),分別是低音區(qū)、中音區(qū)、高音區(qū)。
B、在音樂臺階中,3 4 ; 7 1 ;是半音,其余是全音。
(2)聽師鋼琴彈奏,用手勢1表示全音,2表示半音。
(3)跟琴唱一唱音階。
四、學唱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部分樂譜。
1、游戲“小燕子叼音符”解決難點附點八分音符的演唱,及第一樂句的演唱
(1)5 5 5 5 |
(2)5.5 5 5 | (3)5.5 5 5 | 3 1 1 |
(4)5.5 5 5 | 3 1 1 | 2 5 |
(5)5.5 5 5 | 3 1 1 | 2 5 | 0 0 |
2、出示第一部分樂譜。
(1)跟琴演唱第一句樂譜。
(2)聽琴默唱每二句樂譜,然后再跟琴輕聲唱第二句樂譜。
(3)聽琴默唱第三、四句樂譜,然后再跟琴輕聲唱第三、四句樂譜。
(4)完整跟琴演唱第一部分樂譜。
五、感受歌曲總體風格。
1、初聽歌曲《拍手拍手》,感受情緒。
剛才我們唱的樂譜是來自于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部分,讓我們聽一聽歌曲,思考這首歌曲的說了什么內(nèi)容,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
2、 復聽歌曲,思考:休止符處的拍手在歌曲中起到什么作用?
六、總結(jié)
1、休止符處的拍手使歌曲更加的熱情,那除了用四分節(jié)奏拍之外還可以用什么節(jié)奏拍呢?請同學們課后思考一下,下一堂課我們再來交流。
2、有秩序地上傳音樂課本。
3、評出本節(jié)課的樂理知識之星與紀律之星,由課代表公布在后面的黑板上。
4、有秩序的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