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蛋(通用3篇)
大班語言教案蛋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詞語:急急忙忙、慢悠悠、丟三落四。
2、比較鵪鶉蛋、鴨蛋、鵝蛋、烏龜蛋等不同的特征。
3、不能養成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做事一定要用腦子,要細心。
4、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幻燈片、幻燈機、水彩筆、油畫棒、畫紙。
2、圖片(見配套幼兒畫冊)、操作卡片。
3、若干種蛋。
活動過程:
1、理解故事情節。
a、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內容。
提問: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誰?鴨媽媽找到蛋了嗎?
b、出示幻燈片,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交流、討論:
a、鴨媽媽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兒了?她第一次當媽媽,把蛋生在草叢里了。
b、在草叢里鴨媽媽遇到誰?她是怎么說的?蛇蛋是什么樣的?學習詞語:急急忙忙(可組織幼兒討論)。蛇蛋小小的,白白的。
c、 鴨媽媽在鵪鶉媽媽家找到蛋了嗎?她是怎么說的?鵪鶉蛋是什么樣的?鵪鶉蛋比鴨蛋小,蛋殼上有許多斑點。
d、 在沙灘邊鴨媽媽遇到誰?她是怎么說的?烏龜蛋是什么樣的?學習詞語:慢悠悠(可組織幼兒討論)。烏龜蛋要比鴨蛋小得多。
e、 鴨媽媽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誰?她是怎么說的?鵝蛋是什么樣的?鵝蛋比鴨蛋還要大。
f、 鴨蛋是誰找到的?鴨蛋是什么樣的?鴨蛋是不大不小的,淡青色,橢圓形的。
g、你喜歡鴨媽媽嗎?為什么?學習詞語:丟三落四(可組織幼兒討論)。
h、再次聽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
2、游戲操作活動:“幫動物媽媽找蛋”。
為幼兒提供幾種動物的蛋,讓幼兒把蛋放到貼有動物卡片的籮筐里,回憶已知的卵生動物的名稱。
3、搜集和進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動物。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會生蛋的動物?回去找一找,明天來和小伙伴們交流,好嗎?
附《鴨媽媽找蛋》故事內容:
小黑鴨是第一次當媽媽,她要生寶寶了。她在草叢里生了一個蛋,剛生完蛋,她就急急忙忙找朋友玩去了。
天黑的時候,鴨媽媽才想起要把她的蛋寶寶帶回家。她在草叢里找呀找,看一堆白白的、小小的`蛋,她高興地說:“啊,總算找到我的蛋了。”鴨媽媽剛想把蛋拿走,沒想到旁邊旁邊游過來一條蛇,說:“是誰在動我的蛋?”鴨媽媽嚇了一大跳,只好丟下蛋急急忙忙逃走了。
鴨媽媽來到鵪鶉媽媽的家,看到窩里躺著許多蛋寶寶,鴨媽媽說:“哎呀,我的寶寶,總算找到你們了。”鵪鶉媽媽說:“這不是你的蛋,這是我生的,你看,我的蛋比你的蛋小,蛋殼上有許多的斑點。”
鴨媽媽來到沙灘邊,看到烏龜媽媽用沙把一些圓圓的、小小的蛋蓋起來,鴨媽媽急忙叫道:“喂,你這是干什么?為什么要把我的蛋藏起來?”烏龜媽媽笑了,她慢悠悠地說:“這是我生的蛋寶寶呀,我的蛋比你的蛋要小得多。”
鴨媽媽走呀走,看到白鵝媽媽拿著一個大大白白的蛋走過來,她高興地迎上前說:“白鵝大姐,謝謝你幫我找回了蛋。”白鵝媽媽說;“我可沒幫你找蛋,這是我剛剛生的,你看。它是很大的,摸上午還暖暖的。”說著,高興地捧著蛋回家去了。
鴨媽媽找不到蛋,傷心地回到家里,剛進家門,她就看見桌上放著一個蛋。鴨爸爸走了出來,說:“你看你,丟三落四,幸虧貓妹妹在草叢里玩,幫我們把蛋送回了家。”鴨媽媽趕緊拿起自己的蛋,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說;“哦!原來我生的蛋是不大不小的、淡青色、橢圓形的呀。”
活動反思:
動物世界里充滿了神秘感,在幼兒平時的出游活動中,接觸小動物的機會比較少,對于動物寶寶具體是是怎么來的?孩子們都是模凌兩可的。動物寶寶都是媽媽直接生出來的嗎?這些問題引導著幼兒去探索,去深思。《鴨媽媽找蛋》利用故事、圖片等形式幫助幼兒了解動物的胎生、卵生現象。本次活動利用故事的引出,圖片的欣賞等形式,讓幼兒了解動物的胎生、卵生現象,幼兒在活動中有興趣的學,參與性也比較高。
大班語言教案蛋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夠結合閱讀經驗主動思考、大膽想象進行小組討論創編故事情節。
2、能夠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情節,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培養孩子豐富的想象能力。
3、幼兒在創編中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能認真傾聽他人的講述,培養幼兒間的友好協商合作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根據故事開頭進行創編故事
難點:每個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組成員達成一致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的準備:幼兒了解一些故事中角色的特點;有關于蛋的種類的了解;有一定的創編經驗及小組合作經驗;物質準備:紙張、筆、故事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導入部分
1、以所聽過的故事談話導入——引導幼兒總結梳理一些故事帶給大家的感受:
教師:小朋友們是不是聽過很多很多的故事呀?有的故事讓你覺得很怎樣?(請幼兒分享自己所讀故事中帶給自己的不同感受。)
2、引出本次活動的主要角色狐貍:
教師:今天黃老師的故事里請來了一個動物,它也常常出現在一些故事之中(出示狐貍的圖片)
教師:你們聽過哪些關于狐貍的故事呢?,你覺得故事中的狐貍是什么樣的狐貍?
(引導幼兒描述一些故事中狐貍的形象特點,并拓展幼兒的思維,有意識發現狐貍的多種形象特征。)
二、基本部分
1、引出故事《狐貍發現一個蛋》,激發幼兒的創編想象:
①通過講述故事的開始部分,引導幼兒全方面的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為創編故事做好鋪墊:
教師:今天黃老師還是要給小朋友講一個關于狐貍的故事,想不想看看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教師:(講出故事的開始部分)
教師:故事講到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開頭。你們希望這只狐貍在這個故事中是一個什么樣的狐貍呢?(請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師:你們對這個蛋有沒有什么看法?這個蛋可能是一個什么蛋呢?會不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②教師進一步啟發幼兒怎樣編故事,拓寬幼兒思路,讓幼兒明白要編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故事會有多種可能性:
教師:今天的故事比較有意思,(教師和幼兒再次回憶故事的開頭,激發幼兒的創編興趣)故事里有狐貍,不知是什么樣的狐貍;有一個蛋,也不知是什么樣的蛋;狐貍撿到的這個蛋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還可能會有誰在故事中呢?故事可能又會發生在哪里?故事最終會怎樣呢?
教師:我想請小朋友試著想想,你如果繼續往下編故事,你想編出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請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的想法)
③引導幼兒小組合作編故事:
教師:狐貍發現一個蛋后,接下來可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故事。每個小朋友都可能會編出不一樣的.故事,你們今天愿意嘗試小組合作編出一個更精彩的故事嗎?
教師:要想讓你們的故事精彩,你們覺得故事得怎樣才會讓大家覺得精彩,喜歡聽呢?
(引導幼兒注意創編的故事情節豐富、有意思、有趣、可能是溫暖的幸福的感動的;也可能是傷心的、可怕的等等)
教師:那我們小組合作編故事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既要大膽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要認真傾聽并采納他人的創編,把每個人的想法試著編進去。
提示注意分工合作好,讓每個人發揮作用。
(1、指導幼兒小組進行續編故事,并做分享講述,引導幼兒大膽語言連貫的講述故事情節:
(2、鼓勵在創編中的合作、創意。2、交流討論故事的情節給予評價并總結故事中狐貍的特點。)
教師:創編的故事讓你有什么感受?狐貍是一只什么樣的狐貍?
三、結束部分
1、教師評議今天的故事創編。
2、教師小結:今天的故事創編每個組有不一樣的故事,比以前的創編更加的有意思了,希望我們以后的創編越來越有趣!
四、【活動延伸】——可以欣賞完整講述原故事中情節:
1、感受反應狐貍心情變化的情感及狐貍對小鴨子的愛的另一創意點:
2、發現故事情節的特點。
3、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創編活動的興趣及學習編故事的方法。
活動總結
幼兒小組合作愉快。每組針對故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都有創意的想法,在創編講述中圍繞“角色”“情節”“結尾”進行。讓故事更加的完整。在創編中幼兒有意識加入“角色”對話的創編,讓故事更加有趣味性。
大班語言教案蛋 篇3
活動目標
1、在了解雞蛋易碎特點的基礎上,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保護蛋妹妹。
2、愿意在討論中認真傾聽別人意見,同時發表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宣布護蛋任務,導入活動。
1、出示毛絨小熊,用小熊的口吻講述:今天是我的.生日,奶奶給了我一個超級任務,要我保護蛋妹妹。如果一天下來蛋妹妹好好的,一點沒破,奶奶就說我是真的長大了。你們可要幫幫我呀!
2、師:蛋妹妹什么時候最容易碎?那我們在傳遞蛋妹妹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二、游戲“蛋妹妹接力賽”。
1、師:小朋友你們可真細心呀!現在,小熊想來和你們玩一個“蛋妹妹接力賽”的游戲,你們愿意嗎?
2、小熊將蛋妹妹傳到第一個幼兒的手里,然后幼兒按順序一個一個小心地往下傳。(在幼兒傳遞的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要小心,保護好蛋妹妹。)
3、若發生不慎將蛋跌落的事情,可抓住契機,提醒幼兒要小心保護蛋妹妹。
4、師:蛋妹妹覺得累了,想要休息一下。(教師邊說邊將雞蛋放在桌上,出現雞蛋差點滾落的現象,引發幼兒思考如何來保護蛋妹妹。)
三、聯系生活經驗,嘗試各種護蛋方案。
1、和幼兒討論保護蛋妹妹的方法。
2、出示一些輔助材料,鼓勵幼兒操作。
引導他們知道用蛋格、棉花等物品來保護蛋妹妹。
3、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4、教師總結,肯定幼兒小心護蛋的行為,建議幼兒回家后再想想、試試還有哪些方法可以保護蛋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