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教案(精選12篇)
《小馬》教案 篇1
教學目的及要求:
1、 幼兒練習助跑跨跳過不小于寬50厘米的平行線。
2、 幼兒掌握游戲規則和玩法,會魚貫的進行游戲。
3、 發展幼兒的動作協調性以及腿部的彈跳能力。
教學重點:
練習助跑跨跳。
教學難點:
幼兒掌握游戲規則及跨跳的動作要領。
教學準備:
1、 小碼頭飾若干,獎杯兩個。
2、 橡皮筋、籃子、沙包若干。
3、 錄音機、磁帶各一;手機一部。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教師帶領幼兒兩路縱隊進入活動場地。
2、 放錄音,幼兒跟老師做熱身運動。
雙臂繞環 手腕、腳腕 弓步 原地跑 跨跳
3、引出課題
師:“孩子們,今天媽媽帶大家去馬戲團看表演好嗎?有走鋼絲、小猴騎車、老虎鉆洞。可最有趣最好玩的還是小小馬過河。我們聽著快樂的音樂走吧,孩子們要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
二、 基本部分
1、 帶有而到場地二 。
師“ 咦!小
馬去哪了?噢!他可能是太害怕了吧!可惜那么多人都想看這表演是不是?要不我請一個裝的像小馬的孩子來替他表演吧!我要從全班孩子里挑最勇敢并且學的最像小馬的孩子為大家表演。下面我們先練習一下吧!”
2、 練習助跑跨跳。
(1)、將幼兒帶到場地兩邊,教師先示范表演一遍,幼兒仔細看,看完后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練習跨跳,在跨跳的過程中,要求幼兒魚貫的跑,并掌握跨跳的要領。
師:“孩子們,到小河跟前千萬不要停下來,這樣會跨不過去掉到河里的,大家要有秩序,前面一個孩子跨過小河后,下一個孩子就開始跑。跨的時候,步子要邁大,腿抬高才能跨過去。回來的時候,從隊的兩邊跑回來,排在隊尾。我們看看那匹小馬最聽話,表現最勇敢。”
(2)、 練習助跑跨跳第二遍,教師再次提醒幼兒游戲進行要魚貫,有秩序。
師小結:“孩子們練本領的時候都非常認真、勇敢,個個都很棒,可以當馬戲團的演員。”
3、游戲:小馬運糧
(電話鈴聲響)“馬媽媽,我們是森林糧庫的,聽說民樂發生了地震,好多人家的房子都塌了,他們沒有吃的糧食 ,我們想請你們來幫忙運糧給災區的.人們,可以嗎?”
師:“孩子們,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那我們趕緊去森林糧庫吧。”
(1)、放音樂,帶幼兒到場地三。
師:“曲災區的路上有一條小河,不知道河有多寬,讓媽媽先去試一試吧!”
(2)、教師完整的示范一遍游戲的玩法。提出游戲規則。
師:“為了提高運糧效率,我們分成兩隊,大家要有次序,前面一個孩子跨過小河后,下一個孩子就開始跑。糧食運上從兩邊回來,回來后把兩糧食放到籃子里,就排好隊”
(3)、教師指揮小馬有秩序的完成運糧任務。
(4)、幼兒游戲時,教師應始終提醒幼兒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連貫,并及時組織幼兒排好隊,準備下一輪游戲。
(5)、以運糧快地隊為勝,教師總結上一輪游戲效果,重新提出要求,進行第二輪游戲。(根據時間可進行,可不進行)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游戲情況。對認真玩游戲的小馬提出表揚,并給獲勝組頒發獎杯。
2、放松整理運動。
3、活動結束。
《小馬》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能用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時間像小馬車》,并且通過歌曲的學習讓同學認識到時間是永遠不會停止的,懂得如何珍惜利用好時間。
2、通過感受“小馬車”由遠到近和,由近到遠的聲音變化,引導學生體驗和表現聲音的漸強與漸弱。
3、積極為歌曲創編動作,從中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
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三、教學難點:
歌曲中的旋律上行與下行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件 鋼琴 獎品
五、教學過程:
課前:
學生隨音樂和老師一起在《幸福拍手歌》的音樂中律動。
上課:
一、節奏練習
1、師演奏雙響筒。
2、練習馬奔跑的節奏
3、學生和教師一起做動作,讀節奏。
4、練習漸強和漸弱。
5、《時間像小馬車》
二、師隨錄音伴奏范唱歌曲。 師領學生按節奏讀歌詞 學生隨范唱學唱歌曲。 糾正演唱的姿勢再隨音樂演唱。 隨琴演唱
及時糾正學生演唱不準確的句子。
師示范兩種不同的唱法讓學生聆聽,進一步感受休止符的作用。 找出上坡和下坡的句子用手勢表示。 繼續用聲音表現力度變化。
三、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歌曲創編 放伴奏音樂,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展示,師生點評。
四、拓展:
1、德育教育
2、欣賞《珍惜時間》
《小馬》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時間像小馬車》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的創作歌曲,2/4拍,F大調式。歌曲采用有規律的節奏,多為四分、八分音符,形象地模仿了時鐘“嗒嗒”走動的聲響,旋律多為級進,流暢上口,并采用了曲調的模進,節奏的重復,使歌曲的情緒歡快、活潑。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通過歌曲的學習,感知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的道理;認同從小就要養成惜時、守時、不虛度時光的好習慣。
2、知識與技能: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演唱《時間像小馬車》;通過感受小馬車“由遠到近”和“由近到遠”的聲音變化,體驗和表現聲音的漸強與漸弱,并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過程與方法:通過聽,辨,感等教學活動中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
【教學重點】
1、用聽唱法學唱歌曲,并能邊演邊唱。
2、讓學生懂得時間的珍貴,知道珍惜時間。
【教學難點】
能準確地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準備】
多能媒體、鋼琴、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方方圓圓體育場,三個選手比
賽忙,滴滴答答有快慢,最后成績一個樣。誰能猜到?
生:……
師:鐘表是我們大家的好朋友,它可以提醒我們作很多的事情,誰能說一說鐘表對你有哪些幫助呢?
生……
師:今天老師帶給大家的這首歌告訴我們時光來去匆匆,好象是一輛不知疲倦的小馬車,如果一不小心把握,就會讓時間白白的溜走。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時間像小馬車》
(設計意圖:用猜謎語導入新課,能夠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歌曲教學
、初聽歌曲,板書課題。
A、情緒是優美抒情的還是歡快活潑的?
B、這首歌是幾拍子的?
2、復聽歌曲
師:聽聽"小馬車"在行進的途中聲音有什么變化?
3、介紹"漸強","漸弱"兩種音樂記號。
師:同學們能用自己想象的動作來表現聲音的強弱變化了,真不錯!在音樂中,有這樣一個記號是用來表現聲音慢慢地變強,這個記號叫"漸強記號",漸"的意思就是慢慢地,表示聲音慢慢地變弱的記號叫"漸弱記號",它是這樣的
(設計意圖:使學生對歌曲的情緒、節拍、強弱規律有一個初步的體驗后,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最美的動作為歌曲配強弱規律的伴奏。)
4、學習歌曲
(1)隨琴聲用“DA”模唱旋律。
(2)學生分句接唱
(3)師彈琴,學生分別視唱第
一、二段歌詞。
(4)跟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5、隨范唱輕聲演唱歌詞。
6、引導學生用漸強、漸弱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7、跟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一)歌曲律動,引導學生自主創編。
、師:你能根據歌詞編出表演動作嗎?
2、師生討論。
3、跟錄音范唱邊做動作邊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樂器伴奏
、師示范,生徒手練習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小樂器,你們看是誰?
2、你覺得串鈴應該怎樣演奏呢?
(串鈴)
3、師生討論
4、節奏練習
板書:
X X▏X X▏ ▏X X▏
5、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總結
師:時間過得真快,我們應該怎樣來利用時間呢?(學生討論,
通過這個拓展,讓學生時間的可寶貴,懂得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
是呀,時間像飛馳的小馬車一樣,不停的向前跑,同學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要丟掉每一分鐘哦。
《小馬》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學習歌曲《時間像小馬車》中,體驗時間的寶貴,懂得應該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并學會勞逸結合。
2.通過用不同的速度演唱相同的歌曲,體驗速度對表現音樂情緒的作用。
3.初步感受音樂中的漸強、漸弱變化。
教學重點:
用速度的變化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
教學難點:
對音樂中漸強、漸弱的表現與控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在鐘表店里》片段
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到鐘表店去參加一場小小的音樂會,仔細的聽一聽,鐘表店里誰在唱歌呢?
2、師:原來是各種各樣的鐘發出的聲音啊!(出示鐘表圖片)
你能模仿他們的聲音嗎?
3、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分三組模仿各種鐘聲,然后進行合作。三種聲音做強弱處理(聲勢訓練)
4、師:小朋友們模仿的真像,時鐘們不但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更主要的是它們時刻會告訴我們準確的時間,滴答滴答的聲音,好象是一輛不知疲倦的小馬車,今天老師帶來了一輛與時間有關的音樂馬車,仔細聽,聽完后告訴老師,音樂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心情?歌曲中模仿馬車的聲音是怎樣的呢?
二.學習新歌
1、節奏練習
教師:誰來模仿一下小馬車的聲音?用雙響筒表現(出示節奏譜 | |X X|X-|)
教師:老師也給同學們帶來了一輛小馬車,你聽,小馬車奔跑的聲音是怎么變化的`?(由遠到近,出示動畫)
教師:你能用雙向筒來模仿一下嗎?(學生拍節奏)
教師:你聽,現在呢?(拍由近到遠的力度變化)
教師:小朋友們把馬車的聲音模仿的惟妙惟肖,時間就像不知疲倦的小馬車,不分晝夜的奔跑,今天,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時間像小馬車》。(出示歌譜)
2、按節奏有韻律地朗讀歌詞。 (老師帶著學生邊拍節奏邊讀)
3、你們能完整的把歌詞加入到音樂中讀一讀嗎?老師用雙向筒為你們伴奏,有節奏的敲,看好老師的提示。
4、讀的很準確,分句跟老師模唱歌曲,提醒聲音輕輕的。
5.分句跟琴模唱歌曲。
6、小朋友們唱的真棒,可是小馬車在奔跑的時候不僅腳步有了變化,他走的路面也發生了變化。你聽,這句旋律,小馬車在上坡還是下坡?Sol solla sido remi fa(旋律上行)――上坡。跟老師唱譜。La solfa misol fami re(旋律下行)――下坡。唱譜。分組多唱歌譜。(提示學生要口齒清晰,聲音有彈性,一氣呵成,有氣勢)
7、把“答答”兩樂句歌詞代入,分組強化訓練“答答”的地方,一組接一組。感覺小馬車一輛接一輛的跑過去。
8、仿佛真有幾輛馬車從我們面前奔跑過去。能完整的把兩段連起來唱一唱嗎?
9、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10、再次跟鋼琴完整演唱,誰最投入,最的歌聲最有感情?請一位同學加入打擊樂器為同學們伴奏,邊唱邊聽,打擊樂器加入以后有什么效果?(使歌曲變得更加生動,更加活潑。)問學生是按照節奏伴奏好聽還是按照節拍伴奏好聽?老師作示范,讓學生作比較。
11、男女生比賽,誰的歌聲最有彈性,最整齊?誰伴奏的最好聽?男生唱的時候請女生用打擊樂器為男生伴奏,相反一樣。
12、唱的真好,老師想請5組同學做一次小馬車接力比賽,比一比,哪一組的歌聲最整齊,最有活力。在唱的過程中請同學們聽好老師的前奏。唱完后告訴老師我變化了什么?你覺得哪種速度比較適合這首歌曲?讓學生講講變化速度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有速度變化。)
13、師:同學們比賽的真激烈啊,老師覺得要是能為這首歌曲加入一些簡單動作的話那歌曲就更加形象了。可以加入什么動作呢?
14、你能邊做動作邊唱歌嗎?加入動作完整演唱。
15、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表演一個時間馬車吧,把動作和打擊樂器一起加入到歌曲中好嗎?分組分角色。三組,一組唱,一組做動作,一組打擊樂器。
16、太棒了,時間象小馬車,嗒嗒嗒嗒的向前跑,小馬車跑遠了還能再回來,可是時間跑了,它還會回來嗎?面對這一去不復返的時間,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要時刻珍惜時間。讓我們一起和時間來比賽吧!
三、節奏游戲――我和時間來比賽
1、跟師有節奏的朗讀,速度由快到慢練習。看時間,讀1-2遍。
2、老師為這首兒歌加入了一段音樂,你聽,這段音樂給你什么樣的感覺?仔細聽,音樂中有沒有相同的旋律?
3、老師把這首兒歌加入到音樂中,仔細聽老師在樂曲的什么地方加入的?
4、看老師的手勢提示,你們能自己把兒歌試著加入到樂曲中嗎?
5、如果不行跟老師一起把兒歌加入到樂曲中。
四、小結
時間就像剛才的音樂一樣,在你不經意間就飛快的溜走了,讓我們一起跟時間賽跑吧!
《小馬》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欣賞《在鐘表店里》,感受樂曲的速度、情緒。
2、能用活潑、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時間像小馬車》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演唱《時間像小馬車》
2、能積極參與歌曲的表現與創編活動,并從中體驗到快樂。
教學方法:
1、體驗
2、模仿
3、探究
4、合作
教學準備:
鋼琴、CD、帶旋律線樂譜、節奏卡、時間卡、雙響筒、串鈴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課型:
唱歌綜合課
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在鐘表店里》
(1)聽一聽,走一走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要帶你們去一個神奇的地方,請大家起立,跟老師一起出發。(教師播放樂曲《在鐘表店里》)
學生:跟老師圍圓圈隨音樂的節奏走動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學生比較好動,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動起來,帶動他們的情緒,并能聆聽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節奏特點。
(2)說一說,動一動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聲音?你們猜一猜這是在什么地方?
學生:音樂會、小朋友的房間、家里、鐘表店、
教師:原來我們已經來到了這個神秘的地方,鐘表店里。在鐘表店里有各種各樣的鐘表,有布谷鳥鐘、跳跳鐘、大鐘還有音樂鐘,你能模仿這些鐘表走路嗎?(播放音樂、帶學生隨音樂的節奏圍圓圈律動)
學生:隨音樂模仿各種鐘表走路。
教師:鐘表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學生:鐘表是我們的好朋友,提醒我們做很多事情。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讓學生去思考音樂所要表現的形象,并抓住低年級學生喜歡模仿這個特點,引導他們用動作去表現音樂,感受音樂的節奏變化,即直觀又形象。
(3)聽故事
教師:(講故事)有一個小朋友叫明明,早上,小鬧鐘叫明明起床,"明明,明明,快起床",可是明明卻說,"讓我再睡一會兒吧"。小鬧鐘得完成自己的任務呀,于是,它又叫了起來,"明明,明明,再不起床,上學要遲到了"。"哼,你這個討厭的小鬧鐘,就你多事"。明明沒有聽小鬧鐘的話,迷迷糊糊地又睡著了。他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來到了一個人人都可以不遵守時間的王國,這下,可把明明樂壞了,他是又蹦又跳,"太棒了!再也不用早起床了"。可是由于人人都不遵守時間,時間飛快的從他們身邊溜走了,明明和這個國家的人全變成了老年人。明明害怕了,他應該怎么辦?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幫助他?
設計意圖:最感興趣的就是聽故事,這個有趣的小故事很自然的把學生帶入了這一節課的主題,時間的歌。先為課后的總結作鋪墊,提醒學生時間的重要性。
二、學習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1、聽范唱,感受樂曲的速度和情緒
教師:時鐘嘀嗒嘀嗒的聲音,告訴我們要早起早睡。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的這首歌曲告訴我們時光來去匆匆,好像是一輛不知疲倦的小馬車,如果一不小心,它就會白白地溜走,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歌曲。(貼出歌譜,教師范唱)
設計意圖:范唱在歌曲教學中非常重要,尤其是教師親切的范唱,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對學習歌曲的興趣。借助旋律線學生發現音高的變化,并幫助解決音高的問題,
2、學習第二和第四樂句
教師:誰能模仿小馬車奔跑的聲音?
學生:噠噠噠噠
教師:出示節奏卡| | X X | X — |
學生:用“噠”讀節奏
教師:我們加上些變化,遠處的小馬車和進出的小馬車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是輕還是重)?
學生:模仿
教師:加上音樂唱一唱并找出這個樂句做為歌曲的第幾句出現呢?
教師:歌曲里還有一個樂句與它非常接近,請大家找到它
學生:觀察樂譜尋找答案(第四句),演唱第四個樂句。
設計意圖:先從歌曲的難點入手,從難到易,大大提高了學習歌曲的效率。讓學生觀察樂譜,發現樂句的相似之處,鍛煉了學生自探索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演唱方法和習慣。
3、學習第一和第三樂句
教師:我們來看看其他樂句怎樣唱,我來唱第一和第三句,請大家接唱第二和第四樂句。
學生:聽并且跟著唱,互換樂句并演唱。
教師:我們把這首歌的第一段完整的演唱一遍,獨立完成第二段,可以嗎?(鼓勵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學生: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用對唱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歌曲,既提高了鞏固了第2、4樂句,又輕松地學會了第1、3樂句。讓學生獨立完成第二段的學習,充分地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隨音樂律動
教師:大家唱得非常好,小馬車邀請大家一起來活動活動。(第1、3樂句,雙手做勒馬狀,雙腿屈膝,雙腳原地一拍一下提足跟;第2、4樂句,腿腳動作不變,右手舉至頭頂,一拍繞一圈)
設計意圖:隨著音樂的節奏律動,借助動作的表現鞏固了歌曲的學習,生動地表現了音樂的形象,符合低年級學生好動好模仿的特點。
5、樂器伴奏
教師:小馬車請來了它的兩個好朋友,它們也想跟我們一起玩一玩。(出示雙響筒和串鈴)
串鈴:X X | X X | X X | X X |(第1、3樂句)
雙響筒:| | X X | X — |(第2、4樂句)
學生:分組為歌曲伴奏
設計意圖:選擇了向馬鈴聲的'串鈴和像馬蹄聲的雙響筒為歌曲伴奏,變換節奏和力度,讓學生分組合作,充分體會到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三、拓展、創造
1、拓展
教師:在相同的時間里,大家各自做的事情一樣嗎?星期天,老師坐上小馬車來到你們的身邊,請你們用動作來到告訴我你們都在做什么?(跟伴奏邊唱歌曲,邊出示時間卡片:早上9點、中午12點、下午3點、晚上11點)
學生:跟著音樂的節奏做動作。
設計意圖:教師隨伴奏演唱歌曲,學生在這個活動中鞏固了歌曲,還結合生活實際拓展了自己的思維并用動作表現出來,培養了學生重視生活中的觀察能力。
2、創造
教師:小朋友們,時間為什么像小馬車?時間還像什么呢?你們能不能模仿《時間像小馬車》的歌詞創編自己喜歡的歌詞。老師也創編了一首《時間像小火車》,請同學們聽一聽。
歌詞:時間像小火車,時間像小火車,
卡擦卡擦卡擦卡擦向前跑。
你我同坐一班車,你我同坐一班車,
卡擦卡擦卡擦卡擦誰也少不了。
學生:創編歌詞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示范,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創編歌詞并展示,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能力,使學生體會到創作的快樂。通過對創編歌詞的演唱,鞏固了歌曲的旋律。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朋友們,明明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不再睡懶覺了,而且懂得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道理,我們也要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不知不覺時間已經悄悄地過去了,小馬車來接我們下課了,請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坐上小馬車到操場上活動活動吧。
(師生一起隨音樂律動走出教室)
設計意圖:在學習歌曲中為同學們灌輸,在生活中要時時刻刻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并與前面的導入故事相呼應,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以本課的主題小馬車來結束,順理成章。
《小馬》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嘗試運用完整的語句表達故事內容。
2、有目的地觀察圖片,嘗試大膽想象、表達。
活動準備:
多媒體、圖片四幅、四個小黑板架、手偶若干、背景音樂、故事錄音。
經驗準備:
幼兒已了解小馬的特征、有分組活動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演示媒體、引發興趣
1、媒體呈現小馬
(1)“笛篤,笛篤”,瞧,誰來了?
(2)這匹小馬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3)猜猜小馬的.鞋子為什么會掛在尾巴上?
二、看看講講、理解故事
(一)觀察、講述圖一(媒體)
1、關鍵提問:小螞蟻怎么啦?小馬看見了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2、教師根據故事內容(圖一)小結。
(二)觀察、講述圖二(媒體)
1、關鍵提問:貓媽媽遇到了什么困難?
2、想一想小馬會怎么幫助它?他會對貓媽媽說什么?
3、學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圖片內容
4、教師根據故事內容(圖二)小結。
(三)幼兒分組觀察、講述圖片(圖三、圖四)
1、幼兒分組觀察:誰還遇到了困難,會發生什么事情?小馬蹬蹬會怎么幫助他們?
2、小組討論,用較完整的句子將圖片的意思表達清楚。
(四)教師完整講述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問:小馬幫助了哪些動物朋友?它們把鞋子當成什么?
三、運用手偶,情境閱讀
1、情境閱讀(師套小馬手偶,幼兒套小動物手偶)
問:聽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小馬噔噔?喜歡它什么?
小結:小馬噔噔用它的新鞋幫助了小動物,真是一匹有愛心的小馬。
2、出示一雙鞋子
如果你有一雙像小馬一樣的新鞋,會用來做什么?
延伸活動:
在個別化活動中自由選擇頭飾或手偶進行故事表演。
《小馬》教案 篇7
一、教學內容:
《時間像小馬車》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的創作歌曲。采用 2/4拍,F大調式。歌曲采用了有規律的節奏,多為四分、八分音符 ,形象得模仿了時鐘“嗒嗒“走動的聲響。旋律多為級進,流暢上口,并采用了曲調的模進、節奏的重復。使歌曲的情緒歡快、活潑。歌詞簡單明了,寓意深刻。告訴我們,在同樣的時間里人們各自做著不同的事,有的人成績卓越,有的人一事無成。說明了時間珍貴而緊迫,要珍惜時間。懂得利用人生有限的時間多學本領,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感受小馬車“由遠到近”和“由近到遠”的聲音變化,體驗和表現聲音的漸強與漸弱。
2、能夠通過歌曲的.學習,感知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的道理;認同從小就要養成惜時、守時、不虛度時光的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 能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演唱《時間像小馬車》,并能藝術性地表現歌曲的內涵。 難點:對音樂中漸強、漸弱的表現與控制。
四、教具準備:
電子琴、打擊樂器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謎語導入
【課件出示 “小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聲,催人早早起。”】
2、學生自由交流鬧鐘的作用和工作時的聲響.
3、教師小結:是呀!時間它就像一輛小馬車,每天都在“嗒嗒嗒嗒”地向前走。今天呢,就讓我們坐上時間的小馬車,學習一首新歌《時間像小馬車》,(板書)
二、教授新課
(一)認讀歌詞
1、講解拍號,四二拍的強弱關系
2、按節奏跟老師讀歌詞。加上手勢,邊打節奏邊讀歌詞。
3、跟著音樂讀歌詞
(二)學習歌曲。
1、師:我們先來聽聽小朋友們是怎樣唱的吧。 聽課件范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2、師范唱歌譜
3、師教唱一句生學一句歌譜
4、跟著課件范唱歌曲。
5、播放歌曲《時間像小馬車》錄音范唱。生可邊聽音樂邊擺動身體。
(三)認識體驗漸強、漸弱記號。
1、引導學生說出第一次馬車跑的聲音是“由小到大”,
2、引導學生說出第二次馬車跑的聲音是“由大到小”,
3、伸起小指頭,邊唱邊畫旋律線!
(四) 說故事,強化訓練強弱。
1、師:老師今天在路上碰到兩個小朋友他們遇到了一些困難,老師他們帶到了課堂上,想請大家幫助他們一下,你們愿意嗎?(愿意)那我們用掌聲請出他們。
2、師:老師跟大家一起教強強和弱弱唱一遍吧!
(五)再次學習歌曲
1、師: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是愛幫助人的好孩子,你們真棒!現在我們和強強,弱弱一起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提示學生帶有表情、注意強弱對比。
2、聽歌曲錄音,學生自己拍節拍,小聲跟唱。(注意漸強、漸弱)。
(六)“時光老人音樂會”到了
1、師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共同表演《時間象小馬車》。
2、師:大家可以用雙響筒,作為伴奏樂器演唱歌曲。讓大家一起登上時光舞臺表演吧。
3、加上伴奏樂器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總結
師:同學們,時間就像小馬車,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向前跑,小馬車跑了,有再回來的時候,可是時間跑了,它就再也不會回來了。面對這一去不復返的時間,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小馬》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并學說兒歌,豐富對動詞“剪”“綁”“燙”的運用。
2.感受基本發型的變化,了解理發師的工作。
重點難點:
理解并學說兒歌,豐富對動詞“剪”“綁”“燙”的運用。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小馬變發型》、電子資源。
活動過程:
一、閱讀幼兒用書的畫面,對畫面進行討論,了解兒歌的大致內容。
1.小馬在哪里?它在做什么?
2.小馬的發型有哪些變化?是什么樣的?像什么?
3.小馬的發型是怎么變出來的?(剪、綁、燙)。
4.小男孩是什么人?他的裝扮是什么樣的?
二、播放CD,請幼兒完整欣賞兒歌,并采用拍手、打節奏、你一句我一句等多種形式,進行兒歌說唱的練習。、
三、結合生活經驗,運用教學資源中的圖片,了解理發師的`工作,并嘗試模仿一些理發動作。
1.生活中的理發師是什么樣的?你見過理發師系在腰上的工具袋嗎?
2.你去過理發店剪頭發嗎?理發師是怎么幫你剪頭發?圖片上的理發師剪頭發的動作是什么樣子的?假裝我們手上有一把剪刀,找你身邊的同伴,幫他剪剪看,然后再換一換。
3.你看理發師綁頭發嗎?平時是老師和媽媽幫你們綁頭發,那你們自己會綁頭發嗎?
4.理發師是怎么幫人燙頭發呢?燙頭發會做哪些事情呢?你來試試幫同伴燙頭發吧。
5.你喜歡自己的發型嗎?想對理發師說什么?
四、請幼兒和同伴兩兩合作,分別扮演小馬和理發師,邊念兒歌邊展示兒歌中的動作,在兒歌結束時,請小馬對理發師誰謝謝.理發師說不用謝,歡迎下次再來,然后換角色再表演一次。
《小馬》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簡單音樂游戲,從中獲得愉悅的情緒。
2、初步學唱歌曲,熟記歌詞。
3、會聽過門,能有節奏地演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已有初步的音樂常規及用身勢進行伴奏的基礎。
2、物質材料:錄音機、《小馬》歌曲磁帶、鋼琴;小馬玩偶一個,自制指環幼兒人手一個。
3、環境布置:布置與游戲活動相關的環境,即在活動室一端用拱形滑梯設置成“高山”,用平衡木設置成“小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隨音樂節奏學小鳥飛入活動室。
二、練聲游戲《我愛我的小動物》(C―F調):教師演唱動物名稱后,幼兒模仿演唱動物叫聲、姿態從躲藏處走出來。
三、新授歌曲《小馬》
1、播放音樂,請幼兒說說這是哪種動物的叫聲(馬叫)。
2、教師扮演“馬媽媽”,并請一名幼兒扮演“馬爸爸”,其余幼兒扮演“小馬”分兩組隨音樂跟“爸爸”、“媽媽”去游玩――“爬高山、過小橋”。
3、請“小馬們”講述剛才游玩內容,“媽媽”出示與游玩相應內容的圖片,大家觀看整理,引導幼兒學習歌詞。
4、幼兒邊學習朗誦歌詞,邊用身勢(拍手、拍腿)伴奏。
5、游戲:“馬兒跑”
(1)教師與幼兒圍圓形坐好,每人右手拇指戴一個指環,隨鋼琴伴奏邊拍手、邊右手邊傳玩偶小馬,邊朗誦歌詞。
(2)幼兒跟隨老師邊傳玩偶小馬,邊演唱歌曲2~3遍。
四、幼兒扮“小馬”邊唱歌邊過“高山”、“小橋”。
活動延伸:
在音樂活動區,鼓勵幼兒隨音樂自唱自跳。
附:歌詞
小馬
1=C
35 55 | 65 55 | 61 11 | 76 5 |
小馬 跟著 爸爸 媽媽 高興 高興 去玩 耍,
11 65 | 66 53 | 533 533 | 22 1
爬過 高山, 走過 小橋, 波個里 波個里 向前 跑。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小馬》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聽前奏開始演唱,并學會正確地處理用不同速度和不同表情演唱,通過音樂體驗小馬高興與傷心的不同心情。
2、引導幼兒邊唱歌邊拍打節奏,感受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均勻節奏。
3、教會幼兒與他人速度協調一致地演唱與拍打節奏。
活動準備:
小馬的圖片、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發聲練習:《小鳥醒來了》、《扮家家》、《大雨和小雨》。
2、律動練習:《日常生活模仿動作》、《小手爬》、《我們大家做的好》。
二、學習歌曲
1、出示小馬圖片老師邊發出馬跑的聲音:“誰來了呀?今天天氣真好,小馬它想出去玩呢?他出去玩的時候呀發生了些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
2、教師示范演唱歌曲一遍后,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3、教師再次范唱歌曲一遍。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呢?
4、教師有節奏地完整朗誦歌詞。前一段前三句速度稍快,后兩句速度稍慢,第二段則相反。請幼兒跟隨教師按節奏完整的學念歌詞兩遍。
5、教師帶領幼兒隨琴聲學唱歌曲,提醒幼兒學會聽前奏開始演唱。
(1)、請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默唱——跟唱——分組唱——分男女唱。
(2)、幼兒自由拍打節奏演唱歌曲。
(4)、引導幼兒按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節奏拍手演唱歌曲。
6、教師啟發幼兒用不同速度和不同表情演唱歌曲。師:“小馬跟著爸爸出去玩心里覺得怎么樣?小馬跌了一跤,心里覺得怎么樣?小馬肚子餓了,走不動了,心里覺得怎么樣?
7、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讓幼兒用不同速度不同表情演唱,并注意提醒幼兒與他人速度協調一致。
三、結束部分
復習邀請舞《我的朋友在哪里》。要求幼兒能合著音樂節奏邀請朋友進行表演。
《小馬》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聽前奏開始演唱,并體驗小馬高興與傷心的不同心情。
2、引導幼兒邊學唱歌曲邊打節奏。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我們大家做得好》
《小手爬》
《小鳥醒來了》
《蜜蜂做工》
《我的好媽媽》
二、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動物們可以跑得很快呢?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自己所知道的'動物。
2、教師學馬兒跑的聲音,請幼兒猜測是什么?(小馬)
三、請幼兒欣賞歌曲
1、教師: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名字就叫做小馬。
教師完整彈唱歌曲,請幼兒傾聽。
2、教師:小朋友,剛才老師唱了一遍歌曲,請你們說說你們在歌曲里面都聽到了哪些內容呢?
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所聽到的內容。并用歌詞內容來小結幼兒的回答。
3、教師清唱歌曲一遍。并提問幼兒: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面還唱到了些什么?
4、教師再次范唱歌曲。
5、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地完整朗誦歌詞。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歌曲。
三、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先帶領幼兒學念第一段歌詞,再帶領幼兒學唱歌曲第一段。
2、引導幼兒回憶第二段歌詞,并帶領幼兒學念第二段歌詞。
3、教師帶領幼兒學唱第二段歌詞。
4、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內容。
5、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感情來演唱歌曲。
教師:小馬出去玩的時候心情本來是怎么樣的呢?可是跌一跤之后小馬心情又怎么樣了呢!小馬肚子餓了,走不動,心里又怎么樣呢?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小馬的每一個心情來演唱歌曲。
四、帶領幼兒邊打節奏邊表演歌曲
1、教師:小朋友,我們現在已經學會了唱這首歌曲,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樣的形式來表現歌曲呢?
2、教師帶領幼兒邊打節奏邊演唱歌曲。
3、結束活動。
《小馬》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小馬過河》幽默、風趣的音樂特點。
2、通過感受、欣賞、游戲創作等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回旋曲式”的特征,能通過多種形式(律動、打擊樂等)大膽的表現對樂曲的感知。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首先,出示卡通圖譜,進行節奏訓練,節奏訓練在這里就是入門的先導,也是教學內容和方式的.基礎。通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依次遞進的節奏訓練,有助于幼兒掌握樂曲的基本節奏,為欣賞樂曲,做好準備。
(二)新課
1、欣賞《小馬過河》
欣賞過程,分為三步:
第一步,老師帶領幼兒完整欣賞樂曲,初步感知樂曲的風格及情緒;
第二步,教授律動,并通過律動引導幼兒感知回旋曲式的特點,通過不同的體態律動,使幼兒通過肢體語言的變第三步,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給樂曲第一部分A段,加入打擊樂:鈴鼓、雪橇鈴、三角鐵,通過以上三種樂器更好表現音樂。B段,加入律動——小馬散步;C段,加入游戲——小馬過河;感知樂曲情緒的變化。
通過打擊樂與游戲相結合,使幼兒充分感受A段與B段、A段與C段音樂情緒的異同,從而,充分調動幼兒參與音樂的積極性,將本課推向高潮。
2、結束活動,在《小馬過河》的音樂游戲中,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