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中秋做月餅活動教案范文(精選2篇)
大班中秋做月餅活動教案范文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一定規律數圖形,發現圖形之間的分割組合關系。
2、能將常見圖形變出不同數量的各種圖形,并能創造性的運用各種圖形組合物體形象。
3、喜歡玩圖形變變的游戲,喜歡和小朋友分享合作。
活動準備:
1、教具: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圓形拼成的一幅畫(機器人或組合畫面)
2、學具:每人一套各種圖形的紙放在信封中,記錄單、剪刀、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教師用各種圖形拼貼而成的畫,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么畫?這幅畫是用什么做的?
仔細觀察這幅畫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二、請幼兒操作自己手中的學具,探索發現圖形的變化。
1、自由探索圖形的變化,用折一折的方法,看分別能變出什么圖形。
幼兒交流自己是怎么折的,把原來的什么圖形怎樣變成了現在的圖形?
2、幼兒根據教師指令,只剪一下使圖形變化,并說出是怎樣變化出來的。(如三角形變三角形,圓形變半圓,正方形變三角形、長方形,長方形變長方形、正方形。)
3、將剪開的圖形繼續變化,看每種圖形還能變化出什么圖形,數一數變出多少個。
4、幼兒利用剪出的不同大小的圖形進行拼擺,并嘗試記錄每種圖形的數量。
三、用拼一拼、比一比的方法,引導幼兒探索圖形之間的分割、組合關系。
一個圖形對折后剪開,可以變成兩個相同大小的圖形,這兩個圖形合起來和原來的圖形一樣大。
如:一個正方形對角折后可以分成兩個同樣大小的三角形,對邊折變成兩個同樣大小的長方形。這兩個部分圖形合起來還是原來的正方形。
四、觀看課件,一起按順序數出圖中用到的圖形及數量,發展細致的觀察和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延伸:
請幼兒自由創作圖形拼貼畫,看誰的畫更有創意。
大班中秋做月餅活動教案范文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體驗勞動的樂趣。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欣賞并學唱歌曲。
3、引導幼兒知道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重點難點學會欣賞并學唱。準備實物月餅、錄音機、磁帶、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月餅,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月餅,觀賞并品嘗各種月餅,請幼兒說出月餅的外形及自己喜歡吃的月餅的味道。
2、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什么節日吃月餅?人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讓幼兒知道中秋節吃月餅,引導幼兒感受中活動過程秋節家人團圓、歡樂溫馨的節日氣氛。
3、請幼兒欣賞歌曲《做月餅》。
4、教師彈唱歌曲《做月餅》。
5、教師講解歌曲的節奏型,知道是一首四二拍子的歌曲,教師和幼兒一起打四二拍的節奏。
6、教幼兒發聲練習。
7、教師彈琴教唱歌曲《做月餅》,重點讓幼兒感受四二拍子的音樂節奏型。
8、請幼兒聽歌曲錄音,欣賞音樂,感受音樂。
(三)結束部分:
共同討論月餅的制作方法,下節課教幼兒制作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