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指謠教案(精選3篇)
大班手指謠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感知每只手有五個手指,喜歡用手指做游戲。
能一邊念兒歌一邊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認識自己的小手小朋友我們伸出你們的小手,我們來一起來玩一玩《小手拍拍》吧。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放腿上!
小朋友,《小手拍拍》好玩么?小朋友把小手拿出來,看看我們的小手有幾個指頭!
師:對,我們的小手有五個手指,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二、學習兒歌并進行手指游戲
(一)、欣賞兒歌,理解內容
1、教師邊念兒歌邊做手指游戲我們的手指可以跟我們做游戲,今天老師又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手指的兒歌,聽聽看兒歌中的手指寶寶們在做什么游戲呢?(引導幼兒說出兒歌中的"點點點、敲敲敲、捏捏捏、撓撓撓、拍拍拍")
2、請小朋友們再來聽一遍,聽聽幾個手指點點點?幾個手指敲敲敲?幾個手指捏捏捏?幾個手指撓撓撓?幾個手指拍拍拍?
(二)、學習邊念兒歌邊進行手指游戲
1、嘗試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進行手指游戲剛剛我們已經聽過了兒歌,也看了手指游戲,我們再來聽一遍,會念的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一邊念兒歌一邊來做這個手指游戲
2、幼兒表演兒歌先集體后個別(教師做適當的幫助)
3、完整的朗誦兒歌并進行手指游戲
三、小結
提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新的手指游戲《手指歌》,可以一邊念一邊拍,有空的時候我們可以自己念一念,拍一拍,也可以找好朋友一起玩,在家里也可找爸爸媽媽一起玩。我們還有很多有趣的手指游戲呢,下次老師帶我們小朋友再來玩!
《手指歌》兒歌
一個手指點點點(伸出一個手指點寶寶)
兩個手指敲敲敲(伸出兩個手指在寶寶身上輕輕敲)
三個手指捏捏捏(伸出三個手指在寶寶身上輕輕捏)
四個手指撓撓撓(伸出四個手指在寶寶身上撓一撓)
五個手指拍拍拍(雙手對拍)
大班手指謠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手指變變變的神奇之處,萌發對手指的興趣。
2.啟發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創造性地添畫,體驗手指畫的樂趣。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陶冶幼兒的藝術情操,增強環保意識愛護自己的雙手。
4.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手指畫》PPT課件、音樂2首(神奇的手指和棉花糖)、多種水彩顏料、畫紙每人一張、水彩筆每人一盒、調色盤、小貓頭飾、濕巾、紙巾、小紙簍。
活動重點:
了解手指的神奇之處。
活動難點:
添畫時的合理布局。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小謎語:五個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齊。請小朋友們猜猜看它是什么?(鼓勵幼兒說出謎底——手指)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來探索——神奇的手指
師: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的手指能做哪些事情?
小結:我們的手指可以寫字、穿衣服、拿勺子、洗臉......
二、活動操作
師:我們的手指除了可以做這么多的.事情,它還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呢!請豎起我們小耳朵認真聽。
1、神奇之一——手指變變變
(1)播放"神奇的手指"音樂,教師跟著音樂節奏做動作,幼兒觀看。
師:好不好玩?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2)再次播放音樂,幼兒跟著教師邊做邊學。
小結:小朋友們你們做的真棒,為自己鼓鼓掌!我們的手指都變成的什么?(毛毛蟲、小兔子、小花貓、大螃蟹和大老虎)
師:我們的手指神不神奇?其實我們的手指還有一個非常大的本領呢,想不想知道?趕緊回到自己的小凳子上去,請看大屏幕!
2.神奇之二——手指畫
(1)PPT展示各種漂亮的手指畫:毛毛蟲、小花貓、梅花鹿、小人、小花、蝴蝶......
師:小朋友們要注意觀察這幅畫是怎么創作出來的呢?與我們平時看到的畫有什么不同?小朋友們看一看我們的手指,上面有很多的指紋,指紋也能創造出很多漂亮的作品喲!(PPT1)
(2)創設情境,激起幼兒創作手指畫的意愿。
師:小朋友們聽,是誰在哭呢?(小朋友們你們好,我畫了一幅畫,剛畫完大樹和太陽我的手指就受傷了,你們幫我把剩下的畫畫完好不好?謝謝小朋友們,我先回家咯!)剛才老師展示的手指畫是不是很漂亮,我們用手指畫幫小貓把畫畫完好不好?開動我們的小腦筋想一想老師的手指畫是怎樣完成的呢?
(3)幼兒和教師共同討論手指畫的繪畫用品、繪畫方法和注意事項。
繪畫用品:小貓沒有完成的作品、顏料、調色盤、水彩筆繪畫方法:用手指沾上喜歡的顏料,在中間空白的地方勻一勻,輕輕地按在白紙上,再用手指沾上其他的顏料涂在紙上,最后用水彩筆裝飾完成整幅作品。
注意事項:小朋友們,手指作畫課沒那么簡單,畫的時候要認真,把袖子卷起來,小心別把衣服弄臟了,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濕巾,作品完成了別忘了把小手擦干凈。
(4)幼兒嘗試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5)幼兒展示作品
師:小朋友們小貓還在在家里等著我們呢,大家把小桌子收拾干凈,小凳子放到桌子里面,帶上我們的作品到前面來,老師看一看大家都幫小貓畫的什么。哇!我們幫小貓添了那么多漂亮的,它看到了一定會很開心的。
活動延伸: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的手指還有很多神奇的地方等著小朋友們去探索、去發現。所以我們要愛護自己的小手,多留意手指的神奇之處。好了,小朋友們,小貓還在家里等我們呢,帶上我們的作品去小貓家里做客咯!
教學反思:
手指印畫對于大班孩子而言已經有一定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我重點引導孩子進行想象添畫。孩子能根據我的引導進行各種猜想,能結合手指印的形狀想象出類似的物體特征,并且對一些常見的物體也能進行添畫。但是,由于我在活動中過少強調整體畫面的構圖,孩子一味地印出各個物體,而不結合物體、畫面進行一定的構圖添畫,這是我應該改進的。孩子對印畫很感興趣,能說出自己構思的作品,能發現同伴作品的優點,并且相互學習。有部分孩子在操作時沒有及時擦干手指,以至于把畫面弄臟或者把自己的衣物弄臟,在點評部分我也對此進行了點評。
大班手指謠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手指謠形式的兒歌。
2、隨著音樂節奏協調地念唱兒歌并做手指動作。
3、通過有趣的手指游戲,感受兒歌的韻律;體驗游戲的快樂。
4、能參與捉迷藏的游戲。
活動準備
鴨子手偶、教師事先學會用手指謠做動作。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與幼兒共同回憶故事《小羊吉米》里的鴨子,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提問:
(1)鴨子是怎么叫的?
(2)它跑起來會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學一學小鴨子的叫聲、走路的模樣?)
2、點題:鴨媽媽有好幾只小寶貝,它們很喜歡和媽媽玩捉迷藏的游戲,請幼兒仔細聽,它們躲到哪里去了。
二、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三、提問兒歌內容,幫助幼兒熟悉兒歌內容并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1、兒歌里有幾只小鴨子?(結合幼兒的回答,教師逐一出示小鴨子的指偶,引導幼兒點數數字5)。
2、小鴨子是怎樣做游戲?它們躲到哪去了呢?
3、小鴨子不見,鴨媽媽怎樣叫鴨寶寶?
(引導幼兒根據兒歌的內容,利用手指創編動作)
四、學習朗誦兒歌
1.結合幼兒創編的動作,教師利用手指偶邊表演邊朗誦。
2.幼兒學習表演朗誦兒歌,注意幼兒個別字音。
五、小游戲:捉迷藏
教師當鴨媽媽,幼兒當小鴨子。教師閉上眼睛數到5,小鴨子趕快躲好。
六、以鴨媽媽帶小鴨子去喝水,結束。
附:兒歌
小鴨子
五只小鴨子,跑跑又跳跳。
跑到大樹下,突然不見了。媽媽急得叫,嘎!嘎!嘎!!
5只小鴨子,趕快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