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盒子》大班教案(精選3篇)
《好玩的盒子》大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盒子在孩子眼里是百玩不厭的玩具,他們每天利用盒子捉迷藏、開汽車、做娃娃、搭高樓大廈等等,他們在與盒子的相互作用中發揮想像、自主探索,有些想法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有的彈琴、拉小提琴,有的把盒蓋打開當帽子,有的站到盒子里當鞋子…這樣的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創造思維,在玩中感受健康活動的快樂。
2、訓練幼兒有秩序地進行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
3、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體現同伴間的合作精神。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幼兒通過親身體驗,明確五官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在活動中要遵守游戲規則。
2、培養幼兒的自主創新精神。
活動準備
盒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盒子
1、提問
師: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嗎?
幼:盒子
師:是的,這些盒子是裝衣服用的,是衫衣盒子。
這些衫衣盒子想和我們小朋友玩游戲,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想出更多好玩的辦法來,好嗎?
2、幼兒自由玩
(1)教師在幼兒活動中觀察幼兒的玩法,抓住一些新穎的玩法,讓全體幼兒跟著學做。
(2)教師提醒幼兒除了一個人玩,還可以和同伴一起玩,讓幼兒想出更多的玩法,初步嘗試同伴合作的愉快。
3、交待要求,幼兒進行場境設置。
二、游戲
集隊,分四組。
師:商店的售貨員阿姨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她進貨,你們愿意嗎?
在進貨的路上,我們會沿著階梯上山,再過一座獨木橋,還要越過一條小河,才能到進貨的地方。每組選出一位隊長,先商量一下,然后用小朋友手里的盒子把進貨的路用擺出來,看哪組擺得又快又好。
在幼兒擺放的過程中,教師重點指導擺放的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自己擺出正確的路。在擺放不合理的情況下,讓幼兒自己改過。講評時重點指出一組,在修改合理后,提示其余三組幼兒參考這一組的擺法,達到路線統一。
4、交待游戲要求,有秩序地進行游戲。
師:經過小朋友的努力,已經把進貨的路擺出來了,我們四組進行比賽,看哪組小朋友先把貨進回來。在游戲前先聽清進貨的要求:在上山的過程中,我們要沿著階梯,跳著上山,還要安全地走過獨木橋,不踩濕鞋的情況下過小河,請你們想想,過河時怎么才能不把自己的鞋踩濕了呢?
引導幼兒說出留兩個盒子踩在腳底下過河。
到了進貨的地方,拿了衣服從旁邊返回,把盒子交給第二個小朋友。
5、針對每組完成情況進行簡單點評,檢查幼兒的活動量,在放松運動中結束活動。
《好玩的盒子》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創造思維,在玩中感受健康活動的快樂。
2、訓練幼兒有秩序地進行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
3、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體現同伴間的合作精神。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衫衣盒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盒子
1、提問師: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嗎?
幼:盒子師:是的,這些盒子是裝衣服用的,是衫衣盒子。
這些衫衣盒子想和我們小朋友玩游戲,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想出更多好玩的辦法來,好嗎?
2、幼兒自由玩
(1)教師在幼兒活動中觀察幼兒的玩法,抓住一些新穎的玩法,讓全體幼兒跟著學做。
(2)教師提醒幼兒除了一個人玩,還可以和同伴一起玩,讓幼兒想出更多的玩法,初步嘗試同伴合作的愉快。
3、交待要求,幼兒進行場境設置。
集隊,分四組。師:剛才老師接到了個電話,是冬爺爺打來的。冬爺爺說他的服裝店生意特別好,衣服快賣完了,冬爺爺年紀大了,想請我們小朋友幫他進貨,你們愿意嗎?
在進貨的路上,我們會沿著階梯上山,再過一座獨木橋,還要越過一條小河,才能到進貨的地方。每組選出一位隊長,先商量一下,然后用小朋友手里的盒子把進貨的路用擺出來,看哪組擺得又快又好。
在幼兒擺放的過程中,教師重點指導擺放的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自己擺出正確的路。在擺放不合理的情況下,讓幼兒自己改過。講評時重點指出一組,在修改合理后,提示其余三組幼兒參考這一組的擺法,達到路線統一。
4、交待游戲要求,有秩序地進行游戲。
師:經過小朋友的努力,已經把進貨的路擺出來了,我們四組進行比賽,看哪組小朋友先幫冬爺爺把貨進回來。在游戲前先聽清進貨的要求:在上山的過程中,我們要沿著階梯,跳著上山,還要安全地走過獨木橋,不踩濕鞋的情況下過小河,請你們想想,過河時怎么才能不把自己的鞋踩濕了呢?
引導幼兒說出留兩個盒子踩在腳底下過河。
到了進貨的地方,拿了衣服從旁邊返回,把盒子交給第二個小朋友。
5、針對每組完成情況進行簡單點評,檢查幼兒的活動量,在放松運動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1、縱觀整個活動,感覺過程輕松、自然、和諧,幼兒在動手操作活動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獲得了有關分類、語言、科學等綜合能力的發展。
2、透過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我們得到這樣的啟迪:
(1)簡單、操作性強的材料,有利于幼兒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幼兒的探索和創造。
(2)只有當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與想法來使用材料時,他們才能全身心投入活動之中,才能充分體現活動的多樣性、靈活性和創造性。
《好玩的盒子》大班教案 篇3
小班體育活動《好玩的盒子》意在鞏固孩子跳躍、平衡、鉆爬等技能,嘗試孩子合作玩。
活動流程是:
一、每人一只盒子,獨立玩
二、兩人一起合作玩
三、走平衡木玩(第一層次平衡木之間沒有距離,難度比較小;第二層次平衡木之間有距離,難度增大了)
四、鉆山洞(山洞由高變矮,鉆爬難度逐漸增加)
總體感覺:課堂中老師想展示的東西太多了,而每一項都沒展現深入,孩子一直跟著老師走,且總是走得匆匆忙忙。如果要成為一節成功的展示課,應當著重找某一個點,然后將活動設計得更精致,更有情趣,層次更分明,讓孩子玩得更充分。
教師可以以一個技能為重點,層層遞進地練習,中間適當融合一些跳、鉆、爬的技能。對于小班的孩子,情境教學是最適合他們的,因此應當設置情境,讓孩子們在情境中玩,玩中形成技能,這樣孩子們的注意力更能集中,玩得更痛快,體驗更積極。
如果是我,我怎么上?我開始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會選擇走平衡木這一項進行活動,設計一個小牛(小班的孩子基本都屬牛)去旅行的情境。
一、熱身運動
天氣晴朗,小牛和牛媽 媽一起出去旅游,他們來到一片空地,聽著音樂做做運動(熱身運動,設計一套活動全身關節的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
(一)感知盒子
1.自由玩盒子,嘗試合作玩
熱身結束了,準備出行,走著走著,發現地上許多小木塊(盒子),咦?這是什么呀?一起來看看,還可以玩呢。小朋友們每人一個盒子,自由玩,老師發現孩子玩的方法,玩一段時間后,適當介紹小朋友玩得比較好的方法,其他小朋友一起做。
2.合作玩盒子
孩子們獨立玩之后,繼續玩,老師發現有的孩子開始一起玩了,就進入合作玩的環節,請這兩個孩子玩給大家看,然后其他小朋友也試試。
(二)練習平衡
1.頂著盒子走
小牛們玩了一會盒子后,出發旅行了,每人頂著一個木塊前行,練習身體平衡
2.過沒有空隙的小橋
小牛們走著走著,到了一條小河邊,河上沒有橋,一起來搭一座橋,小朋友們一個接一個搭橋,然后從橋上走過,注意慢慢走,穩穩走,不能掉河里。
3.過不同空隙的橋。
過了河,開開心心地向前走,又到一條小河邊,橋上有兩座橋,水寬的地方橋的木塊空隙大,水窄的地方,橋的空隙小,小牛們可以自己選擇從哪座橋上走,只要能過橋就行。(促進每個孩子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都能體驗到成就感)
(三)草地吃草
過了河就到了一塊大草地,在草地上吃草。(稍稍休息一下,調節活動量,并聊聊剛才過寬河的孩子, 是怎樣不讓自己掉下去的,鼓勵沒有過寬河的孩子,回去的時候可以試一試過寬河)
(四)小牛回家
回家路上過有空隙的橋,鼓勵剛剛沒有挑戰的孩子挑戰自我,爭取過寬河。原來過寬河的孩子,可以速度快一些過河。
三、結束部分
小牛回到家,玩了一天累了,洗個熱水澡,老師當水龍頭,小朋友洗澡,輕輕活動各個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