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日安全教育活動教案(通用3篇)
防災減災日安全教育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防震知識和防止其他災害的常識。
2、讓學生理解生命的來源和寶貴,理解生命的寶貴。
活動過程:
一、地震知識介紹:
地震是威脅人類安全的嚴重自然災害。發生在居民區,特別是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地震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災害,很多人在心理上蒙上了恐怖地震的影子,談到了地震的變化。一次地震,從感覺震動到房屋倒塌,通常只有十幾秒鐘。在這十幾秒鐘的時間里,無論是跑出去還是當場躲避,都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猶豫,以免在猶豫中失去生存的機會。經驗證明,地震時當場避開,地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場所是緊急避免地震的好方法。避震時要重點保護頭、頸、眼、口、鼻等身體重要部位。
二、介紹幾個可以簡單識別的地震前兆。
1.地下水異常:井水是寶,前兆早來。
沒有雨水質量渾,干燥的井水出來了。
水位變化很大,花冒氣泡。
有的變色,有的變味。
2.動物異常:振動前動物有兆頭,密切監視是最重要的。
騾子牛羊不進圈,鴨子不下水狗叫。
老鼠搬家逃走了,鴿子嚇得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魚嚇得水面跳起來。
3.地光和聲音:地光和聲音是地震前或地震時從地下或地面發出的光和聲音,是重要的臨震報。
臨震前,一瞬間,地聲隆隆地閃閃發光。
大地震接近果斷,迅速行動避免危險。
三、如何在地震中避免緊急危險。
1、在家和辦公室,必須在附近隱藏在堅固的家具下。例如,辦公桌、堅固的床、農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以隱藏在墻角和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廁所和廚房等容易構成三角區的場所,保護頭部,注意不要隱藏在外墻的窗戶下面和電梯之間,不要跳樓。震后20秒左右立即離開室外,開闊地避免馀震的傷害。
2、在教室里,在教師的指揮下迅速抱住頭,閉上眼睛,蹲在各自的桌子下。地震一停,快速有序撤離,撤離時千萬不要擁擠。
3、在電影劇場、體育場和酒店,也可以立即抱著頭臥在座位下面的舞臺和樂池下避開的入口觀眾可以馬上出門。
4、在百貨商店和超市,應該在附近隱藏在柱子和大型商品旁邊,但是應該盡量避開高架子和玻璃柜。在樓上的時候,要看機會逐漸轉移到底層。
5、工作期間,必須迅速關閉電源和氣源,隱藏在附近堅固的機械、設備和辦公家具旁邊。
6、在戶外,應盡量遠離狹窄的街道、高大的建筑、高煙囪、變壓器、玻璃幕墻建筑、高架橋和有危險品、易燃品的場所。為了防止馀震傷害人,地震后不要輕易返回沒有倒塌的建筑物。
7、在行駛的汽車、電車和列車內,為了不摔倒受傷或受傷,請注意不要掉行李受傷。面對行李方向的人,可以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保護頭部的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以用雙手保護后腦,抬起膝蓋保護腹部,收緊身體。地震后,快速下車轉向寬敞。
8、無論在哪里避開,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保護頭部。使用明火時,請立即滅火。
四、自由談論對安全的認識。
五、結束語:
同學們,學會掌握一些關于地震、防震的知識,進一步提高防震減災意識,增強防震減災技能,是減輕地震災害和地震影響的有效途徑。我希望你能學會用知識保護自己的生命。祝你今天好,明天更好!
防災減災日安全教育活動教案 篇2
一、班會時間:
20xx年5月15日
二、班會地點:
五二班教室
三、參加人員:
全班同學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
班主任和班長
五、班會主題:
防震減災安全教育
六、活動目的:
通過此次活動,使學生學習了解關于地震的相關常識,以及在地震來臨時,應當如何進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進行避震等。讓學生懂得怎么樣進行避震減災,努力把傷害降到最小。
七、主要內容:
1、介紹地震的相關常識和我國地震工作的基本狀況;
2、使學生學會判斷大震前的前兆;
3、讓學生懂得地震前應該做什么準備及其避震要點;
4、組織學生在模擬地震中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動。
八、形式:
展示四川地震造成的傷害的圖片和資料,采用主持人介紹避震減災的嘗試,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如何進行避震減災,組織學生在模擬地震中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動演習。
九、活動過程:
1、主持人開場白,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2、主持人介紹地震的相關常識和我國地震工作的基本狀況。
3、組織學生學習避震減災的相關常識,了解四川地震的基本狀況。
4、班主任組織學生在模擬地震中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動。
5、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十、活動小結
防災減災日安全教育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
2、教育幼兒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地震現場》影像資料、《小蟾童》防震減災科普動畫片、《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圖片6張。
2、一些小道具:枕頭、書包、臉盆、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入,引起幼兒的注意。
師:“小朋友們,在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一件很可怕、很悲慘的事情,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是什么事情這么嚴重。”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錄象,采用觸目驚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課題。
三、圍繞錄像與幼兒展開討論:
1、剛才你看到了什么?(告訴幼兒這個就是地震。)
2、師小結: 地震時,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地面裂開大縫。公路扭彎了,汽車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
四、播放課件《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及時躲藏。
師:“小朋友,地震雖然很厲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在地震發生時,地面開始搖動后,有很短的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這短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被砸傷。”
引導幼兒逐一觀察課件,并向幼兒說明地震來了,該如何應變才是安全的。
1. 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2. 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3. 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4. 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5. 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6. 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7. 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8.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9. 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五、讓幼兒觀看地震專題動畫《小蟾童》,通過動畫的形式讓幼兒了解地震,鞏固防震、避震的方法。
六、地震演練。
七、活動延伸:
學習兒歌《震前動物有預兆》,利用簡單、清楚的動物形象讓幼兒知道一些震前的'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