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戶外活動平衡木教案范文(精選3篇)
中班戶外活動平衡木教案范文 篇1
游戲目標:
1、培養幼兒的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敢于一個人走平衡木的膽量。
游戲過程:
教師先擺好平衡木,讓幼兒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注意保持距離。
游戲規則:
1、指導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
2、指導幼兒走平衡木的時候不推拉擠其他幼兒。
3、指導幼兒走平衡木時注意安全。
冬季來臨,為增強在園孩子體質,我設置了“小小平衡木”晨間活動,旨在促進孩子的身體平衡與靈敏,激發孩子熱愛運動,引導孩子體驗并遵守運動規則。
通過“小小平衡木”活動時間,讓剛入園的小班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通過分小組,通過游戲化、情景化的組織方式來鍛煉孩子們冬季的心肺呼吸功能,利用游戲手段使孩子提高對運動的興趣。同時,通過老師在練習中不斷地向孩子們介紹比賽的規則,潛移默化讓剛剛入園的孩子的觀念中形成“規則”的概念。
將一些大型積木塊和一些零散積木進行拼搭,搭成一個平衡木,離地面20厘米左右,以免摔傷跌傷。開始玩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從平衡木上爬過去,以后再從平衡木上走過去。如果孩子膽小,可以先扶他爬行或步行,經過幾次練習,孩子們會慢慢地行走自如地玩起來,這對培養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勇敢精神大有好處。在玩的過程中,膽小的幼兒停在高處不敢下去,有的幼兒會主動用手去扶小朋友,并且鼓勵同伴不要害怕。
孩子們通過“走平衡木”戶外活動,孩子們不僅學習到了規則的重要性,鍛煉了專注力,也培養了孩子喜歡體育,熱愛運動,養成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精神和挑戰自我的意識,更敢于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提高了肢體的協調性和行走平衡木的技巧性,使孩子感受到了運動帶來的快樂,促進了孩子的全面均衡發展。
小朋友們遵守游戲規則,一個跟著一個走平衡木,活動有序的進行。
中班戶外活動平衡木教案范文 篇2
活動目標:
1 . 嘗試運用多種方式按快慢節奏過平衡木,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2 . 敢于挑戰,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
3 . 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 .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音樂、平衡木若干。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T:今天我帶來了一段很特別的音樂,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動起來吧!
2.幼兒自由走平衡木。
小結:剛才你們在平衡木上走圓場的時候手都伸平了,走得穩穩的,很棒。
3.幼兒示范各種方法走平衡木,教師抓典型講解要領。
T:你們剛剛是行走過了平衡木,那還有其他什么方法過平衡木呢?(請個別幼兒示范,其他幼兒跟著在原地練習。)
T:現在請你們選一種方法來過平衡木。
4.幼兒練習。
T:你們剛剛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1)沒困難——你們真厲害,都能穩穩的過平衡木。
(2)有困難——那你選一種最穩、最安全的方法再來過一次平衡木。
T:這一次我有一個新的要求,請你們聽好我的哨聲有節奏的過平衡木。
5.聽音樂,比較兩段音樂旋律。
T:下面我帶來了一段音樂,請你們聽一聽哪里快、哪里慢?
6.幼兒分別根據快、慢的音樂選擇走的方法進行練習。
(1)慢音樂——原地練習兩個動作,要求按照音樂節奏;熟練后再上平衡木練習。
T:請你用分合的方法,有節奏的來走一次平衡木。
T:你還可以用你喜歡的方法再走一次。
(2)快音樂——直接上平衡木練習。
T:這次音樂變快了,你能又快又穩又安全的走過平衡木嗎?好,來試一試吧!
7.教師示范完整的表演。(加高平衡木:兩低一高)
T:你們都能穩穩的走過平衡木,真厲害!我也很想來試一試,你們可要看仔細啦!
T:你們剛剛發現了什么?
T:平衡木加高了,我剛剛走了幾個慢的?聽到什么音樂后亮相?
T:你會做一個很帥氣的亮相嗎?(教師喊口令,幼兒自由做出亮相的動作。)
8.幼兒嘗試跟音樂完整表演兩遍。
9.幼兒坐在平衡木上進行放松運動。
教學反思:
我根據本班幼兒年齡愛動這一特點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體育活動。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準備材料,制作青草、小路,還有路邊的小花,我還選用了幼兒能夠接受的高矮適中的平衡木,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
小百科:平衡木運動起源于公元前的羅馬時代,需要運動員在一根橫木上做出一連串的舞蹈與翻騰動作。
中班戶外活動平衡木教案范文 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在寬25厘米的平衡的動作要領。
2、在兒歌的幫助下,掌握走平衡木的動作要領。
3、知道一個一個排著隊走,不推擠前面的同伴。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平衡木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教學大書、幼兒用書、教學CD、學習DVD。
2、在場地的一端平等擺放4~5塊平衡木。
3、小熊的頭飾或掛牌,人手一個。
4、報紙球、籃子若干(數量和幼兒的人數一致)。
活動過程:
1、教師翻開教學大書,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師生頭戴熊的頭飾聽音樂做小熊的動作進入場地。
師引導觀察提問:果園里有很多什么?這些蘋果成熟了,長得又大又圓,小熊們想不想到蘋果園里摘蘋果啊,可是到蘋果園要過一條小河,河上只有一座窄窄的橋,小熊們敢過嗎?過這窄窄的橋呢,大家不要怕,只要我們掌握方法了,就可以順利過橋了,現在熊媽媽要先過小橋摘蘋果了,看看熊媽媽是怎樣順利過橋的,小熊們要仔細看哦。師邊示范邊講解走平衡木的動作要領。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熊怎樣過橋,并念兒歌告訴幼兒走平衡木的要領
教師通過示范幫助幼兒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領,鼓勵幼兒大膽的走平衡木,走完后拿起一個報紙球當作蘋果,放進籃子里。
(1)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走平衡木。
教師:熊寶寶們,現在熊媽媽要過橋了,看看我是怎樣過的。
(2)教師:熊媽媽是怎么走過小橋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的走過去。)
(3)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吃蘋果”后的愉快心情。
延伸活動:
1、可用球開展延伸活動,如滾球、踢球等。
2、請家長與幼兒共同閱讀《小熊過橋》幼兒用書,學念兒歌,并鞏固走平衡木的能力。
小百科:
平衡木運動起源于公元前的羅馬時代,需要運動員在一根橫木上做出一連串的舞蹈與翻騰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