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語言《一起去春游》(精選8篇)
小班教案語言《一起去春游》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用線條和色彩表現春游中的所見所聞,愿意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2、愿意參加繪畫活動,對繪畫活動感興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過程:
一、回憶快樂的春游經歷。
1、出示春天美麗景色圖片,幼兒觀看,感受春天的美。
2、提問:
(1)爸爸媽媽帶你們出去春游了嗎?
。2)你覺得什么地方最美?
(3)看了什么最開心?
3、小結:是呀,春天的景色萬紫千紅,就是美,我們把這美麗景色畫下來,做永久的紀念。
二、引發繪畫興趣,教師示范。
1、春游的時候都做些什么呀?
2、我們怎么把這么有趣的、美好的東西畫出來呢?
3、請個別幼兒討論。
4、請個別幼兒來談談自己該如何畫。
5、教師重點教授幼兒畫條紋的背景色。
6、教師示范畫條紋背景。
5、小結:小朋友們的想法都很棒,說得都很好,構思也很棒,下面就要看小朋友們怎么畫出來了,就看你們的啦。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2、指導幼兒發揮想象,不要受到限制,自己想怎么畫就大膽的畫。
3、涂色的時候提醒幼兒注意衛生,袖子撩起來,注意畫面的整潔。
四、評價幼兒作品。
1、展示幼兒作品。
2、請幼兒說說自己畫的是什么?
3、教師講評幼兒的個別作品。
教學反思:
對于春游來說,這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活動,他們一聽到要去春游了,就興奮起來。一大早就背上自己的小書包,里面裝上了很多小零食。這對于大班小朋友來說是最后一次在幼兒園里進行春游了,因此通過本次的寫生畫,在春游途中把美好的`場景給寫生下來,給自己留下美好的瞬間。我們在春游中背著書包并帶上寫生板去那里邊玩邊寫生。孩子們寫生的是在春游中所看到的場景。有的孩子寫生春游中大家一起互相分享零食,有的寫生的是看到其他班級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有的寫生的是孩子們在爬山的場景等。
我們這次就讓幼兒圍繞著人物的動態進行寫生,通過不同角度來觀察人物在春游活動的那個狀態,還要關注人物的不同角度,有的幼兒從側面面觀察到人物的狀態,因此要寫生出側面的狀態,有的孩子站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因此要寫生出整個春游的面貌來。
小班教案語言《一起去春游》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謠內容,嘗試用動作表現好朋友之間互幫互助的情感。
2、感受和好朋友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1、PPT
2、音樂,兒歌錄音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在看看說說的過程中,導入童謠)
1、出示PPT
看,這是什么地方?(草地)
2、出示小鴨子的`叫聲
聽,誰也來了呀?(小黃鴨)
3、出示大白鵝的部分圖片(露出脖子)
還有誰也來了?你怎么知道是大白鵝?
4、小黃鴨和大白鵝是怎么走路的,誰來學一學?
。ㄒ鰮u搖擺擺一詞)
二、童謠:好朋友(理解童謠)
1、繼續出示PPT
小黃鴨和大白鵝搖搖擺擺來到小河邊,他們到河里去做什么呢?我們也來做做小黃鴨和大白鵝,到河里去玩一玩,好嗎?
2、我們搖搖擺擺下河去嘍!
3、播放音樂
小黃鴨、大白鵝,搖搖擺擺跳下河。(幼兒隨著音樂下河做各種動作)
4、引導個別幼兒表演動作。
5、在河里玩的真開心呀。那來看看我們在河里還能做什么?(教師一邊出示PPT, 一邊播放上半段童謠錄音)
6、他們在河里干什么呀?(梳頭、洗臉)
7、他們是怎么梳頭、洗臉的?
。ㄎ規湍銇硐聪茨槪銕臀襾硎崾犷^)
8、洗完臉,梳完頭,他們干嗎去呢?
(欣賞下半段童謠錄音)
9、你們聽到了什么?他們是怎么春游去的?
10、小結:小黃鴨和大白鵝,它們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他們最喜歡互相幫助了,我幫你來梳梳頭,你幫我來洗洗臉。肩并肩、手拉手一起春游去。
三、童謠表演(嘗試用動作來表現好朋友之間互幫互助的情感)
1、小黃鴨,大白鵝,快快找到你的好朋友,我們一起下河去洗澡嘍!
。ń處熞贿呉龑в變鹤鰟幼,一邊吟誦兒歌)
2、個別演示
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
3、原來他們是這樣互幫互助,相親相愛的,做的真好。我們也來幫好朋友梳梳頭、洗洗臉。(再次引導幼兒表演,播放兒歌背景音樂)
4、結束語:小黃鴨,大白鵝,你們洗干凈了嗎,那我們一起手拉手,春游去吧!
童謠:《好朋友》
小黃鴨、大白鵝
搖搖擺擺跳下河
我幫你來洗洗臉
你幫我來梳梳頭
肩并肩、手拉手
干干凈凈去春游。
小班教案語言《一起去春游》 篇3
教學目標:
1、幼兒學說完整話及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體驗和教師、同伴一起為“春游”做準備的快樂,從而積累幼兒的生活經驗。
教學準備:
動物頭飾故事“小動物春游”
教學過程:
1、引出春游
①幼兒自選動物頭飾,說出自己表演的.角色名稱。
②語言引導:你們想干什么?到哪里去?怎么去?
、塾螒蚧顒樱盒游锷瞎财。
2、春游途中
、儆螒颉包c名”,要求被喊到的小動物用叫聲回答。
、谠O置情景:小貓、小狗想上車。
、塾變航煌
a)招呼小貓小狗;
b)給小貓小狗讓座。
3、解決問題
、倮蠋煱缪菪芷牌诺慕巧岢鰡栴}:熊婆婆不想去春游,她要去看病。
②幼兒討論:
a)熊婆婆上醫院和小動物春游哪件事情重要?為什么?
b)怎么幫助熊婆婆?
、劢巧煌
a)安慰熊婆婆;
b)送熊婆婆上醫院。
4、引導講評
、賻椭鷦e人是件最快樂的事,夸獎各位小朋友。
、诨丶腋嬖V父母:春游途中做了哪些好事?
5、小朋友春游活動
、沤M織幼兒到野外看蝴蝶跳舞,蜜蜂采蜜,小鳥唱歌,小朋友玩游戲。
、朴^看大班朋友畫“我們的春天”或觀看“春天”的歌舞活動。
附兒歌:春天說了些什么?
春天說了些什么?
春天說了些什么?
花兒那么聽話,都開了;春天說了些什么?
小燕子那么聽話,都飛回來了;春天說了些什么?
小朋友那么高興,都去春游了。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小班教案語言《一起去春游》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完整地交流春游時的所見所聞。
2、學習合理構圖,均勻著色,表現尋找春天時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春游時拍的照片。
2、桃花、柳樹、迎春花、油菜花、柳條等實物布置在教室中。
3、展板一塊,用于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小朋友,還記得上個星期老師帶你們去田野里找春天嗎?現在,朱老師請大家先回憶一下,你在田野里看到了什么,先請你和坐在旁邊的小朋友一起來想一想,說一說,然后再告訴老師。
2、幼兒相互交流。
教師提醒幼兒要講出春天田野中的主要代表植物,如:麥苗、油菜花、蠶豆花、桃花、柳樹等。
3、集體交流
1)教師提問:你要介紹什么東西,它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的,你是在哪里發現它的?
請幼兒舉手告訴大家自己的發現,在介紹過程中,教師指導幼兒適當運用方位詞,如:遠處有什么,近處有什么;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
2)師:我也有準備哦,看這是什么?(出示春游照片)
“我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春游時的'照片,請你們來欣賞一下,看看照片中拍到的東西你們有沒有都找到,照片中有沒有你自己?”
(放照片,幼兒欣賞)
4、幼兒繪畫
1)師:春天的田野實在是太美了,小朋友們在春游時都找到了春天。找到春天時,你高不高興呢?現在就請小朋友們把你找到的春天畫下來吧!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你不僅要畫出美麗的春天,而且要把你高興的樣子畫出來!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合理構圖,表現景物近大遠小的比例,突出重點形象;均勻涂色,大膽配色。
5、展示幼兒作品
1)將幼兒作品展示在展板上,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如:作品中有誰,在干什么,在田野里找到了什么。
2)提問:你覺得哪幅畫最漂亮?為什么?
6、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像老師拍照片一樣,把我們去春游的事情畫下來了。今天放學時請爸爸媽媽來參觀我們的畫展,分享我們的快樂,好嗎?
小班教案語言《一起去春游》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分類規則提示有秩序地排隊、游戲。
2、遵守游戲規則,能聽指令玩游戲。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聽指令玩游戲,遵守游戲規則。
難點:嘗試根據分類規則提示有秩序地排隊、游戲。
活動準備:
1、小青蛙和小烏龜的胸牌,共30塊。(綠、黃兩種顏色,綠色胸牌上寫1,黃色胸牌上寫2)
2、場地布置:場地上畫輛公共汽車,(分別寫上1號車、2號車);綠、黃兩種顏色的小橋;畫著小草的草地(供幼兒爬行)、草地旁放若干塊泡沫墊子(表示石頭,供幼兒跳躍)
3、游戲前準備:幼兒自由選擇一張胸牌掛在自己的胸前,把自己打扮成小烏龜或小青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公共汽車,引出主題。
1、小烏龜和小青蛙要去春游了,有幾輛公共汽車在等我們?
2、分別指著兩輛公共汽車問:這是幾號車?
師:公共汽車的號碼和我們胸牌上的號碼一樣,看看胸牌上的數字是多少,找一找應該坐哪一輛車?
二、上公共汽車,出發。
1、上公交車。
幼兒看胸牌上的數字,找到自己的'車。在車門處有秩序的排隊,不推不擠,不插隊,一個一個上車。
2、開車上路,出發。
教師帶隊,兩輛車并排向前開,要求不插隊,不掉隊,有秩序的跟著隊伍向前行進:蹲著走表示過山洞;踮踮腳尖表示走下坡;腳后跟走表示上坡;蹲下表示遇到紅燈停止前進。(中途休息,自由找位置坐下,活動小手,按摩一下腿腳,互相敲敲背,表示休息)
三、游戲:春游。
過小橋。要求幼兒按照胸牌的顏色有秩序地排隊,綠色胸牌走綠色小橋,黃色胸牌走黃色小橋,過小橋時不推不擠,一個跟著一個走。
過小溪和草地。要求幼兒按照胸牌的顏色有秩序地排隊,小青蛙排在小溪石頭前面,從石頭上一個接一個的跳過去;小烏龜排在草地前面,從草地上一個接一個地爬過去。
自由活動。過草地就到了公園,幼兒自由活動,可以散步、賞花、打滾、跳躍、奔跑等。
集合。要求幼兒聽到教師拍手趕緊回到教師身邊集合,按照胸牌上的角色有秩序的排成兩隊。
四、春游結束,坐車回家。
請幼兒找到自己的公共汽車,有秩序地排隊上車。兩輛汽車并排向前開,坐車回家。
小班教案語言《一起去春游》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音樂游戲的興趣。
2、通過對高低音旋律的傾聽,會用身體表現音樂旋律。
3、嘗試結合音樂創造性地表現春游時的情景。
活動準備:
AR視頻資源,AR音頻資源,AR圖片資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春游時的所見所聞。
春天來了,爸爸媽媽有沒有帶小朋友出門玩呢?都去哪里了?跟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春游時見到的美景吧。
二、基本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出下山坡的動作及輕快的感覺。
小朋友去了這么多好玩的地方,有的小朋友還去了山上,山比較高,小朋友在山頂山有沒有看見美麗的景色呢?小朋友在山頂上玩一會后就要下山了,那小朋友在下山時時怎樣的感覺呢?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吧。(身體后傾,小步子較快的前進)。
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出爬坡的動作及吃力的感覺。
小朋友下山的感覺很輕松也比較快,那小朋友上山時的感覺是怎樣的?那我們一起模仿一下爬山坡吧。(感覺很累會大口地喘著氣,身體微微前傾,腳邁的步子比較大)。
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出跳躍的動作。
小朋友在爬山時路面上有些石頭,小朋友會怎樣過去呢?那我們一起學著跳石頭吧。小朋友在跳躍時雙腳輕輕跳起,并且要連續地跳。
教師引導幼兒模仿走彎彎曲曲路時的動作。
山路都彎彎曲曲的,小朋友會怎么走呢?我們來模仿一下吧。(走彎彎曲曲的.路時,就像在走波浪線)。
教師點擊AR音頻資源,引導幼兒感受曲子起伏、歡快的特點,并將下山、爬山、跳石頭、走彎彎曲曲的路這些動作根據曲子節奏不斷變化的特點加入到曲子中。
老師播放一段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哪里的音樂像爬山?哪里的音樂像下山?哪里的音樂像跳石頭?哪里的音樂像在走彎彎曲曲的路?
教師點擊AR視頻資源中的動畫,引導幼兒正確感受曲子的特點。
這里有一個小朋友,他春游時也去爬山了,我們看一看他爬山的時候是不是和小朋友一樣呢?
三、結束部分
教師再次點擊AR音頻資源,和幼兒一起進行音樂游戲。
那現在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春游”吧。我們現在在山頂欣賞景色,隨著音樂我們開始下山,覺得另一個山頭有更加美麗的景色,我們又去爬另外一座山,在山路上有很多的石頭,我們一起跳石頭,再一起走彎彎曲曲的山路,終于到達我們想去的山頭了。
小班教案語言《一起去春游》 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2、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來源:
在非正式活動中,我們投放了大量的呈封閉排列的物體,有立體的,平面的;有透明的,半透明的,經過兩次非正式活動的操作,幼兒初步積累了物體呈封閉排列時的數數經驗,為了幫助幼兒正確尋找起始點和終止點,結合我班主題活動“可愛的動物”,于是我把數活動溶入了主題開展了一次正式活動,通過活動進一步萌發了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圖畫紙,圖紙中間是一個小動物的'媽媽(教師事先畫好)幼兒在動物媽媽的周圍畫上動物寶寶,數量以6—10不等。如小動物有小熊、孔雀、大象、等等都是幼兒熟悉的。
活動過程:
1、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我們小朋友去上海動物園春游,小動物看到有這么多小朋友去看它們,非常高興,它們聽說嘉定有兒童公園,它們也想來玩玩。
2、動物媽媽帶了許多寶寶,我們先來幫助動物媽媽數數有幾個寶寶。
。1)幼兒人手一份圖畫紙,分別數數有幾只動物寶寶。
重點觀察:幼兒尋找被數物體的起始點和終止點并能正確進行數數。
。2)請個別幼兒幼兒來演示數數過程。
。3)幼兒相互之間進行交流。
。4)教師在黑板上分別出示數字6、7、8、9、10,請幼兒把相應的動物寶寶貼在數字下面。例如:6只小熊、6只小猴都貼在數字6的下面。
。5)幼兒分成三組進行檢查,如發現有錯進行改正。
。6)數一數哪個媽媽的寶寶最多。
3、媽媽帶著寶寶來到玩電動車的地方,可是人太多,我們以來幫助動物寶寶排隊,那么怎么排呢?
。1)幼兒按動物的數量排隊:從多到少或從少到多。
。2)剩下的動物能不能去玩呢,誰排第一?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小班教案語言《一起去春游》 篇8
一、活動方案
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樂器音色及節奏,創造性地表現春游的過程,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進行過春游活動,對春游活動所見所聞有一定的認知經驗。
2、木琴、鋁板琴各一。
3、各種小樂器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回憶春游情景
T:我們前幾天去春游了,去了哪兒?看見了什么?
(鼓勵幼兒用語言表述春游過程中看到的景色,老師對于幼兒的回答進行適當的梳理和補充。)
(二)自編樂器小故事
1、編故事畫故事
T:今天我們用樂器把公園里找到的春天表現出來,自己編一個“春游之聲”的樂曲。
T:我們把春游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畫下來,變成一個故事。
(老師啟發幼兒用語言描述春游的全過程,并將幼兒說的畫下來,例如:先畫太陽——春游這天天氣晴朗,太陽從東方升起,照亮大地;畫汽車——小朋友們坐著汽車去春游;小鳥——小鳥嘰嘰喳喳告訴朋友們春天到了;嫩綠葉——春天的小樹冒出了嫩芽;美麗的`花、蜜蜂、小河、春風等,最后坐上汽車回家,太陽落山了。)
2、樂器表現故事
T:現在我們用樂器給故事配音,太陽出來用什么樂器呢?公共汽車用什么樂器,什么節奏? (引導幼兒按照圖畫順序,依次為圖畫情節選擇樂器配上節奏,例如:太陽用鋼片琴由低到高自由敲奏;公共汽車用大鼓敲擊 表示,小鳥用小鈴表示等。)
T:現在分成四組,和朋友一起商量,用樂器配音。 (分組探索,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操作,為情節配音。)
3、集體分享
T:我們把自己編的表演給大家。(引導幼兒推選小指揮,老師當伴奏員-,師生共同合作演奏春游之聲。)
操作提示
活動要在幼兒對春游有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上進行,啟發幼兒把春游過程中的感受用音樂的形式加以表現,使每個孩子都投入到活動中。
活動過程要有層次遞進,通過:說——春游見聞,畫——春游過程,演——春游之聲,使幼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在玩中學、學中創,充分展示幼兒的創造潛能。
活動中老師要充分尊重幼兒,重視過程性評價,當幼兒選擇樂器不合適時耐心引導,不是簡單地用對或錯評價,注重激發幼兒運用感官,動手操作,共同討論,尋找合適的答案,使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真正將自身潛能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