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課教案《花園里規則》(通用2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課教案《花園里規則》 篇1
活動目標
1、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尋找花園里的秘密,嘗試用散文的句子表達自己的發現。
2、感受散文所表現的大自然的詩意美,樂意親近大自然。
活動準備
1、根據散文自制大圖書。
2、會說話的地毯(這是一個重要的道具,因此強調選擇圓形的、色彩柔和的地毯)。
3、散文關鍵句提示卡,如“花園里有什么”“看得見”“看不見”“還有,還有”。
活動過程
一、說說花園里看得見的此環節鼓勵幼兒用豐富的詞語介紹在花園里的發現。
重點提問:圖畫中有什么?這可能是在什么地方?花園里到底有什么?
小結:今天,老師想和小朋友一起走進這篇散文,一起感受散文的優美,一起來尋找花園里到底有些什么。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朗誦散文。如:花園里有什么,花園里有看得見的綠綠的小草,高高的大樹,五彩繽紛的小花,還有,還有,哎呀!太多了!
二、找找花園里看不見的東西。
1、花園里藏起來的東西。
此環節鼓勵個別幼兒參與散文仿編。
重點提問:花園里還有些東西是藏起來的,有些東西有時看得見,有時看不見,它們是什么呢?
討論片刻后,打開泥土,發現泥土下藏著的東西;打開小花,看見蝴蝶;打開葉子,看見蜜蜂。和孩子們討論是怎樣的蝴蝶,怎樣的蜜蜂。
2、花園里感覺到的東西。
此環節鼓勵幼兒把自己的想法編到散文中。
重點提問:花園里還有一些東西是真的看不到的,但是如果用心去感覺還是能夠發現它,會是什么呢?玩游戲“會說話的地毯”。
玩法:出示地毯,鼓勵幼兒根據散文的結構仿編句子,站到地毯上,面向集體,說說自己在花園里的發現。
(在幼兒游戲之前預留讓幼兒想象的時間,游戲時教師做邀請動作提示幼兒自由上前)
小結:花園里的小可愛真不少呢!噓!可別吵醒了花園里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小可愛們。
三、分享在花園里的發現。
此環節孩子們把自己在花園里的發現串連成一篇散文。
集體表演散文《花園里有什么》(由幼兒自由選擇想要表演的部分)。
小結:這篇散文就在這本書里,書里還告訴了我們許多花園里看得見、看不見的東西,讓我們一起到花園去看看、找找。
活動反思
中班語言活動“花園里有什么”是一個側重語言表達的活動,考慮到中班幼兒有自主表達的需要和能力,我試圖通過幾個細節的預設,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敢于表達、樂于表達。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課教案《花園里規則》 篇2
1、活動目標
(1)熟悉散文內容,感受散文中有趣的語言,
(2)初步學會運用重疊詞和"不是,是"的句型;
2、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①《花園里》的背景圖1幅(將公雞、白鵝、小鹿、小朋友的圖片插在背景圖中)
②自制的《花園里》圖書4本
③錄音機、錄音帶
(2)經驗準備:活動前與幼兒到幼兒園里散步。
3、活動過程
Ⅰ導入
(1)以自由談話的方式導入活動。
重點指導引起幼兒興趣。
Ⅱ幼兒第一次操作
(2)引導幼兒觀察《花園里》的畫面,自由講述。
提問"花園里有什么?"
重點通過觀察,大致了解花園里有什么,并引導幼兒學習使用重疊詞,如"藍藍的天,白白的云,紅紅的花,綠綠的樹"等。
Ⅲ分享經驗
(3)老師配樂朗誦散文,幼兒第一遍欣賞。
提問:"感覺這篇散文怎么樣?講了什么事情?"
重點引導幼兒初步把握散文的基本內容。
(4)播放配樂散文,幼兒第二遍欣賞。
提問:
① "你最喜歡散文里的哪句話?為什么?"
②"花園里還藏著許多秘密,它們在哪里呢?"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并把猜測的內容和結果用"不是,是"的句型講述出來,欣賞散文獨特的語言。
Ⅳ幼兒再次操作
(5)引導幼兒合作看書欣賞散文。
出示4本自制圖書,引導幼兒學習協商,合作看書欣賞配樂散文,并自由跟念。
重點引導幼兒合作、傾聽同伴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