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手的小班健康教育活動教案(精選3篇)
關于手的小班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能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愿意主動為大家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準備:
每人一張白紙,彩筆,小印章。
教學步驟:
1、日常指導。
(1)在學習教學、區角教學以及器械運動中提醒幼兒注意手的運用,體驗手的靈活、靈巧。
(2)在幼兒進行盥洗、進餐時以及睡覺前后穿脫、疊放衣服時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自己有一雙勤勞的小手。
2、結合班上的值日生教學引導幼兒用雙手主動為集體、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3、布置墻面環境"勤勞的小手",記錄每個幼兒能用手做到的事情。
(1)讓每個幼兒在一張紙上印畫自己一只手的外形,并在紙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教師幫幼兒將紙有序的貼到一面墻上。
(2)每天離園準備時,教師和幼兒一起說一說,評一評今天誰的小手最勤勞,做了那些事情或者學會了做哪些事情,可以自薦也可以推薦。被選出的幼兒可以用教師的小印章在自己的"手印"上蓋一個印章畫。
(3)每月根據幼兒"手印"上的印章數評出"天才小能手"。
4、請家長配合,讓幼兒在家里也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穿襪子、洗手帕、扣紐扣等。并能夠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關于手的小班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結合動畫,讓幼兒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2、教會幼兒正確洗手。
3、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與能力。
活動重點:
讓幼兒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活動難點:
幼兒的安全意識與能力。
活動準備:
1、相關繪本故事(新型冠狀病毒的故事)洗手視頻
2、毛巾洗手液洗臉盆。
3、洗手兒歌。
活動過程:
1、課題導入
(1)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假期有點長呢?是為什么呢?(幼兒分別回答)
(2)對了,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我們才會延遲開學,那大家知道這個病毒是什么嗎?
2、播放新型冠狀病毒的故事讓幼兒了解,并且思考我們怎么做才會戰勝病毒呢?
3、(1)師提問:我們需要怎么正確洗手呢?我們—起來看動畫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洗手的吧。
(2)播放洗手兒歌
生回答用洗手液,小手搓一搓,用水沖—沖,還要用干毛巾擦干凈。
(3)教師示范正確洗手步驟。
4、游戲:我會洗手
游戲介紹:找兩位小朋友做示范,手臟了應該怎么辦,看誰洗的干凈。
四、活動結束:
《洗手兒歌》
小手先沾濕,抹—抹肥皂
搓一搓雙手,好多的泡泡
大家—起這樣做,預防最重要
活動延伸:
帶領小朋友到生活區體會洗手的樂趣,并且提示小朋友每天要保持衛生,勤洗手。
關于手的小班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懂得人的生活、學習、勞動都離不開手,都不僅可以做許多事情,還可感知物體的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等屬性。
2、能多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能注意保護自己的小手。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教學準備:
1、有扣子的衣服。
2、口袋箱子一個,里面裝有熱、冷、軟、硬等不同特點的材料。
3、關于手受傷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欣賞手印畫。讓幼兒了解每個人的手是不一樣的。(教師拿一張印有手掌的紙,先把指紋印遮起來)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畫上有什么?(手掌)
教師:對了,這是一幅用小手沾上顏料印在紙上面的畫,叫手印畫。你們再觀察一下這兩只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小不同)
教師:原來啊他們的大小不同,現在請小朋友們把小手拿出來,和旁邊的小朋友互相看看你們的手,長得一樣嗎?(不一樣)(由小游戲引出每個人的手是不一樣的)
教師:再來看看這張畫上有什么?大的是什么印出來的(大拇指),小的是什么印出來的(小拇指)?
教師:小朋友的小眼睛真是厲害!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我們的手指吧。
二、通過游戲和操作了解手的各種功能。
1、游戲“奇妙的口袋”
教師:我們的小手除了可以制作手印畫之外,還能做什么事呢?
教師: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箱子”,里面有好多東西,誰來用小手摸摸里面是什么?(請個別幼兒用手升入箱子里摸一摸,并說說摸到的東西的感覺,猜猜摸到的是什么?)
教師:我們的小手真厲害!我們只要用手摸摸就知道這個東西是冷的還是熱的,是軟的還是硬的,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
2、幼兒動手操作實驗,發現有的事情可以一只手完成,有的事情就需要兩只手合作才能完成。
實驗:只用大拇指來解紐扣。
教師:原來桌上的游戲都是小朋友用兩只小手玩的。那我們的小手這么厲害,能不能就用一只手來做事情呢?老師這里有一件衣服,我們來試試上面的扣子能不能用一只手扣起來。(教師先師范,在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
教師總結:原來扣紐扣要兩只手一起合作才能完成。
三、結合實際,思考并討論如何來保護小手。
1.通過上述操作,認識到小手的重要性。
教師:我們的小手真能干!這么能干的小手重不重要?
教師: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觀看圖片,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師:在圖上你們看到了什么?小手受傷了那我們還能不能玩游戲了?那我們應該怎么來保護我們的小手呢?(請個別幼兒回答表述)
四、教師總結
教師:小朋友說了好多保護小手的方法,那我們班的其他小朋友還不知道呢,現在讓我們回教室去教教他們吧!
教學反思:
亮相課我選的是一節社會課《我的小手》。教學一開始我準備了一張手印畫,就是印有手掌印和指紋的畫,讓幼兒認識到每個人的手都是不一樣的,每只手的手指都是不同長短的。還準備了一個神秘的小箱子,里面放了有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的物品,讓幼兒觸摸感受物體的屬性。但是我在總結這個環節的時候沒有把幼兒感受到的屬性都描述出來。然后通過問“小手除了能制作手印畫以外還能做什么?”引出下一個環節,我準備了剪刀、各種顏色的紙。蠟筆等材料,讓他們自己動手感受自己小手的能力。但是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根本不用操作就都能夠回答出來了,這一環節完全可以一句帶過。在前面幾個環節當中已經讓幼兒了解到小手的重要性,在最后一個環節里讓幼兒自由討論講述如何來保護小手。但是幼兒的回答和我的總結跟保護小手的內容不符。整個教學的氣氛由于內容的過于簡單而顯得點沉悶,幼兒只有在一開始的摸神秘的小箱子的時候氛圍很好。我在上課的時候由于緊張也沒能關注到所有幼兒,在環節與環節的銜接上做的也不是很到位,希望在以后更多上課過程中慢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