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育活動《防震安全自護知多少》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園將安全教育納入制度化、常規化的工作。除了將安全教育滲透在一日活動中,還結合安全教育日開展有主題的活動。此活動的設計是結合“5.12防震減災日”的系列活動之一,圍繞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園內開展過的防震安全應急演練活動,擬通過了解地震的危害——學習避震的應急方法——參與地震應急演練等,讓幼兒懂得不同場所避震的應急方法,提高自救自護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避震方法,懂得在幼兒園、家庭和戶外避震的應急方法。
2.能將正確的避震方法運用到地震應急演練中,提高自救自護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通過網絡、報紙等,了解了汶川、中國臺灣等地發生過的地震情況;幼兒有參與地震逃生演練的生活經驗。
2.物質準備:課件“防震自護知多少”、地震前后對比圖片。
3.家長工作: 請家長協助拍攝家庭中的地震逃生演練錄象片段。
活動過程
一、觀看交流。
1. 觀看地震視頻引入。
“剛才我們看到的是什么畫面?”
2.觀察、交流地震前后的變化,了解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
(1)幼兒自由觀看圖片,互相交流觀察到的地震前后周圍的變化。
(2)集中談話:地震前和地震后有什么不一樣?
(3)小結:地震前人們的生活多么美好;地震后房子倒塌、傾斜,變成了廢墟;
大橋、道路斷裂了;山體滑坡;很多人被壓在或埋在了廢墟底下;受傷了 ……
二、學習正確的避震方法。
1.園內地震逃生演練經驗交流。
與幼兒一起回憶參加園內避震逃生演練的經歷。
小結:在幼兒園發生地震時,保持鎮定,雙手抱頭或取物保護好頭部,蹲在課桌椅、鋼琴等下面,不靠近窗戶或懸掛物;等余震過后,在老師的帶領下順著安全疏散通道往大操場等寬敞的地方避震。
2.幼兒家庭地震逃生錄像分享。
“平時在家中可以準備什么,當發生地震的時候,應該怎么做?”(避震應急包等)
小結:在家里,發生地震時,應及時關掉電源、煤氣灶等開關;往衛生間、床、桌椅旁等較牢固的地方避震,不靠近窗戶;不乘坐電梯、不跳樓……
3.生活經驗遷移之戶外避震。
“發生地震時,你是在戶外,應該注意哪些安全?”
小結:趕緊往寬敞的公園、草坪、空地撤離,不靠近電線桿、廣告牌等危險建筑物。
三、 地震應急演練
1.幼兒聽教師的指令地震演練,就地避震。
2.互相交流避震想法。
“現在參加地震模擬演練,你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樣避震的?誰的避震方法正確?誰的方法不夠好?怎么做會更安全?”
3.觀看《地震發生時的情景動畫》,梳理小結正確避震的自救方法。
活動延伸
組織全體幼兒開展地震逃生演練,幫助幼兒鞏固正確的避震方法。
活動反思
整個組織過程中,運用的活動組織形式多樣,有現場避震模擬演練、有自由分散交流地震前后對比照片、有家庭避震錄像的分享……特別是在觀看幼兒在園模擬地震逃生演練的真實照片時,幫助幼兒馬上回憶起避震的正確方法;在觀看、互動、交流、演練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漲;顒又杏變毫私饬说卣鸬奈:Γ谜f出幼兒園、家庭、戶外三個不同場所避震的應急方法。串珠式的組織環節,循序漸進,幼兒學以致用,提高了自救自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