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 教案示例(精選6篇)
功率 教案示例 篇1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二)教學要求
(1)理解功率。知道什么是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意義。知道計算功率的公式及功率的單位。
(2)會用功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三)復習提問
(1)力學里的功包括兩個必要的因素是什么?計算功的公式和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什么?
(2)在建筑工地上要把1000塊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已知每塊大理石板重50牛,用起重機可以在2分鐘內將大理石板一次全部送到20米高處。如果用一個工人來背,把這些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所用的時間是20小時,試求用這兩種方法,把大理石板全部運送到20米高處,起重機和工人各做了多少功?
解答:起重機吊送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1=F1·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工人背運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2=F2·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四)進行新課
(1)引入
把1000塊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起重機和工人做的功是相等的。但是,在做相等的功時,起重機比工人做功快。做功不但有個多少的問題,還有一個快慢的問題。在物理學里用功率這個物理量來描述物體做功的快慢。
板書:“五、功率
1.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提問:如果起重機和工人做的功不同,做功用的時間也不同,如何比較它們做功的快慢?比較它們的功率大小呢?
啟發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我們已經學過,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我們用單位時間里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表示運動的快慢,與此類似,做功的快慢是用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來表示的。
板書:“2.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提問:如果起重機在2分鐘里完成l.0×106焦的功,它的功率如何計算?要求學生答出:
教師給出功率公式和單位,邊講邊板書:
4.單位:瓦特(國際單位制)
1瓦特=1焦/秒,
1千瓦=1000瓦特。”
參閱課本圖14—12,對功率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
(3)功率是機器的主要技術性能之一,閱讀P168最后一段。簡要說明選購機器考慮它的功率時要從實際出發。
(4)例題:課本例題。教師要把此題分解為幾個問題逐個提出,由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題規范化。
問題:
① 50米3水的質量是多少千克?
② 50米3水重是多少牛?
③ 用一臺水泵把50米3的水提升到距水面30米的一個水箱,這臺離心式水泵完成了多少功?
④如果水泵把50米3的水抽到離水面30米高處用了1小時。求這臺水泵的功率是多少瓦?合多少千瓦?
學生解答完以后教師講評。
(五)復習鞏固
1.什么叫功率?功率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公式是什么?說明公式中各字母的意義。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是什么?
2.討論:課本中的“想想議議”。
(六)布置作業 :課本節后練習1、2、3、4題。
功率 教案示例 篇2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二)教學要求
(1)理解功率。知道什么是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意義。知道計算功率的公式及功率的單位。
(2)會用功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三)復習提問
(1)力學里的功包括兩個必要的因素是什么?計算功的公式和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什么?
(2)在建筑工地上要把1000塊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已知每塊大理石板重50牛,用起重機可以在2分鐘內將大理石板一次全部送到20米高處。如果用一個工人來背,把這些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所用的時間是20小時,試求用這兩種方法,把大理石板全部運送到20米高處,起重機和工人各做了多少功?
解答:起重機吊送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1=F1·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工人背運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2=F2·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四)進行新課
(1)引入
把1000塊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起重機和工人做的功是相等的。但是,在做相等的功時,起重機比工人做功快。做功不但有個多少的問題,還有一個快慢的問題。在物理學里用功率這個物理量來描述物體做功的快慢。
板書:“五、功率
1.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提問:如果起重機和工人做的功不同,做功用的時間也不同,如何比較它們做功的快慢?比較它們的功率大小呢?
啟發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我們已經學過,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我們用單位時間里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表示運動的快慢,與此類似,做功的快慢是用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來表示的。
板書:“2.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提問:如果起重機在2分鐘里完成l.0×106焦的功,它的功率如何計算?要求學生答出:
教師給出功率公式和單位,邊講邊板書:
4.單位:瓦特(國際單位制)
1瓦特=1焦/秒,
1千瓦=1000瓦特。”
參閱課本圖14—12,對功率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
(3)功率是機器的主要技術性能之一,閱讀P168最后一段。簡要說明選購機器考慮它的功率時要從實際出發。
(4)例題:課本例題。教師要把此題分解為幾個問題逐個提出,由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題規范化。
問題:
① 50米3水的質量是多少千克?
② 50米3水重是多少牛?
③ 用一臺水泵把50米3的水提升到距水面30米的一個水箱,這臺離心式水泵完成了多少功?
④如果水泵把50米3的水抽到離水面30米高處用了1小時。求這臺水泵的功率是多少瓦?合多少千瓦?
學生解答完以后教師講評。
(五)復習鞏固
1.什么叫功率?功率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公式是什么?說明公式中各字母的意義。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是什么?
2.討論:課本中的“想想議議”。
(六)布置作業 :課本節后練習1、2、3、4題。
功率 教案示例 篇3
詳細介紹:(一)教材: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二)教學要求
(1)理解功率。知道什么是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意義。知道計算功率的公式及功率的單位。
(2)會用功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三)復習提問
(1)力學里的功包括兩個必要的因素是什么?計算功的公式和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什么?
(2)在建筑工地上要把1000塊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已知每塊大理石板重50牛,用起重機可以在2分鐘內將大理石板一次全部送到20米高處。如果用一個工人來背,把這些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所用的時間是20小時,試求用這兩種方法,把大理石板全部運送到20米高處,起重機和工人各做了多少功?
解答:起重機吊送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1=f1·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工人背運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2=f2·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四)進行新課
(1)引入
把1000塊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起重機和工人做的功是相等的。但是,在做相等的功時,起重機比工人做功快。做功不但有個多少的問題,還有一個快慢的問題。在物理學里用功率這個物理量來描述物體做功的快慢。
板書:“五、功率
1.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提問:如果起重機和工人做的功不同,做功用的時間也不同,如何比較它們做功的快慢?比較它們的功率大小呢?
啟發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我們已經學過,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我們用單位時間里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表示運動的快慢,與此類似,做功的快慢是用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來表示的。
板書:“2.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提問:如果起重機在2分鐘里完成l.0×106焦的功,它的功率如何計算?要求學生答出:
教師給出功率公式和單位,邊講邊板書:
4.單位:瓦特(國際單位制)
1瓦特=1焦/秒,
1千瓦=1000瓦特。”
參閱課本圖14—12,對功率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
(3)功率是機器的主要技術性能之一,閱讀p168最后一段。簡要說明選購機器考慮它的功率時要從實際出發。
(4)例題:課本例題。教師要把此題分解為幾個問題逐個提出,由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題規范化。
問題:
①50米3水的質量是多少千克?
②50米3水重是多少牛?
③用一臺水泵把50米3的水提升到距水面30米的一個水箱,這臺離心式水泵完成了多少功?
④如果水泵把50米3的水抽到離水面30米高處用了1小時。求這臺水泵的功率是多少瓦?合多少千瓦?
學生解答完以后教師講評。
(五)復習鞏固
1.什么叫功率?功率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公式是什么?說明公式中各字母的意義。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是什么?
2.討論:課本中的“想想議議”。
(六)布置作業:課本節后練習1、2、3、4題。
功率教案示例之一
功率 教案示例 篇4
(一)教學目的
1.掌握電功率的概念(物理意義、定義、計算公式,單位)。
2.理解什么是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知道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的。別。
(二)教具
低壓電源,演示電流表、電壓表,標有“3.8V”的小燈泡,開關、滑動變阻器各一個,導線若干,“220V40W”白熾燈泡一只,畫上用電器銘牌的小黑板一塊,寫有例題、預習題的小黑板一塊。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新課
問:(l)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棗速度。)
(2)怎樣比較力對物體做功的快慢?(物體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3)怎樣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掛出寫有例題的小黑板。)
例:電流通過洗衣機的電動機,通電半小時做功180000焦;電流通過公共電車的電動機,通電2秒鐘做功120000焦。問:①電流通過哪個電動機做功多?(通過洗衣機電動機)②電流通過哪個電動機做功快呢?
告訴學生,電流做功的快做,僅從它做功的多少來考慮是不行的,必須看它們在相同的時間里哪個做的功多,這就跟比較運動快慢和物體做功的快慢一樣。
分別計算出電流通過洗衣機電動機、電車電動機每秒鐘做的功:i00焦、60000焦。結論:電流通過電車的電動機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僅要了解電流做功的多少,還需要知道電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學中是用“電功率”來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
2.進行新課
(1)電功率(師生共同討論下列的內容)
①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用字母P來表示。
②意義: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
表明:電功率等于電壓與電流的乘積。(注意:上述兩個公式適用于任何電路)
④單位:瓦、千瓦。
1瓦=1焦/秒=1伏·安,
l千瓦=1000瓦。
⑤導出計算電功的另一公式W=Pt和電功的單位干瓦時。
W=Pt=l千瓦×I時=1千瓦時
=1000瓦×3600秒=3.6×106焦。
⑥例題(本節課本上的〔例題〕):通過該例題的講評,向學生強調要正確使用W=Pt這個公式,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單位。公式與單位:
W=Pt W=Pt
焦瓦秒 千瓦·時干瓦時
可再做一些W=Pt的口頭練習
(2)額定功率
手拿一個“220V40W”的燈泡提問:通常我們說這是一只4D瓦的燈泡,那是一把60瓦的電烙鐵,是什么意思?
①演示實驗
告訴學生實驗目的:研究燈泡的亮度跟電壓的關系。
介紹實驗裝置,組成如圖1所示的電路。
讓學生觀察:兩表的示數和燈泡的亮度。
實驗過程:a.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使表的示數為2.5伏,
在下表中記錄U、I讀數和燈泡的亮度。
b.移動滑片P,使表的示數為2伏,記錄。
C.移動滑片P,使表的成數為2.8伏,記錄。
實驗記錄
②師生對實驗進行分析討論并小結如下:
a.在不同的電壓下,同一個用電器的電功率不是一樣大,燈泡消耗的功率可由P=UI來計算。
b、燈泡的亮度由它實際消耗的電功率決定。燈泡越亮,表明其消耗的電功率越大。C.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做額定功率,為了使用電器正常工作,應使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d.每個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只有一個,而實際功率有許多個,我們平常說這是一個40瓦的燈泡,指的是這個燈泡的額定功率是40瓦。
e.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的關系: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正常工作;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容易被燒壞。
③教師出示一個“220V40W”的燈泡和銘牌,讓學生觀察,然后掛出有銘牌的小黑板,介紹燈泡上的標志和銘牌的意義。最后讓學生看書上的一些電器設備的功率。
3.小結:略。
4.布置作業 :(1)課本本節的練習3、4。
(2)預習下節實驗。(預習題抄在小黑板上。)
預習題:
1.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2.必須測出哪些物理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3.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4.實驗中為什么要用滑動變阻器?它和燈泡應如何連接?
5.怎樣組成電路?請畫出實驗電路圖。
6.怎樣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7.在什么條件下測出的功率才是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四)說明
l、理解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的關系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對這些不易分清,通過演示實驗來講解,比較直觀,學生易于接受。在這里主要是講清概念,不要急于進行較復雜的計算。
2.布置學生預習下節課的實驗,一是為了復習鞏固電功率的概念,二是為下節課順利實驗做好準備。
3.對于較好的學生可布置他們課后推導對純電阻電路適用的
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課本第三冊第九章
功率 教案示例 篇5
(一)教學目的
1.掌握電功率的概念(物理意義、定義、計算公式,單位)。
2.理解什么是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知道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的。別。
(二)教具
低壓電源,演示電流表、電壓表,標有“3.8V”的小燈泡,開關、滑動變阻器各一個,導線若干,“220V40W”白熾燈泡一只,畫上用電器銘牌的小黑板一塊,寫有例題、預習題的小黑板一塊。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新課
問:(l)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棗速度。)
(2)怎樣比較力對物體做功的快慢?(物體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3)怎樣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掛出寫有例題的小黑板。)
例:電流通過洗衣機的電動機,通電半小時做功180000焦;電流通過公共電車的電動機,通電2秒鐘做功120000焦。問:①電流通過哪個電動機做功多?(通過洗衣機電動機)②電流通過哪個電動機做功快呢?
告訴學生,電流做功的快做,僅從它做功的多少來考慮是不行的,必須看它們在相同的時間里哪個做的功多,這就跟比較運動快慢和物體做功的快慢一樣。
分別計算出電流通過洗衣機電動機、電車電動機每秒鐘做的功:i00焦、60000焦。結論:電流通過電車的電動機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僅要了解電流做功的多少,還需要知道電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學中是用“電功率”來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
2.進行新課
(1)電功率(師生共同討論下列的內容)
①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用字母P來表示。
②意義: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
表明:電功率等于電壓與電流的乘積。(注意:上述兩個公式適用于任何電路)
④單位:瓦、千瓦。
1瓦=1焦/秒=1伏·安,
l千瓦=1000瓦。
⑤導出計算電功的另一公式W=Pt和電功的單位干瓦時。
W=Pt=l千瓦×I時=1千瓦時
=1000瓦×3600秒=3.6×106焦。
⑥例題(本節課本上的〔例題〕):通過該例題的講評,向學生強調要正確使用W=Pt這個公式,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單位。公式與單位:
W=Pt W=Pt
焦瓦秒 千瓦·時干瓦時
可再做一些W=Pt的口頭練習
(2)額定功率
手拿一個“220V40W”的燈泡提問:通常我們說這是一只4D瓦的燈泡,那是一把60瓦的電烙鐵,是什么意思?
①演示實驗
告訴學生實驗目的:研究燈泡的亮度跟電壓的關系。
介紹實驗裝置,組成如圖1所示的電路。
讓學生觀察:兩表的示數和燈泡的亮度。
實驗過程:a.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使表的示數為2.5伏,
在下表中記錄U、I讀數和燈泡的亮度。
b.移動滑片P,使表的示數為2伏,記錄。
C.移動滑片P,使表的成數為2.8伏,記錄。
實驗記錄
②師生對實驗進行分析討論并小結如下:
a.在不同的電壓下,同一個用電器的電功率不是一樣大,燈泡消耗的功率可由P=UI來計算。
b、燈泡的亮度由它實際消耗的電功率決定。燈泡越亮,表明其消耗的電功率越大。C.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做額定功率,為了使用電器正常工作,應使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d.每個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只有一個,而實際功率有許多個,我們平常說這是一個40瓦的燈泡,指的是這個燈泡的額定功率是40瓦。
e.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的關系: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正常工作;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容易被燒壞。
③教師出示一個“220V40W”的燈泡和銘牌,讓學生觀察,然后掛出有銘牌的小黑板,介紹燈泡上的標志和銘牌的意義。最后讓學生看書上的一些電器設備的功率。
3.小結:略。
4.布置作業 :(1)課本本節的練習3、4。
(2)預習下節實驗。(預習題抄在小黑板上。)
預習題:
1.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2.必須測出哪些物理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3.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4.實驗中為什么要用滑動變阻器?它和燈泡應如何連接?
5.怎樣組成電路?請畫出實驗電路圖。
6.怎樣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7.在什么條件下測出的功率才是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四)說明
l、理解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的關系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對這些不易分清,通過演示實驗來講解,比較直觀,學生易于接受。在這里主要是講清概念,不要急于進行較復雜的計算。
2.布置學生預習下節課的實驗,一是為了復習鞏固電功率的概念,二是為下節課順利實驗做好準備。
3.對于較好的學生可布置他們課后推導對純電阻電路適用的
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課本第三冊第九章
功率 教案示例 篇6
(一)教學目的
1.掌握電功率的概念(物理意義、定義、計算公式,單位)。
2.理解什么是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知道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的。別。
(二)教具
低壓電源,演示電流表、電壓表,標有“3.8V”的小燈泡,開關、滑動變阻器各一個,導線若干,“220V40W”白熾燈泡一只,畫上用電器銘牌的小黑板一塊,寫有例題、預習題的小黑板一塊。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新課
問:(l)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棗速度。)
(2)怎樣比較力對物體做功的快慢?(物體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3)怎樣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掛出寫有例題的小黑板。)
例:電流通過洗衣機的電動機,通電半小時做功180000焦;電流通過公共電車的電動機,通電2秒鐘做功120000焦。問:①電流通過哪個電動機做功多?(通過洗衣機電動機)②電流通過哪個電動機做功快呢?
告訴學生,電流做功的快做,僅從它做功的多少來考慮是不行的,必須看它們在相同的時間里哪個做的功多,這就跟比較運動快慢和物體做功的快慢一樣。
分別計算出電流通過洗衣機電動機、電車電動機每秒鐘做的功:i00焦、60000焦。結論:電流通過電車的電動機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僅要了解電流做功的多少,還需要知道電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學中是用“電功率”來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
2.進行新課
(1)電功率(師生共同討論下列的內容)
①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用字母P來表示。
②意義: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
表明:電功率等于電壓與電流的乘積。(注意:上述兩個公式適用于任何電路)
④單位:瓦、千瓦。
1瓦=1焦/秒=1伏·安,
l千瓦=1000瓦。
⑤導出計算電功的另一公式W=Pt和電功的單位干瓦時。
W=Pt=l千瓦×I時=1千瓦時
=1000瓦×3600秒=3.6×106焦。
⑥例題(本節課本上的〔例題〕):通過該例題的講評,向學生強調要正確使用W=Pt這個公式,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單位。公式與單位:
W=Pt W=Pt
焦瓦秒 千瓦·時干瓦時
可再做一些W=Pt的口頭練習
(2)額定功率
手拿一個“220V40W”的燈泡提問:通常我們說這是一只4D瓦的燈泡,那是一把60瓦的電烙鐵,是什么意思?
①演示實驗
告訴學生實驗目的:研究燈泡的亮度跟電壓的關系。
介紹實驗裝置,組成如圖1所示的電路。
讓學生觀察:兩表的示數和燈泡的亮度。
實驗過程:a.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使表的示數為2.5伏,
在下表中記錄U、I讀數和燈泡的亮度。
b.移動滑片P,使表的示數為2伏,記錄。
C.移動滑片P,使表的成數為2.8伏,記錄。
實驗記錄
②師生對實驗進行分析討論并小結如下:
a.在不同的電壓下,同一個用電器的電功率不是一樣大,燈泡消耗的功率可由P=UI來計算。
b、燈泡的亮度由它實際消耗的電功率決定。燈泡越亮,表明其消耗的電功率越大。C.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做額定功率,為了使用電器正常工作,應使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d.每個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只有一個,而實際功率有許多個,我們平常說這是一個40瓦的燈泡,指的是這個燈泡的額定功率是40瓦。
e.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的關系: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正常工作;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容易被燒壞。
③教師出示一個“220V40W”的燈泡和銘牌,讓學生觀察,然后掛出有銘牌的小黑板,介紹燈泡上的標志和銘牌的意義。最后讓學生看書上的一些電器設備的功率。
3.小結:略。
4.布置作業 :(1)課本本節的練習3、4。
(2)預習下節實驗。(預習題抄在小黑板上。)
預習題:
1.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2.必須測出哪些物理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3.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4.實驗中為什么要用滑動變阻器?它和燈泡應如何連接?
5.怎樣組成電路?請畫出實驗電路圖。
6.怎樣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7.在什么條件下測出的功率才是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四)說明
l、理解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的關系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對這些不易分清,通過演示實驗來講解,比較直觀,學生易于接受。在這里主要是講清概念,不要急于進行較復雜的計算。
2.布置學生預習下節課的實驗,一是為了復習鞏固電功率的概念,二是為下節課順利實驗做好準備。
3.對于較好的學生可布置他們課后推導對純電阻電路適用的
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課本第三冊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