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學習要點
《海燕》
高爾基
1、高爾基(1868一1936),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高爾基是筆名。生于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今高爾基城)一個木工家庭,四歲喪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只上過兩年學。他十歲時就被生活所迫走向社會,到處流浪。他當過鞋鋪學徒、輪船雜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備嘗人間苦難,他親眼看到俄國的勞動人民在沙皇統治下所遭受的種種壓迫與剝削,這就為他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和豐富的題材。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劇本《小市民》等; 《海燕》寫于1901年,當時歐洲發生了工業危機,蔓延到了俄國,俄國革命運動不斷高漲,革命斗爭正在動搖沙皇統治的根基。正當俄國革命運動不斷高漲的時候,高爾基在1901年2月19日從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他的家鄉)來到彼得堡,參加俄國作家協會為了紀念農奴解放40周年而舉行的會議,發表了抨擊沙皇反動統治的尖銳演說,還參加了學生的示威游行,在作家和社會活動家聯名抗議沙皇暴行的公開信上簽了名。3月12日,他回到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之后,就根據這次斗爭的經歷,結合當時革命斗爭形勢,寫了一篇帶有象征意義的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它末尾的一章。
高爾基作品的影響
《海燕》一發表,便在俄國大地上產生了巨大反響,它被革命者用膠印和手抄等方式廣為傳播,一時間成為最受歡迎、最富有宣傳性和號召力的詩傳單。
《海燕》受到了列寧和其他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重視和高度稱贊。列寧曾在自己的演說和著作里引述過《海燕》中的詩句。列寧在1906年8月21日寫的《在暴風雨來臨之前》一文中,曾經引用《海燕》里關于企鵝的描寫,并且還引用“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句號召力極為強烈的詩句,作為自己文章的結語。一篇文學作品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這在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史上是很光輝的一頁。
散文詩
散文詩是詩歌的一種,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它以散文的形式表現抒情詩的內容,是一種容量較大、運用自由、散文化了的詩。它有詩的意境,詩的節奏,它把詩的精練、音樂美和散文的舒放、靈活多樣的表現力融為一體。
《海燕》完全符合散文詩的這些特點。高爾基也說它是“韻體散文”。有的評論家認為,《海燕》在形式上雖然像散文,但它并不是散文。理由是:它有嚴格的音節和韻律,每行八個音節,每兩個音節組成一組,重音在第一個音節上。這種詩在俄文中叫做四個音節的抑揚格(或叫輕重格)的詩。
課文內容概要:
1、了解象征、對比手法在本篇散文中的運用。
2、理解比喻、擬人、反復等修辭在散文中的表達作用。
3、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精神,樹立革命的人生觀。
學習重點分析
1、作者及寫作背景的介紹。
高爾基是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劇本《小市民》等。《海燕》寫于1901年,是一篇有巨大影響的散文詩。當時歐洲發生了工業危機,蔓延到了俄國,俄國革命運動不斷高漲,革命斗爭正在動搖沙皇統治的根基。1901年2月,高爾基來到彼得堡參加革命活動,后來他就根據這次斗爭的經歷,結合當時革命斗爭的形式,寫了一篇有象征意義的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它末尾的一章。
2、作品的影響
這篇著名的作品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即將來臨之際勇敢歡樂的形象的描寫,熱情歌頌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堅強無畏的戰斗精神,預示沙皇的黑暗統治必將崩潰,預示無產階級革命即將到來,并且一定勝利的前景。《海燕》一發表,便在俄國大地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受到了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的高度重視和贊揚,列寧的《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引用了《海燕》里“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把!”這一含義深刻而又給人以鼓舞的詩句。
學習內容
1、給紅色的字注音。
呻吟( ) 膽怯( ) 翡翠( ) 蜿蜒( )
火焰( ) 掠起( ) 號叫( ) 一晃( )
2、解釋詞語。
精靈:民間傳說中的惡魔鬼怪。本文指海燕英勇機智的反抗精神。
號叫:這里形容海燕的極度歡樂。
蜿蜒:像蛇類爬行的樣子。
高傲:自認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本文指海燕矯捷的意思。
3、課文怎樣以大海為背景展現海燕矯健的雄姿?
全文描繪了三副海面圖,形象地表現了暴風雨來臨之前的海景的急劇變化和各種鳥兒不同的態度,即
暴風雨孕育之時的海景圖--------暴風雨迫近之時的海景圖--------暴風雨即將來臨之時的海景圖。
4、閱讀后思考:
(1)散文詩中刻畫的海燕這一形象有什么象征意義?
作者三次刻畫海燕的動作情態,從飛舞到飛翔,從直沖向烏云到穿過烏云,從碰著波浪到掠起波浪的沫,從叫喊到大笑號叫,從而喊出“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些描寫充分表現了海燕隨著暴風雨的到來,精神更振奮,斗志更堅定的英雄氣概。海燕這一形象與面臨俄國革命風暴的到來之時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形象完全吻合,海燕象征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 (2)散文詩描寫的海面景象中的“風、云、雷、電”以及“大海”、“暴風雨”有什么象征意義嗎?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象征體
象征意義
風、云、雷、電
沙皇反動統治的黑暗勢力
大海、波濤
革命群眾的革命力量
暴風雨
席卷一切的革命風暴浪潮
作用:這樣的描寫展現出俄國革命前夕階級斗爭趨向白熱化的壯麗景象,也為海燕的活動提供了特定的典型的環境。對刻畫海燕的形象起著烘托的作用。
(3)本文寫海燕,為什么還要寫海鷗等水鳥?這些水鳥又有什么象征意義?
作者采用的是對比的手法。文中用擬人的修辭方法分別刻畫了海鷗、海鴨和企鵝的呻吟、飛竄、恐懼、躲藏,展現了它們在暴風雨到來之時驚慌失措的丑態。這些與海燕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突出了海燕的高大形象。
這些水鳥正好象征了當時俄國革命風暴中的一些機會主義者,一些懼怕革命的行行色色的假革命、不革命者。
(4)舉出本文中運用比喻、擬人、反復修辭的句子,并體會修辭的作用。
比喻:
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堆堆的烏云,像青色的火焰,在天底的大海上燃燒。
比喻句突出了海燕的敏捷矯健,表現了烏云垂死掙扎的樣子。
擬人:
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
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沫。
擬人的運用突出了大海的強大力量,表現了風的猖狂和囂張。
反復:
它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
反復的運用突出了海燕必勝的信念,表現了其他鳥的恐懼和痛苦。
中 考 解 析
1、(北京市崇文區)依次填入橫線上的最恰當的詞語是( )
①至于猩猩,根據西方學者拿黑猩猩做________的結果,它們能學會極其有限的一點符號語言,可是學不會把它變成有聲語言。
②因此,誰如果要________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③雨村忙具衣冠接迎。有頓飯________方回來,問這門子,……
A實驗 鑒賞 工夫 B實驗 欣賞 功夫
C試驗 鑒賞 工夫 D試驗 欣賞 功夫
【考點】:近義詞辨析
【分析】:答案為C項。“試驗”的意思在于試探觀察,“實驗”則意在實地驗證。“欣賞”是指懷著喜愛的心情領略美好事物中的意趣,如“欣賞山野風光”;“鑒賞”強調的是鑒定和欣賞,如“鑒賞書畫”“詩詞鑒賞”。“功夫”指本領、能耐,如“他的書法頗見功夫”;“工夫”指時間,如“四年工夫讀完了大學”。
2、(湖南省益陽市)下列各句中紅色成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
A.我們若能這樣追問,一切虛偽的學說便不攻自破了。
B.70多歲的竺可楨,仍然孜孜不倦地進行科學研究。
C.齊先生雖是海內聞名的化學專家,可是對有一門化學齊先生也許一竅不通。
D.雖然他是殘疾人,但我們不能對他刮目相看。
【考點】:成語的正確使用
【分析】:答案為D項。“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與 D句的語義不符合,按句義可以改為“另眼相看”。
3、(湖北省天門市)補寫成語的后半部分:
前事不忘,_____________ 只可意會,_____________
【考點】:成語
【分析】:答案為:后事之師 不可言傳。本題采用成語填空的方式,考查了學生對詞義的理解,對固定短語結構的掌握。
- 海燕 教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初步了解作者及課文的寫作背景,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象征、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運用。2、誦讀過程中,引導學生有創意的閱讀,把握散文詩的優美意境,讓學生生成閱讀鑒賞能力。...
- 《海燕》設計(通用16篇)
9《海燕》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體會其深刻的內涵。2.理解象征,對比等手法在文中的運用。3.品味文章的語言。4.感受海燕自信、樂觀、勇敢的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設計思想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感悟作品的內涵及海燕形象。...
- 《海燕》教學設計(精選14篇)
特級教師劉福增 (一)教師向學生介紹《海燕》的創作和發表后所起的作用。(參照教學參考書的內容。俄文的“海燕”含有“暴風雨的信使”之意。...
- 《海燕》說課設計(精選17篇)
滄州第五中學 王凱梅一、教材分析高爾基的《海燕》是無產階級文學的開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輝煌。《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詩,本文寫于1901年,那時正是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工人運動不斷高漲,動搖著沙皇統治的根基。...
- 海 燕(精選13篇)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 海燕教學教案(通用3篇)
一、導入美文。介紹《海燕》的深遠影響,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它是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高爾基所寫的一首散文詩。它是無產階級文學的開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時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書。...
- 《海燕》教案設計(精選13篇)
江蘇省南菁中學蔡崇武 教學目標: 一著重了解象征手法的運用,同時學習對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 二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精神,樹立革命的人生觀,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斗。...
- 《海燕》教學設計(通用13篇)
學習目標:1、走進作者,識記字詞及文學常識2、理解并學習象征、烘托、對比的寫作手法,認識海燕的象征意義3、品味語言、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重難點:理解并學習象征、烘托、對比的寫作手法,認識海燕的象征意義。...
- 海燕教學反思(通用3篇)
《海燕》是高爾基的一篇散文詩,是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本單元文章是一組散文詩,作者擷取自然界中的日月光華、風雨雷電、浪花海燕等壯闊而美麗的自然風物,塑造鮮明生動的文學形象,借以表達作者深沉而又熱烈思 想感情。...
- 九上《海燕》優秀學案設計(精選15篇)
3 海燕課前預習1.文學常識填空《海燕》一文的作者是______國文學家_ _創作的散文詩,節選自《 》 的結尾部分,全文高度贊揚了海燕的戰斗精神。 2.給下列加紅字注音,并依據拼音寫出漢字。...
- 《海燕》說課稿(精選14篇)
一、說教材這一單元所選散文詩都是擷取我們常見的自然之景,經過作者激情敏銳的心和生花妙筆,便賦予這些景物以靈魂,傳達出作者的心靈之音。本單元的學習要求學生加強朗讀,注意課文中的聯想與想象,了解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的表達方式,...
- 《海燕》說課(精選17篇)
張掖鐵路學校新課程改革研討觀摩課說課稿語文組 張曉軍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詩,本文寫于1901年,那時正是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工人運動不斷高漲,動搖著沙皇統治的根基。...
- 海燕優秀教案(精選16篇)
海燕 教案教學目標: 1. 通過朗讀感知文章主題; 2. 分析海燕的形象和精神;(重點) 3. 學習文章中象征、對比、襯托等手法。(難點) 教學設想: 朗讀——整體感知——分析精神——回扣生活 教學過程: 課前:詩歌朗誦訓練《過零丁洋》...
- 海 燕(精選15篇)
教學目標: 一 著重了解象征手法的運用, 同時學習對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 二 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精神,樹立革命的人生觀,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斗。...
- 《海燕》優秀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弄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2、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揣摩某些詞語的使用。3、進一步學習狀物描寫的方法。...
-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