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飛渡
教學目標
⒈知識目標:
⑴理清故事情節,理解文章主題。
⑵體會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層含義。
⑶體會本文具體生動的描寫和詳略得當的敘述特點。
⑷積累詞語。
⒉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朗讀及口頭表達能力。
⒊情感目標:
學習老斑羚在危急關頭勇于自我犧牲的精神;理解人類與自然界其他動物和平共處的重要性。
教學建議
課文的思路
文章以“我”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以時間為順序,以的驚人之舉為基本內容,組織材料,展開情節,揭示了深刻的主題思想。文章首先交待“飛渡”的原因:七八十只斑羚被獵人逼到了傷心崖,然后描寫老斑羚舍生忘死,拯救危亡。接著詳寫了老斑羚們用自己身軀托起年輕斑羚生命的壯舉。結尾抒發了對老斑羚的壯舉引發的感慨。
課文的主題
文章記敘了斑羚陷入絕境時求生、自救的全過程,歌頌了老斑羚在危急關頭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心甘情愿選擇死亡的獻身精神。
寫作特點
⒈語言平實
文章以平實的語言客觀地敘事,讓讀者去體會事件本身的曲折性。
⒉主題深刻
本文不僅僅表現了的壯舉,而且引發人們思考如何去面對自然界的其他動物,意義深遠。
⒊寓情于事
本文在敘事過程中,兩次寫到彩虹,意在暗示人類要為野生動物架起一道自由生存的“彩虹”,表達了對它們的愛護之情。
⒋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故事敘述得既重點突出,又詳略得當。飛渡是全文的重點,寫得最詳細,最精彩。七八十只斑羚,三四十對,詳寫其中一對,略寫其他,文章以此寫出飛渡的情景。
教法建議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思考、揣摩、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文章故事情節驚險,可讀性很強,因此“讀”應貫穿教學始終,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情感,受到教育。
教學本文,可先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關鍵語句,理清文章的脈絡;然后啟發學生思考文章中怎樣描寫斑羚的飛渡過程,品味目睹驚心動魄場面時作者的感悟。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指導學生深入探究:
⑴故事以“我”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以的驚人之舉為基本內容,組織材料,展開情節,本文表現了怎樣的主題?
⑵文中多次出現對彩虹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⑶細讀文章最后一段,談談這篇課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啟示?
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問題篩選課文中有效信息,思考、討論;師生共同研討,完成教學任務。
第 1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