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教學設計
第(28)自然段中“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詞,可見蠟燭非比尋常的意義。老婦人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貴,今天卻把這份過日子珍貴的感情獻給一個異國的烈士。它點燃起的火焰是“永遠不會熄滅的”。結尾謳歌了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法西斯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這篇戰地通訊,是一首贊美詩,一曲頌歌。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斗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請同學們結合精講內容,自改書間筆記,并看著板書,將老師對教材的講解復述一遍。
【附:結構提綱】
一、戰士偷襲犧牲
二、老婦人掩埋戰士
1、發現烈士;
2、掩埋烈士;
3、守護戰士。
三、老婦人英雄行為感動戰士
四、再現并贊美火焰
環境描寫:渲染氣氛 烘托人物心情
動作描寫:整理 清理 吻別 掩埋 守護──母對子:敬意與哀痛
母親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人類最美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