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 語段閱讀題
課文語段閱讀題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①為著追求光和熱,將身子撲向燈火,終于死在燈下,或者浸在油中,飛蛾是值得贊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間它得到光,也得到熱了。 ②我懷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趕日影,渴死在旸谷。 ③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④沒有了光和熱,這人間不是會成為黑暗的寒冷世界嗎?⑤有一雙翅膀,我_做人間的飛蛾。我要飛向火熱的日球,讓我在眼前一陣光、身內一陣熱的當兒,失去知覺,而化作一陣煙,一撮灰。1.哪一種層次劃分最恰當?請選擇出最準確的一項(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為文中第⑤段的橫線選擇恰當的詞語( )a.假如 甘愿 b.倘使 寧愿c.假如 寧愿 d.倘使 甘愿3.俗語說“飛蛾投火,自取滅亡。”巴金在這里卻贊美了飛蛾為追求光和熱而死,一褒一貶,截然相反。應該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從下邊四項中選擇正確的一項是( ) a.這兩種說法是對立的,因此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 b.這是比喻的說法,比喻只要取其某種相似就能成立,因此這兩種說法可以成立。 c.飛蛾撲火是昆蟲的趨光性,不是有意識的行為,褒和貶都是多余的。d.巴金的比喻有積極進取精神,是恰當的;俗語的比喻,沒有這種精神,是不恰當的。4.這篇文章的寫作意圖最主要的是( )a.贊美飛蛾撲火和夸父追日的犧牲精神。b.揭示了為追求光和熱,人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哲理。c.揭露當時備受日本帝國主義蹂躪的中國是一個黑暗的寒冷世界。d.抒發了作者追求光明、為了光明不惜犧牲生命的強烈感情。參考答案:1.b 2.d 3.b 4.d 課外語段閱讀題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浪之歌紀伯倫 我同海岸是一對情人。愛情使我們相親相近,空氣卻使我們相離相分。我隨著碧海丹霞來到這里,為的是將我銀白的浪花與金沙鋪就的海岸合為一體;我用自己的津液讓它的心冷卻一些,別那么過分熾熱。清晨,我在情人的耳邊發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緊緊摟抱在懷中;傍晚,我把愛戀的禱詞歌吟,于是他將我親吻。我生性執拗,急躁;我的情人卻堅忍而有耐心。潮水漲來時,我擁抱著他;潮水退去時,我撲倒在他的腳下。曾有多少次,當美人魚從海底鉆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賞星空時,我圍繞她們跳過舞;曾有多少次,當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傾訴著自己為愛情所苦時,我陪伴他長吁短嘆,幫助他將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與礁石同席對飲,它竟紋絲不動;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無笑容。我曾從海中托起過多少人的軀體,使他們從死里逃生;我又從海底偷出過多少珍珠,作為向美女麗人的饋贈。 夜闌人靜,萬物都在夢鄉里沉睡,惟有我徹夜不寐;時而歌唱,時而嘆息。嗚呼!徹夜不眠讓我形容憔悴。不過我滿腹愛情,而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 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終身的工作。1.為什么要“讓它的心冷卻一些,別那么過分熾熱?”“它”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什么“我生性執拗,急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什么礁石“竟紋絲不動”“面無笑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終身的工作”有什么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這首散文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