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教案6
教學要點:整體感知文意,理清全文思路。演講詞的特點。本文的語言特色、感情。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對美國是十分熟悉的?墒, 我在問,我們對美國的社會現狀有多少了解呢?我們又對占美國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現狀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們將通過一個窗口來對美國社會現狀作一個初步步的認識。 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前,一位30多歲的黑人漢子被眾多黑人簇擁著,站在高高的石階上演講:“今天,我高興地同大家一起,參加這次將成為我國歷史上為了爭取自由而舉行的最偉大的示威集會…….”這次演講就是舉世聞名的《我有一個夢想》,這個黑人就是著名的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他講話沒有講話稿,他把自已對前途的看法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了云集的聽眾,演講需要真情,演講無需作秀。誰順應時代,誰代表大從的心聲,誰就是講壇上的主宰者。危急關頭,想民所想,講民所不敢講,乃是演講的第一要義,是演講的生命之源。舍此則為緣木求魚。
馬丁•路德•金在1968年4月組織“貧民進軍”的途中,被種族主義分子槍殺。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權運動領袖,將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日”。
下列陳述,不是演講者需要注意的一項是(。
a.要掌握聽眾的心理,注意聽眾的思維特點,消除障礙與干擾。 b.要有應變能力,如果環境發生意外變化,應及時調整聽眾的位置。 c.演講應該字正腔圓,感情充沛,注意以情動人,以情感人。 d.演講者應注意服飾儀態,穿著應該莊重、整齊,適合演講的環境。
答:b(演講者不需要調整聽眾的位置) 二、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從而整體把握文意
1.思考:
(1) 這一次演講是針對什么人的?
(2) 這一次演講的時間。地點和場合各是什么?
(3) 這次演講涉及哪些內容?
(4) 這次演講想達到什么目的?
(5) 路德•金夢想中的種族主義滅絕是什么樣子?(6)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中的完全平等自由的新境界是什么樣子? 2.學生分組討論,指定學生發言。 明確:
(1)主要是針對美國黑人,同時也包括美國政府。
(2)這一次演講的時間是1963年月28日;地點是在華盛頓廣場;場合,在華盛頓特區組織二十五萬人的集會上。
(3)要求自由、民主、種族的平等。
(4)進一步推動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運動,加快實現理想的步伐。
(5)我夢想有一天,亞拉巴馬州會有所改變——盡管該州州長現在仍滔滔不絕地說什么要對聯邦法令提出異議和拒絕執行——在那里,黑人兒童能夠和白人兒童兄弟姐妹般地攜手并進。
(6)我夢想有一天,深谷彌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徑成通衢,上帝的光華再現,普天下生靈共謁。
3.怎樣劃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思路? 答:整個演講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
第二部分(7-16)段,陳述為實現其要求所使用的斗爭策略。
第三部分(17-32)段,表達作者心中執著追求的理想以及為了實現理想所具有的決心與信念。
第一部分是這次游行活動的原因,也是演講的基礎;第二部分是這次活動的策略與目標,也是演講的發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講的高潮與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