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教案2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安之若素”“義憤填膺”等詞語。
2.了解演講的背景及主要內容。
3.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能力目標
1.揣縻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層含義和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德育目標
1.體悟馬丁路德.金的那種生命不息、為人民請命不止的崇高獻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類追求的一個永恒主題,我們應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崇高而偉大的事業奮斗。
教學重點
1.結合語境,聯系時代背景,揣摩重點語段和詞語的深層含義及強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1.對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認識。
2.深層理解本文演講后產生的意義及其影響。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感悟體會重點句段,從更好地理解全文。
2.問答與拓展。在設疑的前提下,點撥、解答難題;同時提供有關的圖片、文字拓寬學生視野,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教學磁帶、馬丁•路德•金遺像.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提綱
1.熟讀課文,2. 積累字詞。
3.結合演講詞的特點,4. 整體把握文章要點。
5.初步揣摩關鍵詞語,嘗試完成練習一,6. 列出預習中發現的問題。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作者及背景簡介;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理清全文思路。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如果我們在這兒提到一個國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過在沒有講出這個國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爾•蓋茨、麥克爾•喬丹、麥克爾•杰佛遜、林肯……另外,還有“9.11”。無疑這個國家的名字是“the united states”(美國)。看來同學們對美國是十分熟悉的。 可是, 我在問,我們對美國的社會現狀有多少了解呢?我們又對占美國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現狀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們將通過一個窗口來對美國社會現狀作一個初步步的認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極其優美的演講詞____《我有一個夢想》。
二、作者與背景介紹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每人一份,資料內容如下:
1.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國一位重要的政治領袖。曾獲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他為美國黑人的政治權利而斗爭,從而為世界其他地區樹立了榜樣。他帶給人們的啟示是黑人不應該被隔離,而應受到像其他人一樣的待遇,而且應該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張的核心是非暴力主義。
1929年,馬丁•路德•金誕生于美國東南部的佐治亞洲的亞特蘭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師的兒子。小時候他喜歡打籃球網球,特別喜歡踢足球。他把大量時間用來讀書。為了賺點錢,他還送報紙。他喜歡廣交朋友,而不喜歡任何形式的打斗。15歲時他獲得入學成績優秀獎而進入壯方某州的一所大學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權利,可以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自由地生活。學習班和工作。1948年他大學畢業,擔任教會的牧師。當時在南部各州.黑人還沒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雖然美國在1865年學結束了奴隸制,然而南部各州.通過了它們自已的法律,繼續把白人和黑人分開。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飯店。醫院。公共汽車和火車里都有為黑人設置的隔離區。黑人兒童在單獨為黑人開設的學校上學。花在黑人兒童身上的教育經費只及白人兒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沒有選舉權,如果他們想要參加選舉,就得通過一項閱讀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