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屏”》教案
這個“休憩”和“休息”一比,那種很雅致的色彩就出來了,它就比“休息”漂亮。你看“造型”這個詞,我們常說這個學校的大門模樣很好看,就不如說“造型很別致”。再比如我們可以說有的同學“擅長”做什么。所以說,書面語用在口語的表達上就能顯示這個人的文化修養較高。再讀。
(2)選幾個句子說一說;(理解詩詞) (5分鐘)
①“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出自唐詩人杜牧《秋夕》詩。全詩如下:“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這是一首描寫封建帝王后宮宮女生活圖景的詩。整首詩描繪出寂靜凄清的環境氣氛,烘托出人物內心世界的痛苦。
明確:引用《秋夕》詩句,表達了作者幼時對屏風無限的向往與喜愛之情,放在開篇,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②“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出自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牡丹亭》的“游園”一出。杜麗娘為自己沒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熱望!板\屏人”指閨中女郎。“韶光”指美麗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這句話凝聚著主人公心中的無限哀怨。
明確:
《牡丹亭》“游園”一出中有“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一句,用錦屏人來代指閨中女郎。
這里引得實在有味了——引用之前有一句話很關鍵,“從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緩沖一下視線”!捌琳,障也”,障什么?障視線!no!障風!no!看一下引用的原文,你就會品出引用之妙——“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狈饨ǘY教阻礙了杜麗娘對美好事物包好青春、愛情的追求和向往。韻味無窮。
《牡丹亭》中“銀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放在屏風的定義后既補充了屏風的含義,又使語言生動有趣。
③“抱膝看屏山”。
出于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臨江仙”的詞牌。寫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樓參佛誦經,頓悟一生得失。
明確:
“愁多轉覺心閑。紙窗竹戶屋三間,垂簾無個事,抱膝看屏山。”真是引得妙!閑來無事,擺一張小椅,優哉游哉,搖啊搖,視線轉到屏風處,這里有天光云影,有風云人物,有世間稀奇怪事,天下間凡所應有都可以無所不有地呈現在那小小的一方屏風上,這是多么愜意的生活啊!
結尾兩處引用古詩佳句,點出“屏”這種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內涵,表達了作者希望人們更好地開發和使用屏風的愿望。
④補充:
南朝《閨怨篇》“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李商隱《嫦娥》“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屏風》“月風吹露屏外寒,城上烏啼楚女眠!
(3)選幾個美段品一品。(體悟情感) (10分鐘)
體會對屏的感情要抓角度,可以抓時間角度,分別從“小時候,研究時,現在生活中”三個角度找出相關句子,認真品味句子中的關鍵詞,體會其間的情感表達。
①小時候:“其情境真夠令人銷魂的了”,“ 心生向往之情”。
銷魂——為什么銷魂?向往什么?
明確:對一個小孩來說,詩中描繪的情景不能不讓人“銷魂”(形容人極度興奮、歡樂或極度悲傷、苦惱時情緒難以控制的狀態):“銀燭、秋光、畫屏”多么美妙的景象,還有“輕羅小扇撲流螢”這種讓兒童著迷的事情,更誘人的還有“臥看牽牛織女星”的神話傳說相伴,這不銷魂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