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語言教學案
a.冰雪融化(róng)孕育(yùn)翩然歸來(piān)農諺(yán)
b.簌簌落下(shù)了解(jiě)銷聲匿跡(nì)緯度(wěi)
c.衰草連天(shuāi)連翹(qiáo)層巒疊嶂(zhàng)弋陽(yì)
d.風雪載途(zhài)隧道(suì)頭暈目眩(xuàn)窺見(kuī)
2.找出下列各組成語中有錯別字的兩項,將其序號填在括號內。
(1)a.百感交急b.斤斤計較c.滿院狼藉d.昂首闊步()()
(2)a.得心應手b.迫不急待c.原形畢露d.令人噴飯()()
(3)a.在所不昔b.談笑風聲c.難能可貴d.記憶猶新()()
(4)a.哭笑不得b.以物諭人c.入木三分d.花團錦族()()
3.選擇恰當的詞語,將其字母序號填在括號內。
(1)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氣象儀器復雜( )得多,
( )的多。
a.靈驗 b.靈敏 c.靈活 d.靈便
(2)為了便于山區的農業發展,開展山區物候( )是必要的。
a.觀察 b.觀測 c.預測 d.觀望
(3)月亮的影子幫助現代人解開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之謎,( )了這些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
a.決定b.制定c.確定d.肯定
(4)影子戲,在這里產生了( )的力量,它戰勝了時間和距離,成為我們手中的一個馴服工具,為我們忠實地服務。
a.神圣b.神奇c.神異d.神秘
4.對《大自然的語言》一文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這句話運用了作比較
的說明方法。
b.“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拿1741年到1750年XX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XX年平均的春初7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相比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開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c.題目“大自然的語言”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
d.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緯度的差異、經度的差異、高下的差異、古今的差異。
5.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①據推算,我國種大豆的歷史至少有四五千年了。
②我國是大豆的起源地。
③古代把大豆叫做“菽”,秦漢以后逐漸用“豆”字代替“菽”字。
④在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發現大豆的殘留印痕。
⑤許多古書中也有關于大豆的記載。
⑥也是世界上栽培大豆歷史最悠久的國家。
a②⑥④⑤③① b①③⑤④②⑥ c②⑥⑤③④① d①⑤③④②⑥
6.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大自然的語言”中“語言”是指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
b.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的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學。
c.本文以平實的語言按照從現象到本質的說明順序介紹了物候學。
d.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是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7.下面是一則廣告,有人對其中六處提出修改意見,這些意見分成四組,最恰當的一組是 ( )這個工廠經工程技術人員精心研究設計,推出新產品彩色搪瓷浴缸,具有造型美觀,瓷面光滑,色彩鮮艷,質量穩定,經久耐用等特點,適應中、高檔賓館、飯店及現代住宅理想衛生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