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杜甫詩三首》課堂實錄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讓學生一分鐘讀讀背背)
師:我們剛剛領略了杜甫的豪情,(完成板書)美景豪情。歲月悠悠,眨眼間,20年過去。唐玄宗因為寵愛楊貴妃,任用奸相,致使朝政日非,終于爆發了安史之亂。當時杜甫正探親在家,于是全家隨著老百姓想西北方向逃亡,剛剛安頓好妻小,就投奔皇帝而去。別人都向荒村逃去,杜甫逆流而上,奔向城市,尋找皇帝。結果在路上南北叛軍抓住,押解到長安。因為他官位卑微而未加關押。春天按時來到了長安城,可是,已經物是人非,長安城已經不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已經不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長安了。據史料記載,當時“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現在,你是45歲的杜甫,你困據長安城,你在三春時節望到了什么?心里感情怎樣?請運用學習《望岳》的方法自學《春望》。
(學生讀詩,描述,感悟)
師:告訴大家你的學習感悟。
生:我讀到了杜甫的憂慮。從詩中“破“字,我看到了詩人對國事的深深地憂慮。
師:好,景語乃情語。借景抒情。
生:我從“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看到了詩人對家人的牽掛。
師:這也是一個名句。一個“萬金“,真實的寫出了戰亂中的人們對家人的生命的擔憂和牽掛。
生:我覺得詩人憂國憂民,他不為自己考慮,想的是戰亂時百姓。
師:是啊。(完成板書:凄景憂思)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就有憂國憂民的優良傳統。你能背過幾句表現憂國憂民情懷的詩句?
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生: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生: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生: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生: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師:同學們的積累很豐富!我們再看一首關心民間疾苦的詩歌。翻開主題學習《古韻今風翰墨香》39頁,《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先自讀詩歌一遍,然后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生:“一枝一葉總關情“,實際上是說把老百姓的疾苦掛在心上。你理解的很好。
讓我們欣賞一段視頻,再次體會詩人的偉大情懷。(播放視頻)
師:唐詩是一座流光溢彩的殿堂。這里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羈精神,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仁者光輝,這里有塞外的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這里有江南的小橋流水杏花春雨;讓我們走進唐詩,走進經典,享受詩意人生!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