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復習資料
八(下)古詩復習資料
★1、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1)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參考:抒發(fā)了詩人因懷才不遇而引發(fā)的無盡煩憂以及對現(xiàn)實不滿的激憤。
(2)賞析“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參考:表現(xiàn)出詩人的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以及一觸即發(fā)、發(fā)則不可抑止的感情狀態(tài)。
(3)賞析“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兩句。
參考:十分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神馳宇宙的豪情,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4)賞析“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兩句。
參考:前句用生活中的現(xiàn)象比喻內(nèi)心的苦悶無法排解,顯得奇特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后句道出了不能解憂,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悶心情,一句中三個“愁”字,足見愁思之多,與開頭“多煩憂”相呼應。
(5)詩人在“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中運用了兩個典故,說說“蓬萊文章” “小謝”分別在這里分別指什么?詩人運用典故意在說明什么。
參考:“蓬萊文章”原指漢代文章,這里是借指李云的文章,“小謝”原指謝脁,這里是詩人自比;作者贊美李云文章風格剛健,自己的詩句清新秀發(fā),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
(6)這首詩的情感抒發(fā)有何特色?(或:你能說說這首詩的藝術風格嗎?)
參考:情感跌宕起伏,詩人感慨萬端,既滿懷豪情逸興,又時時掩抑不住郁悶與不平,感情回復跌宕,一波三折,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懷才不遇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態(tài)。結(jié)構(gòu)上的大跨度跳躍與詩人的情感變化相一致。
★2、范仲淹《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當時范仲淹被派陜西。鎮(zhèn)守邊陲,防御西夏。這首詞是他切身的體會。時間是秋天。地點是塞下。具體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將軍和征夫。他們離家萬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飛,聽到悲哀的胡笳羌笛聲,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飲濁酒,愁不能寐。詞中所寫的悲涼凄愴的景象,充分符合當時守邊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讀者體會到這些在邊疆衛(wèi)戍的人的情懷。
(1)分別概括上下闋的主要內(nèi)容。
參考:上闋描繪荒涼的秋景,以顯示邊地生活的艱苦和軍事事態(tài)的嚴重(“孤城閉”)。下闋作者自抒懷抱,慨嘆功業(yè)未立和自己及戍卒思念家鄉(xiāng)的復雜心情。
(2)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詞人慨嘆功業(yè)未立和戍邊將士思念家鄉(xiāng)的復雜情感
(3)賞析這首詞的表現(xiàn)手法及藝術風格。
參考:這首反映北宋西北邊境軍旅生活的詞,將寫景與抒情完美結(jié)合:寫景圍繞“異”字著筆,勾勒出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塞下秋景;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將士內(nèi)心的苦悶,那種壯志難酬、有家難歸的抑郁情懷。表現(xiàn)出一種蒼涼悲壯的藝術風格。
(4)“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描寫了什么景物?( 描寫加特征)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參考:群山連綿、炊煙裊裊,夕西下,一座孤城、城門緊閉;表現(xiàn)了邊塞的悲涼、奇異、肅殺。這樣寫出了塞外奇異的(秋)景;反映宋守軍薄弱,軍情緊急,為下文抒情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