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復習資料
語文:第四單元復習資料(鄂教版八年級下)
一、單元復習目標
1.了解每課的作者及相關的背景知識。
2.理解并識記、積累每課的生字、生詞。
3.復習略讀文章的方法,迅速理清文章的思路。
4.分析揣摩文中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體會漢字語言的豐富多彩與無窮魅力。
5.認識語言的巨大作用,從而更加熱愛偉大祖國的語言。二、單元內容歸納《舌戰群儒》記敘了諸葛亮與東吳主降派的文武大臣激烈爭論的故事,贊揚了諸葛亮的深謀遠慮、大智大勇,同時也揭露了東吳以張昭為首的主降派的丑惡嘴臉。《漢字的魅力》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作者運用散文化的筆調及富有文學色彩、感情色彩的語言,把漢字集形象、讀音和意義三者于一體的特征介紹得清晰明白,引人入勝,全文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形象、真實。《方塊字》是一篇記敘丈,通過記敘王先生講課的方法與內容,表現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時也體現了王先生高超的教學技能。復習本文還要注意作者是如何將復雜抽象的問題解說得清楚明白、生動有趣的。《談笑》是一篇以文藝筆調闡釋事理的說明文。文章緊扣“笑”字,用分類說明的方法按邏輯順序把一百多個表示笑的詞語連綴成篇,借以說明“祖國語言是何等豐富,何等生動”這一中心。文中豐富的描寫笑的詞語,讓我們大開眼界,學到了豐富的知識。《讀聯之悟》是于沙的一篇佳作,文章主要闡析了作者在閱讀對聯時的感悟。提到了對聯對于讀書、寫作、惜時、做人、養生等方面有諸多啟示,對聯的確是一種言少意豐的丈學形式。表達了作者對“聯”的喜愛。三、寫作指導1.寫作目標⑴深人體會漢字的博大精深。⑵了解造成語言有趣現象的主要原因。⑶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語言現象。⑷培養充分利用網絡搜集資料的好習慣。2.寫法指導⑴從你感興趣的語言現象中選定一個作為研究對象。做好搜集資料的工作,可與同學合作,分頭上網查詢,或者到圖書館、書店查閱相關書籍,做好資料摘錄。⑵將搜集的各種資料進行歸類分析,研究其產生的原因、適用的范圍、表達的特點與效果。用卡片或表格將研究結構記錄下來。用精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研究結果,這就是文章的觀點。⑶將文章的總觀點分解出幾個小觀點,分別舉出事例加以證明。⑷嘗試下列做法:①描述某種有趣的語言現象(對聯、歇后語、廣告語、流行語),引出所要研究的問題。②用一句或一段話把這種語言現象的規律性概括出來,作為你的觀點。③多列舉幾個有趣的例子證明你的觀點。④總結,進一步強調你的觀點。3.精美例文模糊語言的妙趣讀《阿凡提的故事》,真令人忍俊不禁。且看其中的一則:大阿訇理發總不給錢。一次,阿凡提給他刮臉時間:“你要眉毛嗎?”“要,當然要!這還用問!”颼颼幾刀,阿凡提把眉毛刮下來遞到大阿訇手中,阿訇哭笑不得——誰叫他說“要”呢。“你要胡子嗎?”阿凡提又發問了。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阿訇趕緊說:“不要,不要!”又是颼颼幾刀,阿凡提將胡子刮下來扔到地上。阿訇火了,阿凡提卻說:“我不都是照您的吩咐做的嗎?”故事中的幾個“要”和“不要”,可以作不同的解釋,換句話說,它的語義具有模糊性。“你要眉毛嗎廠這里的“要”,阿訇理解為“要保留”。而阿凡提卻執意“要剃掉”。胡子呢?阿訇說的“不要”,指的是“不要刮掉”,而阿凡提卻依“不要保留”的語義來處置。聰明的阿凡提,正是利用語言的模糊性達到了捉弄阿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