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復習資料
(5)“霜滿地”一句,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
參考:借邊地夜景表達凄清悲涼之感。在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表現了守邊將士寒夜戍守的艱辛。
(6)從這首詞中的“長煙落日”“羌管悠悠”你能想到哪些相似的景物描寫的詩句?請摘錄下來。
參考: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千障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出了塞外怎樣的景致?試加亦描述。
參考:群山連綿,炊煙裊裊,夕陽西下,一座孤城,表現了邊塞的悲涼。
(8)“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抒發了將士們怎樣的情懷?
參考:抒發了將士們壯志難酬、思鄉憂國的情懷。(言之成理即可)
(9)“塞下秋來風景異”一句是全詞的總綱,總領全篇,以“風景”二字引出下文,接著從三方面來描寫塞下秋景:“衡陽雁去無留意”寫氣候; “四面邊聲連角起” 寫戰爭的形勢;“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寫當時的地形。“濁酒一杯家萬里”,“濁酒”可見“生活艱苦”,此時飲酒,戰士們是在“借酒銷愁,表現了戍邊將士思鄉心切的惆悵的心情。“燕然未勒歸無計”用了漢代竇憲的典故,其作用是:透出歸家無期的悲傷,為國戍邊的責任感。“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是作者從幽怨的羌笛中想象的情景,是虛寫,從“將軍白發”可見戰爭持久;由“征夫淚”,可見將士背井離鄉遠征邊塞的痛苦。
(10)下面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d
a.“塞下秋來風景異”中的“異”字,寫出了邊塞秋天的景物與江南一帶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樣并列的山峰。
c.“濁酒一杯家萬里”形象地寫出了戍守邊關的將士們的思鄉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出了邊關雖寒冷,但有羌管鳴奏,生活并不艱苦。
★3、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請用簡潔的語言為作者在這首小令中所摹畫出的畫面擬個恰當的名字。
參考:、秋郊夕照圖、天涯游子思鄉圖……
(2)賞析這首小令的藝術手法(或:這首小令的景物描寫有何特色?)。
參考:這首小令寫景選取秋天幾個富有特征的景物,動靜相襯,巧妙地組合起來,創造出一種蕭瑟凄涼的意境,用以襯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景物描寫不僅點染了“秋”,而且也表現了“思”(如:棲息樹上的烏鴉能引起旅人思歸之念、“小橋流水人家”加重了旅人觸景生情的思鄉愁緒,旅途勞頓的瘦馬喚起旅人羈旅漂泊的傷感,借景言情,把“秋思”寫得非常凄惻。
(3)這首小令哪幾句三寫景的?哪幾句是抒情的?
參考:寫景的句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抒情的句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寫景的句子分別寫出了景物什么特點?抒情的語句抒發了什么樣的情?
參考:特點:蒼涼、恬靜、荒涼;情感:思鄉之情。
(5)第二句寫景與一、三句寫景是什么關系?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參考:對比反襯。 “小橋流水人家”,本來是恬靜明麗的景物,在境界上似乎與上下句所描寫的景象截然異趣,其實不然。因為旅人在荒郊野外見此安適的人家,只會引起“日暮鄉關何處是”的愁緒。這一句所寫之景,加重了旅人觸景生情的思鄉愁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