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 > 八年級語文教案 >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設計(精選4篇)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1-28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設計(精選4篇)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設計 篇1

  【教法學法】

  整個教學過程 ,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對話、討論等授課方式,指導學生梳理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內容及其結構特點,理解說明方法和表達方式的運用及其作用。通過拓展延伸,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探討社會熱點問題,增強其環保意識,訓練其創新思維。并且學以致用,讓學生在訓練中掌握和運用由淺人深、由果溯因、先主后次等組材行文方法,學會閱讀和寫作事理說明文。

  【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調查生活中以木材為原料的日用品有哪些。

  (二)導入  新課。

  1.同學們見過像竹子那樣長到100英尺高的草,像蘋果樹那么大的雛菊和紫羅蘭,像145英尺的樹那么大的玫瑰嗎?這些奇特的植物并非屬于神奇--的科幻世界,它們就生長在地球上,在赤道南北兩邊的熱帶雨林中。請看:2.多媒體展示熱帶雨林風光圖片及其奇異的動植物圖片,并隨風光圖片配合以下文字介紹:

  在地球赤道的南北兩邊,有幾片終年濕潤的土地。那里氣候炎熱潮濕,雨水充沛,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非常優越的環境條件。在這些地區,茂密的森林終年長綠,宛如環繞地球的一條翡翠項鏈,這就是熱帶雨林。其實熱帶雨林不僅美麗,而且也很神秘,因為那里的環境氣候會讓人很不舒服,一般人很難光顧,所以大多仍處于原始狀態。但最重要的是,熱帶雨林作為我們地球生物圈中的重要角色,它不僅養育著數量龐大的動物種群,其本身在生長過程中,還向大氣中源源不斷地供給著生命賴以生存的氧氣。因此,熱帶雨林有了一個別稱:“地球之肺”。

  僅占地球陸地總面積很少一部分的熱帶雨林,是我們人類乃至整個生物界生存活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如果它不復存在,地球的環境氣候將產生重大變化。

  近幾十年,由于人們的破壞性砍伐,熱帶雨林的面積正在銳減,由此所造成的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這些千萬年自然創造的生態環境系統一旦破壞殆盡,地球面臨的將會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三)默讀課文。

  五分鐘內讀完全文,了解雨林的毀滅將給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連鎖反應”。

  讀準字詞:瀕臨棲息灰燼攝取海藻  白堊紀

  (四)梳理信息。

  1.文中說了哪幾層意思?你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體現各層中心意思的句子?(先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參考如下:

  第一(1段):說明雨林正以每分鐘27萬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徹底毀滅。

  第(2—5段):說明雨林的消失意味著人類將喪失一大批物種。

  第三(6—10段):說明地球上生命多樣性毀滅意味著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的大氣。

  第四(11—13段):警告人們:如果雨林完全毀掉,到下世紀中葉,地球很可能經歷第6次大規模滅絕。

  2.請說說雨林的毀滅將給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連鎖反應”·

  教師先引導:比如雨林毀滅,使珍貴動物物種瀕臨滅絕等,請說說還有哪些。

  鼓勵學生順著思路探究,學生一邊發言,教師一邊板書,畫出樹形圖。注意啟發學生認識:。這是一張畫不完的圖。”參考如下:

  雨林毀滅

  動物物種瀕臨滅絕

  植物物種瀕臨滅絕

  破壞大氣 全球氣溫升高

  災難性氣候變化

  冰川溶解

  洪水泛濫

  更多動植物死亡

  (五)拓展延伸。

  1.文中說“所有家雞都是亞洲叢林禽類4種物種的后代”,你能否再舉一個我們現在的家禽或蔬菜水果從野生歸化或馴化的例子?

  學生發言。(參考如下:綠頭鴨在6000年前被馴化為家鴨,鴻雁在4000年前被馴化為家鵝,野生原鴿在幾千年前被馴化為家鴿;甜萊在3000年前就已歸化,西紅柿的歸化也很有趣。)

  2.雨林被摧毀是因為有人伐木銷售。根據你的了解,生活中除了一次性筷子,還有哪些木制日用品?它們可以用別的材料替代嗎?聰明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學生各抒己見。鼓勵創造性發言。參考:火柴、木制牙簽等可用竹材代替。

  3.快速閱讀《濕地:地球之“腎”》一文,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說濕地是地球之“腎”,說明了濕地對地球氣候的重要作用,請你找出顯示這一作用的句子。

  (2)從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濕地是“天然物種庫”?

  (3)對待大自然的正確態度是什么?

  (4)你知道世界上有一個與此文內容相關的環保類節日嗎?能否說出幾個世界著名的環境保護組織?

  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答案參考如下:(1)它能夠凈化水,調節區域小氣候,濕地的蒸騰作用可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2)濕地還是魚類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棲息地。(3)對大自然不能一味地征服和改造,而是要和諧相處,給予保護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利用。(4)“世界綠地日”;“綠色和平組織”、“捍衛環境基金”等。)

  (六)小結。

  通過文中科學的說明,我們知道了雨林的消失,最終意味著人類災難的降臨。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保護雨林,保護濕地,是我們每個地球公民的責任。

  在我國云南的西雙版納,也有一小片亞熱帶雨林,請欣賞:《美麗的西雙版納》。

  (七)作業 。

  1.西雙版納正被開發其旅游資源,在發展旅游經濟的同時,你對那兒生態環境免遭破壞是否有些擔心呢?你有什么聰明的想法和好的建議嗎?請寫在日記本上,好嗎?

  2.閱讀附文,梳理文中信息。

  第二課時

  (一)導入  ,設疑。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雨林毀滅的驚人速度,也知道了雨林毀滅的可怕后果。那么文中是采用什么方法來強化說明效果的呢?

  (二)討論,探究。

  1.討論文章的說明方法:看文中用了哪些說明方法?這些方法對說明事理有何幫助?(先讓學生思考.后自由發言。采用邊說邊議的方式,側重探討說明效果。)

  教師點撥:數字說明分為確數說明與約數說明。數字說明要準確,但由于某種原因不可能做到精確表達時,可以用“多”“以上“大約“左右“估計”等約數,以力求近似。這種情況下用約數,反而能體現客觀事實,使說明更準確。

  拓展:

  討論課后“思考與練習’’題二。參考如下:第1句先列出雨林確切的毀滅速度,之后再將其面積與40多個足球場比較·既能給人具體清晰的直觀感受,又突現了雨林毀滅速度之快。

  第2句在列數據的同時將兩個數據作比較,突出了毀林建牧場效率之低。

  教師點撥:列數據與作比較相結合,增強了信息的沖擊力,更能使人觸目驚心。

  2.討論文章表達方式的運用。

  教師引發議論:全文采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雨林的毀滅及其嚴重影響。但文章首尾引用了著名科學家和學者的話,其用意何在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指導:首尾兩段引言,實是巧發議論,意在向世人發出警告。首段引言在警示世人的同時,又能為下文展開說明作鋪墊;尾段引言更具警示作用,使人在思考中增加對環境的憂息意識,進而逐步樹立正確的環境觀。

  教師點撥:采用說明與議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闡釋事理,更能突顯主旨,引人關注。

  3.討論本文的結構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從各層中心句看結構關系:結構嚴緊,逐層深入,使事理清楚透徹。

  (三)拓展延伸。

  1.討論附文的組材特點。師生交流后小結:文章組材行文的順序是先果后因,由果導因的邏輯順序。

  深入探討:洪災原因有哪兩大類?為什么詳說間接原因,其他則略說或輕點而已?間接原因中的三條順序可否打亂?

  小組交流后教師點撥如下:探索事物因果鏈的事理說明文,在組材時一般遵循如下原則:主要原因詳寫,寫深寫透;次要原因略寫,點到為止。按照從主要到次要的順序排列。附文中的間接原因都是最主要的,所以詳寫;間接中的三條原因是由主到次排列的,不可打亂順序。

  2.學以致用:擬結構提綱。

  看單元寫作知識短文第二段,明確事理說明文的結構順序。模仿課文或附文的組材方法,根據參考資料或自己掌握的資料,給作文《綠化好處多》擬結構提綱。

  學生看材料,構思,擬提綱。

  選例,討論。

  (四)布置作業 。

  搜集相關材料,充實文章內容,完成作文《綠化好處多》。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增強保護環境,愛護自然的的意識; 

  2、理清文章結構安排的邏輯順序,掌握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媒體:vcd影片,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程序 

  一、導入: 

  播放vcd影片:1998年特大洪災。學生感覺場面。 

  提問:造成洪災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確:生態破壞嚴重。 

  在生態中,雨林是重要的一部分,如果雨林毀滅了,將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導入課文閱讀。 

  二、學生自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課文知識塊) 

  要求: 

  1、掌握下列詞語:雨林;瀕臨。 

  2、回答下列問題: 

  ①雨林給人類帶來了什么? 

  ②現在世界上還有多少雨林?雨林以什么樣的速度減少?雨林的毀滅會給人類帶來什么損失? 

  ③談談你讀完全文后的感受? 

  以上用燈片放映或用小黑板顯示。 

  學生用5分鐘讀完課文,思考問題。5分鐘討論,教師參與學生之中討論。 

  (要求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根據討論明確答案。 

  本塊注重于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有思想認識(感受)。 

  課外題:課后練習一。 

  三、理清文章結構安排的邏輯順序,掌握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說明知識塊) 

  知識顯示: 

  1、說明要有順序,這是使說明內容條理化的必要條件。 

  2、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空間、邏輯。 

  3、邏輯順序:以推理過程來表現事物的事理。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便于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系。 

  課文理解: 

  1、結構思路:(體現邏輯順序) 

  雨林正在急劇減少→雨林的消失給人類會帶來怎樣的損失→人類為什么會摧毀雨林→雨林的毀滅將使人類面臨災難。 

  2、分析課后練習二。(掌握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課后作業:查閱資料寫筆記:保護環境,愛護自然。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設計 篇3

  【同步達綱練習】一、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bīn lín(   )    kuí(    )寧    cuī(    )毀    土rǎng(    )ái(    )癥      效lǜ(   )      白è(    )紀    fén(    )燒 二、給加粗的字注音混合(    )    喪失(    )    毀滅(    )    潛在(    )馴化(    )    禽類(    )    牲畜(    )    攝取(    ) 三、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能否去掉,為什么?1.至少有2500種潛在的新水果和蔬菜生長在世界各地的熱帶雨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嚴重的那次大約發生在2.45億年前的二疊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們已經永遠失去了舌頭長20多厘米、可從特殊品種的蘭花中攝取液汁的達爾文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下列語句中使用了哪種說明方法1.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已查明有3000種植物有抗癌功能,其中70%在熱帶雨林生長。(    )2.劉易斯·科斯特的《雨林》一書列出的數字表明,雨林以每分鐘27萬平方米(相當于40多個足球場)的速度遭到徹底毀滅。(    ) 五、閱讀課內文段,回答問題①利用“刀耕火種”毀林興建農場造成了雙重后果。②首先,砍伐林木減少了光合作用,最終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同時也會減少大氣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氣含量(光合作用對氧氣循環極為重要,能確保大氣中不缺乏氧氣)。③其次,放火毀林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環境進一步惡化。④這樣,最后只能是帶來災難性的氣候變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濫。⑤這不是一般性的災難,它會造成更多的動植物死亡。1.概括本段的說明重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段的說明順序非常清晰,文中的“□□”和“□□”起到了提示說明順序的作用。3.①文中加粗的“這樣”指的是哪些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中加粗的“這”具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請用“‖”在文中劃分出層次,并簡要說明各個層次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人口的飛速增長是個嚴重問題□□有人對我國人口做過一個有趣的統計:12億中國人手拉手可以繞地球30圈;12億中國人一個挨一個從同一個門通過,需要96年才能過完。□□對于地球上每年凈增8500多萬的世界人口來說,手拉手繞地球有多少圈?從同一個門通過,又需要多少年呢?□□這是一種趣味數學。可是我們回到現實之中,面對這樣的數字,卻只有憂慮和不安,仿佛感到這養育我們的地球老人在艱難地跋涉中發出沉重的呻吟。據聯合國有關資料,世界人口翻一番的時間從100萬年到1000年,又到200年,再縮至80年。而1957年至1987年30年間,世界人口就翻了一番。科學家指出,地球最多只能養活80億人,可根據目前人口發展預測,公元206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100億,超過了地球資源的承受力;大約900年后,地球上人口將達6億億,地球表面每平方米將擠滿100人,那時,人類怎樣生存?□□人口急劇增長表明人類生存條件普遍得到改善。但人口沒有節制地增加,又對人類自身構成了威脅,使衛生狀況、居住條件、教育質量和公共服務惡化,加劇貧困和資源枯竭。聯合國統計數字表明:非洲55個國家中,屬于糧食不足,嚴重缺糧和極端缺糧的國家多達45個。人口的飛速增長使地球難以忍受,正如美國世界人口研究負責人福諾斯在1987年7月11日世界上第50億個嬰兒呱呱落地之前預計的那樣:“這個嬰兒今后處境艱難,很可能在饑餓、疾病、貧困、文盲和失業之中長大。”中國,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將如何面對人口激增的挑戰?1.在文中四處方格內依次填上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a.誠然  那么  無疑  曾經    b.曾經  那么  無疑  誠然c.曾經  無疑  誠然  那么    d.那么  誠然  曾經  無疑2.這篇短文運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較下面兩組加粗的數字,其中____________是確數,____________是約數。列數字這種說明方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對于地球上每年凈增8500多萬的世界人口來說b.科學家指出,地球最多只能養活80億人4.文中加粗的“沒有節制”一詞是不能刪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這篇短文說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同步達綱練習】一、瀕臨  奎寧  摧毀  土壤  癌癥  效率  白堊紀  焚燒二、hùn  sàng  huǐ  miè  qián  xùn  qín  chù  shè三、1.不能。“至少”說明在世界各地的熱帶雨林中最少有2500種潛在的新水果和蔬菜在生長。實際數量會比2500種多。借此說明熱帶雨林中的植物是人類獲取更多食物的寶貴資源。2.不能。“大約”表示估計的數目,不十分精確,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去掉之后,就失去了說明的準確性。3.不能。“永遠”,說明這一物種已經滅絕,同時暗含了作者對物種滅絕的惋惜和無奈。四、1.列數字    2.引資料、列數字、作比較五、1.利用“刀耕火種”毀林興建牧場的雙重后果。2.首先、其次3.①“這樣”指砍伐樹木減少光合作用,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和放火毀林也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②“這”具體指“災難性的氣候變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濫”4.①‖②③‖④⑤關系見結構分析“第10段,……”六、1.b2.列數字  作比較  舉例子3.80億;8500多萬;使說明的事理更嚴密、更科學、更有說服力。4.若刪去了,語意就變成了對人口增加的全面否定,這不符合自然規律。刪掉語言表達就不準確了。5.人口的飛速增長是個嚴重問題,應當引起世界各國特別是中國的高度重視。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設計 篇4

  一、說教材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選自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講讀篇目,用具體的數據和祥細的事例說明了雨林的毀滅將給人類帶來連鎖的災難,而且這災難是世界性的,警醒人類要注意生態的保護。本單元節編了一組事理說明文,內容豐富,內涵深刻。通過學習,讓學生注意把握作者所說明的事理,理清文章結構安排的邏輯順序,掌握不同的說明方法,體會文章準確、簡明、平實的語言特點。

  本文是第二篇,八年級的學生七年級下已經有了事物性說明文的知識與閱讀經歷,對事理性說明文比較容易入門。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抓住事理性說明文的特點,提高學生說明文閱讀和寫作能力。

  新課標要求: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基于教材與學情的特點,根據新課標的“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我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1.理清文章脈絡,掌握文章結構。

  2.準確、簡明、平實的語言特點

  3.了解雨林對于維護世界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

  根據文本(內容和形式)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情感特點。

  教學重點:掌握本文的使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教學難點: 本文的邏輯順序

  二、說教法

  話說:教有常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學情、本課的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選擇啟發誘導法、問題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通過創設情境,啟迪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在尋求和探索問題的思維過程中,逐步深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

  三、說學法

  在制訂教法的依據上,考慮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知識、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我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靈活采用誦讀品味、討論探究、圈點勾畫、活動遷移等方法,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動中,獲得個性化閱讀的體驗,通過誦讀和理解相結合,提高學生分析細節、品味語言的鑒賞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分一個課時完成。

  (一)課前準備:

  新課標要求拓展語文學習的領域和空間。課前讓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館等途徑搜集生態環境遭破壞引起的災難的資料,制成知識卡或幻燈片,作好在課堂上與同學交流的準備。

  (二)教學過程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環節有:情境導入——誦讀品悟——活動遷移——小結—作業設計——板書設計等六個環節

  1.導入:

  課件播放世界上最大的亞馬遜雨林的風光片,在輕音樂中,教師配上優美的解說詞,引領學生走進曾經美麗的熱帶雨林,從而導出課題。

  這一環節是為學生學習本課營造氣氛、激發興趣。

  新課標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語文教學是師生與文本的平等對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對學生的解讀加以啟發誘導。

  2.誦讀品悟:通過“感知性地讀—按要求讀—鑒賞性地讀”這三個層次的誦讀,在師生的雙邊活動中,借助于圈點勾畫、探究討論法等,突破重難點。

  (1)探究性地讀——學生快速朗讀:1找出文中難讀的字詞,師生一起正音、釋義。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掌握文章結構安排的邏輯順序。3圈出文章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句子。

  這一環節突破難點。主要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通過結構思路把握說明順序和語言的特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按要求讀課文: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有目的地讀。1說說雨林的毀滅給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連鎖反應”,并用樹形圖來表示。2雨林毀滅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說是世界性的災難?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生一般都能畫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這是一張永遠畫不完的圖。第二小題學生通過圈點勾畫,一般都能概括出來。這一環節旨在培養學生分析細節、篩選信息的能力。

  (3)賞析性地讀——分析說明文方法與作用。:

  1.畫出文中使用說明方法的句子2.精讀使列數字與作比較相結合的段落3.分析作用。

  學生通過討論探究,未必能講得清楚,教師要從能把事物和事理說得清楚明白、具體形象等角度來引導學生分析作用。潘新和老師認為語文教學應該以“表現(說、寫)為本位”。這個環節旨在突破重點,讓學生融入文本,領悟說明方法妙用,提高說明文寫作能力

  3.活動遷移——“小討論”會

  這是授課的最后一個環節,播放1998年我國特大洪災的畫面,讓學生各抒己見論如何看待發展與環保的關系。

  此項設計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書本到現實,引導學生明白探討具有時代意義的話題,學會思考與判斷。同時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

  4.小結

  本文通過設置問題和情境,抓住情節引導學生領略雨林對于人類的重要性,學會說明事理的方法,品味獨特的語言,在討論中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精神。

  六、布置作業(依據大語文教學觀和學生水平的不平衡性,使課堂上的知識得以拓展、延伸,任選一題)

  1. 讀附文,說說如何改善長江三峽流域的生態環境。

  2. 結合課文和你所了解的地理知識,擬一條公益廣告并把它做成海報。

  七、說板書

  本著簡潔明朗,體現作者與教學的思路,反映教學重點,便于學生理解把握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

  結構思路———減少→損失→原因→災難。

  說明語言———準確  平實

  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方法———舉例子  列數字 作比較

  以上幾個環節的設計,環環相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與學生的認識規律相符,希望通過這一課學習,學生不僅感受雨林對人類的重要作用,還能提高說明文寫作能力。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設計(精選4篇) 相關內容:
  • 《草》同步練習(通用17篇)

    第一部分:1.下面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組是()(2分)a.焦灼(zhu嶾plain)踉蹌(li刓plainngqi刓plainng)慍怒(y擻plainn)b.酸澀(s圽plain)端詳(du乗plainn)干裂(li圽plain)c.撕掠(l圽plain)抽噎(yi圽plain)蔫巴(...

  • 《干將莫邪》教案(精選11篇)

    教學目標一、通過分析故事情節,理解課文所反映的古代勞動人民反抗專制暴君的斗爭精神。二、了解民間傳說的特點:寄托人民的美好愿望。三、分析人物形象。學情分析這篇文章想象奇特,情節完整,人物形象鮮明,學生閱讀興趣濃厚。...

  • 《巴東三峽》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一、設計指導思想新課標的一個根本思想,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因此,我在學習理解新課標的這個思想的同時,努力將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即變“教”為“學”。教師不僅是課堂各種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活動的促進者,也是學生的對話者。...

  • 人教版八年級上《新聞兩則》優化測控卷(通用16篇)

    一、積累與運用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荻港( ) 銳不可當( ) 殲滅( ) 擊 潰( ) 綏靖( )( )阻遏( ) 鄂豫( ) 逃竄( )2.形似字組詞。3.解釋加點詞語的含義,體會新聞語言準確的特點。...

  • 《敬畏自然》學習要點(精選14篇)

    關于本文:生態問題是一個全球問題,《敬畏自然》從總體上理性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提倡一種新的理念。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將大自然擬人化,令人感覺大自然神奇之至,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 《白楊禮贊》教學設計(通用15篇)

    1、白楊禮贊――茅 盾一、教學目的1、通過課文學習,理解“散文形敬神不散”和象征手法。2、把握排比句和反問句。二、重點難點1、托物喻義散文的特點是重點之一。2、象征主義的寫作手法是重點之二。3、難點是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問句。...

  • 《精衛填海》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能綜合運用學過的方法識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積累詞語。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精衛這樣的行為是勇敢的行為。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 《湖心亭看雪》導學案(通用17篇)

    課題 28.湖心亭看雪 學習目標 1.積累重點字詞:絕、定、拏、是、客、焉;注意2個字詞的寫法:“毳”“霧凇沆碭”。 2.翻譯重點句子:“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 蘇教版《我的母親》同步訓練(精選15篇)

    我的母親·同步訓練(理解關鍵句子的含義)我的母親只是一個平凡的母親,□我覺得她的可愛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沒在封建社會的一個家族里,都葬送在沒有什么意義的事務上,□她一定可以成為社會上一個更有貢獻的...

  • 八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av影视 | 欧美老熟妇506070乱子 | 国产99久久久精品 | 国产精品小视频网站 | chinese乱子伦XXXX | 亚洲一二区视频 | 成人av影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爽爽久久 | 7788.毛片| 在线成年人视频 |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 |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 亚洲白拍色综合图区 |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 国产91我把她日出白浆 | av之家免费黄片 | 欧美成人小视频 | 羞羞答答入口 | 14表妺好紧没带套在线播放 | 啊轻点内射在线视频 | 免费女人高潮流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 |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播放中国 | 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 无码aⅴ免费中文字幕久久 强开少妇嫩苞又嫩又紧九色 |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 免费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 色天天躁夜夜躁天干天干 | 日本三级动作片 | 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免费播放网站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 亚洲国产黄色大片 | 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 | 日韩亚洲区字幕 | 一本之道高清无码视频 | 色七七亚洲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 99re8在线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九九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点播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