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大豆》教學設計(精選2篇)
《祖國的大豆》教學設計 篇1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中的生字、難詞;
2.理清思路,正確劃分層次。
3.分析第2——4自然段是抓住大豆的哪些具體特點進行說明的。
二、 課文預習內容
1. 讀準“庶、秸、洼、沼、琳、瑯、堿、膠、榨等字。
2. 理解“琳瑯滿目、貧瘠、久負盛名、安家落戶”等詞語。
3. 學會運用下列四組同義詞:擴展、擴大;遼闊、廣闊;形狀、形態;采集、收集。
4. 本文是按照怎樣的思路說明大豆的?寫了哪些特點?
三、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說明文《中國石拱橋》,知道了說明事物必須抓住事物的特征。今天我們學習《祖國的大豆》。那么它有哪些特征,可從哪幾發面去介紹呢?
生:自由介紹說明,并概括小結。(外型、生長環境、歷史、用途等方面介紹)
師:那么今天我們再來看看課文是從哪些方面進行說明的。
2. 檢查預習情況。
(1) 給下列字注音。
“庶、秸、洼、沼、琳、瑯、堿、膠、榨
(2) 等解釋下列詞語。
琳瑯滿目、貧瘠、久負盛名、安家落戶(強調“ 琳瑯滿目”的比喻義,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安家落戶“的擬人用法。)
(3) 完成課后練習五:辨析同義詞,并分別口頭造句。
3.生:速讀課文思考:本文是按照怎樣的思路說明祖國的大豆的?
師提示:先歸納每個自然段的綱要。
(1) 說明我國是“大豆王國” 。
(2) 說明我國種植大豆的歷史悠久。
(3) —(4)介紹我國大豆的種植區域的擴展情況。
。5)說明大豆是由野生大豆馴化而來的。
。6)說明我國大豆的品種繁多。
。7)列舉我國大豆的一些優良品種。
。8)主要說明大豆的蛋白質含量高。
。9)說明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10)略說大豆的其它用途。
。11)對8——10節內容歸結。
師生討論明確:課文首段先從總體上說明中國是“大豆王國”,然后從兩個方面對我國的大豆進行具體說明。第一方面說明我國大豆的栽培史。這個部分又分兩層,先說明我國大豆品種的改良過程。 第二方面說明大豆的營養價值和其它用途。這一部分分三段,依次說明大豆的蛋白質含量高,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的其它用途。輕重有序,條理井然。
劃分段落層次,形成板書:
第一部分:(第1節)我國是“大豆王國” 。
第二部分:(第2-7節) 栽培區域不斷擴展
我國大豆的栽培史
我國大豆品種的改良過程
第三部分(第8-11節) 蛋白質含量高
重要的油料作物
大豆是糧油作物中的一寶 其它用途
4.指名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并提問:本段抓住祖國大豆的什么特點來說明?又是怎樣說明的?
生回答明確:本段抓住大豆種植歷史悠久這個特點來說明。從四個方面加以說明:一是我國是大豆的起源地;二是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過大豆的殘留印痕;三是許多古書中有關于大豆的記載;四是據推算,我國種植大豆的歷史長達四五千年。
5. 指名學生朗讀第3、4節,并提問:這兩節抓住祖國大豆的什么特點來說明?種植地域是怎樣不斷擴展的?
生回答明確:這兩節是抓住祖國大豆種植地域廣闊這個特點來說明的,從“我國北自黑龍江,南到海南島,幾乎各省市自治區都種植大豆這句話中可得到印證。我國大豆的種植區域是這樣不斷擴展的:西周到秦漢時期,黃河流域一帶;漢武帝時,帶到東北種植;唐宋以后,又逐步向長江流域擴展;元代初期,在我國廣大地區普遍種植;現在,幾乎各省市自治區都種植大豆。
6. 布置作業
。1) 給下列各組字組詞。
蔗( ) 釜( ) 朗( ) 秸( )
庶( ) 爺( ) 瑯( ) 桔( )
。2) 課文第二自然段引用了曹子建的《七步詩》,這首詩的本義和比喻義各是什么?課文里的引用是為了說明什么?
。3) 預習:課文第5——11自然段是抓住祖國大豆的哪些特點來說明的?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分析課文第5——11自然段是抓住祖國大豆的哪些特點來說明的?
2.領會課文運用的主要說明方法。
3. 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科學。
二、教學過程
1. 復習舊課
。1) 本文是按怎樣的思路說明祖國的大豆的?
(2) 課文第2-4自然段抓住大豆哪些特點來說明?
。3) 課文第5-7自然段又是從哪些角度介紹祖國大豆的特點呢?
2. 學習第5-7自然段。
(1)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2) 大豆的栽培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生:大豆的栽培經歷了由“野生大豆——經過培育的大豆——優良品種的大豆”這樣一個過程。
。3) 野生大豆的特點是什么?經過培育的大豆的特點是什么?這樣說明的目的是什么?
生:野生大豆的特點是莖桿細,果實少,子粒小,粒形扁。經過培育,大豆的莖桿變粗壯,果實變多,籽粒變大,粒形變圓,蛋白質和油分含量也越來越多。運用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說明了野生大豆和經過培育的大豆的不同的形態特點。
。4) 第六自然段抓住了大豆什么特點來說明?
生明確:抓住種類繁多這個特點來說明。因為“僅九個省,就采集了三千一百多份大豆樣品。
。5) 我國東北地區的大豆優良品種各有哪些不同的特點?說明了什么問題?
明確:黃金珠——顆顆金黃,粒粒閃光
天鵝蛋——粒大而圓,色澤晶亮
開原大白眉——含蛋白質高達百分之四十
滿金倉——含油量高達百分之二十三
堿豆——在鹽堿地里也能很好地生長
水里站——在澇洼地里也能很好地生長
大肚臍、平頂香——耐干旱,耐貧瘠
說明通過長期的實踐,我國勞動人民培育出琳瑯滿目的優良品種。
3.學習第8-11節。(1)抽讀 (2)課文抓住了大豆的哪些特點來說明?
生:營養價值高、用途廣
。3)課文怎樣說明大豆的營養價值高?
生明確:從大豆所含營養成分,大豆蛋白質含量與牛肉、豬肉、水質牛奶的比較,大豆可以加工成一百多種主、副食品等三個方面說明大豆蛋白質的含量很高,也就是營養價值很高。
(4) 課文怎樣說明大豆的用途廣泛?
生明確:從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上好餓飼料和肥料,是重要;的重要材,是機械、醫藥、化工生產的原料等來說明它的廣泛用途。
4. 以上分析了全文,請歸納一下,課文是抓住了祖國大豆的哪些特點來說明?其作用是什么?
生明確:課文抓住了祖國大豆種植歷史悠久、分布地域廣闊、種類繁多、品種優良、營養價值高、用途廣泛等特點,從而具體地說明了我國大豆的栽培史、大豆的營養價值和其它用途。
5.為了把大豆的特點說得更明白,課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出例子,并說說其作用。
(1) 引用說明:引用《詩經》里的詩句,說明我國種植大豆的歷史悠久;引用《汜勝之書》里的話和《七步詩》,說明汗魏時期,我國黃河流域的人民大量種植大豆,普遍煮食豆飯的事實;引用《物類相感志》里的話說明我國人民早就食用豆油了。
(2) 舉例子:列舉東北地區八種大豆品種,說明通過長期的實踐,我國勞動人民培育出琳瑯滿目的優良品種。
。3) 作比較:如把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同牛肉、豬肉、水質牛奶的比較,并運用數據具體說明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很高。
7. 課文中的許多語言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科學。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能否去掉,為什么?前兩個先示范,后三個學生辨析)
。1) 在許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發現過大豆的殘留印痕。(如果省去“許多”“ 殘留”,那么句子的意思就變成:所有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發現過大豆的殘留印痕,這與事實不符。)
。2) 從西周到秦汗時期,大豆主要在黃河流域一帶種植,是人民重要的糧食之一。(如果省去“主要”一詞,那么句子的意思就變成:從西周的秦汗時期,大豆只在黃河流域一帶種植,與原意大不相同。如果沒有“之一”這個詞語,那就過分突出大豆在糧食中的地位,言過其實。)
。3) 大約在元初期,大豆在我國的廣大地區已經普遍種植。(這是根據某些資料作出的推測。如果句中沒有“大約”一詞,在時間上作絕對肯定,反而顯得不科學。)
(4) 特別是東北三省,大豆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35%以上。(“35%以上”是強調“不少于”35%,這是概數,如果沒有“以上”這個詞語,就成確數。這里用概數更合理。)
(5) 從蛋白質的含量來看,0.5公斤大豆相當于1公斤牛肉,2公斤多豬肉,或6公斤水質牛奶。(如果沒有“從蛋白質的含量來看”這個短語,那么大豆與牛肉、豬肉、水質牛奶就無從比較了。
四、 回顧小結說明文的學習要點。
五、 鞏固練習。(課后練習六)
上一篇:中國石拱橋
下一篇:核舟記
《祖國的大豆》教學設計 篇2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的生字、難詞;辨析、運用同義詞。
2.理清課文思路,正確劃分段落層次。
3.分析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怎樣推廣大豆的,抓住哪些具體特點進行說明的。
二.課堂教學設計
【新課導入】
大豆是我國的名產,你可能知道。但我國栽培大,豆的悠久歷史,以及大豆的品種之多,營養價值之高等等,你未必都知道。課文說古道今,旁征博引,非常具體介紹了我國的大豆,讀后你將增長許多有關大豆的知識。
【新課導讀】
一、正音、詞解
1.給下列字注音。
庶( shù) 秸(jiē) 洼( wā ) 沼( zhăo )
琳( lín ) 瑯( láng ) 堿(jiăn) 膠(jiāo) 榨( zhà )
2.解釋下列詞語。
琳瑯滿目 貧瘠 久負盛名 安家落戶
(強調“琳瑯滿目”的比喻義,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安家落戶”的擬人用法)
二、聽課文錄音,思考本文是按怎樣的思路說明祖國的大豆的?先在每段前做好序號,并歸納大致要點。
、僬f明我國是“大豆王國”。 --第一部分
②說明我國種植大豆的歷史悠久。
、邰芙榻B我國大豆種植區域的擴展情況。
、拚f明大豆是由野生大豆馴化而來的。 第二部分:我國大豆的栽培史。
、拚f明我國大豆的品種繁多。
、吡信e我國大豆的一些優良品種。
、嘀饕f明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很高。
、崧哉f大豆的其他用途。 第三部分:大豆是糧油作物中的一寶。
、鈱Β嘁虎岬膬热輾w納。
三、把②、③段作為一個整體看,思考:
1.這兩節文字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明確: 我國是大豆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栽培大豆歷史最悠久的國家。
2.兩節文字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明確:時間順序。
3.文章引用《詩經》、《汜勝之書》《七步詩》各有什么作用?
明確:引用《詩經》說明我國種植大豆歷史悠久;
引用《汜勝之書》說明漢代大豆的種植面積已很廣;
引用《七步詩》說明漢魏時期我國黃河流域已大量種植大豆,普遍煮食豆飯。
4.體會加點詞的作用,說說加點詞能否刪去。
①從西周到秦漢時期,大豆主要在黃河流域一帶……之一。
、趶牡鞍踪|的含量來看,o.5公斤大豆相當于……牛奶。
明確: ①不能。去掉,意思就變成,從西周到秦漢時期,大豆只在黃河流域一帶種植。與原意有較大出入。
、诓荒。去掉,大豆與牛肉等就失去了比較的標準。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分析第五至十一自然段抓住大豆的哪些具體特
點進行說明的。
2.領會課文運用的主要說明方法。
3.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科學。
二.課堂教學設計
一、講讀第五至七自然段
1.大豆的栽培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明確: 大豆的栽培經歷了由“野生大豆——經過培育的大豆——優良品種的大豆”這樣一個過程。
2.野生大豆的特點是什么?經過培育的大豆的特點是什么?這樣說明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 野生大豆特點:莖桿細,果實少,籽粒小,粒形扁。
經過培育的大豆的特點:莖桿變粗壯,果實變多,籽粒變大,粒形變圓,蛋白質和油分含量也越來越多。
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說明了野生大豆和經過培育的大豆的不同的形態特點。
3.第六自然段抓住大豆的什么特點來說明?
明確: 抓住品種繁多這個特點來說明。因為“僅在幾個省,就采集了3l00多份大豆樣品”,可見種類之多。同時也說明了選育新品種的條件非常優越。
4.我國東北地區的大豆優良品種各有哪些不同的特點?說明了什么問題?
明確: “黃金珠”,顆顆金黃,粒粒閃光;“天鵝蛋”,粒大而圓,色澤晶亮;“開原大白眉”,合蛋白質高達40%;“滿倉金”,含油量達23%;“堿豆”,在鹽堿地里也能很好地生長;“水里站”,在澇洼地里也能很好地生長;“大白臍”、“平頂香”,耐干旱耐貧瘠。說明通過長期的實踐,我國勞動人民培育出琳瑯滿目的優良品種。
二、講讀第八至十一自然段
1.抓住了大豆哪些特點來說明?
明確: 課文抓住了大豆營養價值高,用途廣泛兩個特點來說明。
2.怎樣說明大豆的營養價值高?
、偎瑺I養成分多,②蛋白質含量高,③可加工成100多種主、副食品。
3.說明大豆的用途廣泛,表現在哪里?
明確: 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上好的飼料和肥料,是重要的中藥材,在油漆、機械、醫藥、化工等工業生產方面也有很廣泛的用途。
4.引用《物類相感志》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 說明我國人民很早就合用豆油了。
三、為了把大豆的特點說明得更明白,課文主要運
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并說說其作用。
、僖谜f明:(略)。
②舉例子:列舉東北地區八種大豆品種,說明通過長期的實踐,我國勞動人民培育出琳瑯滿目的優良品種。
、圩鞅容^:如把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同牛肉、豬肉、水質牛奶作比較,并運用數據具體說明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很高。
四、具體來體會語言的準確、科學
1.在許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發現過大豆的殘留印痕。(如果去掉“許多”、“殘留”,那么句子的意思就變成:所有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發現過大豆的印痕,這與事實不符。)
2.從西周到秦漢時期,大豆主要在黃河流域一帶種植,是人們重要的糧食之一。(如果去掉“主要”一詞,那么句子的意思就變成:從西周到秦漢時期,大豆只在黃河流域一帶種植,與原意大不相同。如果去掉“之一”,那就過分突出大豆在糧食中的地位,言過其實。)
上一篇:《祖國的大豆》教案2
下一篇:核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