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誠信”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此次班會采取了不同于傳統的班隊活動模式的“生活ab劇”形式,邀請了由學校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和班主任組成的嘉賓團與同學們一起參與話題選擇和討論。
在活動的第一環節,學生對情景劇中李強個人資料中年齡的填寫是真實年齡還是虛假年齡進行選擇。這是一個直接切入學生生活情景的問題,凡是有過上網經驗的人都知道,如果學生選擇填寫真實年齡,勢必因太小而很難交到網友,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一個看似沒有惡意的謊言,填寫一個虛假年齡。這個看起來不會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欺瞞行為,對小學生“誠信”觀建立的沖擊力是巨大的。同學們在這個問題的選擇中仍有許多學生選擇了填寫真實年齡,這說明同學們能自覺堅持無論什么時刻都以誠信待人。在這一次選擇與交流中,學生體會到保持誠信的重要性。
接下來學生將猜測網友聊天的真實目的。因為“人心叵測”一詞古已有之,更何況是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孩子們為自己的觀點尋找證據,在仔細觀察中,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進行充分的交流,認識提高了,為人處世的能力增強了,對待誠信的認識更加深刻。通過這次選擇,同學們能對獲得的信息因素進行分析、判斷和猜測,無形中也獲得了生活體驗,增長了生活閱歷。
緊接著就進入了精彩的辯論、爭鳴階段,孩子們對“是否答應幫李強找工作”這一問題進行選擇。在辯論中,孩子們理智與情感在交融,在撞擊,充分體現了學生表明自我立場,闡述自己觀點的理念,體現了同學們思維的碰撞與爭鋒,同時也充分地讓同學自主地進行活動。
接下來李強的媽媽出場,對“媽媽會不會答應兒子替網友找工作的請求”進行選擇,選擇之余,同學們圍繞著“該不該一諾千金”和“能不能輕許諾言”展開唇槍舌戰。討論的結果不重要,因為這原本就是一個實際生活中不能夠三言兩語就說的清楚的事兒,而正是這個開放性的話題更能生成同學們對一些相關問題的繼續思考。
嘉賓們對這一話題和同學們的表現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用自己對生活問題的理解和處理方式讓同學們獲得了生活的間接經驗。
整個主題班會以一個談話類的形式展開,圍繞著“誠信與網絡”的主題深入下去,借助多媒體影像資料進行交流、討論、辯論、爭鳴,過渡自然,環環相扣,最后的嘉賓點評也分別表明了家長、領導、老師對待類似問題的看法,形式新穎,活動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