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人的第二生命”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學習弘揚中華民族的忠誠守信文化,提高少年兒童的誠信文明,使其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活動準備:
1.活動前一周,讓學生閱讀《中華傳統美德故事精粹》。
2.從以下幾個方面選擇1-2項作好準備:(1)講故事;(2)演小品;(3)辯論會。
活動過程:
男: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燦爛文明的大國。
女: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智慧、開放的民族。
男:在50XX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哺育著中華兒女。
女:傳統的信用文化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光照人間。
男:誠信是中國人民的光榮傳統和崇高美德。
女:誠信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合:誠信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主題班會——“誠信,人的第二生命”現在開始!
男:請講故事《曾參殺豬取信》: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他妻子要上集市買東西,兒子曾參哭鬧著不讓去,曾妻為擺脫兒子的糾纏,便哄騙他說:“你在家好好玩,你爹回家讓他殺豬給你煮肉吃。”等曾妻趕集回來一看,家里那只黑豬已變成一堆白肉。“怎么把豬殺了?”曾參答道:“你既然已答應孩子了,就應該算數。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像你那樣去哄騙別人。一口豬殺了是小事,教育孩子從小知道做人的根本,可是關系他一輩子的大事。”
女:請講故事《司馬光誠對買馬人》;宋神宗時司馬光聲言閉門著書,吩咐家人將他的坐騎賣掉。家人與一位老者談妥五十錢,第二天成交。司馬光聽了家人的匯報后說:“這馬有病,我怎么忘了交待?明天你要對買主說清楚,這馬有肺病。”家人說:“做買賣,哪有全說實話了?”司馬光道:“話可不能這么說,讓人家用一匹好馬的錢買一匹病馬,這不是騙人是什么?這樣的事咱不能干。”左鄰右舍知道這件事后,紛紛稱贊司馬光為人誠實。
女:長久流傳的故事富有魅力。
男:今天聽了仍讓人感慨不已。
女: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男:誠信是少年兒童做人的根本。
女:但也有人說,誠信是“傻子”的代名詞,誠信就是吃虧,現在有誰還相信誠信呢?
男:先別說了,那邊辯論賽已經開始了。
正方觀點:誠實守信應發揚光大。
反方觀點:做到誠實守信就會吃虧。
正方同學: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素以信義之邦著稱于世。翻閱中國歷史,古代有:孔子的“民無信不立”;商鞅立木取信于民;現代有:彭德懷元帥上萬言書,展示了他敢講真話,為民請命,堅決與“浮夸風”作斗爭的偉人風范。香港巨商李嘉誠在接受美國《財富》雜志專訪時,吐露了他的成功之道——恪守誠信。當前,我們國家已加入世貿組織,已融入世界經濟之中,長虹集團發表的“入世宣言”中,再次提到堅持誠信為本,如果不建立良好的信用體系,必將影響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長此以往,我們怎能自立于現代民族之林?因此,我方認為:誠信,是關系國家,民族興衰的大事!誠信,決不能在我們少年一代手中喪失!謝謝。
反方同學:剛才正方同學所舉的例子確實感人,今天在改革開放浪潮的推動下,社會在不斷地向前發展,一些傳統的舊思想、老觀念也該改變改變了!要不然怎么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我這兒有一個事例:王剛和李芳是同班同學。大學畢業后,恰巧一起到某公司求職,經過第一輪考試,兩人技壓群雄,同時進入第二輪考試。而在第二輪考試前,王剛竟然意外事先得到了考卷。他沒有告訴李芳。因為他想:如果給了她,自己考不上怎么辦?要知道這個職位可是自己夢寐以求的。于是,他考上了,李芳卻沒有考上。試想一下,誠信有什么用呢?因此我方認為在競爭場上只有對手,沒有誠信。謝謝。
女:謝謝雙方帶來的精彩辯論。應當說:誠實守信是做人之本。一個不“誠實”不“守信”的人還有什么“人格”呢?
男:相信這場辯論使我們大家的精神達到了一個小高潮,別放松,下面還有更精彩的表演。
小品《拍賣會》。(甲、乙)二人上場:
甲:我先宣布竟價規則:假定每個同學手上都有五百元,最高價買斷者得到此品質。
乙:我們要拍賣的第一項品質是“自信”,底價為“五十元”,請競價。
學生a:一百元。
學生b:四百元。
學生c:五百元。
甲:請問你為什么盡全部財力買這項品質?
學生c:“自信”對我很重要,它是成功的基礎。因為我缺乏自信,失去了很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以后.我要走上社會參加工作,會有更多的機會,但也會有更多的人和我競爭,我想只有自信地去面對一切,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乙:下面我們拍賣的第二項品質是“誠信,底價為“三百”,請競價。
學生d、e、f三人同時出最高價五百。
甲:現在我把決定權交給大家,你們說我該賣給誰呢?(眾口不一)既然大家意見不統一,我們就請三個同學分別說說他們的理由,看誰最能說眼大家。
學生d:我在班級里,知心朋友很少,同學們說我說話不算話,考試時會作弊,現在我常感到孤獨,所以我需要誠信,我希望能買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