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各單元要點
質地:指物體表面的解覺性或這種質地的視覺表現。
對課本作品進行比較,展開愉快的教學雙邊活動:1、對不同線條形式特點分門別類,進行求同與反差比較:2、針對一幅學生最感興趣的重點作品進行比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體驗藝術的情感,領悟其深層的內涵:3、引導學生在藝術活動中發現問題、質疑問難,探討作品的形式美和藝術特色:4、通過啟發性、可比性欣賞學習活動,讓學生自己在比較欣賞中去形成對線條形式美的新認識,提高審美趣味。印象派畫家凡高的作品:線條包含著作者對生命強烈的熱愛,充滿火一般的熱情和探索精神。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用筆使轉交遞、點畫映帶、波譎云詭、變化無窮。創造了書法藝術史上的神品。
三、評價與總結:
我們認識造型的基本要素,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千變萬化,千姿百態的視覺形象,認識藝術家取自自然之法則,創造出的瑰麗藝術世界。
1、談談自己在臨摹或寫生中把握對象形象的體會和心得。
2、師生共同對作業 和練習的情況進行評論和總結。
四、布置下一課時內容:
我們下節課將進入藝術家創造的藝術世界。
第三課時
一、復習舊知,
二、導入 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八囆g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從事美術創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活動一:欣賞與評述
欣賞名家作品:《嬰兒最初的愛撫》、《面包》、《少女》、《自畫像》。
1、你能感受到這些作品所表現的不同感情嗎?請加以比較和描述。
2、這些以表現情感為主的作品有沒有再現的性質?二者之中,哪種特點更為突出?
《嬰兒最初的愛撫》,作品以細致的筆法與溫和的色調恰當地表現出細膩的母愛和溫柔的母子親情。
《嬰兒最初的愛撫》,饑餓的孩子要面包吃的哭聲撕裂著母親痛苦的心,粗獷的筆法勾畫的背景表現出感人肺腑的感情。
《面包》,以大膽而夸張的筆法刻畫人物恐怖的眼神和絕望的姿勢,表現出小女孩同時也是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恐懼。
《自畫像》,陰冷的色彩和旋轉的筆觸深刻地表現出一個生活遭受困苦,精神備受折磨的畫家的獨特個性。
活動二:研究與討論
1、你能體會和理解這些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是怎樣表現情感或情緒嗎?
2、表現主觀情感能否不借助再現的形式?抽象的作品可以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和心緒?
欣賞名家作品:《大刀門神》、《哭泣的女人》、《發怒的風景》、《查靈歌斯大橋》。
《大刀門神》,紅面的武將手握大刀,配上具有表現和象征性質的色彩,顯得極為威嚴、紅火,充分表現出鎮宅驅魔的力量。
《哭泣的女人》,畢加索以極度主觀變形的形象,黃與紫、玫瑰與黑等不和諧的色彩對比,鮮明地表現出所要發泄的悲哀心情。
《發怒的風景》,風景變成了發怒的人臉,屬于“國際表現主義”的阿佩爾以熱情的線條和色彩,表現了帶稚氣的瘋狂情緒。
《查靈歌斯大橋》,色彩在野獸派畫家德朗的畫中成了表現情感的主要手段,對色彩結構的重視使其作品具有一種激蕩熱情的力量。
三、總結評述
美術再現生活真實和表現主觀情感需要借助各種藝術形式和表達語言,除去形體結構、明暗結構的把握以外,色彩結構的設計與運用在塑造形象與表達情感、意蘊上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