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美術(shù)總復(fù)習
(四)、裝飾畫
特點:概括化、規(guī)范化、條理化。
(五)、素描
1、 比例
a、黃金比 是藝術(shù)中最普遍、最典型的形式美的常態(tài),體現(xiàn)了對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b、生活中常見的黃金比率有: 2:3 、 3:5 、 5:8 、 8:13 、 13:21 等。
c、生活中運用黃金比例的事物有課本、畫框和國旗等。
2、 對稱:以一條中心線劃分形態(tài)時,相對的兩邊的視覺元素相同,呈現(xiàn)1:1的關(guān)系。
根據(jù)對稱原理,分為對稱平衡和非對稱平衡。
舞蹈中常用的是 旋轉(zhuǎn)對稱。
3、 透視 平行透視、成角透視
4、 線條 水平線 —— 開闊感、寧靜感
垂直線 —— 高聳感、莊嚴感
曲 線 —— 動感、旋轉(zhuǎn)感
斜 線 —— 向上感、飛躍感
射 線 —— 前進感、方向感
(六)、色彩
1、 色彩三要素: 色相 、 明度 、 純度 。
2、 三原色: 紅 、 黃 、 藍
3、 冷暖色
a、暖色:紅、黃、橙和它們的近似色彩,往往會使人們聯(lián)想到火與太陽,這類顏色被稱為暖色。暖色調(diào)——熱情、溫暖、歡樂
b、冷色:藍、綠以及相近的色彩往往會使人們聯(lián)想到海洋、冰雪、寒夜、森林,產(chǎn)生清涼寒冷、安寧、靜謐等感覺,這類顏色被稱為冷色。冷色調(diào)——靜謐、冷淡
二. 書法部分
1、楷書四家:顏真卿、柳公權(quán)、歐陽詢、趙孟頫
2、中國的繪畫、戲劇和書法具有共同的特點:它們的里面都貫穿著舞蹈精神,由舞蹈的動作顯示虛靈的空間。舞蹈是動態(tài)的書法。
2、書法與舞蹈的本質(zhì)特征: 抒情性
4、 書法與舞蹈的表情性寓于變化的基本要素:節(jié)奏
5、 書法的字體主要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按時間、發(fā)展順序排列)
6、 代表作品:王羲之 (東晉):《蘭亭序》
顏真卿 (唐代):《多寶塔碑》
柳公權(quán) (唐代):《玄秘塔碑》
孫過庭 (唐代):《書譜》
懷 素 (唐代):《自敘帖》
三. 雕塑部分
1、 按形式分:圓雕、浮雕
2、 代表作品:(圓雕)米開朗基羅 [意大利]:《大衛(wèi)像》、《被縛的奴隸》
羅 丹 [法 國]:《加萊義民》、《思想者》
阿基桑得羅斯 [希 臘]:《拉奧孔》
亞歷山德羅斯 [希 臘]《米洛的阿芙羅蒂德》
米 隆 [希 臘]:《擲鐵餅者》
[印 度]:《舞王濕婆》
潘鶴 [中 國]:《艱苦歲月》
《說唱傭》 [漢 代] 《兵馬俑》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