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美術變遷中的家園教學案例
綜合上述問題歸納為:
1.畫家園不知從那里入手,就是要把家園的景物分前景、中景、遠景來處理,并對應大屏幕上的家園一景的圖進行分析、面對直觀實例向學生講解,使這個問題得以解決。
2.畫不出家園的立體感與空間,這個問題是這節課的重點與難點,就是如何處理畫面空間而所涉及到的透視知識的應用與實踐,在大屏幕上出示幾幅透視強烈的家園圖片,讓學生自己歸納出透視的基本規律——近大遠小。
3.不知畫面怎樣進行安排,這就是畫面的構圖,構圖這一知識點對學生來說有點難度的,在這里我并沒有展開對構圖知識的長篇闊論,而只是在大屏幕上展示四幅構圖不理想的畫面,讓學生來指出它的不足之處,然后在大屏幕上展示兩幅構圖較為理想的畫面,這個問題就讓學生自己的參與而解決了。
為了給學生樹立信心與更加直觀地了解一幅畫完成的全過程并結合上述三個問題加以實踐,我當場給全班的學生進行示范演示。當我花了近幾分鐘的時間采用速寫加默寫的形式把一幅家園畫徒手畫出來,全班學生鼓起了掌聲……
此時學生的情緒非常高漲,并有躍躍欲試感覺,我說: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去體驗一下畫家園的樂趣?學生答到:想。那就請同學描繪一幅理想中的家園。
有些學生想了想就動手畫起來了并很快地進入了狀態,但是還有個別學生不知所措,這時我就加以引導他們,也拿起畫筆進行啟發。此時有的學生或專注于畫畫、或與同學間交流對比、或是在欣賞自己得意作品似的,在學生幼稚的心靈中流露出喜悅的表情。我在畫畫的空隙中進行巡視與個別指導,好的加以肯定并向其他學生予以示范,個別畫的較欠缺的給予積極的引導。
不知不覺學生的理想家園畫已躍然紙上,雖然有的學的作業歪歪扭扭、比例失調,但學生們還是高舉著手高聲喊到,老師我畫完了!我成功啦!此時我讓每位學生把自己作業拿到一塊來,每位學生相互欣賞他人的作業,或羨慕、或表揚、或點評……
同學們,你們在這節課的表現都非常出色,畫得都很好,在這里老師向每位學生表示祝賀,并給在這節課繪畫表現得最好的學生頒發最佳表現獎,給在這節里進步最快的學生頒發進步獎……此時下課的鈴聲響起,在充滿的喜悅、輕松、的氣氛中我說:同學們再見,學生回應到:老師再見。
案例反思:
這一課我在處理教材時從動情——述情——抒情三個大的環節出發,學生情感變化是遞進的,從而激發學生作畫的欲望,同時再次證明了“興趣是學習的酵母”的教育命題。其中述情是對描繪家園的重點、難點、關鍵點的敘述階段。為解決該部分內容,我從“對自己家園的熱愛”和“家是我們最溫暖的港灣”的心理深處展開課堂教學(例:當學生看到自己的家園出現更是興奮不已,當學生欣賞家園的變化時,好多學生都用懷疑的口氣小聲地說——這是我們家園嗎?),既從學生的身邊事物和原有的經驗出發,積極采用了有效激發情感的教學手段(直觀導入、講解示范、開放探究和實踐操作等),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本課教學實踐操作性強,既能完成徒手畫的繪制的技能訓練體驗,又能達到培養審美能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