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美術從心底接觸自然教案
蘇教版實驗教科書美術第16冊
第2課 從心底接觸自然——樹木(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樹木的自然美,體驗樹木造型的藝術美。
(2)初步認識樹木的生長規律及其外形特征與結構。
(3)運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地表現樹木的美。
[教學用具]
教師(多媒體、實物投影儀、投影片、教學掛圖等)
學生(a、課前認真、仔細觀察1—2棵樹,能夠說出其外形特征和給自己的感受。b、準備好常規的作畫工具)
[教學重點]
體驗樹木造型的藝術美以及樹木的畫法。
[教學難點]
樹木的畫法。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 欣賞以樹木為主的風景圖片、風景繪畫作品,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2、啟發學生了解樹木在風景畫中的重要性。
(風景復式投影片)
提問:這幅風景畫給我們什么樣的感受?它缺少些什么?給它加上樹木,前后兩幅對比,出現了什么變化?(在風景畫中有了樹木,就有了生機,有了氣勢。這正如古人所說的:“樹是山水景物之‘衣’”。)
二、 闡述樹木的結構形態(結合學生課前在校園中對樹木的觀察)
1、 結構形態:樹干、樹枝、樹葉、(樹根)
2、 投影片:
(1)“冬天的落葉樹”
(2)“樹干”
樹干 — 粗細、曲直、俯仰
(3)“樹葉”
樹葉— 大小、寬窄、疏密
三、以線造型“松樹”為例,學習樹木的畫法。
1、 欣賞投影片:
(1)“迎客松”
在絕壁上依勢生長,剛毅挺拔,造型奇特。好似熱情的主人,伸出雙臂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2)“大雪壓青松”
以陳毅的詩“青松”渲染學生——師生一同朗誦這首詩。以松樹的剛強挺拔、傲雪凌霜、堅貞不屈的高尚品格教育學生。
2、 板畫示范:松樹
松樹:皮如鱗狀、葉如針狀,這是松樹區別于其它樹的最大特征。
(線條虛實相應,樹干要挺,即使是彎曲的枝干也要有力量。枝干曲直多變,給人以卷曲如鐵似的蒼勁。葉的形狀象針,聚集于一點,呈扇子形,互相穿插,給人以亂中有序之感。)
3、樹木特征(舉例)
a、柳樹(線條是比較柔軟的、下垂,柳葉是窄長的,隨風飄蕩,姿態優美。)
b、梧桐(葉子大,樹干光滑。)
c、雪松(錐狀樹,枝葉從上方向下方伸展。)
d、棕櫚(葉子象扇子。)
4、通過文學作品培養學生對樹木的熱愛。
(根據自己的創作思路,給自己的“樹”起個名子吧!如:多姿多彩的樹、靜靜的樹、古老的榕樹、飄揚的柳樹茂密高聳的大樹、被狂風吹斜的樹、灌木叢茂密的矮樹、雪地里的松樹等。)
四、作業:________________樹 (1)描繪1─2棵樹。(或者小組合作表現一組樹木,也可以表現樹木在不同季節中的變化。)
(2)注意樹的特征。(形狀、特點、色彩、肌理,可以結合速寫等形式,加入自己的想象也行。) (3)學生做作業,教師巡回指導。(大屏幕播放樹木圖片)
(4)講評
五、小結、拓展:
再度欣賞以樹木為主的風景畫,加深學生對樹木的自然美、樹木風景畫的藝術美的感受。
六、課外拓展:調查校園里的樹木。(附:調查表)
附件四
調查表一
校 園 里 的 樹 木
調查小組:_______________ 指導老師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