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說課范例
說課:江蘇省評優課一等獎獲得者 顧詠梅
整理:江蘇省邳州市明德實驗學校 趙秀成
各位專家、評委,各位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要說的課文題目是《活板》。(1、介紹課題)《活板》是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的代表作《夢溪筆談》中的一篇說明性的文章。文章詳細介紹了北宋畢昇發明的活板印刷術,贊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創造精神。(2、介紹作者、文體特點、課文思想內容)《活板》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試用課本蘇教版第三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第三冊第三單元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之后的第二個說明文單元!痘畎濉肺挥谶@一單元的第三篇。在這一單元中,它前承《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后接知識短文《談談說明文》,可以說它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鞏固,又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一個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梁。(3、介紹課文位置、所在單元的特點、課文的地位)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教材編排意圖以及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第一,基礎知識目標。了解活板,認識生字詞,看懂內容,能夠順暢的朗讀課文。第二,能力目標。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分析,能了解說明對象的特征,并理清說明順序,初步掌握程序說明的方法。 第三,思想教育目標。通過教學,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習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精神。(4、教學目標及其確立的依據)《活板》是一篇文言說明文,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接觸過《核舟記》、《愚公移山》、《詩六首》等古文,而《活板》一文從字詞上來講并沒有多大難度。學生通過看注釋、查字典基本上都能自行解決。因而我認為,字詞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教會學生整理、教會學生整體把握字詞上面。相對于字詞教學來說,這篇文章的說明順序是教學的重點、難點,因為從學生已學過的說明文章來看,《活板》是唯一的一篇以程序為說明順序的文章。教適應幫助學生打開思路,自然求得。(5、教學重點、難點的解釋)遵循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原則,根據課文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決定采取朗讀與練習、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的方法。(6、教學方法及其確立的依據)語文教學應重視整體教學,實現整體教學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朗讀。朗讀,可以讓學生把握文章字詞句的結構,為進一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而練習則是知識的應用與鞏固。在練、讀當中,讓45分鐘發揮最大的效益。我所借助的教學用具是投影儀和自制的幻燈片。新大綱明確指出,要貫徹啟發原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遵循這一原則,我決定引導學生掌握粗讀、精讀,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把握重點、突破難點。這篇課文,我準備安排一課時完成。(7、對教法、教具、課時安排的解釋)首先是預習指導。通讀課文,圈點不認識的字詞,然后查字典解決。第二,大致弄清文章內容,能較流利的通讀全文。第三,在預習中如果有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小紙條上,交給課代表,交給我。第二步就是教學步驟。首先,由學生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正字音,正字形。第二,教師范讀課文,使學生鞏固剛學的知識,同時掌握正確斷句,更好的了解課文。鑒于字詞并不難,學生完全能夠自行解決,所以首先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然后再練習鞏固。第三,分析課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學生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借助形象思維理清全文,找出說明順序、說明對象的特征。第四,在已講解的基礎上,快速閱讀課文,再進行練習,檢查學習效果。最后一步是集體朗讀課文,再一次整體感知課文。最后的知識遷移訓練我準備讓學生作一篇口頭作文,向同學介紹一道菜的制作,要求按照程序順序進行說明。 (8、教學的具體步驟)好,這就是我對《活板》這篇文章的一個不太成熟的設想。
根據錄像帶聽記整理、評點
趙秀成 2000年 8 月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