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歸去》教案
師:特別是最后這個夸張手法的運用,將作者幾乎逼“瘋”了。其實這種寫作手法我們在魯迅的文章里也見過。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亂打,看兩三個人互打,從九點多到十點,從十點到十一點,從十一點到十一點半,從十一點半到十二點,——然而叫天竟還沒有來。——魯迅《社戲》
6、“我就那么在乎法國的面包和雷諾牌汽車?”這個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格?
生:反問、借代(以部分——法國的面包和雷諾牌汽車,代全體——法國的優裕的物質生活)
7、人們無論走到哪里,都沒法不時常感懷身后遠遠的一片熱土,因為那里有他的親友,至少也有他的過去。時光總是把過去的日子沖洗得熠熠閃光,引人回望。
我認為作者把思念好象上升了一個高度,這里好象是議論性的文字了吧!作者通過對親人生活場景的想象,用敘述、議論、抒情相結合的筆調抒發了自己在異國他鄉對親人的強烈思念。“身后遠遠的一片熱土”將想家,思念故鄉,家的含義進一步深化。
8、請女同學一起把第六小節讀一下,男同學思考:作者想家,想家里的什么?
女同學齊讀。讀得很有感情。
男生:作者想家里的:小徑,月夜,草坡,小羊,犁頭。
師:第6節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技巧?
生:對比、排比。
師:排比的句子我們一起讀一讀好不好?
生齊讀:我的故鄉沒有繁華酥骨的都會,沒有靜謐侵肌的湖泊,沒有悲劇般幽深奇詭的城堡,沒有綠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緒的大森林。
師:法國的生活是浪漫、優裕的,而我的故鄉甚至是什么樣的?
生齊答:貧瘠而臟亂的。
師:對比就體現在這里。故鄉是貧瘠而臟亂的,但是那里有我的親人,有我的過去,所以“我”想家。
重點語句:
(1)我會對故鄉浮糞四溢的墟場失望,會對故鄉擁擠不堪的車廂失望,會對故鄉陰沉連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種失望不同于對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種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
對故鄉的失望可能含有期望更美好的意思,即使是真的失望,也不妨礙對它的真愛。這是浸著心血、發自內心的愛,這種愛,才能引發有價值的物質與精神的創造。
這種失望也存在于很多的文學作品中,例如魯迅的《故鄉》中就這樣寫道:“在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你能否也運用相同的句式,將《故鄉》的內容替換文中的內容呢?
“我會對故鄉蕭索的荒村失望,我會對尖酸刻薄的楊二嫂失望,我會對麻木愚昧的閏土失望……”
(2)沒有故鄉的人一無所有。而萍飄四方的游子無論是怎樣貧困潦倒,他們聽到某支獨唱曲時突然涌出熱淚,便是他們心有所歸的無量幸福。
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是一個人的心靈歸屬和寄托,是一份無價的財富。
(3)只有艱辛勞動過奉獻過的人,才真正擁有故鄉。
七、課堂總結
家園之思是文學作品中的“永恒主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園,在那里我們能夠找到精神的滋養,在那里我們能夠找到通向未來的方向,失去了精神家園的人將無家可歸,愿我們大家都能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家。無論走得多遠,都不會迷失方向。
八、作業設計
(1)根據你的經歷,寫出一兩個你的故鄉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形象,要寫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字數不超過300字)
(2)結合本文以“家園”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寫出真實的生活體驗。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