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提高幼兒園手工活動質量的策略_劉瑞友
興趣是創作的源泉,手工活動中幼兒參與的興趣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要通過各種途徑來激發幼兒參與手工活動的興趣。
1.讓幼兒制作一些自己喜歡玩的物品
幼兒非常喜愛制作一些他們生活常玩的物品。這樣的物品對他們而言熟悉,便于表現,不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例如在一次實習美術觀摩課----阿童木。在各類動畫片、圖書里或多或少都可以見到各種阿童木的形象,它也是幼兒自由游戲時的主角。因此從活動的準備環節開始,孩子們就對這個活動十分關注。因此,我們在選擇材料方面可以提供一些他們生活常玩的物品。這樣更容易吸引幼兒的興趣。
2.利用手工游戲與繪畫相結合
幼兒喜歡游戲,游戲幾乎和他們的所有活動緊密相連,手工制作能夠潛移默化地把教育寓于游戲之中,達到游戲和教育的雙重效果。如:在一次“化妝舞會”的活動中,我采用游戲的口吻說:“今天,我們班要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服裝秀,所有的小朋友都必須穿著自己設計的衣服上臺表演,你們愿意嗎?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做的最有特色。”話一說完,幼兒就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有的說:“我想做面具,來表演我最喜歡的奧特曼。”有的說:“我想用報紙做一條漂亮的裙子。”……這樣的手工游戲不僅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和熱情,而且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孩子在寬松的環境中學習,對培養孩子的手工技能有很大幫助。
(四)正確評價每一幅作品
幼兒肌肉發育不成熟,小手總是不聽使喚,因而他們的手工作品不可能像成人的作品那樣技術精湛。因此,教師在評價幼兒的作品時,要看到即使其制作還不十分完美,但只要構思新穎,有創造性,材料運用恰當,情思與技巧達到意趣天成,就應該算是佳作。那種以制作技能技巧水平高低為標準來衡量幼兒的手工作品水平的做法是不妥的。
教師要認真把握好評價的環節,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對能力強的幼兒給予肯定,對有進步的幼兒要給予表揚,對能力較差的幼兒要給予鼓勵。這樣,使每個幼兒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手工活動有興趣。新《綱要》對幼兒作品的評價也進行了較深入的闡述。新《綱要》指出,教師在對手工作品進行評價時,在注重結果的同時更應注重幼兒的探究過程。
因此,教師在評價幼兒作品時力求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學習過程中幼兒是否有明顯的探究興趣。第二,幼兒是否能認真傾聽同伴的不同想法,接納和吸收同伴的合理意見,修正或完善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必要時是否會尋得教師或同伴的幫助。第三,幼兒是否不怕失敗,不斷嘗試,在創作中幼兒是否有相對的獨立性。這樣的教學評價才能真正促進幼兒能力的提高,發揮評價的教育作用。
綜上所述,幼兒園手工活動質量的提高,為幼兒的想象力、思維力、創造力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教師應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地引發幼兒參與手工活動的學習動機,使幼兒園的手工活動能更好地發揮其教育作用,全面提高幼兒園手工活動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