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媽》教案(精選13篇)
《我媽媽》教案 篇1
目標:
1、學習畫人物頭像,能表現出媽媽的主要特征;
2、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準備:人物紙型一個,各式發型若干,繪畫用具。
過程:
1、向幼兒介紹三八婦女節的意義,使幼兒了解這個節日是誰的節日。
2、請幼兒說出自己媽媽長的什么樣子。(可請幾名幼兒在全班講述,然后分組都來說明自己媽媽的特征是什么)。
3、教師出示紙型人物,再將若干種頭發型式分別配在頭上,讓幼兒清楚各種發型的特點及畫在頭部的主要位置。
4、請幼兒想想自己的媽媽平時最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的繪畫能力請幼兒自己畫也衣服并選擇顏色,也可以為幼兒示范兩至三種服裝形式讓幼兒選擇。
5、教師在指導中注意鞏固幼兒對人物五官的掌握,根據幼兒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如:一個黑點的眼睛;有眼眶的眼睛;雙眼都有睫毛的眼睛等。
6、力求把媽媽半身像畫得端正,在繪畫中教師用親切鼓勵的語言調動啟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使幼兒身心投入。
《我媽媽》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揮想象嘗試看圖說話。
2、理解圖畫書中媽媽所變化的形象在實際生活中的意思,并能夠大膽表達。
3、感受母愛的偉大,知道媽媽很愛自己,會表達對媽媽的愛。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繪本:《我媽媽》
2、語言訓練的字條
活動過程:
一、理解繪本內容
1、引出:“小朋友們,今天我帶來了一本安東尼。布朗的書”出示“愛心和花朵”扉頁圖案,“我們看第一頁,這是一塊花布,漂亮嗎?你們覺得這么漂亮的花布衣服會穿在誰的身上呢?”
2、出示繪本封面,引導幼兒觀察并猜測這是一位什么樣的媽媽,“這是一位小朋友的媽媽,你們看她是一個怎么樣的媽媽?”
3、學說:“這是我媽媽,她真的很棒”
4、理解圖畫書中媽媽所變化的形象,即實際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1)廚師圖片:你們在這張圖片里看到了什么?媽媽做的飯菜好吃嗎?都做過什么菜呢?她是不是一個很棒的大廚師呀?學說:“我媽媽是個手藝特好的大廚師”
(2)特技圖片:你們看到了什么?媽媽在干什么?她幫我們把玩好的玩具都收起來了,還會給我們弄好吃的水果,是不是很厲害?
。3)畫家圖片:你們猜媽媽在干什么?你們的媽媽會這樣做嗎?
。4)強壯圖片:你們看媽媽在干什么?她的力氣是不是很大?看看安東尼。布朗是怎么說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強壯的女人。我媽媽真的很棒!一起說:“我媽媽是全世界最強壯的女人,我媽媽真的很棒”
(5)園丁圖片:你們看媽媽手里捧著什么東西?她的衣服和頭發怎么了?安東尼。布朗說:我媽媽是一個有魔法的園丁,它能讓所有的東西都長得很好。
。6)仙子圖片:你們看媽媽變成了什么?她什么時候像仙子呢?
。7)天使圖片:你們看媽媽在干什么?你們的媽媽也會唱歌給你們聽嗎?什么時候?唱得好聽嗎?
(8)獅子圖片:哇,媽媽變成什么了?她怎么變成獅子了呢?媽媽什么時候像獅子?安東尼。布朗說:我媽媽真的、真的很棒!一起說:“我媽媽真的、真的很棒”
5. 引導幼兒思考自己的媽媽形象:這個小寶寶的媽媽真的很棒,小朋友你們的媽媽有沒有特別棒的事情呢?
6.引導幼兒思考媽媽的形象:蝴蝶圖片:你們看媽媽變成什么了?蝴蝶媽媽漂亮嗎?我們也來夸夸自己的媽媽,你們覺得媽媽還會變成什么呢?
我們看看安東尼。布朗是怎么說的:我媽媽還像沙發一樣舒適,她像貓咪一樣溫柔,有時候,又像犀牛一樣強悍。我媽媽真的真的真的很棒!一起說一遍。
7.感受不管媽媽是什么職業什么工作,都愛我們
。1)舞蹈圖片:你們看這里的媽媽在干什么?他是一位舞蹈家
(2)航天圖片:這位媽媽是什么工作呢?
。3)電影明星、大老板:不管我媽媽是個舞蹈家還是個航天員,也不管她是個電影明星還是個大老板,她都是我媽媽
8.超人圖片:我媽媽是一個超人媽媽,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我愛她,而且你知道嗎?她也愛我!永遠愛我(深情地)。
二、 完整講述繪本內容,感受媽媽的愛
這個故事我們講完了,你們現在有沒有想抱抱自己的媽媽呢?想的小朋友現在請你們在教室里找一位小朋友或者老師,把她們當做你的媽媽,去抱一抱她
三、 語言訓練(老師一句小朋友跟念一句,并做動作)
我媽媽真的很棒!
我媽媽真的、真的很棒!
我媽媽真的、真的、真的很棒!
我媽媽像蝴蝶一樣美麗
還像沙發一樣舒適
她像貓咪一樣溫柔
有時候,又像犀牛一樣強悍
我愛媽媽,媽媽愛我!
四、請小朋友說說這本書中印象最深的畫面或者一句話,并說說原因
五、總結。
每位小朋友的媽媽都是世界上最棒的媽媽,請小朋友們回家以后夸夸自己的媽媽,還有,幫助媽媽做點事情,媽媽一定會很開心的。
活動反思:
學姐上的這堂課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她較好地掌握了繪本的要點,讓小朋友循序漸進地學習繪本的內容,最后讓小朋友回去夸夸媽媽,這點我覺得做得很好。但學姐上的這堂課總體質量不是很高,只有部分小朋友達到了目標,我覺得一方面跟小朋友的興趣沒有被調動有關,學姐如果上課的時候能更加投入,語言表達能更加生動些,應該會更好。老師建議學姐在上繪本課的時候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首先完整地講一遍繪本,接著問小朋友有關于繪本的問題,然后再講一遍繪本的內容,最后讓小朋友學著講。我覺得老師的這個方法很好,能讓小朋友更好地學習到繪本的內容,我以后在上繪本課的時候也可以學習這種方法。
小百科:“媽媽”(拼音mā m。┦悄赣H的口語!皨尅 從造字上看,媽是形聲字,從女,馬聲。本義是稱呼母親,重讀仍為原義。
《我媽媽》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中媽媽對自己的愛,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2.觀察、理解畫面所表達的意思,初步積累閱讀的經驗。
活動準備:課件《我媽媽》
活動過程:
一、介紹人物,激發興趣
。ㄒ唬⿴煟哼@是誰。窟@位媽媽在干什么?
你猜媽媽做鬼臉給誰看?為什么?
一個會做鬼臉斗寶寶笑的媽媽是一個什么樣的媽媽?
師小結:這是一個一心想讓寶寶快樂,一個可愛的媽媽。
二、閱讀繪本,激發情感
(一)媽媽的本領
師:這位媽媽有許多的本領,本領一:是什么呢?(做蛋糕)這個蛋糕什么形狀?什么顏色?什么味道?
本領二:跳舞
做蛋糕在第幾頁?跳舞在第幾頁?
師小結:媽媽的本領可大了,會做各種各樣,香香甜甜的蛋糕,媽媽跳舞可漂亮了。
。ǘ⿱寢尩膼
出示圖三,:這是誰?你從哪里看出來這把沙發是媽媽變得?你覺得把媽媽變成沙發是什么意思?
體驗:坐在老師的身上試試,說說是什么感覺?
師小結:坐在媽媽身上就像坐在沙發上一樣,那么舒服,那么溫暖。
。ǔ鍪緢D四,圖五)師:這還是那位媽媽嗎?媽媽什么時候像貓一樣的溫柔?(聽話的時候)
媽媽什么時候又像獅子呢?(寶寶不聽話的時候)
師:那么媽媽生氣的時候你覺得他還愛你嗎?
師小結:無論媽媽像小貓一樣溫柔還是像獅子一樣生氣,媽媽都是愛我們的。
二、完整欣賞故事
最后一句提問:你們知道什么叫永遠愛你嗎?
永遠:無論什么時候,每一天媽媽都愛你。
三、情感表達
師:你有什么悄悄話要跟媽媽說嗎?把你對媽媽的愛說出來吧!
《我媽媽》教案 篇4
設計意圖:媽媽是每一個孩子最熟悉最親密的人,是無可替代的角色。媽媽總是不計一切的愛著自己的孩子。《我媽媽》這一個繪本就是描述了這樣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媽媽。它以有趣的內容,生動的畫面,簡單純樸的語言,精心設計的排比句式,急盡夸張的超現實主義手法,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描繪了一位既強壯又溫柔,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媽媽形象。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帶孩子走進繪本,在閱讀中再次體驗充滿溫暖的親子情感——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理解畫面所表達的內容。
2、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講述自己對畫面內容的理解,感受母愛的溫暖。
活動重點:能仔細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并結合自己經驗,大膽講述。
活動難點:理解畫面所表達的意思,感受"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閱讀興趣
1、出示圖1:("愛心和花朵"圖案),說說自己的感受。
這是一塊花布,你看了感覺怎么樣?這么漂亮這么美麗的花布會穿在誰的身上呢?
2、出示圖2:(繪本《我媽媽》封面),引導幼兒觀察后猜測這是一位怎么樣的媽媽?
這是一位小朋友的媽媽,她看上去會是一個怎么樣的媽媽?
過渡:這個小朋友覺得自己的媽媽很棒,所以他想要向大家介紹一下他的媽媽,所以他把媽媽畫在這本書里,這本書的題目就叫《我媽媽》,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結合課件,閱讀、理解繪本
。ㄒ唬⒂^察閱讀第一部分,理解畫面內容并大膽講述。
1、呈現四種媽媽的本領,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媽媽棒在哪兒?
2、教師小結。
3、說說這個媽媽怎么樣?有這樣的媽媽你們感到……
過渡:這個媽媽啊有更棒的本領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二)、結合自身經驗嘗試說說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1、園丁圖片: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媽媽,她很會什么?媽媽像誰?媽媽很厲害!
2、天使圖片:媽媽在干什么?為什么說媽媽像天使?你的媽媽也為你唱歌嗎?什么時候?
3、獅子圖片:咦!媽媽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為什么要把媽媽畫成獅子呢猜猜看?你的媽媽也會有時候像獅子嗎?
4、蝴蝶圖片:咦!這回媽媽又變成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這是媽媽?為什么要把媽媽畫成蝴蝶呢?你的媽媽也像蝴蝶一樣美麗嗎?
5、這位媽媽有這么多的本領,所以他的寶寶覺得媽媽很棒!那小朋友你們的媽媽有沒有特別棒的事情呢?
6、其實這個媽媽還有一些很棒的事情(看課件),這個媽媽真的真的很棒!
三、感受溫暖的母愛
1、出示圖11:不管媽媽變成什么樣子,她都是我的媽媽,你們看——這個媽媽在……這說手是誰的?她們像在……
2、最后一個畫面:媽媽和寶寶緊緊擁抱在了一起,你猜寶寶在對媽媽說什么呢?媽媽又在對寶寶說什么呢? 那你的媽媽愛你嗎?你也愛自己的媽媽嗎?
3、畫畫我媽媽。
設計意圖媽媽的衣服在這個繪本故事的每一頁都有的,衣服上的愛心,更代表著媽媽的愛。所以在開頭呈現"花布"的課件圖片,請幼兒說說自己心里的感受,讓幼兒在本次活動的最初感受一種溫暖的感覺。
進入故事,給孩子呈現第一次的閱讀畫面一四種媽媽的畫面,引導幼兒猜測、講述畫面的內容重點培養閱讀中的觀察圖片、觀察細節等,為下一個環節的看圖講述作準備。
這個環節的四張圖片都是繪本故事中比較有趣而且比較貼近幼兒的,所以在這個環節,要求幼兒能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并大膽講述繪本故事的內容,并結合自身經驗說說自己的媽媽。
通過對經典畫面的閱讀,讓幼兒能充分感受這個繪本故事的有趣,對媽媽的各種變化感興趣,激發猜測、講述的欲望。更能在閱讀中感受到媽媽的愛。
當幼兒對繪本故事還意猶未盡時,當孩子還沉浸在媽媽的各種變化中時,我想以繪畫的方式來延續對繪本的興趣,繼續表達自己的想法,請每位孩子給媽媽畫張像作為活動的延伸,讓孩子對這個繪本故事的熱情及興趣得以繼續。
附繪本內容:
這是我媽媽,她真的很棒!
我媽媽是個手藝特好的大廚師,也是一個很會雜耍的特技演員。
她不但是個神奇的畫家,還是全世界最強壯的女人!
我媽媽真的很棒!
我媽媽是一個有魔法的園丁,她能讓所有的東西都長得很好。
她也是一個好心的仙子,我難過時總是把我變得很開心。
她的歌聲像天使一樣甜美。
喉起來像獅子一樣兇猛。
我媽媽真的、真的很棒!
……我愛她,而且你知道嗎?她也愛我。ㄓ肋h愛我。)
《我媽媽》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知道畫面所表達的內容。
2、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講述對畫面中媽媽所呈現的四種本領的理解。
3、通過形象的圖畫場景聯想母愛,感受"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的母愛之情。
活動重點
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講述對畫面中媽媽所呈現的四種本領的理解,
活動難點
通過形象的圖畫聯想母愛,感受"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的母愛之情。
教學資源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繪本故事《我媽媽》各種道具(廚師帽玩具熊錢包小房子方向盤等)
教學方法
體驗法情景感受法
一、開始部分
1、播放《愛我你就抱抱我》的音樂,帶領幼兒做律動,初步感受母愛。
你們的媽媽愛你們嗎?你的媽媽是如何愛你的?(幼兒說出媽媽是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的)
2、老師總結:媽媽為我們做飯,買我們喜歡的東西,陪我們一起玩,這表示媽媽很無私的愛你。
二、欣賞繪本故事
1老師帶幼兒理解并引導幼兒講述媽媽本領。
有一位小朋友叫安東尼.布朗,他覺得自己的媽媽很棒,所以他想要向大家介紹一下他的媽媽,并把媽媽畫在這本書里,取名《我媽媽》,F在我們來看看安東尼.布朗小的時候媽媽是如何愛他的。
問:圖中的媽媽美嗎?媽媽身上穿的衣服漂亮嗎?給你一種什么感覺?(溫暖,愛,陽光)
2觀察閱讀第一部分,理解畫面內容并大膽講述。
呈現四種媽媽的本領,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媽媽棒在哪兒?
這是我的媽媽,她真的很棒。我媽媽是個手藝很好的大廚師,也是一個很會雜耍的特技演員。她不但是個神奇的畫家,還是全世界最強的女人!我媽媽真的很棒。
(1)拿出廚師帽子戴在頭上。老師說:從這里可以看出媽媽有什么本領?(是個手藝特好的大廚師)為什么是大廚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媽媽帶的廚師帽子)
出示蛋糕圖片,問:圖中看到媽媽做了什么?(……各種蛋糕)媽媽的手可真巧啊,你的媽媽是個大廚師嗎?
小朋友們說說你媽媽都會做什么好吃的?(感受媽媽在廚房每天為小朋友做飯的辛苦)
(2)雜耍圖媽媽在干什么?她手里在玩什么?
引導幼兒仔細思考手里玩的物品代表了什么?
現在請三位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表演一個小故事,請小朋友看一看小朋友們表演所用的工具有什么意義?(因為媽媽手中玩的雜耍較難理解)所以老師可以請小朋友與老師一起表演一個情景劇。同時提升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并能更好的理解每一樣物品所包含的寓意。
老師扮演媽媽,寶寶一位,售貨員一名,菜農一名
周末【開車】帶著寶貝去超市買【玩具熊】,【開車】回到【家】之后打掃房間【做飯!
(小包暗示媽媽很會理財;抱抱熊玩具暗示媽媽是我的好玩伴;房子暗示媽媽總是把家里打理地井井有條;汽車暗示媽媽是個駕駛的好手;茶壺和香橙暗示媽媽很會照顧家人的飲食……)你說媽媽是不是一個很會雜耍的特技演員啊
(3)化妝圖老師拿出化妝品化妝,問媽媽在干什么?化妝后媽媽會變得怎樣?
(4)拎東西圖小朋友看媽媽是不是拎了很多東西啊,是不是像個大力士一樣啊。那媽媽為什么要拎那么多東西呢東西?(因為她把家里人需要用的,吃的都帶回了家。)
三、活動延伸---分享交流
你愛媽媽嗎?你的媽媽也像安東尼布朗的媽媽一樣本領大嗎?都會什么本領呢?讓我們一起來將你媽媽的本領用圖畫的方式畫出來。
活動反思:
繪本《我媽媽》中的媽媽是個很棒的人,作者以獨特的方法將一位能干而有愛心的媽媽呈現在我們面前。這么好的教材如何來上好它,我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把握,讓孩子在語言、情感和審美等方面有所發展。
一、語言與美術元素相整合。
媽媽的衣服在繪本的每一頁上都出現,衣服上的愛心更代表著媽媽的愛。所以在開頭呈現“花布”的課件圖片,請幼兒說說對這塊花布的感受,自主發現上面的愛心圖案,讓幼兒在活動的最初感受一種溫暖。
中間環節,我也不斷引導幼兒畫面中出現的愛心。封底的愛心更讓幼兒的情感體驗的到了升華。當幼兒還沉浸在媽媽的各種變化中,對故事意猶未盡時,我引導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認識(這可作為第二教時)。在此活動中,我挖掘了繪本中的美術元素,引導幼兒更好地欣賞理解繪本。
二、環節設計詳略得當。
此繪本畫面較多,我做了詳略處理。進入故事,首先呈現給孩子的是一組四幅畫面,引導幼兒猜測、講述畫面內容,了解媽媽的能干之處。后四張圖比較有趣且貼近幼兒生活,在這個環節中,我要求幼兒能仔細觀察圖片、理解繪本內容,并結合自身經驗說說自己的媽媽。以上兩個環節是重點。最后一個畫面:媽媽和寶寶緊緊擁抱在一起,相互會說些什么呢?這是情感的升華處,孩子們還是很有感覺的,蔣毅說:“我想要哭了”,這也是個重點。
其他的一些畫面就做了略處理,只要幼兒理解即可。
此次活動幼兒挖掘出了作品的畫面和情感內涵,師幼互動氣氛熱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我媽媽》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生活中媽媽對自己的愛,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2.觀察、理解畫面所表達的意思,初步積累閱讀經驗。
活動準備:
PPT課件《我媽媽》
活動過程:
一、介紹人物,激發興趣.
師:這是誰?這位媽媽在干什么?
媽媽在做鬼臉給誰看?為什么?
一位會做鬼臉給寶寶看,逗寶寶笑的媽媽是個什么樣的媽媽?
小結:這是一個一心想讓寶貝快樂的媽媽,一個可愛的媽媽。
二、閱讀繪本,激發情感
1.媽媽的本領
師:媽媽有哪些本領?(在第幾頁上?)
小結:媽媽的本領可大了,會做各種各樣、香香甜甜的蛋糕;媽媽唱歌比天使的聲音更動聽;媽媽跳舞可漂亮了。
2.愛媽媽的理由
這是誰?你從哪兒看出來這只蝴蝶是媽媽變的?
把媽媽畫成一只蝴蝶是什么意思?
小結:媽媽像蝴蝶一樣美麗。
剛才把媽媽畫成一只蝴蝶是想說媽媽漂亮,這里把媽媽畫成沙發又想說媽媽什么?
體驗:坐在老師身上試試,說說坐在“媽媽”身上是什么感覺。
小結:坐在媽媽身上就像坐在沙發上一樣,那么溫暖,那么舒服。
3.媽媽的愛
這還是那位媽媽嗎?媽媽什么時候像小貓?
交流生活經驗:你的媽媽溫柔的時候都為你做過哪些事?
師:這些溫柔的事,你媽媽都做過嗎?
小結:每天,媽媽都溫柔地照顧我,關心我,我知道那都是因為媽媽愛我。
師:媽媽什么時候會像獅子一樣?生氣的時候,她還愛你嗎?
小結:無論媽媽是像小貓一樣溫柔,還是像獅子一樣生氣,她都一樣那么愛我們。
完整欣賞故事,插問:猜猜媽媽會對寶寶說一句什么悄悄話?什么叫永遠?
三、情感表達
師:你們有什么悄悄話想對媽媽說?把你對媽媽的愛大聲說出來。
《我媽媽》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理解圖片中所表達的內容,并大膽的表達表現。
2、進一步引發對媽媽的關注,愛自己的媽媽。
活動準備:大圖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你們喜歡自己的媽媽么?為什么?
小結:你們的媽媽都很可愛,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媽媽。今天,我也帶來一位媽媽介紹給大家。
二、閱讀《我媽媽》
1、出示圖書《我媽媽》
看了封面,認識書名。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是個什么樣的媽媽。
2、翻閱圖一、二、三
說說,你看到這位媽媽有什么本領?
3、寶貝愛上媽媽的理由還不止這些呢!
欣賞圖四,看了這張圖片,你知道寶貝為什么愛媽媽嗎?
圖五,這也是寶寶愛上媽媽的理由,知道是什么理由嗎?
圖六、圖七:看了這兩張圖,你覺得媽媽為什么可愛?
4、完整聽故事:
你覺得寶寶為什么愛自己的媽媽?
猜猜媽媽會對寶寶說一句什么悄悄話?
三、延伸:
你們有沒有什么悄悄話想對媽媽說?
大班數學游戲《快樂尋寶》公開課視頻+希沃白板課件+教案中班社會活動《節約用水》微課視頻+PPT課件教案下載
《我媽媽》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植物媽媽有辦法
1.會認12個生字、2個多音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會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3.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觀察自然的興趣。
4.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能仿照課文說說其他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重點
知道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以及詩歌語言的精妙。
難點
1.了解課文里的“降落傘”“鎧甲”分別指的是什么。
2.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能仿照課文說說其他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1.識寫生字
本課包含構字方式較復雜的字(如“旅、離、察”等),宜放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隨文識記。先逐段出示課文,讓學生根據拼音將課文讀熟練;再隱去拼音,讓學生讀正確、讀連貫;然后隱去熟字,留下帶生字的詞語或者短語認讀,如第1節中的“如果、四海為家、植物、旅行、靠什么”;最后留下單個生字認讀。其中識記仍有困難的生字,可以重點教學,例如結合音、形、義,先反復認讀,再組詞。
教師需要邊示范邊提示書寫要領:“法、識、娃、她”4個字左窄右寬,左右齊平,需要注意的是“女”字作為偏旁的時候,第3筆橫變為提,要“避讓”右邊部分。“如、知”2個字左寬右窄,右部“口”包緊!澳_”字是左中右結構,教師提示書寫要領:結構緊,錯落有致!八弊质巧舷陆Y構,上小下大!懊、更”是獨體字,書寫時要找主要筆畫,字的重心就體現在這一筆上!懊钡年P鍵筆畫是豎彎鉤,行筆過程中,豎畫向左挫進,彎處要圓轉而無棱角。“更”的關鍵筆畫是撇和捺,重心要平穩。
2.朗讀課文
把握句內停頓,注意句末押韻,讀出詩歌應有的韻律美是本文朗讀的重點?梢赃\用“階梯式朗讀”與“問讀”的方法,幫助學生把握句內停頓。階梯式朗讀:從短語到短句、從短句到長句、從一句到一段,由簡到難,層層遞進,逐步增加句子的長度,訓練學生將句子讀連貫,同時通過范讀、辨析等方法幫助學生找到詩歌特有的韻律美,在正確辨析、反復模仿練習中,讀好詩歌。
3.背誦積累
這是一首科普詩歌。學生對于文中出現的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比較陌生。因此,第2~4小節應重點指導背誦。教學時可以先幫助學生厘清關鍵點:植物的名稱,植物種子藏在哪里,種子靠什么的幫助進行傳播;再指導學生借助關鍵詞的提示進行背誦。
學生的背誦方法不局限于上述方法,也可以指導學生借助插圖背誦等。
4.遷移運用
《植物媽媽有辦法》以詩歌的形式講述了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文中將植物的種子進行了比喻,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詩歌第2~4節句式一致,教學時可出示相關植物的圖片,提問:這是什么?它的種子在哪里?種子像什么?幫助它傳播種子的是誰?厘清以后,再照著第2小節的形式練習說話,遷移到認識其他的植物。這樣的說話練習,既豐富了學生的語句積累,又激發了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1.預習提綱
。1)借助拼音讀課文,認讀本課的14個生字。
(2)再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哪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具體的語境,隨文識字,認識“植、如”等14個生字,會寫“法、知、識”等10個生字。
2.正確、連貫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句內停頓、句末押韻”的方法,初步掌握詩歌朗讀的基本方法,感受詩歌的音律美。
一、談話揭題,質疑問難。
1.出示花、草、樹的圖片,同學們知道這些總稱叫什么嗎?
課件出示:
出示詞語板書“植物”,指名讀。指導“植”字的讀音:“植(zhí)”字是翹舌音,這個字是形聲字,左邊的“木”字表義,右邊的“直”字表音。學生齊讀。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植物的詩歌。板書課題:植物媽媽有辦法。
3.指名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預設:
①植物媽媽在什么方面有辦法?
②植物媽媽有哪些辦法?
、勰男┲参飲寢層修k法?
設計意圖:
上課伊始,讓學生通過圖片很快地了解了植物,讓學生借助圖片了解常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生字“植”,讀好這個字的讀音,根據形聲字的特點去記憶這個字的字形,這樣的導入扎實有效!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鳖}目是文章的靈魂,經常利用題目讓學生去發現問題,便于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帶著質疑的問題,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正確,難讀的生字多讀幾遍。
課件出示:
旅行 降落傘 娃娃 紛紛 準備
觀察 炸開 蹦著跳著 底下 帶刺
如果 知識 粗心
2.交流反饋, 讀準字音。
。1)自由讀,同桌互相認讀。
(2)指名讀、正音。重點指導:“旅”是邊音“l”;讀準幾個翹舌音的字“如、炸、察、識”。
。3)開火車讀。
3.去掉拼音,再讀課文。
。1)現在,課文的拼音都已經消失了,你們還會讀嗎?
。2)交流識記方法。重點指導“刺、察、旅、離”,誰能給這幾個生字組詞?
提示:教學“刺”字,可借用仙人掌圖片引導學生組詞;教學“察”字,可借用人物觀察事物的圖片,引導學生組詞,讓學生了解“察”的意思是仔細地看;“旅”和“離”可聯系學生生活組詞,例如“旅游、旅行、分離、離開”等。
課件出示:
帶刺 刺猬 觀察 察看 視察
刺骨 刺繡 考察 警察
設計意圖:
二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還是識字、寫字,本課包含與學生日常生活距離較遠、構字方式較復雜(如“離、察”等)的字,所以放在語境中隨文識字。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再隱去拼音,讓學生讀正確、讀連貫。這樣一來,識記仍有困難的生字,可以結合音、形、義,反復認讀再組詞教學。
三、再讀課文,讀好節奏。
1.讀好長句子的停頓。
課件出示:
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
。1)誰能讀讀這句話?
。2)提示:有標點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停頓。可是,沒有標點的句子內也有停頓,我們應該怎么停頓呢?
指導學生“停”后能“連”,這樣既能讀出停頓,又能連續地讀好長句子。
(3)課文中還有這樣的長句子,你會讀好停頓嗎?
課件出示:
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
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僬l能根據老師的提示讀一讀?
②送回詩歌里,還能讀好嗎?一起來試試。(齊讀)
2.讀好押韻。
。1)師讀課文第1小節。
比較一下每行詩歌的最后一個字,你有什么發現?
課件出示:
孩子如果已經長大,
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
牛馬有腳,鳥有翅膀,
植物旅行又用什么辦法?
。2)要點:出現在每行句子的最后一個字“大、家、法”的韻母相同,都是“ɑ”。詩歌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叫作押韻。告訴大家一個朗讀小秘密,押韻的字語速放慢,聲音延長,就能讀得更好聽。
。3)找找詩歌中其他小節的押韻的字,圈出來,試著讀讀。
小組內試讀,組內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
通過模仿、辨析、反復練習,把握句內停頓,了解押韻,讀出詩歌的韻律美,為讀好詩歌打好基礎。 第一節教學生找押韻的方法,再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方法找找其他小節的押韻。
四、指導書寫,鞏固生字。
1.注意關鍵,規范書寫。
(1)指導書寫“女字旁”的字。
①課件出示:如、她、娃。
課件出示:
、谥笇W生寫好“女字旁”的字,注意左小右大!芭峙浴逼颤c收在豎中線,折處不頓,點畫要長,第三筆橫變為提,要“避讓”右邊部分。
③出示田字格中的“它、她”,注意結構,老師范寫!八⑺ 都是第三人稱,“它”一般指動植物,女生用“她”,男生用“他”。在課文中找找這兩個字,注意它們的不同用法。
。2)指導書寫“更、它、毛、腳”。
①課件出示“更、它、毛、腳”。
課件出示:
②老師引導學生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提示:“更”,撇和捺舒展,重心平穩。
“毛”,獨體字,最后一筆豎彎鉤,豎畫向左挫進,彎處要圓轉而無棱角。
“它”,上下結構,上寬下窄,“寶蓋頭”先寫點,再寫左點,然后寫橫鉤。
“腳”,左中右結構,結構緊湊,錯落有致。
。3)指導書寫“法、知、識”。
課件出示:
提示:“法、知、識”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右齊平。2.老師示范并提示書寫要領,學生書空。
3.學生練寫。
提醒規范姿勢:請端正坐姿,做到“頭正、肩平、身直、腳放平”;注意“眼離紙張一尺,胸離桌沿一拳,指離筆尖一寸”,在田字格中認真書寫。
4.寫完一個字后對照范字觀察、點評。
設計意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規范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寫字姿勢是否正確,學生寫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從細節之處明確要求,嚴格要求,才能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觀察自然的興趣。
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能仿照課文說說其他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一、朗讀課文,整體感悟。
1.讀完了這首詩,你發現了什么?
2.課文講了哪幾位植物媽媽?在書上把她們畫出來。(板書:蒲公英、蒼耳、豌豆)
3.植物媽媽在什么方面有辦法?學生回答,可以說傳播種子,也可以說是怎樣讓自己的孩子去旅行。(板書:傳播種子)
二、指導朗讀,理解詞句。
引讀第1小節。
1.理解詞語“四海為家”。
。1)“四海為家”是一個成語,猜測這個成語字面的意思,請一個同學來說說。
。2)教師點撥:“四!保湃苏J為中國四面環海,之后“四!本头褐溉珖鞯。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什么地方都可以當作自己的家,不留戀家鄉或個人小天地。
(3)教師小結:我們根據字面的意思可猜測詞語的意思,這也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
2.指導多音字“得”。
課件出示:
dé děi de
1.馬兒跑得( )可真快!
2.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 )告別媽媽,四海為家。
3.我的作業得( )到了老師的表揚。
3.指導朗讀。
重點指導最后一句話,要讀出疑問的語氣。點讀、評價讀、同桌讀。
4.自由讀第2~4節,看看植物媽媽們有什么好辦法,把她們的辦法畫出來。
5.這些辦法好在哪兒呢?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說說為什么喜歡。
設計意圖:
語言訓練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在朗讀中,采取各種方法去理解詞語。如“四海為家”根據字面意思去猜測詞義,“紛紛出發”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來進行理解。這樣的教學策略多樣化,符合課文的特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匯報交流,指導朗讀。
。ㄒ唬⿲W習第2小節。
1.指名讀。
2.填一填。
蒲公英是靠_____來傳播種子的。
3.出示課件:瞧,這就是蒲公英媽媽和她的娃娃。理解“降落傘”。
(課件出示蒲公英傳播種子的畫面或視頻,最后特寫一株蒲公英從而理解降落傘。)
4.理解“輕輕”“紛紛”。
(1)做動作理解“輕輕”。
(2)理解“紛紛”。
①師描述:風婆婆過來了,她輕輕地吹著,一個蒲公英娃娃出發了,緊接著第二個、第三個……在風婆婆的幫助下,蒲公英像降落傘一樣飄飄悠悠地離開了媽媽。這就是“紛紛出發”。
、谀隳苡谩凹娂姟闭f一句話嗎?
課件出示:
_________紛紛___________。
_________紛紛___________。
預設:下雪了,雪花紛紛地飄落。
秋天,樹葉黃了,紛紛地飄落。
下課了,同學們紛紛走出教室。
、劢處熇首x“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學生閉上眼睛想象。
、苷f說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輰W生發言后全班齊讀。
5.創設情境,訓練表達。
你們看,這就是蒲公英,風兒輕輕一吹,蒲公英的娃娃就紛紛出發,他們飛向天空,落到了森林里,落到了校園里,落到了田野里——他們飛啊飛啊,想一想,他們會飛到哪兒生根發芽?自由回答。
課件出示:
蒲公英飛啊飛啊,飛到( ),( )就是他的家。
蒲公英飛啊飛啊,飛到( ),( )就是他的家。
蒲公英飛啊飛啊,飛到( ),( )就是他的家。
6.朗讀體會。
說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愛、多么勇敢。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為家是多么高興呀!現在讓我們再讀讀這節詩,你能加上動作讀這節詩嗎?會背的同學可以不看書,看誰讀得最投入。
。ǘ⿲W習第3小節。
1.收集資料,認識蒼耳。
。1)指名讀第3小節。
(2)你們見過蒼耳嗎?誰來介紹介紹?
。3)老師帶來了幾個蒼耳,小組同學摸一摸,感覺感覺,誰來說說?
預設:①蒼耳有小刺,摸著扎我的手。
、谏n耳的外皮硬硬的。
、凵n耳能掛在毛茸茸的衣服上。
2.學生質疑,理解“鎧甲”。
(1)你有什么不懂的嗎?
。2)查字典理解“鎧甲”。
(3)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大家真會學習!“鎧甲”是指古代士兵打仗時穿的鐵做的衣服。那在文中這里指的是什么?
課件出示:
鎧甲 蒼耳
3.角色體驗,拓展想象。
。1)蒼耳媽媽就是這樣保護自己的孩子的,你們猜猜:蒼耳媽媽會請誰來幫忙帶走自己的寶寶呢?(小貓、小狗、小羊……)
。2)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小組的同學演一演蒼耳寶寶離開蒼耳媽媽的情景好嗎?
(3)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把蒼耳帶到哪里安家?
就這樣,蒼耳跟著這些小動物們來到田野、山洼、樹林、花園……小動物們把他們帶到哪兒,哪兒就是他們的家,他們四海為家。
4.朗讀詩歌,體悟情感。
。ㄈ⿲W習第4小節。
1.指名讀。
2.喜歡豌豆的同學來說說太陽是怎樣幫助豌豆媽媽傳播種子的。
課件出示:
播放豆莢炸開的視頻,并出示詞語:炸開。
3.比較理解,積累運用。
1.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2.豆莢炸開,孩子們離開媽媽。
(1)比較:哪一句寫得好?好在哪里?
預設:“啪的一聲”寫出了豆莢炸開時的聲音,“蹦著跳著”寫出了孩子們離開媽媽時的動作及心情。
。2)指導朗讀。
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們迫不及待地蹦了出來,這時候他們的心情怎么樣?該怎么讀?
(3)想象說話。
小豌豆離開媽媽,他們可能會對媽媽說些什么?
預設:①媽媽,您放心,我長大了,我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②媽媽,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您要照顧好自己,我會想您的。
。4)點讀,評價,男女生讀。指導讀出小豌豆的活潑可愛。
4.齊讀這節詩歌,練習背誦。
過渡:植物媽媽的辦法非常多,那里有許許多多的知識,什么樣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設計意圖:
大量的句式訓練不但有助于理解課文,更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在第2小節教學時,讓學生說“蒲公英娃娃飛啊飛啊,飛到( ),( )就是他的家”來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每一小節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有的是通過語言訓練來加深理解;有的是通過角色表演來加深理解;有的是通過朗讀來加深理解。學生自主交流自己喜歡的段落,指導學習文本,以讀為本,熟讀成誦,讀中理解,讀中感悟,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精妙,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觀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四、拓展閱讀,遷移運用。
學習第5小節。
1.引讀課文,理解詞語。
(1)看來植物媽媽的辦法還有很多很多。(學生讀后面的詩句)
(2)理解“觀察”。
、偬羁站毩暎河^察______(觀察小動物、觀察大自然、觀察云朵、觀察生活……)
、谀悄憷斫饬耸裁词恰坝^察”嗎?
。3)理解“粗心”。試著給“粗心”找一個反義詞。
2.自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生自由練讀第5小節,指名背、齊背。
3.遷移運用,練習仿寫。
(1)孩子們,其實植物媽媽的辦法還有很多很多,除了這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辦法外,還有什么辦法呢?(柳樹靠風傳播種子;睡蓮靠水傳播種子;鳳仙花靠太陽曬傳播種子)
(2)學生交流后,教師適時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3)幫助柳樹傳播種子的朋友是誰?
預設:風。和幫助蒲公英媽媽的朋友是一樣的。
。4)你能照著課文的形式說說柳樹媽媽傳播種子的辦法嗎?
課件出示:
。 )媽媽有個好辦法,
她( )。
只要( ),
孩子們就( )。
。5)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辦法?
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有關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現在大家交流交流。
課件出示:
鳳仙花、大豆、芝麻是靠太陽曬傳播種子的。
蓮花是靠水傳播種子的。
野葡萄、櫻桃、山參是靠動物傳播種子的。
楊樹、柳樹是靠風傳播種子的。
4.我是小作家。模仿第2、3、4小節編寫一首詩。
同桌交流仿寫自編詩歌,然后上臺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
此環節主要讓學生通過收集到的關于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來進行交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仔細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另外讓學生用一定的格式來仿寫小詩,加強語言文字的運用,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鞏固所學知識,拓展課文,讓學生在課堂上互相啟發,引導學生發現自然現象,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把科學知識用韻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語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讀不厭的科普作品。
語文課要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為體現這些新的理念,教學時,我遵循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讓每個人有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說、讀、問、評、議等去實現,堅持把“讀”的訓練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這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揭示課題《植物媽媽有辦法》后,我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想提出來嗎?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基礎。
2.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本課的重難點,我讓學生自讀自悟這幾位植物媽媽是靠什么傳播種子的,并用筆畫出相關的句子,再自由說說喜歡哪位植物媽媽的辦法。在學習課文時,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借助圖片感悟,再通過評讀、賽讀、想象閱讀、師生對接讀等形式反復朗讀體會。這樣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讓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3.培養學生創編詩歌的能力。
在教學時,首先通過柳樹傳播種子的方法,引導學生仿照課文說一說,類文鏈接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再同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有關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拓寬知識面,遷移運用,練習說話,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我媽媽》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媽媽是每一個孩子最熟悉最親密的人,是無可替代的角色。媽媽總是不計一切的愛著自己的孩子。《我媽媽》這一個繪本就是描述了這樣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媽媽。它以有趣的內容,生動的畫面,簡單純樸的語言,精心設計的排比句式,急盡夸張的超現實主義手法,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描繪了一位既強壯又溫柔,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媽媽形象。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帶孩子走進繪本,在閱讀中再次體驗充滿溫暖的親子情感——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理解畫面所表達的內容。
2、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講述自己對畫面內容的理解,感受母愛的溫暖。
活動重點:能仔細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并結合自己經驗,大膽講述。
活動難點:理解畫面所表達的意思,感受“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閱讀興趣
1、出示圖1:(“愛心和花朵”圖案),說說自己的感受。
這是一塊花布,你看了感覺怎么樣?這么漂亮這么美麗的花布會穿在誰的身上呢?
2、出示圖2:(繪本《我媽媽》封面),引導幼兒觀察后猜測這是一位怎么樣的媽媽?
這是一位小朋友的媽媽,她看上去會是一個怎么樣的媽媽?
過渡:這個小朋友覺得自己的媽媽很棒,所以他想要向大家介紹一下他的媽媽,所以他把媽媽畫在這本書里,這本書的題目就叫《我媽媽》,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結合課件,閱讀、理解繪本
。ㄒ唬⒂^察閱讀第一部分,理解畫面內容并大膽講述。
1、呈現四種媽媽的本領,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媽媽棒在哪兒?
2、教師小結。
3、說說這個媽媽怎么樣?有這樣的媽媽你們感到……?
過渡:這個媽媽啊有更棒的本領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二)、結合自身經驗嘗試說說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1、園丁圖片: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媽媽,她很會什么?媽媽像誰?媽媽很厲害!
2、天使圖片:媽媽在干什么?為什么說媽媽像天使?你的媽媽也為你唱歌嗎?什么時候?
3、獅子圖片:咦!媽媽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為什么要把媽媽畫成獅子呢猜猜看?你的媽媽也會有時候像獅子嗎?
4、蝴蝶圖片:咦!這回媽媽又變成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這是媽媽?為什么要把媽媽畫成蝴蝶呢?你的媽媽也像蝴蝶一樣美麗嗎?
5、這位媽媽有這么多的本領,所以他的寶寶覺得媽媽很棒!那小朋友你們的媽媽有沒有特別棒的事情呢?
6、其實這個媽媽還有一些很棒的事情(看課件),這個媽媽真的真的很棒!
三、感受溫暖的母愛
1、出示圖11:不管媽媽變成什么樣子,她都是我的媽媽,你們看——這個媽媽在……?這說手是誰的?她們像在……
2、最后一個畫面:媽媽和寶寶緊緊擁抱在了一起,你猜寶寶在對媽媽說什么呢?媽媽又在對寶寶說什么呢? 那你的媽媽愛你嗎?你也愛自己的媽媽嗎?
3、畫畫我媽媽。
設計意圖
媽媽的衣服在這個繪本故事的每一頁都有的,衣服上的愛心,更代表著媽媽的愛。所以在開頭呈現“花布”的課件圖片,請幼兒說說自己心里的感受,讓幼兒在本次活動的最初感受一種溫暖的感覺。
進入故事,給孩子呈現第一次的閱讀畫面一四種媽媽的畫面,引導幼兒猜測、講述畫面的內容重點培養閱讀中的觀察圖片、觀察細節等,為下一個環節的看圖講述作準備。
這個環節的四張圖片都是繪本故事中比較有趣而且比較貼近幼兒的,所以在這個環節,要求幼兒能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并大膽講述繪本故事的內容,并結合自身經驗說說自己的媽媽。
通過對經典畫面的閱讀,讓幼兒能充分感受這個繪本故事的有趣,對媽媽的各種變化感興趣,激發猜測、講述的欲望。更能在閱讀中感受到媽媽的愛。
當幼兒對繪本故事還意猶未盡時,當孩子還沉浸在媽媽的各種變化中時,我想以繪畫的方式來延續對繪本的興趣,繼續表達自己的想法,請每位孩子給媽媽畫張像作為活動的延伸,讓孩子對這個繪本故事的熱情及興趣得以繼續。
《我媽媽》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樂于在集體面前講述,通過講述感受母愛的溫暖。
2、能仔細觀察圖片,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講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3、初步學習繪本,學習、表達的繪本的內容。
重點:初步學習繪本,理解畫面所表達的內容。
難點:能仔細觀察圖片,結合自己的經驗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課件、縮印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勗捯,激發閱讀興趣
這是一塊花布,如果用這塊花布做成一件衣服,你覺得有可能穿在誰的身上呢?
這位媽媽在做什么?逗孩子玩,那她是個什么樣的媽媽?
這個小朋友覺得自己的媽媽很棒,所以他想要向大家介紹一下他的媽媽,他把媽媽畫在這本書里,這本書的題目就叫《我媽媽》,我們一起來看看。
。ǘ┳屑氂^察畫面,結合自身經驗嘗試說說對畫面的理解。
1、廚師圖片。
媽媽在做什么?媽媽像誰?
2、天使圖片。
媽媽在干什么?你的媽媽也為你唱歌嗎?什么時候?
3、獅子圖片。
咦!媽媽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獅子會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媽媽會在什么時候變成這樣?
4、蝴蝶圖片。
咦!媽媽又變成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這是媽媽?為什么要把媽媽畫成蝴蝶呢?你的媽媽什么時候也像蝴蝶一樣美麗?
這位媽媽有這么多的本領,當寶寶餓了的時候,媽媽像廚師一樣做出美味的蛋糕;當寶寶要睡覺的時候,媽媽像天使一樣唱歌;當寶寶犯錯誤的時候,媽媽像獅子一樣怒吼;當寶寶表現特別棒的時候,媽媽開心得像蝴蝶一樣美麗。那小朋友,還有什么時候,你們的媽媽像什么呢?
(三)閱讀繪本的結尾,感受溫暖的母愛。
1、出示P12。
媽媽在做什么?這雙手是誰的`?她們像在干什么?
2、出示P13。
擁抱的時候,寶寶會對媽媽說什么呢?媽媽又會對寶寶說什么呢?
。ㄋ模┩暾喿x繪本,學說繪本內容并再次感受充滿溫暖的親子情感。
1、出示圖片,幼兒嘗試講述聽到的句子。
選一張你喜歡的跟朋友說說,媽媽像什么一樣怎么樣?
有困難嗎?在說之前需不需要再看一次繪本?
。ㄎ澹┭由旎顒樱寒媼寢
《我媽媽》教案 篇11
設計思路
本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讓幼兒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慢慢體驗媽媽對自己的愛,并將自己對媽媽的愛表達出來。
生活中媽媽就在幼兒的身邊,很多幼兒從未想過媽媽的辛苦,也從未稱贊過自己的媽媽。活動中教師精選了幾幅畫,引導幼兒從局部到整體進行觀察,對比畫面的細節,再現生活情境,將一個愛全家、愛自己、愛寶寶的全能媽媽呈現在幼兒面前,讓幼兒從不同側面去解讀。
整個活動中教師一直微笑著傾聽幼兒講述媽媽的本領,并在小結部分多次重復“我媽媽真的很棒”這句話,而且一次比一次強烈。在這個充滿愛的氛圍中,幼兒對媽媽的愛和贊美也從開始的被動重復和模仿,逐漸轉變成情不自禁。
活動中從肢體模仿到游戲互動,處處體現著一個“趣”字。第三環節中,當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將媽媽比作“沙發”“蝴蝶”的理由時,幼兒的生活經驗與想象能互動起來,趣味盎然。
活動目標
1。了解媽媽的本領,理解書中媽媽的形象變化。
2。感受媽媽的愛,增進親子間的親情。
活動準備
PPT,圖書《我媽媽》,背景音樂,沙發、蝴蝶、太陽、小貓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看圖片,談媽媽
1。猜猜愛心代表什么?
提問:這是誰的愛心?愛心里藏了一樣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它會是什么呢?
【設計意圖:此問題主要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能引導幼兒很快進入活動正題。讓幼兒猜猜“這是誰的愛心”,其實紅色的愛心象征著媽媽的愛,它將在后面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每個畫面中!
小結:這就是媽媽的愛心,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我們的媽媽。
2。幼兒表述媽媽的本領。
。1)你的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2)媽媽除了在工作上有許多本領之外,在家里還有哪些本領呢?
。ń處熞龑в變夯貞洸⒄f出媽媽的工作和在家里的本領,關注幼兒對媽媽的了解程度。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一一進行回應,引導幼兒對媽媽本領背后的意義進行思考。)
小結:媽媽不但在工作中本領大,在家里也有很大的本領!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交流媽媽的“本領”,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媽媽在工作中、生活中的各種本領,并通過小結幫助幼兒理解這些本領的背后蘊涵著媽媽對家庭的付出與對家人深深的愛意!
二、讀圖片,夸媽媽
提問:今天老師帶來一本書《我媽媽》,書里有一位媽媽,仔細看看,書里這位媽媽的本領你媽媽有嗎?
1。出示“大力士媽媽”圖片。
提問:媽媽買了什么?為誰買的?為什么東西這么重媽媽卻這么開心?你媽媽有沒有像圖片里的媽媽一樣呢?
(教師引導幼兒從局部到整體進行觀察,發現圖片中媽媽拎著許多塑料袋,塑料袋里裝著許多東西,讓幼兒進行相關的聯想。當幼兒說到這些東西是媽媽為全家人買的時候,教師繼續引導幼兒關注媽媽臉部的細節:有汗珠和帶著微笑。通過汗珠和微笑的對比,引導幼兒理解媽媽對全家人付出的愛。引導幼兒進行角色表演,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和語言表達對媽媽的贊美,推動幼兒表達對媽媽的愛。)
小結:一想到家人,媽媽覺得提再重的東西都很開心。讓我們一起來夸夸媽媽吧——我媽媽真的很棒!
2。出示“化妝的媽媽”圖片。
提問:媽媽為什么天天要把自己打扮得這么漂亮?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圖片內容,幫助幼兒發現媽媽不但愛家人,也愛自己。通過模仿媽媽化妝,讓幼兒發現媽媽很美麗。第三次積累對媽媽的愛,情不自禁地用肢體動作和語言表達對媽媽的贊美。)
小結:媽媽天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讓一家人的心情都很愉快,媽媽棒不棒?一起來夸夸媽媽吧——我媽媽真的很棒!
3。出示“園丁媽媽”圖片。
提問:媽媽是怎樣照顧小花的?她最愛的那朵“愛心花”會是誰呢?
。ń處熡^察幼兒是否關注到畫面中媽媽手捧的“愛心花”,引導幼兒思考這朵“愛心花”的寓意。逐步將媽媽愛的對象從全家、自己,聚焦到幼兒本人。體會媽媽濃濃的愛,第四次飽含深情地表達對媽媽的愛。)
小結:媽媽用心照顧家里的每個人,可是媽媽最愛的那朵小花就是寶寶。讓我們一起來夸夸媽媽吧——我媽媽真的很棒!
4。出示“仙女媽媽”圖片。
提問:當你傷心、難過的時候,媽媽有哪些辦法讓你高興起來?
。ó斢變赫f出媽媽逗幼兒開心的辦法時,教師可以扮演媽媽和幼兒進行互動。如抱抱幼兒、親親幼兒、撓撓癢癢。在快樂的氛圍中,鼓勵幼兒再現和媽媽在一起的情景,重溫媽媽的愛。第五次大聲喊出對媽媽的愛。)
小結:每次傷心難過的時候,媽媽都會想盡辦法讓我們開心起來,媽媽棒不棒?讓我們一起來夸媽媽吧——我媽媽真的很棒!
【設計意圖:教師從不同角度精選幾幅畫面,向幼兒呈現出媽媽的各個側面——勤勞的媽媽、能干的媽媽、愛漂亮的媽媽、多才多藝的媽媽……運用細節觀察、肢體模仿、游戲互動等形式幫助幼兒解讀畫面,傳遞媽媽愛的情感。讓幼兒在一次次情感的共鳴中,用“我媽媽真的很棒!”重復表達對媽媽的愛和贊美!
三、找圖片,喻媽媽
1。出示“沙發”圖片。
提問:有人說,媽媽像沙發。為什么說媽媽像沙發呢?
。ㄒ龑в變豪斫鉃槭裁窗褘寢尡扔鞒缮嘲l,如坐在媽媽身上就像坐在沙發上一樣舒服、溫暖等。)
2。出示
“蝴蝶”“太陽”“小貓”圖片。
提問:你覺得媽媽像什么?為什么?
。ü膭钣變喊l現媽媽與這些事物之間的關聯,嘗試比喻。)
3。出示“媽媽和寶寶擁抱”的圖片,并完整欣賞故事《我媽媽》。
【設計意圖:對大班幼兒來說,用比喻的手法將沙發、蝴蝶、太陽、小貓圖片與媽媽聯系起來是比較抽象的,需要幼兒在充分理解、感受媽媽愛的基礎上進一步去體會、消化、聯想、表達。教師要在與幼兒的互動過程中將幼兒零碎的語言組織起來描述媽媽,如我媽媽像小貓一樣溫柔,我媽媽像沙發一樣柔軟……活動最后“擁抱”的畫面,將本次活動的情感推到最高潮:“不管媽媽像什么,我知道她永遠愛你們,而你們也永遠愛她!”】
《我媽媽》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愛媽媽的表達方式。
2、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并說說媽媽是怎樣關心、愛護寶寶的。
1)有些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時候光哭,拽著媽媽的手不肯撒開,你們知道為什么嗎?(他愛自己的媽媽)。
2)媽媽也非常愛寶寶,她是怎樣做的?
二)媽媽愛我我愛她
以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引導幼兒學習用語言或肢體動作來表達對媽媽的愛。
三)征集寶寶愛媽媽的金點子。
四)歌曲《好媽媽》音樂背景中活動結束,幼兒創編動作自由表現。
活動延伸:
回到家后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讓媽媽知道你很愛她。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來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引導愛的多種表達方式,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知道為媽媽做事情也是愛媽媽的一種表現。此活動出發點好,設計意圖較明確,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所選用的故事、歌曲恰到好處地激發了幼兒的活動熱情,孩子們創造性地在《好媽媽》音樂背景中表現令我驚訝,這些遠遠超出了我的意料,不足之處:講故事時教態不夠自然大方、缺乏語言的流暢性和聲音的渲染力度,肢體動作不夠豐富優美,和孩子互動的較少,說得太多,沒有準備能激發幼兒表現欲的教具,活動時間相對太長,這些都是我以后要努力改進的地方。
《我媽媽》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滲透繪本閱讀的一般方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2、激發學生想像,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3、結合繪本和低年級學生特點,進行圖文并茂的創作。
教學重難點:學會看圖的一般方法,引導學生讀懂圖意,誘發創作欲望。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小朋友從小就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也很喜歡唱這首歌。很多詩人也寫了詩歌來歌頌母愛,比如《游子吟》等。今天,老師想跟你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我媽媽》。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讀出你對媽媽的愛!
二、介紹繪本的封面、環襯(也叫蝴蝶頁)、扉頁等。
。ㄌ嵝押⒆樱阂灿泻芏鄡热菰诶锩,可不能輕易錯過哦。)
。鄯饷妫菀话愣裕瑘D畫書的封面取自書里面的某一幅畫,而這幅畫往往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也有一部分圖畫書的封面是根據圖畫書的內容而單獨創作的。封面上除了畫之外,還要注意書名、作者及譯者、出版社等信息。這些都是閱讀者不可忽視的地方。
[環襯——蝴蝶頁] :打開封面之后,我們會看到封面與書芯之間有一張襯紙(簡裝本則沒有)。這就是環襯,又稱為蝴蝶頁!段覌寢尅返暮摼褪菋寢尩哪羌ㄒ路o人喜悅、溫暖的感覺。
。垤轫摚莘^蝴蝶頁之后,我們便看到了扉頁。扉頁上一般寫著書名、作者和會者以及譯者和出版社。有點扉頁上還有作者、繪者的簡介以及本書的獲獎記錄。讀圖畫書,扉頁一定要仔細地看,因為其中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它會告訴你這本書的主人公是誰,大致發生了什么事。大部分圖畫書的扉頁總是閱讀的起點。
三、讀文賞圖。
。ㄒ唬┑谝唤M畫面
1、你看,這就是我媽媽,你覺得這個媽媽怎么樣?
安東尼說:“這是我媽媽,她真的很棒!”
師問:“她真的很棒嗎?棒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2、 看,你覺得我媽媽怎么樣?
學生說話練習:我媽媽是個(? ),因為她會做( )。
問:你是從哪里看出媽媽是個廚師的?
看看安東尼是怎么說的?
3、P3? 為什么說媽媽是一個很會雜耍的特技演員?是真的雜技演員嗎?
錢包(很會理財)? 玩具熊(好玩伴)? 房子(媽媽很會打理房間)
汽車(媽媽會駕駛好手)? 茶壺、橙子(媽媽很會照顧家人)
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媽媽?
4、P4? 媽媽怎么是個神奇的畫家?化妝后的媽媽會變得怎么樣?
5、P5? 為什么說媽媽是最強壯的女人?媽媽為什么要提這么多東西?(生答)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媽媽?
看看安東尼是怎么稱贊媽媽的?(出示圖片,齊讀)
問:猜猜,安東尼還會畫媽媽什么呢?(生猜想、回答。)
。ǘ┑诙M畫面
1、P6 (園丁圖) 仔細觀察,看看你能發現什么秘密?
生觀察,大膽發言:花盆里開出一朵紅紅的大愛心,長出魚,結出蘋果、香蕉、橘子,媽媽的身上、頭上開滿了花兒……
引導,看看媽媽的手----綠手指(大多學生不知道什么是綠手指。師解釋一下。)
說話練習:媽媽的綠手指,讓花盆里的花結出了(? ),讓(? ),讓( )。
師:所以,安東尼說媽媽是一個有魔法的園丁,其實是贊美媽媽很會照顧家人。ㄕn件隨機出示)
2、P7(仙子圖) 看看,媽媽變成什么了?怎么會是一個好心的.仙子呢?猜猜,媽媽可能做過什么好事,幫助過誰?(學生大膽狂想、發言)
師總結:這說明媽媽很善良!(課件出示,并板書)
3、P8(天使圖)為什么說媽媽像天使?你媽媽會為你唱歌嗎?
4、P9(獅子圖) 這是誰啊?是媽媽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媽媽怎么會變成獅子了?(生答:寶寶做錯事了,媽媽很生氣。
問:猜猜:孩子會做錯什么事呢?那你還愛媽媽嗎?
看看,安東尼還是稱贊媽媽真的、真的很棒!(課件出示,生齊讀)
猜猜:安東尼還會說媽媽怎么棒了?(生自由發言)
(三)第三組畫面
1、出示四幅圖:蝴蝶、沙發、貓咪、犀牛
你發現了什么?(生大膽猜想,說說自己的想法)
課件出示四幅畫面四個句子:你發現這四個句子有什么特殊的嗎?
。ㄉx讀、觀察,回答)
2、說話練習:我媽媽像(? )一樣(? )。
3、問:現在,你覺得我媽媽怎么樣?
(四)第四組畫面
1、我們接著往下看,媽媽還棒在哪里?
依次出示畫面:舞蹈家、宇航員、電影明星、大老板、超人
2、看看,這雙手是誰的?她們在做什么?
課件出示,齊讀:我愛她!而且,你知道嗎?
知道什么呢?(生答)
3、看看,我緊緊抱著媽媽!猜猜:寶寶會對媽媽說什么?媽媽又會說什么?(生答)
課件出示,齊讀:她也愛我!永遠愛我。(再讀)
四、交流看書方法
1、問:回過頭想一想:我們是怎么看這本圖畫書的?
跟孩子一起總結,仔細觀察,大膽猜想,再回翻。(師板書)
2、再看一遍,你發現什么秘密了嗎?
五、拓展延伸,仿寫創作。
1、你也來畫畫自己的媽媽,也來夸夸自己的媽媽吧。先畫上圖,再寫上一句最想說的話,如果能用上“我媽媽像(? )一樣(? )。”就更好了。
2、介紹讀物《我爸爸》《愛心樹》,用上我們今天看書的方法,好好去看,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