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外傷處理新法則
作為成年人,偶爾碰傷、磕傷算不上什么大事兒,但如果這些小傷口出現在孩子身上,父母們卻常常會感到手足無措,甚至心驚肉跳你知道給孩子止血的最佳方法嗎?你知道孩子的傷口在什么情況下必須縫針嗎?專家為我們提供了兒童外傷處理的最新權威方案劃傷主要步驟:止血
頭部劃傷:要去醫院
建議:由于血和頭發往往粘連在一起,傷口的清潔和處理比較復雜,所以最好讓醫生來進行專業處理。父母可以用干凈的抹布或紙巾,用力壓住傷口,減少新的出血,同時盡快將孩子送到醫院,等待醫生對傷口進行處理。
其它部位的劃傷:自行處理
對于頭部以外的其它部位的劃傷,父母基本上可以在家自行處理。如果可能的話,建議使用深色的毛巾,這樣可以減少鮮紅的血色給父母和孩子帶來的緊張感。用毛巾包幾塊冰,壓在傷口處冷敷,可以達到止血、鎮痛的效果。
止血后,用冷水和肥皂將傷口清洗干凈。切勿用熱水,因為熱水會加速血液流動,刺激出血。不要使用外用酒精或過氧化氫刺激傷口,這些消毒劑會殺死傷口愈合所必要的新細胞。另外,不要使用抗生素藥膏,這類藥物會影響傷口愈合速度。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洗凈的傷口上貼上創可貼,以減少傷口與細菌和臟東西的接觸。
避免一個常犯的錯誤反復拿開毛巾查看傷口的情況
冷毛巾必須穩固而輕柔地壓在傷口上至少5分鐘,切勿經常將毛巾拿開查看傷口。5分鐘后,如果傷口仍有出血,可以將按壓時間延長5分鐘。95%的情況下,用這種方法都可以止血。
需要送醫院的情況
若用以上方法10分鐘后仍流血不止,或者發現傷口脈動性出血每隔片刻傷口都會有新的血液流出,就意味著傷口可能傷及動脈血管,應該立刻將孩子送至醫院接受傷口縫合手術。
扎傷主要步驟:沖洗傷口
沖洗傷口
扎傷由于創口很小,非常容易被忽視,卻最容易受感染。尖物刺入身體的時候會帶入細菌和污垢,然后這些小東西就會潛伏在體內伺機作亂。為避免感染,應盡快用流動水清洗傷口。切勿使用已經開封的瓶裝水,特別是被陽光直射過的飲用水,因為水中含有大量細菌。
避免感染
處理扎傷,不需要繃帶或者抗菌素藥膏,由于傷口面積小而且深入肌膚,這兩種東西都不管用。受傷后頭一兩天,應每天早、晚檢查傷口變化,觀察有無感染:
183;渾濁狀水泡膿皰病的癥狀,這是非常常見的皮膚感染,局部使用外用抗生素即可治愈;
183;出現紅斑,患處發熱、疼痛,并可能伴有低燒蜂窩組織炎的癥狀,須服用口服抗生素;
183;粟粒疹呈腫塊狀,通常由葡萄狀球菌引起。不必過分驚慌,因為兒童葡萄狀球菌感染通常非常容易治愈。
擦傷主要步驟:涂抹藥膏
孩子不慎跌倒在粗糙的路面,膝蓋、肘關節容易造成擦傷。這時候應該立刻用抗生素藥膏涂抹在患處以保護外露的內層皮膚。父母可以選擇外用消炎軟膏在創口處涂抹薄薄的一層即可,不需要用創可貼或繃帶固定。
如果在清洗傷口過程中,患處表面發生軟化渾濁,媽媽可以不必擔心,那些軟化物質主要由纖維蛋白和凝結物質構成,有助于傷口結痂,促進愈合。連續使用抗生素藥膏2-3天,直到擦傷處出現紅黑色或黑色硬痂為止。
淤傷主要步驟:冷敷
最讓父母害怕的淤傷就是孩子腦袋上撞出的大包,我們總是禁不住擔心,這樣會不會造成大腦損傷呢?其實,事實往往沒有那么嚴重。專家指出,因為頭部震蕩造成失去意識長達5分鐘或5分鐘以上的患者中,只有5%的人在ct掃描中被發現有異常。而在這5%中,只有10%屬于嚴重傷害,其余絕大多數基本都可治愈。當然,淤傷也需要引起父母足夠重視,因為那是皮下組織出血的外觀表現。冷敷可以達到鎮痛消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