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輔食應該什么時候添加鹽和糖?
寶貝媽問題:請教樓主,我看了不少育兒書,有的說盡量讓寶寶品嘗食物的原味,不加鹽和糖,說是寶寶需要的鹽分母乳能夠滿足;有的育兒書上的輔食食譜則提示需添加鹽等作料。我的寶寶九個月了,母乳還是挺多了,一天喂5——6頓,白天有3頓吃完母乳再加一些奶粉(因為寶寶不吃奶瓶,都是要等哄睡著了再喂奶瓶的),給寶寶的輔食(米糊、稀飯、面條、骨頭湯、魚湯)一直沒有添加鹽和糖,但寶寶吃得一直不多(和小區同齡的寶寶相比),最近越來越不愛吃了,特別是面條。家里的老人說是因為沒有味道的緣故,不太明白,是不是應該給他添加鹽和糖呢?好為人師的娘回復:不加鹽和糖,從醫學上來說,主要是因為這樣不會增加孩子肝和腎臟的負擔,為打造孩子良好的健康狀況打下良好基礎。那么,寶寶的飲食何時才可以添加鹽和糖等作料?
《親密育兒百科》作者西爾斯醫生認為,到孩子滿一周歲后需要適當加一些鹽。當然,這個鹽的量還要控制在少量少量的范圍當中。
我個人是這樣做的:在寶貝一周歲之后才開始加鹽等作料,而有一些食物,比如燉的雞湯、兔子湯這些食物中,我是不加任何調料的,蔬菜則加非常少量的鹽,或者滴一些嬰幼兒醬油。有很多食物其實本身就含有鹽。而孩子對食物的天然味道是很敏感的,不加調料孩子可能能更好地認識食物的味道,調料的增加恐怕反而混淆了食物的原味。媽 媽在制作輔食的時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己選擇。另外,夏季,寶寶流汗很多,那鹽份會稍微多加一些;而冬天則又因為寶寶出汗少而相應減少。
你的寶貝吃得不多,特別是“一直不多”,我想與是否加了調料并無關,而是與天生的胃口不算很大、對食物的興趣、是否被強迫等因素有關。我建議你不要急,寶貝才九個月,仍然是與母乳為主食的階段,輔食的添加仍然是為“輔”位的,所以,孩子愿意吃多少就吃多少。強烈提醒:千萬不要為了讓孩子多吃,而想方設法去逼喂,這樣會適得其反,讓你在未來的孩子飲食上頭疼不已。請相信,孩子會為自己是否饑餓負責。一定要拿出足夠的耐心和定力,讓自己堅持:定時、定點地喂孩子。不要開電視,不要用玩具逗、不要頻繁轉換喂食地點等方式喂孩子。另外,九個月的寶貝,你可以給孩子調羹自己握了,孩子要是愿意自己扒拉,不要阻攔。孩子自行吃飯的培訓,最好在兩周歲以前完成,錯過這個階段,難度會大很多很多。
順便說一下:我對我家在這方面的培訓非常失敗。因為我錯在了“起跑線”上。所以,我這是教訓之談,而不是經驗之說。
松果媽的問題:關于輔食,我也有個問題:我家松果兒剛滿百天,奶水很充足,我本來是想等到半歲時再添加輔食,但是兒保醫生一個勁地強調四個月就要添加。并且要求晚上隔夜奶,以保證夜睡六小時,但是松果兒似乎覺得很困難,每晚必須要吃一兩次,否則大人小孩都無法安睡。真是困惑啊。。。。
博主回復:
我覺得這個兒保醫生的知識明顯沒有“與時俱進”。2007年,世衛組織就出臺了添加輔食的新規定,建議添加輔食的時間是6個月左右。中國居民膳食手冊上也是這樣說的。如果你翻看《親密育兒百科》,你會發現,西爾斯醫生認為添加輔食的時間,關鍵看孩子是否做好了準備。有的孩子不到四個月,就很有吃東西的興趣,那么開始添加一點兒;但有的孩子就算過了六個月,仍然不想嘗試任何輔食,那么再延后一些添加也不會出大事。
我不知道這個醫生為什么要如此強調隔夜奶,也不太確定這是什么意思,聯系前后,我猜測是讓你晚上不要給孩子喂奶,從而“培養”孩子睡眠的好習慣。而且醫生可能會信誓旦旦地告訴你:睡眠質量影響著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睡比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