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主題班會設計 “感受父母”
經過認真的準備和修改,懷著嘗試的心理開始了這次班會活動。
(一)班會名稱
感受父母
(二)活動對象
初一年級學生
(三)活動目標
通過觀看“父母恩情”的圖片和學生自我教育活動,讓學生體會、感受父母的養育之恩,體會父母的無私的親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真正內涵。從而激發學生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之情。
(四)活動過程
1.我和我的父母
(出示上周班會學生的問卷調查統計情況并與家長的意見進行對比,讓學生知道自己不了解自己的父母,離父母的要求相差甚遠,從而激發他們去感受父母、訴說父母之情。)
2.感受父母之愛
蘋果樹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很大的樹…… 她好愛好愛一個小男孩,男孩也每天都會跑來在她身邊玩耍。……
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觀看屏幕上的圖片,邊看邊記下自己的感受。
(屏幕上出示一組父母恩情的圖片)
3.訴說父母之愛
請同學們以“母愛是……,父愛是……,我和我的父母等”為題,談談自己對父母之愛的感受。
4.聽聽父母的心聲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都有惹父母生氣或讓父母失望的時候,不少同學也挨過父母的打。那么父母親又是怎么想的呢?請聽聽父母的心聲
“孩子,我為什么打你?”
5.小結,班會結束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班會,你一定感受到了父母那無私的愛,你還會因為他們對你的嘮叨而不滿嗎?被幸福和快樂包容著的你,能用什么方式來報效我們的爸爸媽媽呢?請同學們認真思考,下周班會再聽同學們的表白。讓我們在在《感謝》的朗誦聲中結束今天的班會。
感謝(汪國真)
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四、活動之后的反思
1、準備還應更充分,如應當收集一些班級學生的相關生活照片;
2、父母的滿意與孩子的感覺相差甚遠的原因一定還有父母不理解、了解孩子的因素,因此不能忽視和家長的溝通;
3、學生討論的問題設計和引導應予重視,引導學生討論是充分談論自己的感受,這恰好是班會中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環節;
4.圖片的選擇、安排和引領要準備充分。班會的時間很有限,對于圖片的處理是難點,因為如果沒有重點,學生的記憶不會深刻,若只注意重點又會減少容量;因此,在這次班會中,我以“蘋果樹的故事”和“汶川大地震”的三幅圖片為重點,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感受,再予以渲染,看得出班會中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參與聽課的老師,都受到強烈的震撼,不少家長和孩子眼里涌出感動的淚花。其實,眾所周知,現在的孩子不是不知道感恩的內涵,而是無法將其轉化為行動,班會若只注意形式和過程,難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只有想辦法觸動他們的靈魂,再輔以必要的后續手段,才有可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五、建議
1.小學階段教師們在開展這一主題活動的時候,應該注意解和學生生活實際,多以他們生活背景的圖片為主;
2.在中小學開展這一主題活動的時候應特別注意計劃性。這一主題很深刻,看似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應循序漸進,絕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思想;
3、形式可以不必拘泥,但不能離開老師的調控,最好在老師的主持和控制下進行;
4、主題活動應充分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使得效果更好。如利用家長的優勢和社區的資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