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感恩,承擔責任——高二主題班會
(旁白:然而王小明還沒畫完,已聽到媽媽的開門聲……)
王小明:糟糕,來不及"百花爭艷圖"了。怎么辦?怎么辦?
思考:…………
主持人:謝謝同學們收看本期《怎么辦》節目,如果您遇到了類似的情況該怎么辦呢?請趕快撥打12345677654321,前十位撥打電話,并且答案被采用的人,將有可能獲得本欄目特別送出的小明同學手中的硬幣一枚,心動不如行動,行動不如感動,讓現場爸爸媽媽們感動的話語,通通拿出來吧。
[真心傾訴]
一切盡在不言中,惟有看行動。
我錯了,媽媽不要生氣哦。
family means: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4、走近父母的方法
主持人:各位同學,如果你有和父母交流的好方法,今天不妨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讓我們都能走近父母。
學生發言:
愛是需要表達的,你可以多向父母表達你愛他們。 比如說在父母的節日或者是生日送上一份小禮物,哪怕只是一張賀卡,也會讓父母感受到你的愛意。 也可以在父母下班回家后,甚至是飯后給他們倒杯茶、削個水果,或者是主動承擔一些家務
和父母有分歧時學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要知道沒有一個父母不為自己的孩子好的,他們的想法即時在你看來無法接受,卻要肯定是在為你著想,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
應讓父母感覺你相信他們,多和父母交流,多向父母說說自己的情況,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想法,其實父母很樂意和我們交流,聽我們述說的。
當遇上煩惱的時候可以告訴父母,尋求父母的幫助,因為他們畢竟經歷的事情比我們多多了,而且他們說什么做什么都是為我們好。
其實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比如說回家和外出主動給父母打招呼,事情雖小,但是這種簡單的,看似平常的話和動作卻能夠很好的增進感情。
5、主持人總結:
d:謝謝這些同學給了我們這么多好的建議。心存感恩,會讓一句簡單的話語充滿了神奇的力量,讓那些瑣碎的小事一下子變得無比親切起來。你有沒有對父母說過一句"我愛你們"呢?
m:其實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d: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我們可以選擇對待父母的方式。希望同學們能更深刻地感受來自父母的愛,學會體諒父母,感謝父母。
m:對父母的認同和關愛是做人的基本素質。然而你對父母又有多少了解呢?下面請大家做一份問答卷。
6.全班做問答卷并放歌《真的愛你》,要求回家給父母批改后周一交。
(放歌《感謝》,發紙,全班做題,收卷)
d:大家有沒有回答出前面的問題呢?也許有很多是你平時忽略的,沒關系,今天回家就去關心下父母,和他們溝通溝通吧!
互動環節三:
m:人的一生中應該感謝的不止是父母,還有很多人:老師、同學、親友、陌生人等等。正是有了這些人的付出和愛心,我們的世界才變的如此溫馨和美麗。除了他人外,還有社會、自然、知識……都值得我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
1、 投影小詩《凡事感激》
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
感激藐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該獨立。
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
2、 學生發言:
d:懂得感恩的人,在享受別人的付出給自己帶來的美好生活時,也會思考自己應該怎么做。我們在尊重他人所做的一切時,還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m:常懷感激之心,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愉快,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美麗動人,會使我們的生命充滿溫暖,會使我們的靈魂得到升華。
3、請班主任闡述自我對感恩的理解。
d:接下來就讓我們聽聽邱老師對感恩這個話題的看法。(老師講話:中國的感恩教育源遠流長,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的古訓。學會感恩、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值得我們不斷繼承和發揚。希望通過這次班會課同學們能感悟到: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父母;老師給了我們知識,提高了我們的能力,我們應該感謝老師;他人關心幫助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他人。常懷感激之心,能讓我們更好地體驗愛,感受情,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體驗著家人的關愛、朋友的關心、老師的關注、社會的關懷。親情、師情、友情,使我們能夠在一個和諧、溫馨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能夠更好地戰勝困難、獲得成功。很難想象一個缺乏關愛和沒有愛心,對他人關愛和幫助漠然置之的人,能夠很好地融入社會。常懷感激之心,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愉快,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美麗動人,會使我們的生命充滿溫暖,會使我們的靈魂得到升華。一個和諧的家庭、和諧的集體、和諧的社會,既要多些感激之心,也要付出你的愛心。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報答師長、報答社會,報答所有關心愛護和幫助過我們的人,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最后我想以一段網上看到的文字來結束我的總結:
感謝父母,賜予我生命,不求回報地愛著我疼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