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
高中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學設計
現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創新教育。《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化學課程改革的重點是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主旨",深入開展探究,創新型課堂教學,能使學生養成自主探索,主動學習的習慣,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知識,做學問,讓他們明確怎樣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怎樣加工信息,并提出假設,如何推理論證,形成新知識,從而達到"培養具有一定化學素養和綜合素質,具有廣泛適應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的中學化學教育目的。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品質和創新能力為根本目的。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大多數課堂教學仍以教師傳受已有知識為主,學生未擺脫被動學習的局面,因而難以達到創新教育的目的。一堂課的創新需要設計。設計是基于設想的規劃及創造活動。在課堂教學中,要讓每一位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領會科學探究方法,在掌握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受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熏陶,就必須為學生鋪墊好適當的“臺階”,讓學生沿著臺階往上走,從而達到課程目標的要求。下面就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高中化學教學設計,談談本人的看法。
一、課堂教學設計的幾個重要環節
(1)創設問題情境。
教學中使學生產生認知需要的關鍵是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有一定困難、需要學生經過努力獲取新知的學習情境。新奇的問題情境對學生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時要分析學習者的學習準備情況及其學習風格;要做學習內容分析,旨在規定學習內容的范圍、深度和揭示學習內容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以保證達到教學最優化的內容效度;要運用各種可能的課程資源,為教學問題創設合適的情境,從而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達成課程目標打下基礎。
(2)提出假設,設計探究方案,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教學設計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習者的學。教學活動的設計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導學生明確重點問題。重點問題應根據課程標準,結合課程內容來確定,一節課可以有一個或多個重點問題。第二步,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圍繞重點問題展開探究活動,使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體驗過程與方法,受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熏陶是教學設計的中心活動。在開展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應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設置一些子問題,分解難點,引導學生由解決子問題逐步過渡到重點問題,最終達到解決重點問題的目的。第三步,引導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重點問題。教師一方面要允許學生有形形色色的猜想,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導,不要胡亂猜想。這過程不但可以鞏固新知識、擴展新知識、完善知識體系的建構,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獲得成功體驗。
評價與交流探究結果是進一步認識事物規律的必要過程。評價是為了促進發展。學生通過評價與交流,可以發現新的問題,吸取經驗教訓,改進探究,培養合作精神,更重要的一點是獲得成功的體驗。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當人的歸屬與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很難產生出強烈的認知需要。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也影響著學生的積極性。這其中,關鍵是引導學生樹立信心。當學生在學習上有了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給予熱情的鼓勵。一句真誠的鼓勵話語,可能帶出一批好學生。一個鼓勵的目光,可能使這位學生終身銘記。